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品奇才 >

第95章

超品奇才-第95章

小说: 超品奇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就侯海涛那贪婪的性子,冯宇跟哈飞厂合作,肯定要吃亏!
  “合作方式一定要折算成股份吗?我们直接出钱购买不行吗?”李明德试探道。
  “你觉得呢?李总,你给个痛快话,如果你觉得行,就跟市里汇报,我保证这事儿市里跟机械公司都不会亏。如果你觉得不行,那咱们也没必要谈了,建新厂房也需要时间的,我跟你这边磨叽没意思。”冯宇抱着膀子,就不信李明德不答应。
  “好吧,你等我三天,我跟领导汇报一下,马上给你答复。”
  ……
  “老张,老徐,你们俩都跟我说过这个摩托车厂的事儿,不能建造一家新厂吗,非要跟机械公司合并?”市长看着两位副手,有人要投资建造摩托车厂,这是大好事啊,能给市里带来不菲的税收不说,还能解决很多人的工作问题。
  张瑞强一看徐副市长没有开口的意思,他只能解释道:“市长,如果是咱们决定,肯定是要建造新厂。但掌握苏联进口摩托车生产线跟技术的一方非要入股机械公司,对了,这个人也不是外人,就是机械公司的股东冯兴泰。”
  “是他?那个农民企业家?你好像跟我说过,他儿子就是上次参加夏令营的那个小伙子吧,在苏联很有关系?”
  “对,机械公司现在生产的农机具,用的设备跟技术,都是苏联的,就是他弄回来的。还有现在市场上的风雨牌加湿器,也是他们家的产品。咱们市里的纺织厂、服装厂等多个工厂,用的苏联机械都是他弄来的,既便宜,又好用,甚至有的还搭赠技术。”张瑞强补充道。
  “是这样啊,那你们对这个折算股份的事儿怎么看?”市长点点头。
  徐副市长这时候开口说道:“我觉得可行,李明德跟我汇报了,这摩托车生产线,加上技术等,虽然值不少钱,但我们同样要出地皮、厂房,所以折算成股份,其实并没有多少。只是要弄新的地皮跟厂房,机械公司要投资不少钱,今年上交的利润,可能会少一些。尔摩托车一旦下线,利润会超过农机具!”
  张瑞强是负责国企改制的,对全市的国企非常熟悉,他想了想说道:“市长,我记得西面那个自行车厂不是黄了吗?那片地方很大,相邻的第二纺织厂不是搬走了么,两个厂的地方合并,都不用怎么建造新厂房,直接就能用。”
  “那么大一块地方,都给这个新的摩托车分厂?”徐副市长不太同意,认为有些浪费。
  “我们可以让对方弄两条生产线,从年产量十万台,弄到二十万台。而且用自行车的地皮,就可以解决一些自行车厂的老职工上班问题。都是两个轮子,应该有些技术相通的地方吧?”张瑞强显然有他的规划,他认为摩托车的前景非常好,年产十万台有些少了。
  “两条生产线,他能弄到吗?”市长皱着眉头问道。
  “那是他的事,弄不到我们正好以规模太小压低他的股份。”徐副市长觉得张瑞强这么做没错,正合他心意。
  ……
  “啥?要两条生产线才行?这,有些困难啊。两条生产线,那折算的股份,可也要相应的增加!”
  中计了,冯宇大喜,基兄弄到的,本来就是两条生产线。他故意将摩托车的前景夸大,还夸出海口,如果销量不好,他来负责。果然,市里看到利益,开始压着他必须弄到两条生产线。
  “对,这是订好了的,相应的股份,你不用担心,该给你的,还是你的。”
  一条生产线最少折算四百万卢布,再算上相应的技术,两条差不多能换回来百分之二十以上的股份,距离变成第一大股东,可就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好吧,这事儿我答应了!”冯宇装作为难的样子,咬着牙答应下来,其实心里乐开了花。
  “两条生产线,算上新技术,给你百分之十八的股份。”
  “等一下,多少股份?”
  “百分之十八啊。你别着急,我给你算算。这两块地皮值多少钱?还有这两块厂房,稍微翻修一下,一个月不到就能投入使用,这得值多少钱?百分之十八,已经不少了。”李明德一副冯宇已经占了大便宜的眼神。
  “我还是跟哈飞厂合作吧。”冯宇做出一副谈不拢的样子。
  李明德得意一笑:“来不及了,哈飞厂已经答应入股我们机械公司,合作摩托车项目!”
  “什么?你们居然让哈飞厂入股?这事儿香港的付老板知道吗?”
  “我们是大股东,买卖股份不需要通知他!以后咱们机械公司就有四方股东了。”
  “就算有哈飞厂入股,没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股份,我决绝合作,如果真的谈不拢,我就去跟吉城的汽车厂合作!”冯宇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
  “好吧,那就百分之二十,咱们说好了,不能再变。明天让你父亲来签合同,顺便参加机械公司摩托车分厂的揭牌仪式!”


第168章 第一步完成
  冯宇将上次倒腾轻工设备和技术的钱,加上这段时间加湿器的分红,甚至就连泰华粮食加工厂的利润都抽出来,才堪堪付清了两条生产线和技术资料的钱。
  这些东西花了冯宇几百万卢布,当然,冯宇绝对不亏,折算股份的时候,他能折算近千万卢布,还是赚了。
  冯宇跟李明德签订了初步的意向书,只等生产线什么的到达哈尔滨,签署正式的合同。得到消息的付光正也马上赶过来,这机械公司如果上马了摩托车项目,盈利能力又会提升一个台阶,他怎么可能让自己的股份被稀释?
  不就是冯宇追加了技术和设备,哈尔滨市政府提供了厂房么,我付家也不差钱,我们出现金,反正按照合同,股权你不能给我稀释喽!
  坐在冯宇的新办公室里,付光正品着茶水,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冯老弟,你可真是太厉害了。上次要不是你的消息,我二伯可就亏死了。他在日本投资的房地产要不是及时出手,现在恐怕就是想卖都卖不出去了。”
  日本的房产泡沫果然也提前了,原本到年底才会彻底爆发,而现在才十月初,就已经提前崩盘。
  股市也一样,直接跳水,而日元也如同冯宇说的那样,反而开始升值。
  冯宇对日本经济的预估,让付家人惊叹不已,他们愈发的怀疑,冯宇绝对在上面有人,单凭冯宇那个小公司,根本没有什么经济方面的专家,怎么可能对国际形势预判的这么准确?
  同时付荣进也再次提供了一笔资金,让付光正在内地购买股票,他选择相信冯宇,相信冯宇说的,内地马上要开证券交易所,到时候最初上市的股票肯定会被疯抢,价格一路走高!
  “付兄,咱们是双赢。如果不是你们家帮忙,我也不可能贷出来那么多钱。这次你也投资不少吧,不要着急,用不了一年,你就会得到翻倍以上的回报!”
  冯宇很淡定,他仔细研究过目前国内的经济形势,虽然有了他这只扑棱蛾子扇风,但他毕竟太小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即使有,应该也是好事。
  “哈哈哈,这点我完全相信。认识你,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一次。我在家里的地位,直线上涨。现在就算我父亲想把他的事业交给我,我也不打算要了。我以后要来内地,这儿遍地是黄金啊。”
  付光正自从买了冯宇的二手豪车,接着投资哈尔滨机械公司,到后来包下风雨牌加湿器的海外销售业务,他在付家的地位一天一个样,而收入自然也蹭蹭上涨。
  去年他大哥的公司市值一个亿,而他全部身家才不到一千万。现在呢?凭借他在香港那个销售公司的股份,还有哈尔滨机械公司的股份,他已经跟大哥平起平坐了!
  再有一两年,轻松超越大哥。至于他父亲的公司,他仔细想了一下,还真不适合他的性子,大哥确实比他合适。当初的嫉妒,早就随着他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大而消失了。
  香港才多大的地方,要不是因为港口位置非常好,加上英国人扶持,能有现在的地位?内地多大啊,他这随随便便投资了一千多万,现在马上就要回本,而且未来会源源不断的带给他利润。
  内地在伟人的指导下,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收入,提高国家收入,想赚钱的机会简直太多了,家里的产业,他现在还真看不上了。
  更何况他表示不再跟大哥争夺父亲公司继承权之后,兄弟之间更加和睦,父亲也对他更好了,私下里又转给了他不少钱,他全部囤积内地股票了,准备跟着捞一大笔。
  甚至这次来追加机械公司的投资,他父亲还问他钱够不够,不够管老豆要!
  付光正此行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加湿器一直都是在哈尔滨生产,然后通过火车运到广州,再运到香港出口。
  路途太过遥远,浪费时间不说,运费也不低。付家的意思,试探一下冯宇,有没有想过在南边,靠近香港的地方建一个分厂,专门生产这个加湿器!
  这点冯宇当然想过,不过暂时还不行。等无叶风扇研发成功后,冯宇就会在广东建一个分厂,反正生产这些东西的设备也没多贵,电机厂跟哈飞厂如果不同意,冯宇正好有借口跟他们分家!
  付光正开口问了,冯宇也给了他答复。等,等一年多的时间,必然会在广东开一家分厂。到时候把东欧的出口权拿回来,面对一个已经成熟的市场,想必电机厂跟哈飞厂就不会反对了。
  付光正点点头,他们付家一直担心,冯宇会把出口权拿回去。虽然签了十年长约,但合同上写明了,最终决策权,归泰华公司所有,而违约金,价格也不高。可以说冯宇前脚表示要甩开付家,后脚就会有大批的生意人抢着上门,甚至帮着支付违约金。
  冯宇只想把东欧的出口权拿回去,这点他们并不反对。按照地域来说,东欧方面,反而还真是哈尔滨那边出口更加划算。
  本来这次签合同,上马摩托车项目,市里是打算大操大办,广而告之的,但忽然得知,这次签合同的竟然不是冯兴泰,而是冯宇,只能让电视台的记者拍摄了部分镜头。
  冯宇振振有词,这设备技术都是我家的,我爹愿意划在我名下。再说冯宇一直就代表冯兴泰行使权力,机械公司的管理层早已经习惯了。
  付光正却若有所思,这事儿不像冯宇说的那么简单吧?
  经过一番调整之后,机械公司的股份重新划分。大股东依然是哈尔滨市政府,只不过原本百分之七十多的股权,如今已经变成了百分之四十,冯宇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冯兴泰百分之十,付光正百分之十六,哈飞厂百分之十四。
  哈飞厂只是哈尔滨代管,其所属关系很复杂,有省里,有部委,还有军方,就像古时的那种异姓王,听调不听宣。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哈飞厂如果出售机械公司的股份,可以不经过市里的同意!
  至此,冯宇布局的第一步,完成!


第169章 消息提前了
  泰华公司办公室,冯宇手中正拿着一份今天的《人民日报》,上面大标题写着——《论证券交易所建立的必然性》!
  提前了,果然提前了!
  冯宇曾经有过预感,他似乎是真的略微影响了一些历史进程。虽然他付出的资金不算太多,但却在东北三省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一个偏僻的地区,股票竟然比南方沿海地区卖的还快,还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