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品奇才 >

第546章

超品奇才-第546章

小说: 超品奇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刘迈克的样子,冯宇解释了一句:“那位是俄罗斯首富,所以造价高一些也无所谓,他要的是独一无二,以后再设计加长车的时候,就不能跟这个一样了,明白吗?”
  俄罗斯首富?难怪车都要定制款呢。既然老板说没问题,那他就放心了。
  “对了,联想银山设计的那个制图软件,你们用着如何?”
  “一些太复杂的还是得用手画,不过很多直线、曲线什么的画起来容易多了,就是一些老设计师不太容易学会,现在使用的,都是一些年轻的大学生设计师。”
  冯宇一听就明白了,软件不是特别好用!
  那就还需要改进,反正也还没正式推向市场呢,刘迈克他们,用的不过是实验版本。免费试用,然后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嗯,别着急,会越来越好用的。我说过,风雨设计要开分公司,京城和广州各开一家分公司,你们研究后认为可行吗?”
  “绝对可行,我们其实也想这么做。暂时可以将咱们的一些大客户订单,交给那两家分公司,保证今年营业额和利润都能有所增长。就是写字楼的问题,还没找到合适的。”
  “京城的就在风雨大厦,那边正好有一个租户到期,一层楼,暂时应该够用了。广州那边在健力宝大厦,刚刚装修好,也是一层。楼里很多公司,都是咱们的潜在客户。”冯宇既然让他们开分公司,自然也就想到了这些问题。
  “多谢老板,那我们三个正好可以分别坐镇一家公司,保证三年内,咱们风雨设计,成为华夏最具知名度、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设计公司!”刘迈克大喜。
  “嗯,有决心是好事,我期待你们的成功。办公室的事儿,会有人主动跟你联系的,人员调动和招聘我都不管,但就一点要求,宁可少赚钱,也不能损害了公司的品牌和形象!”
  ……


第957章 新合资车
  冯宇来上海这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李明德在这边开会呢,开什么全国汽车行业发展座谈会。
  上海汽车集团一下子成了东道主,这让李明德非常的不满。
  论起品牌知名度、销售地区、销售量和利润,上海汽车哪儿比得上哈尔滨机械公司了?就因为我们还有农机具和摩托车,就被PASS掉了?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哈尔滨机械公司跟春城的第一汽车竞争比较激烈,上面也是点一下。
  晚上在酒店,冯宇的套间里,李明德跟冯宇吃着一些小菜,喝两罐啤酒。
  “哼,上海汽车也好意思说我们?他们难道不是合资吗?我们虽然也是合资企业,但我们那是香港资金和民营资金,还有我们管理层和职工持股,我们才是代表了集体企业!”李明德愤愤地说道。
  在开会的时候,上海汽车的老总说哈尔滨机械公司的股份构成有问题,国资竟然不是大股东,用这一点,挤兑了李明德好几次。
  还说李明德竟然自己持有公司股份,也是一个错误,李明德气得想骂娘。
  我持股咋啦?那是公司奖励给我的,而且我是退休返聘的,我没要一分钱工资,给我一些股份奖励不行吗?哈尔滨机械公司从一家地方小厂,变成现在全国闻名的大型机械制造工厂,我也是有不小贡献的吧?否则凭什么股东们会同意,奖励给我股份?
  上海汽车那个牛总,分明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老李,好了,跟他们生那个气干什么?不就是他们去年桑塔纳降价后,国内的总销量反超了我们么,这算什么啊?算上国外的销量,还是我们第一嘛。”
  华夏七家主要的汽车制造企业,哈尔滨机械还是最强的嘛,去年小车的产销量都突破十万台了,上海不才八万多么。
  而且现在你问问,别人是更喜欢松江汽车,还是上海的合资汽车?
  “今年其他几家车企又引进了几款新车型,而且合资条件都比原先的好多了,如果没有我们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先行一步,他们能有这种优惠条件吗?”
  的确,因为松江汽车的出现,华夏在汽车的自主研发上面,已经算是出头了。而且还深深的刺激了其他几家车企,那些车企也都发狠了,纷纷攻破了一些技术难关,技术实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但是华夏的整体技术实力,还是落后于外国的车企,包括哈尔滨机械公司也是一样,比欧美和日本的还是有一些差距。
  比如发动机、底盘等技术,哈尔滨机械公司刚掌握的尖端技术,外国的车企,在几年前就已经能量产了。
  双方的技术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这一切,都得益于哈尔滨机械公司的异军突起,没有任何一家车企能够想到。
  最初那些国外的车企跟华夏的车企合作,虽然进行了一些技术输出,但更好的技术,则严格的封锁着。
  并且他们还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华夏车企自主研发的脚步,让华夏车企,按照他们希望的方向发展,成为他们的零配件制造商。
  但现在不行了啊,他们在华夏的品牌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曾经他们以为会让他们的汽车品牌深入到每一个华夏人的心里呢,可现在华夏最受欢迎的,竟然是他们国家自主创新的品牌,松江牌!
  而那些车企的发展速度,也出乎了他们预料之外,似乎比他们想象中的发展速度,都要快了一年以上!
  华夏已经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要大力发展。并且进一步限制了汽车的进口,不只是关税上,还有数量上。
  他们想来想去,似乎只有继续合资,将新车型和技术授权华夏的车企,才最符合现在的利益。
  可这一次合资谈判,他们发现华夏的态度变了。
  当初谈判的时候,他们可是完全占据主动权,那些车企受困于技术,他们提出了那么多苛刻条件,对方都答应了。
  而这一次,他们还想按照当初的条件进行合作,华夏的车企没有一家同意的!
  当初他们如此合作,为的就是引进技术。既然技术已经到手了,并且他们早已经完全吃透,甚至还自主研发出来一些新技术。虽然这次授权的车型和技术更加的先进,但也就比松江的老款车技术强,还强不太多。
  以松江汽车的实力,肯定也要推出新车型了,到时候他们引入的车型再一次被松江汽车压住怎么办?
  花那么大的代价,引入的车型却不太好卖,那不是亏大了么。就连企业职工,也不会同意啊,更不要说上面领导了。
  于是这一次,他们口风纷纷变了,当初可以给你们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但现在,最多百分之三十,你们还要出更多的钱。
  没错,你们的技术确实值不少钱,但也算不上多新啊。如果你们不同意,我们干脆去跟松江汽车合作多好啊,都是自己人,肯定能拿到更优惠的条件。
  这一招成了华夏车企的杀手锏,我们华夏有跟你们这差不多的技术了。虽然落后一点,但谁说他们就没有新技术了呢?
  那些国外的车企这才发现,华夏的汽车行业,已经不是他们当初认为的那样了。就一个松江汽车,就将他们的布局完全打乱了。
  澳迪第一个同意了,将他们的A6授权给了上海汽车,而且条件非常的优惠。没办法,上海汽车的人说了,你们这款A6,看着跟松江…国奥很像嘛,虽然性能比国奥的顶配还强一点,但别人会以为我们在模仿啊。
  澳迪没想到,他们拿出的一款是性能非常不错的,且上市没两年的车,竟然得到是这么一个评价。看到上海汽车又去跟其他车企接触,澳迪慌了,主动降低条件,最后只占了新车型利润的百分之二十五,还要出比他们预想的多一倍的资金。
  当初他们可是打算要百分之四十九股份的,甚至还打算谈到百分之五十呢。结果现在,整整降低了一大截!
  澳迪签订了合同后,其他车企也都要以澳迪为标准,要求对方出资比例增加,将技术的价值不断的压低。
  最终,那些新的合资车,竟然最多一家只拿到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而华夏的汽车工业技术实力,则再次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第958章 做低端车
  捻了一颗花生米扔嘴里,冯宇喝了一口啤酒。
  “老李,这种情况,我们完全没必要跟他们争吵,更没必要生气。论资格,好像是他们做汽车更早,但你参加工作多少年了,他才多少年?论企业实力,他们有那么多政策扶持,结果还不是被我们踩在脚下?论个人能力,他也远不如你,上海汽车才多少业务,我们哈尔滨机械公司,可是三个业务并行,哪一个比他们差了?”
  听到冯宇的安慰,李明德心情好很多。对啊,我为什么要生气,不就是一次开会的地点么,不就是他挤兑了我两句么,工作不是靠嘴巴的。
  “我其实就是有些生气,没有我们,他去年能谈下来那个澳迪新款车型的合资方案?明年他也谈不下来!没有我们,咱们华夏汽车的发展能有这么好?我们走出国门了,他们行吗?”
  “对啊,所以你就应该以胜利者的姿态去面对他,居高临下的看着他,他说得再多,别人也不是傻逼,都能看出来,他那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呢,那是弱者的表现。”
  “哼,他这是想升官,要是我年轻十岁,能轮得到他?嘁~第一汽车的孙总也比他强!”李明德一脸的不屑,踩别人上位可以,想踩着我上位,做梦吧你!
  其实李明德的话也有些偏颇了,上海汽车可不只是有这种小车,还有其他车辆呢,比如农用运输车、客车等多种车型,总销量,确实在哈尔滨机械公司之上。压不住别人车型多,种类多啊,哈尔滨机械公司除了三款小车,目前就只推出了厢货,其他车则根本没有推出。
  “老李,那你说,如果我们的车不出口了,在国内,你能否保证都卖完?”最早的时候,冯宇帮着联系销路,现在则完全交给李明德他们了,冯宇就是一个甩手掌柜。
  “我们现在的规模,正常生产的话,国奥能生产六万台以上,越野或者东方神鹿能生产六万台以上,红星商务车能生产三万台以上。去年国产车销量超过了四十万台,今年按照我们的估计,能达到五十万台。去年我们总产量十二万台多点,在国内销量是八万多台,占据了百分之二十的市场份额,其余的是出口东欧和香港等地。今年他们又有不少新车型下线,我有信心国内销量能达到十万台,但再多,就不一定了。”
  李明德这时候又想到,要不是因为他们松江汽车卖得好,国内那些车企,合资车能发展的这么快吗?能拿到这么好的条件吗?如果不是他们又有了新的合资车型,那么今年预计五十万台的销量,松江汽车最少能占百分之二十五以上!
  不过冯总问这个干什么,难道是不出口了吗?不会吧,难道冯总跟那个老毛子老板闹掰了?没听说啊。
  国内明年只能达到十万台,那么在俄罗斯合资建厂,就不太容易通过了啊。除非,他能让东南亚的出口打开,或者让哈尔滨机械公司生产一个新的车型。
  冯宇忽然想到,李大福跟他说过,开发一个新品牌,生产低价车,让汽车能被更多的百姓买得起,不再是一个奢侈的东西,而就是普通的代步工具!
  “老李,李大福去年那个提议,生产低价车的事儿,不是通过了吗?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