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品奇才 >

第350章

超品奇才-第350章

小说: 超品奇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认为要在现在推出低价车吗?”冯宇详细问道。
  “当然不是,只是我们现在要做相关的技术研发,等合适的机会之后,再推出低价车。我估计,三、四年时间就差不多了,那时候我们的技术应该也已经成型,而国人的收入也足以让他们购买一辆小轿车。摩托车虽然好,但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小轿车还是比摩托车看起来更有面子。”
  “也就是说,你认为松江汽车目前是要研发小排量的低价汽车技术?”
  “不,是高端汽车和低端汽车同时研发。将松江牌汽车打造成中高端的汽车品牌,然后推出一款低端的汽车品牌,双线并行,不分先后。”
  “既要研究高端汽车的技术,又要研究低端地车的技术,我们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要增加多少钱?那么多资金投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赚回来?”冯宇反问道。
  “汽车本就是一种资金密集工业,但不可否认,技术在其中也非常重要,否则我们国产车,也不会都变成合资车了,就因为我们没有技术,而国外的大型车企,就是靠着技术输出,赚了走大量的利润。目前我们松江汽车的技术,在全国可以算是领先的,但跟国外的车企比起来,还是落后的。如果技术上不能追上世界的脚步,我们的车也就只能在华夏卖了,欧洲的市场,也会被其他车企蚕食掉。”
  前世吉力汽车就非常注重技术研发,收购沃尔沃,不只是看中了沃尔沃的品牌,也是看中了沃尔沃的技术。否则一个走下坡路的品牌,凭什么值那么多钱?
  技术也是冯宇一直以来跟李明德强调的,没有技术优势,就只能压榨工人,那造汽车还有什么意思?
  冯宇只是知道汽车的发展趋势,知道汽车未来的技术应用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但怎么研究出来的,他可不知道。
  好在哈尔滨机械公司已经有不少的技术专家了,其中还有很多是前苏联的工程师,还在不断的培养华夏的工程师,技术也一直在进步。
  比国外的大型车企技术进步速度快倒不一定,但也不会慢,比国内那些合资汽车企业的技术进步速度,肯定是要快多了。
  之所以松江汽车能发展起来,并不是技术领先了很多,而是外形设计、汽车性能、价格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和军队采购。
  自从军队采购过后,又让国人很清楚的知道,松江汽车,是出口欧洲创汇的,而龙江等多个省份,开始采购松江牌汽车。
  前世这些单位,采购的都是上汽和一汽的车,要么是奥迪,要么是桑塔纳。但同样的价格,明显松江牌汽车更加舒适漂亮,还是国产品牌,他们也能站在高处说,是支持国家汽车发展了,其实就是为了买车不被上面领导批评。
  这几年,是公务用车快速发展的几年,几乎各地政府,都开始大量的采购公务车,美其名曰,工作需要。前世有人统计过,早在95年,公车的费用,就已经是个天文数字,而接下来几年,还是呈现火箭式上涨。
  这种事儿,是国家需要管的,冯宇就只是将原本属于那些进口车、合资车的市场抢过来而已,用利润来滚动发展,提升松江牌汽车的技术。
  李大福的很多想法,跟他不谋而合,冯宇愈发的对李大福欣赏了,让他来负责汽车业务,貌似也不错。
  “李总,你的这些想法,我都很赞同,你很适合到哈尔滨机械公司工作,现在你可以说了,你能拿出来多少钱购买股份?”冯宇笑着问道。
  “我把公司卖掉,差不多能有六七千万,再加上还有一些存款,差不多能有八千万吧,我想购买百分之二的股份。”李大福咬着牙说道。
  “李总现在的公司盈利还算不错吧,你不觉得卖了可惜吗?或许入股我们哈尔滨机械公司后,利润还不如现在呢。”
  “我那公司发展到头了,除非有大量的资金注入,才有可能继续在材料研发上做出突破,而我看好汽车的未来发展,我认为三五年后,我在哈尔滨机械公司的股份市值,必然会翻倍!”
  “有志气!就冲你这么相信我们,我私人再借给你两千万,不要利息,让你可以购买百分之二点五的股份,怎么样?”
  李大福大喜:“太感谢冯总了,也请冯总放心,我保证会竭尽所能,帮助松江汽车腾飞!”


第609章 股权变化
  “喂?老爸,跟您商量个事儿呗?”
  “啥事儿,忙着呢,有屁快放!别动,三万我胡了!”
  冯宇“……”您这叫忙着呢,打麻将也算忙?
  “老爸,哈尔滨机械公司的股份,您卖给我呗?”
  冯兴泰也有哈尔滨机械公司的股份,只不过一直都不管而已,甚至每年的分红,都是直接打入冯宇的账户里,他甚至都快忘了,自己还是哈尔滨机械公司的股东呢。
  冯宇这一说,给他弄蒙了:“你小子找抽是不是,那股份本来不就是你的么。”
  “老爸,那总要您签一份合同赠予给我啊。我泰华贸易公司还有些钱,转给您,您投入到泰华农副产品公司去,那边现在业务扩展很快,需要钱。”
  “行了行了,你找人拿合同过来,我签字就行了,这事儿别烦我。诶诶诶,该我了是吧,六条。”
  “那行,我让律师去找您,还是那个老外大胡子啊。以后您在哈尔滨机械公司,就没职务了,办公室也要给别人了。”
  “知道了,没事儿了吧?你这几天学习怎么样,老师讲的课都能听懂不?”冯兴泰问道。
  “嗯嗯嗯,好着呢,那啥,爸,我挂电话了啊,这边还有事儿。”冯宇赶紧挂断电话,学什么习啊,他还在内地呢,根本没去香港上学。
  ……
  “老冯,你能不能不每次打麻将都接电话啊,就你有手机是不是?”文德光不满地说道。主要是冯兴泰打电话的样子太欠抽了,那个显摆啊。可谁让这桌上的人,就只有冯兴泰有手机呢?文德光这个场长,也只配了寻呼机。
  “接电话咋啦?有事儿还不让接电话啦?你儿子说给你买,你自己不要的,怨谁?幺饼。”冯兴泰故意将手机放在桌上,压住面前的一摞钱,嗯,全是一块两块的。
  冯兴泰有钱了,但发觉朋友却越来越少了,大家聊不到一块儿去啊。他是每天钓钓鱼,溜溜弯就行,钱反正是花不完,但别人还要工作赚钱呢。
  就连找个人打麻将,都不像以前那么方便了,只有周末的时候,找文德光他们几个农场领导搓几圈。不为了赢钱,就是为了娱乐。
  张沐华则不同,她有冯宇给她找到的娱乐方式——十字绣。
  十字绣是一种古老的民俗工艺,只不过在此时,还没有推广开呢。前世直到05年之后,十字绣才开始大面积推广,目前只有一个地方有生产这个的工厂,生产的还主要是一个种类,叫做黄梅挑花,也叫十字挑花。
  自从冯宇找人给她带回来几幅这个十字绣后,张沐华就迷上了,而且给楼上楼下邻居都分了一些,大家有事儿没事儿就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绣十字绣,生活乐无边~~~
  ……
  三天时间,李大福就将公司卖出去了,因为急于脱手,卖出的价格并不高,本来最少能卖七千万以上呢,但最终只卖了六千五百万,卖给了同为江浙商会的一个老板。
  他的公司毕竟年盈利能达到千万,如果有资金让他继续扩大发展,会是一个很好的生意。前世李大福就是贷款+借款,最终将公司发展壮大,然后开展摩托车业务赚了大钱,最终才形成了吉力集团的庞然大物。
  这一世恐怕是没有吉利集团了,就算是有,也不再是李大福说了算,可能前世那些跟李大福合伙的其他商人,会弄出一个新的吉利集团吧。
  表面看起来,李大福是吃亏了,因为他买了哈尔滨机械公司的股份,年分红肯定没有一千万。虽然哈尔滨机械公司利润很高,今年纯利润绝对超过四个亿,但其中拿出来分红的,却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投入技术研发了。
  李大福认为,只需要三年时间,他的股份市值就会翻倍,还不包括每年最少几百万的现金分红,其实他并不亏。
  更何况冯宇说了,将来公司或许会谋求上市,上市后,以公司如此强大的盈利能力,股价最少翻倍,甚至更高。而以后的分红,就不再是现金分红,而是配股,这样税更少,赚的还更多。
  李大福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如果这两年他展现出了非凡的管理经营能力,那么公司成立董事会之后,他必然会有一席之地,甚至听冯宇的意思,好像冯宇没想过当董事长,那么他说不定还有执掌哈尔滨机械公司公司的一天呢。
  当然,他也觉得不太可能,没有大股东会放弃这种权利,将公司交给别人掌管。再说就算冯宇不当董事长,还有那个香港的付老板呢。
  让李大福没想到的是,他进入哈尔滨机械公司的时候,股权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冯宇说服了付光正和哈尔滨市政府,给予李明德等十几位管理人员一些股权奖励。这些人的股权加在一起,占总股本的百分之二点五。
  李明德虽然岁数还未到,但办理了内退,不再是干部身份。而哈尔滨机械公司马上返聘李明德,并且给予了高达百分之零点五的股权奖励,当然,李明德的工资,也降低到了五百块的月薪,不过相比于股份每年的分红,这点薪水他根本没看在眼里,哪怕就是年薪1块钱也无所谓。
  其他诸如各分厂的厂长,公司副总等高管,都有百分之零点一到百分之零点二的股权奖励,再加上冯宇卖了百分之二点五的股份给李大福,哈尔滨机械公司的股东数量,超过了二十人。而冯宇依然持股约百分之五十三,是第一大股东!
  而公司也正式设立董事会,冯宇、付光正、李明德、李大福和市里的一位代表,成为董事会董事,李明德被选为董事长,并继续兼任总经理。
  李大福也如愿以偿的跟其他四人一起被任命为副总经理,冯宇和付光正都不再担任副总,反正他们是公司董事,一样可以管理管理。不当副总经理,还更轻松了呢。
  忽然冒出来的李大福,让哈尔滨机械公司很多人都有些惊讶,冯总怎么会卖股份给这个人,还让他来管理汽车的业务?
  李大福之前也是当老板的,很快就在哈尔滨机械公司站稳脚跟,而他的一些见解,也让很多人服气了。
  这些都是后话,冯宇此时已经回到了香港……


第610章
  开学已经十天了,冯宇却一节课都没出现过,甚至都没请假,校方担心冯宇出事,这才打电话跟冯宇联系。
  冯宇这才发现,因为招揽李大福,他又回哈尔滨忙机械公司的事儿,竟然耽误了这么久不说,还忘了请假。
  冯宇跟校方表示了歉意,然后马上前往香港,至于机械公司的事儿,让他们先磨合一下吧,要是出什么问题,还有付光正能来解决呢,现在付光正一年有十个月都在内地,忙的不得了。
  冯宇回到学校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不想错过梁教授的课,这可是前世作为顾问,带领香港和内地资金,狙击索罗斯量子基金的牛人。
  冯宇曾让何兆基跟梁教授接触过,想请梁教授到风雨咨询工作,并且可以给予一定的股份,但被梁教授拒绝了。
  梁教授虽然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