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品奇才 >

第43章

超品奇才-第43章

小说: 超品奇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班主任找冯宇谈过,想让他澄清一下,冯宇却摇了摇头,谣言止于智者,清者自清,他懒得辩解。
  反正也没给他带来太大的麻烦,他正好有更多的时间考虑自己的赚钱大计。
  邻省的广告打出去了,但邻省属于贫困省,经济还不如龙江呢,省会城市的发达程度在全国也是垫底的。
  虽然有些人过来看了,但买车的人还是不多。就在冯宇按耐不住,准备再去沈城打广告的时候,公司来了一位说粤语的大老板。
  “雷猴,冯总真系年轻有为。”
  “雷猴,雷猴,付老板是香港人?”
  “系啊,系啊。”
  “付老板懂英语吧?”冯宇再次问道。
  “当然的啦。”
  冯宇点点头,接下来用流利的英语说道:“听说付老板看上了我这二手豪车的生意,想要多采购一些,贩卖到南方?”
  这种广式普通话,冯宇真心受不了。
  付光正愣了一下,这个冯老板英语竟然说的这么好?他打听过,这个冯老板跟苏联人做生意,也不用翻译,说是懂俄语,他这才多大,竟然精通两门外语?!
  “付老板,付老板?”冯宇提高了声音。
  “哦,不好意思。我是打算购买一些英系的二手豪车,贩卖到南方,冯老板有多少?”
  “六七十辆吧,都是七八成新的。付老板打算买多少?”
  “如果真的都是七八成新,价格合适的话,我都要了!”付光正嘴角露出一个笑容,六七十辆,一辆他哪怕只赚三五万,那就是两三百万的利润啊。更何况他估计,一辆车的利润远不止三五万。
  冯宇眉毛一挑,居然是个有钱的主啊。不过他还是有些怀疑,这个年月,岭南人冒充香港商人骗钱的新闻还少吗?
  先给你画个大饼,然后从你这儿把商品或者钱骗走,转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但这个付光正英文不错,像是在香港受过高等教育的。而且谈吐举止也表现出家教良好,至少有八成可信。
  “付老板大手笔啊,不过我这个车可不便宜,就算是批发价,平均一辆也得这个数。”冯宇比划了一个四的手势。
  付光正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又问道:“那什么时候能把车交给我,必须是翻新好的。”
  “这个当然,不过装车运输什么的我可不负责。而且这车没什么手续,这点你自己解决。”本地销售非常容易,有钱就能上牌照。
  可是外地就不止这么简单了,上牌照不难,运输可要通过层层关卡,这一路上,要是没有手续,被某个地方给扣了找谁说理去?
  冯宇话说的很明白,付光正犹豫了一下点点头:“我了解,什么时候能把车都给我?”
  “最快也要两个月后,现在家里就剩下十几辆,大部分还都是跑车。如果这些你要,现在就可以交给你。”
  冯宇带着付光正去厂子看那批车,付光正把每辆车都里里外外看了一遍。虽然他也根本看不懂,但他一直在观察其他人的表情。都很坦然,看来这批车状况确实还不错,不是卖不出去的问题车辆。
  但为了保险起见,付光正还是决定找几个专业的人来检查一遍。万一只是表面光鲜,里面其实全是毛病,开一年就报废了,他岂不是要得罪很多人。
  “冯老板,这车我过两天带人过来看看在决定可以吧?”
  “当然,你不说,我也要说这事儿,免得将来说不清。”
  基里连科给冯宇找来的这批车都是开了没几年的,至少有五成新。冯宇把座椅轮胎等换成新的,外面重新喷漆,又高薪雇佣了两个师傅检测车辆性能,保证买车的人不会回来找他,影响口碑。
  虽然这样成本高了一点点,但他利润也高啊,一辆车最少也能赚十几万,多的能赚三十万呢。
  两人约定好,下个周日带人现场检验,如果没问题,这十几辆车付光正就付钱运走。
  回到酒店,付光正让人去找车辆检修的大师傅,他则继续打听,哪儿有老宅子,能淘到古董。
  付光正原本这次来就是淘古董的,东北这边怎么也是满清的根据地,肯定留着不少好东西。他随便收个十件八件的回到香港,转手就能有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
  原本他听说东北这边很封闭,人都很穷,穷的穿不起衣服,吃不起饭那种,尤其是最远的哈尔滨。但来了之后,发现并不像传说中那样。
  这边有着许多工厂,有着很浓的工业气息。居民生活水平虽然不高,但也没穷到吃不起饭。甚至他在街上看到很多小汽车,虽然比不上沿海城市那么多,但发展应该快于内陆城市。
  最让他吃惊的是,他在哈尔滨的街上竟然看到了一辆红色的莲花跑车!
  这种跑车价格可不低,就算是在香港,也得是很有钱的公子哥才会买,他开的也只是一辆皇冠。
  付光正家里是香港的大家族,他父亲就有十几亿的身家,大伯身家更是有几十亿。可惜他不是长子,大哥又比较有出息,将来恐怕最多能分几千万。
  就说他大哥现在的公司就值上亿,还不是他父亲的投资。而他的公司呢,就只有几百万,还是母亲磨了好久才帮他要来的。
  都说内地现在富起来的人,都是有大本事的人,关系通天。香港再有几年就该回归了,家里生怕政策会有什么变化。父亲一直寻求跟内地的高官接触,保证回归后家里的生意不会受到影响。
  从小他母亲就教育他,交朋友,一定要交那种能在未来帮得上他的朋友,这开跑车的不就是么。他如果能跟这个跑车的主人交上朋友,那在家里的地位定然会提高不少。
  结果他过去一问,这个开跑车的,竟然是一快四十岁的男人。而这个男人也没他想象的那么厉害,不过就是一个卖饲料的商人。他这辆车,也不是什么新车,是二手的,价格不到五十万。
  付光正敏锐的发现了另外一条发财的路,哈尔滨有人能弄到不少二手的豪车,他在广州和深圳可是待过不短的时间,五十万一辆,就算有一百辆,运到那边,他也能保证一个月内全部卖光。
  如果能搞到稳定的货源,他也能日进斗金。他也要让父亲看看,他的本事,一点不比大哥差!


第75章 这香炉是宝贝
  豪车的销路有着落了,冯宇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吴志刚等人一直在做市场调查,发现苏联生产的农机具及其配件,在国内非常受欢迎,耐用程度超过了日本,就是有点贵。尤其是收割机、拖拉机等,非常好用,就是根本买不到。
  接下来半年时间,冯宇就准备做这些。龙江是农业大省,万里平原,光靠牲畜可开垦不过来。只是不知道,这些东西弄到国内,得要多少钱。
  周日的时候,付光正带着两个汽车检测方面的大师傅来到冯宇的公司。
  李世强跟一个大师傅对视一眼,同时愣住了。原来这个师傅,就是给泰华公司的二手车做检测的。
  冯宇也没瞒着付光正,直接说出来了。接下来还有几十辆车要卖给付光正呢,可不能让付光正觉得泰华公司在搞鬼。
  付光正笑了笑,说无所谓。他其实已经知道这个师傅是给泰华公司的二手车做检测,今天故意带过来,就是想看看泰华公司会不会让这个师傅搞鬼。既然说开了,那就说明对方没有搞鬼的打算,泰华公司在他心目中的信誉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检测进行的很顺利,十几辆车,一个上午就完事儿了。主要就是发动机、底盘、刹车油门等检测,其他无关紧要。
  接测结果让付光正非常满意,十八辆车他全要了。刨去运费等,他一辆车最少能赚五万以上,运作的好,赚的更多。
  大家回到泰华公司的仓库签合同,冯宇把早就准备好的合同递给付光正,付光正看清楚后,签好名字。
  明天汇款到泰华公司的账上,到账后付光正才装车。至于路上运输需要的手续,付光正早已经趟好了路子,下午一个小时就能办好。
  将合同收起放好,冯宇客气的说了一句:“付老板,喝杯茶再走啊。”
  没想到付光正转身就坐下了,还说早就口渴了。冯宇一边叫人去泡茶,一边跟付光正道歉,招待不周。
  公司全是小伙子也不行,连个有眼力价的人都没有。客人来了,就不知道倒杯水?
  其实这全怪冯宇,这些小伙子怎么变成这样的,还不都是冯宇教的,大公司要傲,但这一点,冯宇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付光正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略微皱眉。这茶味道一般,不是什么好茶。他不想喝,又不好意思品了一口就放下,只能端着杯子。不过他留在这儿,当然不是为了喝茶。
  他似乎无意间瞥了一眼,看到了墙角放着的一尊三足香炉,随口冲着冯宇说道:“冯老板办公室里怎么还放这东西,跟你整洁的办公室似乎有些不搭调啊。”
  冯宇看了一眼那个香炉,还是花了三十万,从王瘸子那买到的呢。本来想当个花盆的,但办公室在仓库里,根本没有阳光,最后他也给忘了。
  “嗨,就是一个香炉,从朋友那买的,没地放,就随手放那了。”
  从朋友那买的?莫非他知道这是古董?那就不好随口要来了。但为什么又放在墙角,难道是个赝品?
  付光正有个毛病,或者说他们这一行都有这种毛病。一件古董放在面前,要是不拿在手里仔细看看,或者把玩一下,晚上都睡不着觉!
  “香炉啊,我比较喜欢香炉,还有收藏香炉的爱好,不知道冯老板能不能让我看一看。”
  还有人收藏香炉?冯宇诧异的看了眼付光正,这爱好还真奇葩,也不像是信教的啊。
  “行啊,你喜欢就看看呗。”
  冯宇随手拎起来,duang~~的一下放在桌上。
  香炉里面的灰虽然倒掉了,但并没有清理,这一磕,一些香灰瞬间飘了起来。
  冯宇往后退了两步,用手在面前扇了扇,付光正也把椅子往后挪了下,手中的茶杯正好放下。落了一层灰,显然不能喝了。但付光正的眼睛,却一直没有离开香炉。
  咦?冯宇好奇的看着付光正。他怎么从兜里掏出来一副白手套戴上,这画面怎么感觉有些熟悉呢?
  冯宇忽然想起来,这是后世看过的一个电视节目,好像叫做“鉴宝”,里面的鉴宝专家鉴定别人古董的时候,似乎就戴着白手套。
  再看付光正此时小心擦拭香炉的表面,刚才说的那番话,还有他的眼神,冯宇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付光正这人有点轻微的洁癖,如果这是一个干净的香炉,他不会带上手套。可这香炉太脏了,他不想沾到手上,才不得不戴上手套。
  他觉得自己表演的还不错,收集香炉,这个理由多赞啊。世界上千奇百怪收集癖好的人无数,冯宇应该不会怀疑。
  冯宇把香炉丢在屋子的角落,明显没当回事儿,要么是当普通香炉买回来的,要么是以为买的是赝品。
  但他看这个香炉的形状,非常像是宣德炉。宣德炉,大明宣德年间制造,总共就三千个。后来还有损毁、遗失不少,价值变得越来越高。如果这是真的,那可值不少钱呢。
  付光正只想擦干净一块地方,看看材质和色泽什么的,先做一个大概的判断,然后再用极低的价格买下来,如果谈的好,冯宇应该直接送给他才对。
  但他没想到,就是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