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品奇才 >

第167章

超品奇才-第167章

小说: 超品奇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这些市政府的领导脸上的表情更精彩了,泰华公司他们不是不知道,但怎么可能就有十个亿了?
  “张副市长,这个你跟银行联系了吗?”
  “联系了,已经得到工行的证实,并且冯宇承诺,一旦开始走流程,这笔钱会暂时封存,泰华公司绝对不会动用一分。”
  市长大喜,十个亿的投资,那机械公司的市值,岂不是要超过十亿?绝对是一家大型公司了!
  在他的任上,市里能冒出一家市值超过十亿的公司,还是短短两三年的时间,从几千万发展起来的,这绝对是一笔硬邦邦的政绩!
  但他同时也考虑到徐副市长的话,机械公司本身的市值好像才几个亿,这一下子注资十个亿,市里原本的股份,岂不是要被稀释光了?
  “徐副市长,机械公司现在的市值是多少?”
  “四个多亿,还在增长中!市里现在持有的持股比例是百分之二十八。”
  百分之二十八,四个多亿,如果继续注资超过十个亿,那不是说市里的持股比例要缩水三分之二以上?岂不是不到百分之十了?
  “张副市长,非要一次注资这么多吗?不可以缓慢一些吗?”市长追问道。如果这笔钱分两三年投资,那么市里也可以拿出来一笔钱,起码保证市里的股份不会稀释的那么严重。
  “市长,这是一种产业布局,国外先进的公司,都是这么做的。现在摩托车、汽车的市场不断扩大,我们国内已经被日本、德国的车快占领了,我们这是振兴民族品牌,也符合七五计划!”
  “不说上海的上汽,单说林省的一汽,都是我们国家的大型汽车企业,哪一个不是国家重点扶持,他们都不说做这么大,冯宇却要做这么大?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孩子,甚至高中都还没毕业,年轻人好高骛远很正常,张副市长,你不应该跟着他一起胡闹!”徐副市长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张瑞强的批评了。
  徐副市长仗着的不只是自己的资格老,还有一点,张瑞强在省报上投稿,说苏联会在今年年底解体,甚至还不顾省领导反对,投稿到了《人民日报》。现在苏联的问题,上面还没争论出结果呢,张瑞强非要哗众取宠,他估计,省1号不会再这么继续支持张瑞强了。
  没了省1号的支持,张瑞强还能蹦跶什么啊?这个常务副,就是张瑞强的仕途终点了。等到了年底,张瑞强成了笑话,说不定这常务副的位子也要让出来,徐副市长还是有机会坐上那个位子的。
  “年轻人?小孩子?请问徐副市长十八岁的时候做了什么大事吗?请问徐副市长能为哈尔滨买来这么多便宜而又实用的机械设备、工业技术吗?请问徐副市长管理机械公司的时候,利润多少?利税多少?职工收入多少,是否在全国收入平均线以上?”
  张瑞强的连续反问,让徐副市长哑口无言。
  看到两人要吵起来了,市长用手敲了敲桌子:“时间不早了,大家还要做其他的工作。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儿,明天上午十点,我们继续开会讨论!”
  市长决定向市委书记汇报一下,甚至去跟省2号汇报一下,再最终决定,是否支持张瑞强!


第295章 民族品牌
  第二天再开会的时候,徐副市长依然是坚决不同意,认为此举是好大喜功,浪费钱财。冯宇有钱,可以投资其他产业,或者干脆给市里捐一些嘛。
  而市长的口风也变了,认为扩大摩托车项目可以,但汽车项目不行。最后决定,让张瑞强跟冯宇沟通,可以将机械公司的汽车项目卖给冯宇,让冯宇重新成立一家公司,开展汽车业务,继续注资机械公司什么的,就不必了。
  市长这个意思很明显,既想要这笔投资,留住了政绩,又不想机械公司的股份继续被稀释。至于徐副市长的话,张瑞强选择无视了。
  ……
  “什么?市里说可以将机械公司的汽车项目卖给我?这是真的?”
  当初如果不是民营根本拿不到汽车生产牌照,冯宇还未必愿意用机械公司这个牌子呢。如果市里真的将汽车项目整体卖给他,那还真值得考虑。
  “暂时是这个意见,但详细的,还是要谈。摩托车分厂的建立,这个市里是同意的,也表示了支持。前提是同样必须宣传我们哈尔滨,且机械公司总部永远不能迁出哈尔滨。”
  张瑞强觉得,市长这个意见也不错,将项目一分为二,政绩还在,还能免除很多风险,只是不知道冯宇能否同意。但看现在的样子,冯宇巴不得这样啊。
  张瑞强是市领导中最了解冯宇的一位,他马上反应过来,如果没有市里的帮助,冯宇根本无法上马汽车制造项目。如果不是必要,冯宇可能根本就不想让市里参股。
  当初跑这些手续,可是动用了市里不少的关系,甚至他找了省1号求助,才得到批文。现在冯宇好像占了便宜,机械公司出售项目,可也是股东会说了算,市里根本无法占任何便宜啊!
  “张市长,不用多说了,这个条件我答应了。我这就回去跟李明德算一下,汽车项目到底价值多少钱。”冯宇急匆匆地说道。
  “等一下,你真的这么看好汽车项目?尤其是你说的轿车,真有这么大的市场?”张瑞强拉住冯宇。
  “我只能说,未来市场会越来越大,但是否能够成功,我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把握。不过有一点我很清楚,如果我不做,那么未来我们华夏就没有自主品牌了,我这是为了国家。”冯宇一副自己十分高尚的样子。
  “你少来,你有那么高的觉悟?再说了,我们国家现在汽车进口的比例这两年在快速下降,怎么就会像你说的那样,被外国汽车企业占领?”
  “那么张市长,我就说一点好了。我们国家为什么进口汽车比例在下降?是我们的产能提升。而提升的是哪部分呢?是合资车。合资车的品牌是什么?是大众,是本田,销量最好的,也是这些外国品牌的汽车。就像市里采购的那些公务用车,还不都是外国品牌。那么我们原本的上海牌汽车呢?”
  张瑞强愣住了,是啊,曾经的民族骄傲,上海牌汽车呢?
  上汽现在主推的就是合资厂大众的品牌,那是一个外国品牌啊。虽然销量节节攀升,抵御住了进口车的侵袭,但是原本的上海牌汽车,好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前世就是如此,不只是上海牌,还有红旗车等等,我们原本民族的品牌,都慢慢消失了。等国家汽车发展起来,想要重振品牌的时候,却发现国人已经对这品牌没有了认知度,重振何其容易?
  “张市长,您知道品牌有多么重要吗?这么说吧,现在就有外国企业想要收购我的风雨牌商标,您知道他们报价多少吗?”
  这个不是冯宇吹的,是真的有欧洲企业和美国企业想要收购风雨牌,认为这是高科技家电品牌,如果用这个品牌生产其他家电,保证可以使用更少的广告费,就能达到极大的宣传效果,就因为现在消费者潜意识里认为,风雨牌就是高科技家电的代名词。
  “多少?”
  “一个亿,美元!”
  其实这个一个亿美元不只是风雨牌的品牌,还包括了风雨牌加湿器跟风雨牌无叶风扇的专利技术及莞城的工厂。品牌价值虽然高,但还没有冯宇说的这么高。
  嘶~~~
  张瑞强吃惊的看着冯宇:“一个亿美元?!品牌真的这么重要吗?”
  冯宇用力点点头:“您看咱们的啤酒厂,哈尔滨啤酒,哈尔滨及其周边人都认可,难道林省的啤酒就不好喝吗?但哪怕他们批发价便宜一点,那些小卖店也不愿意进货,因为不好卖。咱们哈尔滨人,买啤酒就只买哈尔滨啤酒!这就是品牌的认知度,品牌的价值!”
  “行了,我也不多说了,我要创造一个自有的汽车品牌,那么原本的松江牌也就不能用了。要不张市长跟市里研究一下,将整个松江牌卖给我,包括摩托车项目也卖给我呗?”
  张瑞强狠狠的瞪了冯宇一眼:“你想都别想!”
  汽车项目市里不看好,但是摩托车项目,市里还是非常看好的。从哈尔滨就能看出来,大冬天死冷死冷的,都有人骑着摩托车呼啸而过。今年第一季度,松江牌摩托车的销量更是节节攀升,市场火爆,已经可以预期,甚至今年就有望达到二十万台的销量。
  紧跟着金陵的厂子年底投产,正好可以赶上明年的市场扩大。再说他也了解过,摩托车项目要推出100排量的摩托车,价格下降,销量必然提升,还能丰富产品种类,摩托车赚钱是可以预期的。
  虽然一次上马多家摩托车厂,但一个厂的产量并没有太高,五万十万而已,前期正好工人需要培训,产能无法满负荷,两三年发展之后,定然是一只下金蛋的鸡。
  这松江摩托车,两三年后,用冯宇的话来说,那就是品牌都值不少钱,现在卖给冯宇,绝对不行!
  冯宇忽然有些后悔了,刚才不该跟张瑞强说那么多品牌的事儿,更不该吹嘘风雨牌的品牌价值。
  这汽车弄一个新的品牌,一切又要重新开始,起步就更加艰难了。
  不过难一些,冯宇也要做。这八五期间,国家的经济增长可是让世界都为之侧目的高速,消费能力也极大提升,涌现了一大批的后世著名富豪。而且此时也是政策最为宽松的一段时期,再等几年发展,也就能跟后世的吉力差不多,那冯宇怎么能满意?
  这次哪怕市里提出的条件有些苛刻,他也要咬着牙答应!


第296章 态度转变
  李明德接到冯宇的通知,让核算汽车分厂的市值,他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汽车分厂还没开工呢,厂房才刚要开始建设,难道冯宇是怀疑有人在里面捞钱了?
  可这汽车分厂的厂长,是冯宇钦点的,再说现在才到地基阶段,能捞什么钱啊?第一笔工程款还没结算给市建呢。
  紧接着李明德又接到徐副市长的电话,也是要求核算汽车分厂的市值,并第一时间向他汇报。
  嗯?难道是市里有动作了?
  李明德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冯宇想要继续向机械公司注资,开设多家汽车分厂,这点市里没有同意。但市里却同意了,将汽车项目整体卖给冯宇。
  冯宇要开设多家汽车分厂的事儿,李明德也是第一次知道。他吃了一惊,对冯宇的大手笔非常惊讶。
  不过本来他也不看好汽车项目,既然市里也做出了决定,那么这样更好。
  李明德很快组织人核算出了汽车分厂的市值,因为还没建设厂房呢,所以只有地皮、设备、技术和工厂的工人。
  同时这还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原本机械公司的工人,李明德肯定要调回去,让他们到一家纯私企上班,那些工人肯定不干。至于原本汽车分厂聘用的一些人,他则不予理会,相信冯宇会安排好的。
  折算最后,总价才八千多万,这还是按照徐副市长的指示,全部按照最高的价格计算的,如果全部按照最低价格计算,可能也就五千万左右。
  当冯宇看到这个核算价格的时候,很想将文件拍在李明德脸上!
  他妈的汽车分厂才上马多久,当初折算的股份才多少,市里出了一块地皮,一些资金,付光正投资了一笔钱,冯宇投资的是技术跟设备,总价多少他一清二楚。
  现在你就招聘了一点工人,组建了一个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