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品奇才 >

第827章

超品奇才-第827章

小说: 超品奇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二到四,然后再到八这么一个核心变化过程。
  那时候超威的CPU看似多核心,但其实真正性能表现,并不是很好,否则售价也不会那么便宜。并且在能耗、发热方面表现更差,远不如英特而的I系列卖的好。
  超威那时候一个八核的,不如英特而双核性能佳。所以不是核心越多越好,而是要在架构方面是否优秀,性能是否真的卓越。
  “这个要提防,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毕竟他们要快速拿出来成熟的设计,也不是很容易。等他们推出之后,我们的新产品出现也不会很差。尤其是在制造成本方面,我们更具优势。”
  英特而在欧美的工厂较多,在亚洲的工厂较少,而超威在冯宇的影响下,在亚洲可没少投资建厂,尤其是华夏和印度,这还没算东欧呢。
  如果双方性能一样,那么很明显,谁的售价更低,谁就会更吸引PC厂商,更吸引消费者。尤其是现在超威的广告铺天盖地,大家现在都有一种概念,那就是超威的双核处理器性能更好,性价比更高。
  就在冯宇跟龟田正雄聊完这件事不到半个月,英特而就开了新产品发布会,果然,他们这款产品不是1。1,而是1。2GHZ,龟田正雄之前得到的消息,就是他们放出的烟幕弹!
  ……


第1465章 两难的英特而
  当英特而终于宣布,他们设计出新的双核低频处理器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尴尬的情景,那就是所有PC厂商都已经从超威半导体这边订足了货。
  本来英特而以为,他们设计、生产出更好的低频双核处理器,必然会得到大笔的订单,从而在低端的上网本市场上,也压制超威半导体。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市场竟然初步饱和了。虽然他们的产品性能更好,但是所有PC厂商似乎商量好了一样,根本没过来订货。
  那些PC厂商可都非常精明,现在大家是默认联盟了,那就是当超威处理器的上网本没有卖差不多之前,他们是不会卖英特而这款处理器核心的上网本的,否则以超威处理器为核心的上网本还怎么卖?再次降价吗?
  如果再降价,超威等硬件厂商是按照合同将钱赚了,他们这个PC厂商怎么办?虽然不会赔钱,但是税前利润率低于百分之三,那根本就不值得做啊。
  单单他们的品牌附加值,都不应该这么低!
  而超威卖出去多少低频双核处理器呢?三千多万!
  不敢说把今年的市场填满了,但是那些PC厂商销售没超过库存百分之八十之前,他们是不会订英特而的处理器的。
  他们还要对市场进行时时调差,万一这个市场没有他们预想的那么大,那谁要是囤货多了,可就注定要赔了。
  再说了,英特而这个处理器的性能是比超威的那款更好,但是价格也更高啊。那些购买上网本的用户,看重的就是价格便宜。
  各厂商之间拼命在压低成本,想要降低价格呢,谁愿意涨价啊?
  再说了,1GHZ的CPU已经足够,为什么要换成1。2的?
  他们暂时不买,不下订单,等他们将这批超威的CPU消化完之后,再订购就来得及。说不定那时候,英特而的这款1。2的CPU价格也降下来了呢。
  英特而郁闷不已的时候,超威半导体这边,却都喜笑颜开。在所有PC厂商几乎都向他们订购这款CPU的时候,他们表面上为了销售其他型号的CPU,所以对这款双核1GHZ的CPU进行了优惠处理。
  优惠的力度不算很大,也让这款CPU订货量大增,还提高了他们其他产品的销量。那些PC厂商一看,这个订单除了违约金高一点之外,又不需要他们多出钱,早下订单也没问题。
  就算订单量有些大,他们也无所谓,量大了价格更加优惠,他们的成本也会降低,哪怕有一点点滞销,回头也可以做活动处理掉,反而还能用这些产品吸引消费者呢。
  超威这也是故意的,就是一种正常的商业竞争手段。给出一些合理的优惠条件,将客户抓在手里。等竞争对手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时,却发现市场已经暂时饱和了。
  超威这边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那些PC厂商又怎么会去英特而下新的订单?
  要是性能很好的CPU,多下一点也无所谓,可是这种CPU,就只适合在这种低价的上网本上适用,别的产品也用不上啊。
  超威这一招,就让英特而陷入这种产品设计出来了,却卖不出去的尴尬境地。
  但是超威半导体还是小看了英特而的决心,英特而很快宣布,他们的新款低频双核CPU降价了,在一份订单都没有卖出去的时候,就降价了!
  就算价格低,利润低,甚至都不赚钱,英特而也认了。他们不能看着超威半导体做大,他们要保证自己还是处理器方面的龙头老大。
  只要保证了市场份额,那么英特而就会继续被消费者喜爱,哪怕是因为习惯而喜爱也无所谓。
  这样他们就能降低超威半导体的市场份额,降低对方的销量和利润,从而降低对方产品的研发速度。
  冯宇觉得这件事有些难办的时候,超威那边却说根本不用担心,他们又一次把英特而告了,理由是倾销,不正当竞争。
  他们说英特而销售的新产品,算上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以现在的价格销售,就是亏钱的,这就是明显的倾销行为!
  超威跟英特而之间太熟悉了,双方的成本多少,他们大概也能测算出来。英特而当然没有折本卖,超威就是给英特而找点麻烦罢了。
  就像超威此时的速龙双核卖的比英特而好很多,英特而不是也找借口把超威告了么。
  现在超威给消费者和PC厂商的印象,就是在双核处理器上,优于英特而。而且英特而也不反对,双核甚至多核是未来CPU的发展方向。
  所以此时的很多软件,都对双核做了优化处理。而在这一点上,超威就占了便宜。
  超威也在这一点上加大宣传,不断的说自己的优势。现在英特而想要在这方面超过超威,超威当然不能同意。
  这些竞争的方式,冯宇是不太擅长,里面的门道太多了。超威那边也说了,这么做,只能拖慢英特而的产品销售速度,但是最终他们还是要做出表现更好的CPU,才能真正获胜。
  他们现在正设计一款低压的CPU,采用更加先进的产品架构,这款产品做出来后,那么在上网本的CPU上,英特而就必败无疑了。
  上网本对低能耗要求很高,这一点上超威打算做到最好。而且也要在产品个头上,再次缩小。联想集团要求新款的上网本更薄,更轻便,他们自然就要按照客户的要求来设计产品。
  现在的上网本,在冯宇看来还是做得不够好,性能啥的就说了,冯宇重生前的上网本,比现在的要好很多,并且更加轻、薄,尤其是在价格方面,可以做到千元RMB以下,那么生产成本,差不多就在一百美元左右。
  而现在呢,成本还在三百美元以上呢,所以冯宇说,这里面还有很大提高的空间。
  这里面对于硬件配件商、软件商和厂商都有要求,只有他们共同努力,才能将成本控制到如此低廉。
  不过也有人说,前世那种不到千元的上网本,就是一个带着键盘的平板,根本算不上真正的笔记本。
  可是冯宇本身就更加重视平板的研发,这才是未来销售的爆款之一。
  ……


第1466章 来跟我吧
  在超威与英特而交锋的时候,冯宇却打算回国了,但是回国之前,他约见了一位老朋友。
  “冯,你请我来你家里,就不担心对你有不好的影响?”
  “哈哈哈,该担心的是你,而不是我。史蒂夫,坐,这是他们准备的咖啡,你试试是否喜欢。”
  冯宇在洛杉矶的家中,约见的是史蒂夫·鲍尔默,此时的微软总裁兼CEO。
  鲍尔默坐下后神色如常,端起咖啡喝了一口,似乎很是喜欢的样子。
  “冯,你叫我过来,是打算让联想银山与微软和解吗?我们重新划分市场?”
  “史蒂夫,我们就不需要如此试探了,你心里很清楚,这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们微软承认失败,让出一半的市场。”
  让微软让出来一半的市场,微软当然不会同意。就算此时XOS系统上升势头很猛,但毕竟更多的用户,还是在使用微软的系统。
  而且让微软承认失败,这就更不可能了,就算鲍尔默同意,比尔·盖茨他们也绝对不会同意的。更何况,鲍尔默本身也不同意。
  “那么你找我过来是?”
  鲍尔默内心其实已经有了猜测,但是他说出来,跟冯宇说出来,效果肯定不一样。
  “史蒂夫,还记得我跟你说过吗,微软不是一个很适合工作的地方。比尔·盖茨的性格,就注定了他不会给你多大的权力。同样是创始人之一的保罗,权力都没有多大,他给微软打上了自己的标签。”
  “冯,我已经是微软的总裁兼CEO了,未来等比尔退休的时候,我就能成为董事长,是微软的董事长!”
  冯宇笑了笑:“史蒂夫,比尔就比你大一岁而已,他退休的时候,你就一定还能工作吗?就算是现在,你是微软的总裁兼CEO,但是你这个总裁兼CEO,真正的权力有多大?有多少事情,是你可以决定的?”
  “比尔·盖茨还是董事长,公司里面的大事,还是需要他的同意。我打个比方,微软华夏公司的负责人,你有权力任命吗?”
  “冯,高管的任命,是要通过董事会的,你这个例子很不恰当。”鲍尔默反驳道。
  “那么副总呢?华夏公司的副总,你这个总公司的总裁兼CEO,还拥有公司第三多的投票股董事,你有权力任命吗?或者说你的提名,能通过吗?”冯宇笑眯眯的问道。
  鲍尔默沉默了,冯宇说的这件事,现实中就发生过不止一次。他建议过几个高管职位,但是只有一个通过了,还是因为那个人也是比尔看中的人。
  他这个公司名义上行政一把手,但实际上权力非常有限。他在公司的话语权,甚至不如保罗·艾伦。虽然说保罗·艾伦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创始人之一,但是他鲍尔默才是公司名义上的二把手!
  可他这个二把手,真的就只是名义上的了。
  当然,也有实质上的好处,那就是他身兼总裁和CEO,可以拿更高的薪水,可以获得更多的微软股票奖励或者股票认购权。
  但是这不是鲍尔默想要的,他现在其实也不差钱,资产总有几十亿美元了。他想要增多的权力,想要让微软在他的带领下,爬上更高的山峰。
  而不是被人认为,他只是比尔·盖茨扶起来的一个傀儡,这个总裁的权力,跟其他公司的CEO也差不多。
  “史蒂夫,现在很多人都怎么说你,我想你也听过。你在微软的功劳,不应该只是这样。而你的能力,也不应该只是展现出来的这些。”
  “看看其他大公司的总裁或者CEO吧,他们的权力有多么大?他们的一言一行,能代表公司。而你呢,你可以吗?”
  “别人一说到微软,总是想到比尔·盖茨,或许还有保罗·艾伦,但是谁想到你了?这在其他公司,简直是不敢想象的。CEO才应该是公众媒体眼中公司的代表,而不是只能当一个传话机器!”
  “你在微软,真的开心吗?真能实现你的梦想吗?”
  冯宇的话,字字好像千斤巨锤,锤中了鲍尔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