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品奇才 >

第309章

超品奇才-第309章

小说: 超品奇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嘉诚诧异的看了李泽楷一眼,不是今早刚给了你一个亿美元么,难道是公司出问题了?不对啊,冯宇和付家那个小子不是已经入股了吗?李泽楷的律师,也是李家的律师,所以签署合同后,李嘉诚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细佬,是公司遇上麻烦了吗?”李泽钜关心的问道。
  虽然两兄弟并不是特别亲,但毕竟是兄弟,也没有那些小报说的关系那么恶劣。而且李泽钜基本上已经被确定为接班人,两兄弟也没什么可争的。
  “老豆,大佬,今天我跟冯宇、付光正签署了合同,他们各自入股了一千万美元,成为盈科集团的股东。随后我们吃饭的时候,聊到了内地的投资……”
  李泽楷将三个人商量的事情跟家里说了,意思很明显,他手头的资金,只有两千万美元,不够入股的。根据今天他们商量的结果,付光正、付荣兵、李泽楷和李嘉诚各出三千万美元,占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冯宇出七千五百万美元,占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剩余的百分之五股份,则折算半价五百万美元,给那些重要的管理人员。
  所以李泽楷还要找家里借最少一千万美元,并让老豆或者大佬也出三千万美元入股。而且还要从家里的超市业务部门调几个人,参与管理等。最重要的是,还要家里超市的进货渠道,给内地的泰华超市集团供货。
  “总股本两个亿美元,冯宇为什么要多出五百万美元?”李泽钜好奇的问道。五百万美元,对他们来说虽然不多,但也不是小钱,谁会愿意多出这些钱呢?
  “超市的命名权归他,而且他要当执行监事。”
  “他要当执行监事?那董事长谁来做?”李泽钜有些惊讶,他还以为冯宇是要当董事长呢。监事是不能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等职务的,这不是放弃公司最大的权力么!
  “付光正当董事长,我来做总经理。”
  “付光正,不是付荣兵吗?泽钜,付光正的能力怎么样?”李嘉诚沉声问道。付荣兵经营了超市这么多年,按说是最合适的人选。
  “我对他了解不多,但香港光辉贸易公司,这两年一直是付光正在打理,业绩蒸蒸日上。只是我听过一个笑话,说他爱好古玩字画什么的,有一次有个小规模的拍卖会,他出现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他为了参加这个拍卖会,连公司的董事会都不开了。”李泽钜想了想回答道。
  这些话既肯定了付光正的能力,同时又点出付光正的缺点。
  “老豆,大佬,我补充一点。冯宇在内地的很多产业,里面都有付光正的股份,而且都是付光正在管理。”
  如果没有这一点,那么冯宇会支持付光正当董事长吗?也正是因为如此,冯宇支持付光正当董事长的时候,他才一句反对的意见都没有,直接要了总经理的位子。
  “冯宇在内地的产业,都是付光正在管理?”李泽钜又不明白了,冯宇是大股东,却把管理权交出去,这为什么啊,他就那么信任付光正?两人认识很多年了吗?
  李嘉诚则想的很明白,他看了眼长子:“你觉得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要专注投资,还有什么精力学习管理?”
  某一方面的天才有很多,但全才,他还没见过!冯宇做执行监事,保证能监管财务就足够了,谁管理公司还不都是为了赚钱,不管怎么算,冯宇这个大股东赚的都是最多的。
  李泽钜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冯宇不擅长管理啊。不过即使是不擅长,也可以将权力抓在自己的手里啊,居然这么放心的交给他人,这一点,就让他非常佩服。
  “老豆,细佬这次的投资,我觉得很好,但为什么投资额高达两亿美元?你们要开多少超市,内地的经济水平,你确定能保证赚钱吗?那么你们计算过,多久能够收回投资吗?”李泽钜问道。
  两个亿美元,那可是超过十亿港币。最少能开十家大超市,内地的城市,除了京城和上海,还有其他地方适合开超市吗?
  “我们初步计划,最少同时开二十家大型超市,主要花费的资金是超市商场租金、货架、宣传和货品定金。一家超市,总投资能控制在一个亿以下。内地的经济水平,我虽然不太熟悉,但付光正在内地多年,付家也有超市,他认为保守估计,三年能收回全部投资。”李泽楷说道。
  “一家超市一个亿,你们这些资金要开二十家,这么说你们还打算贷款?”李泽钜皱着眉头。这也太拼了吧,不考虑风险吗?
  “没错,我们打算最少贷款十个亿,目标是三年内,开最少五十家超市,五年内,开一百家以上!”李泽楷说这句话的时候,意气风发。
  “冯宇说过没有,他认为多久能收回投资?”李嘉诚忽然问道。
  李泽楷的表情忽然有些迟疑,但最后还是认真的回答:“冯宇说,他保守估计,一年时间,就能收回全部投资,然后继续投资开新店。”
  “一年?开什么玩笑,超市一年能回本?你不懂超市吗,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利润不会超过百分之十五,甚至大部分时候都只有百分之十!一年要想赚回一个亿,那每个月的营业额要有多少?一个亿?”李泽钜摇摇头,这个冯宇也太自信了,他做过超市吗,以为超市利润很高吗?
  “泽钜,你还记得,我们分析过,付家最早的超市,利润有多少吗?”
  “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三十五之间。”李泽钜很快说出了记忆中的数据。
  等等,老豆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们在内地的超市,利润会非常高?这……可能吗?


第538章 多方合作(四)
  最终李嘉诚还是决定,支持儿子,他给了李泽楷两千万,让李泽楷去入股,自己则拿出来两千万入股,也就是让李泽楷的持股比例提升到百分之二十,而他自己则持有百分之十。至于从公司抽调一些管理超市的人选,当然也没问题。
  更何况他们公司中派去的这些人,肯定会有两位成为高管,可以半价购买股份,这也同样是对派去的人一种奖励。
  而且李嘉诚也早就决定,大手笔进军内地市场,区臣氏在内地开店,就是一种尝试。至于李泽钜不愿意投资持股,当然也是一种暗示,那就是这部分资产,将来也是留给李泽楷的,他不争。
  李泽楷说服了父亲,并且还得到了比他预计更高的股份,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而与此同时,付光正也正坐在付荣兵家里的书房椅子上,跟付荣兵商量,入股泰华超市的事情。
  “你说李家也参与投资?这点确认了吗?”付荣兵问道。
  “至少李泽楷是参与投资的,李嘉诚是否参与投资,还未确定,不过我有八成把握,他会投资。”
  “你哪儿来的把握?”付荣兵拿起桌上的雪茄,付光伟赶紧殷勤的过去给烤好。
  今天光正哥说要让老豆出一笔钱,跟他们合伙在内地投资超市,他也厚着脸皮挤进了书房。虽然他是家里的唯一男丁,家里超市产业,迟早是他的,妹妹最多给一些其他产业作为嫁妆。但如果老豆能将这笔股份挂在他名下,那他以后的经济条件,可就宽松多了啊。
  付荣兵瞥了儿子一眼,还是接过雪茄。他也知道,这个儿子想的是什么。他给付光伟在公司里也安排了一个职务,基本不管事儿,但是可以拿到一笔很高的薪水,也算是平时给付光伟的零用了。
  同时这也是一种锻炼,看看儿子会不会仗着身份,在公司指手画脚,或者挪用公司的钱。还好,这些都没有,但他对付光伟也很失望。
  这个儿子,给他安排了副总,他居然一次有建设性的意见都没提过,平时在学校都学了什么?现在惦记上了这笔投资,一会儿正好可以考考他,如果合格,那这笔股份给他也可以。如果什么都不懂,还敢惦记这股份,那就该“提醒一下”付光伟了。
  大佬都说了,冯宇的能耐比他们想象的都要大,跟冯宇交好,必然能让付家打开内地市场,甚至在其他方面,也会有不小的帮助。
  他的事业,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了,香港几乎没有可以开超市的地方了,他的超市,也已经开到了澳门、大马等地。再下一步,就只能进军内地市场。
  现在虽然不是他的超市进军内地,但有他的股份,也是一样的。最重要的是,能让付光伟跟冯宇多多接触,如果能让光伟像光正一样,跟冯宇关系极好,每次投资都带上,那以后他就不担心了。
  “光伟,这件事儿,你也听了,有什么想法?”
  付光伟眼睛一亮,老豆这是在考他吗?如果他回答的好,是不是这笔投资的股份,就可以交给他?
  在内心组织了一下语言,付光伟正色道:“老豆,我觉得光正哥说的,确实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咱们家的超市,已经进入了瓶颈期,虽然利润不错,但很难有扩大的机会了。香港、澳门,能开超市的地段,都已经有了超市。大马、台湾咱们也尝试了,但说句实话,除了促销期间销售额还可以,其他时间销售额都很一般,赚不到什么钱,投资回报率太低。”
  付荣兵眼睛一亮,这儿子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天天混日子啊,居然对公司还有一些了解,看来以前对他的关心还不够啊。
  看到父亲的表情,付光伟心中一喜,前段时间冯宇跟他说,让他多了解了解自己家族产业,在父亲面前表现一下,父亲就会高兴,就会多给他钱,所以他突击了解了一下公司的情况,今天正好用上了!
  这些说法,都是公司副总跟他讲的,他哪儿懂啊,但复述一下还是没问题的。光正哥说的果然没错,跟冯宇成为朋友,果然会带来好运!
  “所以我们接下来的发展,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兼并香港、澳门等地的其他超市。可好地段的,别人肯定不会卖,除非我们开出一个天价。而不好地段的,我们买过来,也未必能赚到钱,地段对于超市的影响太大了。”
  “第二种方式,那就是继续开拓新的市场,比如超市业还不发达的内地。但我也了解过,咱们只考察了广东的市场,就算是广东,也只考察了两座城市,深圳和广州。而不巧的是,这两座城市,也都已经有了超市,并且有了稳定的客源,我们要进入,受到的阻力会很大。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的模式,未必在内地就适用,毕竟我们的文化不同,习惯不同,获得巨大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当然,以我们的管理能力,惨败的可能性也不大。我估计,应该跟我们在大马的超市差不多,不会亏,但也赚不到什么钱,投资回报期太长。”
  “但现在不同了,我们是跟别人合资,而且光正哥还是董事长,这就牢牢掌握住了经营管理权。虽然李家也会加入,但李家的超市规模,跟我们无法相比的,他们开的都是小超市,说零售店还差不多,我们才是大超市,所以那些超市店长什么的,都会用我们的人。最重要的是,超市的进货渠道,我们也比李家更多。如果泰华超市,也用这些渠道,那么虽然在那边,我们不能直接获得什么利益,但可以私下里跟他们约定,给我们自己超市的供货,价格还可以打个折扣,这样就降低了我们的成本,增加了我们超市的竞争力,提高了我们的利润!”
  “还有一点,内地跟香港几十年前差不多,我们超市刚刚兴起的时候,利润有多高?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