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品奇才 >

第840章

超品奇才-第840章

小说: 超品奇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认为,我们的产品不能降价。本身我们就比上网本的性能提升了一些,在产品设计方面,也做到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个价格,已经很亲民了。”求伯君也说了自己的意见。
  最初定价的时候,他还认为定价低了呢,应该再高一些才对。他们的成本,比之上网本也提升不少呢,利润怎么就不能增加一些?
  “那么国外一百多美元的价格差距,国内上千RMB的价格差距,如何弥补?两千五就能买一台笔记本电脑,该吸引多少人?这之前,恐怕两千五只能组装一台性能一般的台式机而已!”有位董事说道。
  雷军这时候沉默不作声,他再想,如果是冯总面对这种情况,应该会选择怎么应对?冯总常说,面对竞争的时候,要将我们的优势放大,将对方的缺点放大。
  那么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对方的缺点又是什么?
  优势是产品性能更好,如果单只华夏市场,那么我们还拥有主场优势。这是我们联想集团的地盘,我们可以在许多方面,增强竞争力,比如我们的门店更多,我们的售后更好,我们是华夏品牌等等。
  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联想与超威、英伟达等合作比较密切,或许可以借用他们的力量,影响那些厂商的决定?
  “杨总,他们都是进口产品,难道这个价格,他们还有利润吗?如果他们是折本销售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控告他们倾销吧?”某董事问道。
  “如果是我们来做,那么这款产品的成本,能控制到两千二百块以下,他们在华夏建厂生产,一些税收减免,成本应该能控制到两千四以下,这个价格他们还是有几十块的利润的。”杨元青说道。
  这个问题,他早就想过,但是经过计算,对方应该没有触线。不过两千多块的电脑,才有几十块的利润,他们这不就是故意扰乱秩序么!
  最让他们恶心的就是那些厂商联合了,他们这是打算将这块市场废掉啊!
  而且这个产品的畅销,受到最严重影响的就是联想集团的新产品,等其他厂商也研发出超薄本之后,联想集团在这方面的领先优势将会被抹平!
  雷军这时候忽然问道:“刘总,杨总,我有个想法。既然我们不能降价,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让他们涨价呢?”
  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看着雷军,凭什么让对方涨价?
  “刘总,泰华晶硅的产销量,是世界第一吧?如果晶硅涨价了呢?”
  ……


第1489章 给自己找麻烦
  “老宗,老刘,你俩刚才说什么?我们的晶硅要涨价?”冯宇有些好奇,硅矿石的价格并没有上涨啊,而且因为泰华晶硅是全世界最大的晶硅企业,他们的提炼技术也是世界先进的,成本也绝对是最低的那一档。
  “大军,你来说一下情况吧。”刘传志冲着雷军微微点头示意。
  雷军将其他厂商联合,上网本大幅度降价的事情说了,然后说了他们的想法。
  冯宇毫不犹豫的表示:“涨价,我们必须涨价。而且涨价百分之十不够,我们要涨价百分之二十!”
  “冯总,一下子上涨百分之二十,会不会幅度太大了,这会被控告垄断吧?”宗庆先有些担忧。
  利用市场地位,操控产品价格,也是垄断的一种。泰华晶硅的产量,此时已经占据世界的百分之五十三,加上华夏其他的一些晶硅企业,可以说华夏是世界晶硅产业的龙头老大。
  像是欧洲、美国、日本、台湾等传统的晶硅产业大户,现在份额都严重下降了。但是得益于电子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他们的产品也不愁销路。
  一旦企业被认定垄断,面临巨额的罚单不说,还会对企业做出一些其他方面的限制,并且会对企业的声誉有一定的影响。
  从企业到个人,没有人不讨厌那些垄断大亨的,除非他们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
  “不,不会被控告的,那些晶硅企业会跟着我们一起涨价的,我们得利,他们也不会吃亏。”冯宇肯定地说道。
  一个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确实有竞争,但同样有联合。他们都竞争当老大,但同时会联合起来,一致的针对下游企业和上游企业,保证自己最大的利益。
  “可是有一些电子企业,他们本身就有自己的晶硅厂。”刘传志有些迟疑。
  “这有什么关系呢?他们要是坚持低价,就是跟其他晶硅企业作对。在美国的高速路上,如果一条路的限速是一百一,但是其他人都开到了一百五,而你开一百一,那么是你违章了,因为你的速度太慢,让其他车变得更加不安全了。”
  “道理是一样的,法律保护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我们现在代表的就是大多数。更何况,我们能给大多数人带来利益。你当那些晶硅企业的股东们,不想晶硅涨价吗?”
  “只是他们一直在看我们的脸色,他们涨价,而我们不涨,那么损失的只能是他们。而我们涨价,他们则乐不得的上涨呢。因为他们的产量就那么多,无论价格是否低,都只能卖出去那么多。”
  “价格上涨,显然对他们更为有利。让他们在不必提高产量,不必拼命想着降低成本的时候,就能获得更高的利润,他们怎么会不同意?”
  “而那些电子厂商控制的晶硅企业,也不得不上涨价格,他们可不敢与我们这么多企业进行对抗!更何况,说不定他们先涨价呢?”
  冯宇这么说也不是凭空猜测的,前世的时候,他就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那时候东芝的晶硅工厂发生了事故,印度那边闹灾,结果全世界的电子产品价格都上涨了,因为货物供不应求了啊。
  “可是我们需要一个理由,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为什么价格会忽然上涨,否则还是会对我们的声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宗庆先提醒道。
  你可以联合其他企业涨价,但是总不能无缘无故就涨价了吧?
  “因为我们的晶硅工厂出了事故!”冯宇很肯定地说道。
  “啊?咱们工厂出了事故?”刘传志大惊,看着宗庆先。宗庆先也是一脸茫然的摇摇头,他也不知道啊。
  他们是泰华控股的总裁和CEO,要是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他们两个不可能都不知道啊?
  “没有理由,咱们就找个理由。没有事故,咱们可以创造事故!”
  宗庆先等人互相看了看,眨巴眨巴眼睛,没听懂。
  为了涨价,难道要让工厂真的出事故?这代价也太大了吧?
  ……
  “老张,这事儿你帮忙配合一下吧,演个戏而已。”冯宇靠在沙发上,端起茶杯,嗞溜嗞溜的喝着茶水。
  “你这是又出什么幺蛾子,让我调查你们的硅矿,调查你们的晶硅工厂?”张瑞强一脸狐疑的看着冯宇。
  冯宇显然不是那种给自己找麻烦的人,这事情怎么看都透露着古怪。
  “如果可以的话,再发表一些言论,比如晶硅应该限制出口什么的,或者可以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话。”冯宇继续说道。
  “怎么,你们的晶硅企业出问题了?”张瑞强脸上也露出一些担忧。
  冯宇哈哈大笑:“怎么会出问题呢?我们新的提炼技术马上也要研究成功了,到时候我们的效率会再次增加,成本会再次下降。而且泰华晶硅的产销量占据了世界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份额,能有什么问题?”
  “只不过最近有些外国企业在针对我,针对联想集团,我打算给他们提个醒而已。”
  冯宇脸上虽然笑眯眯的,但是张瑞强很清楚,这不代表冯宇就真的心情很好。
  “你这是打算给晶硅涨价?这么说你要收拾的,是那些电子厂商?”张瑞强略微一想,就明白了冯宇的计划。
  涨价嘛,总要找个理由,而冯宇这个理由就很不错,只是好像国家背了黑锅啊。但是国家也相应的得到了实惠,税收增加了嘛,GDP增加了嘛。
  “没错,而且我们多赚的钱,也会拿出来一半,投资到地方,改善地方的民生。”
  冯宇反正是钱多的花不完,而且涨价百分之二十,他们一年的利润可增加的不是小数目啊。
  如果泰华晶硅上市,那么市值突破千亿美元,应该没什么问题,因为这是世界晶硅企业的领导者!
  “这些没必要跟我说,既然你要我给你找麻烦,那你可别怕麻烦大了!”张瑞强冷笑道。
  “当然不怕,我的企业都不会有任何违规的地方。正经生意赚的钱我都花不完呢,需要踩线吗?”冯宇耸耸肩,“那我就回去等你的好消息了,麻烦我不怕大,一定要往大整!”
  ……


第1490章 老张的配合
  【华夏商务布部涨张瑞强亲临泰华晶硅公司检查,表示问题很多】
  【张瑞强指出,泰华晶硅的一些硅矿可能有安全隐患,必须停工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重新开采】
  【张瑞强认为,华夏的晶硅出口太多了,华夏不能走上用资源换取GDP的老路,所以他会跟上头建议,限制晶硅的出口】
  【冯宇前往张瑞强办公室,却没能见到正主】
  【泰华晶硅陷入麻烦,今年晶硅很有可能大幅度减产】
  ……
  一条条新闻爆出来,那些需要晶硅的企业全部慌了。这泰华晶硅要是出问题停产了,那么世界晶硅的产量将缩减一半。
  如果这件事再波及到华夏的其他晶硅企业,那么世界上今年所能买到的晶硅,可能不足去年的四成!
  他们马上联系泰华晶硅,想要抓紧时间订购一批货,趁着华夏的政策还未出来,囤货也划算啊。
  要是想生产电子元件的时候,晶硅没有了,那他们还玩个屁啊。
  此时全球的电子产业都在快速上涨呢,也正是他们利润最大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电子工厂出现。
  可在这时候,要是原材料断货了,那对行业可是沉重的打击啊。
  尤其是对那些新兴的小企业,打击最大。
  他们本身就是靠着低廉的人工成本来创造利润,一旦原材料价格上涨,他们的售价就不可避免的需要提升,而他们就没有任何竞争力了。
  没有品牌附加值,没有更好的技术,没有好的设计,怎么赚钱?
  而那些其他的晶硅企业,则乐坏了。
  好机会,大好机会啊!
  一直以来,他们就想趁着电子行业飞速发展的时候,让他们的晶硅也涨价,获得更好的利润。
  可是一直有华夏的企业,尤其是泰华晶硅在那,他们谁都不敢涨价。
  华夏那边不涨价,他们谁要是涨价了,那么肯定订单会快速下滑的。
  可现在泰华晶硅出问题了,被他们自己国家调查了。尤其是这件事很有可能波及到华夏所有的晶硅企业,那就是说他们的市场扩大了一倍有余,晶硅将进入供不应求的状态啊!
  最简单的供需关系,产品供不应求的时候,就应该涨价。
  于是东芝公司第一个宣布,他们的晶硅涨价了,每吨上涨了百分之三十!
  其他晶硅企业马上也开始效仿,纷纷上涨百分之三十以上。
  这时候不涨价,还等什么啊。而且他们的价格上涨也是合理的,不会受到任何违法调查,这是市场正常的供求关系决定的,看看多少企业都等着跟他们签订合同呢。
  原材料忽然减少了一半,他们价格被上涨百分之百,就已经够厚道了,现在才涨了百分之三十,有什么不应该的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