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品奇才 >

第99章

超品奇才-第99章

小说: 超品奇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笑眯眯的问道。
  事情比冯宇想象的还要容易,这个刘迈克竟然不拒绝冯宇的投资。冯宇根本不清楚,刘迈克他们三位同学开的公司,根本就处于赔钱状态,机械公司的这个摩托车外形设计订单,可以说是他们开公司一来拿到的最大一个订单,金额也只有五千块。
  冯宇的思想还沉浸在前世重生前,那时候一个优秀的外观设计,最少能拿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几百万,更牛叉的设计大师是拿产品销售分成的。而现在,五千块都是行业顶级高价了,要不是跟冯宇置气,李明德最多给两千,甚至公司自己的工程师就给随便设计了。
  刘迈克发现跟冯宇比起来,他的设计理念差太多了,他在美国实习的时候,就听前辈说过,设计要考虑到实用性,还要吸引眼球,如果连这两点都做不到,那么设计必然是失败的!
  刘迈克直接用冯宇桌上的电话拨打长途,当着冯宇的面跟两位同学兼合伙人联系,两位同学一听,刘迈克居然在哈尔滨遇上了一个大老板,要给他们的公司注资,他俩也都兴奋莫名。
  两人二话不说就同意了,注资而已,他们还是占股份,总比在他们手上赔光了老本强。只要有钱,他们可以更好的宣传他们的公司,就能接到更多的设计订单,也能赚更多的钱,从此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冯总,他们俩不反对您注资,但请问您想要注资多少?”
  冯宇想了想,竖起四根手指:“四十万RMB!”
  “什么?四十万?!”刘迈克大吃一惊,他从来没想过,冯宇会注资这么多。冯宇要控股他们这家公司,他想过了,但只有他们三位设计师,真的值冯宇投资这么多钱吗?难道冯宇不怕赔钱?
  “没错,四十万,这样我就占据公司总股本的百分之八十,这点没错吧?这次的设计收入,你们可以先分了,然后我再注资。至于公司以后的发展规划,我会跟你好好谈谈的。”
  才四十万而已,算什么大钱吗?不说别的,回头无叶风扇、干手器等外观设计,冯宇都会交给这家公司去做,要迅速把设计的价格炒起来!
  还有广告设计,这也是设计公司赚钱的一个大方向。现在国内的广告做的都太差了,而过两年是广告的黄金时间,冯宇就不信,这公司还能赚不到钱!
  还有房地产的黄金时期,大楼外观,室内装修,家具组合等等,哪一个不都是能轻松赚钱的行业,怎么会赔钱?
  更何况,未来冯宇还有更重要的设计交给他们,比如……汽车!
  一辆好车,可不只是性能为王,外观、内饰同样重要。比如在国外卖的很不错的奥迪A8,在国内就远低于预期,因为外观跟他妈奥迪A6太像了,根本体现不出这是一辆豪车,不符合国人炫耀的本质!
  真正低调的富人,能有几个?
  刘迈克电话跟另两位同学联系,两位同学也被冯宇的大手笔镇住了,稍微犹豫一下,马上答应。有了这些资金的注入,他们公司绝对能有更好的发展,他们的梦想也要实现了!


第175章 新型摩托车下线
  冯宇给了刘迈克一些建议,公司不要只注重工业设计,比如家具设计、装修设计等等,都可以涉猎,而且这些未来会赚的更多。
  冯宇的话,给了刘迈克很多启发,他也发现,自己一直走入了死胡同。没有工业设计,难道其他设计就不能展现他们的才华了吗?
  有了这些钱,他们可以多招一些专业的人才进来,公司一定会有很快的发展。只要品牌做出来了,知名度提升,以后订单会源源不断,价格自然也会水涨船高,冯总简直是天才!
  一个星期后,经过冯宇多次提意见修改,终于定版了摩托车外形。
  这款被命名为松江一代的摩托车是125cc排量,比市场上主流的50——100cc略大,油箱只有10L,比市场上主流的12——15L略小,但配有一个1L左右的备油箱,足以保证摩托车不会半路没油。
  本来冯宇还想弄个150cc排量的出来,但目前政策规定,超过125cc排量,不给上牌照。农村还好说,经常有无牌的摩托车随便骑,交警甚至都是乡里乡亲的,根本没法管。但城市就不同了,万一被抓住,可是要罚款甚至扣车的!
  冯宇这款车设计为125cc排量,正好跟目前市场上进口摩托车卖的最好的本田竞争,本田此时已经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摩托车生产制造商,风头一时无两,苏联摩托车在国内都无法跟其竞争,更不要说技术更差的国产摩托车了。
  可这款松江一代,不但采用了苏联最先进的技术,减震方面做到了目前的极致,而且外观设计非常漂亮,远比本田摩托更加吸引人!
  摩托车采用直梁设计,降低了油箱的高度,座椅更加宽敞舒适,尤其是后面那个货架,这是苏式摩托车一般都没有的,日本系摩托车也少有。
  前面那个大车灯,又大又亮,减震更是突出,冯宇试骑了一下,骑过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也不会太过颠簸,感觉不输后世啊。
  苏联的技术,在这方面做得真心不错,估计也是符合国情。日本公路修的也比较好,所以减震做得略差,夜晚公路亮化做得也不错,所以车灯不太亮。但苏联的这些技术,完全适合国内,这是两个比较不错的宣传点。
  最大的宣传点,就是摩托车的外观,除了油箱、座椅等,车头部分也做了非常漂亮的装饰。
  此时摩托车前面根本没有挡风板,甚至就连迈速表什么的都是直接裸露在外面,冯宇要求添加了一个小小的挡风板,不要求特别高,保证前面飞过来的东西,不能直接砸在迈速表上面就行。
  塑料材质,价格便宜的很,当然也脆弱的很。冯宇甚至丧心病狂的表示,除了必要的地方,其他装饰的地方,能换成塑料的,全部换成塑料的,减少车身重量,同时降低材料成本。
  这一点遭到了包括李明德、侯海涛在内所有人的反对。
  这冯宇是不是对塑料情有独钟啊,电风扇就弄塑料的,加湿器还弄塑料的,这些都是小家电,无所谓。可现在不同啊,摩托车,能用塑料的糊弄吗?
  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要是塑料的,一不小心不就碎了?我们刚生产第一代摩托车,你就想弄个残次品?你冯宇不怕丢人,我们怕!不只是给厂子丢人,还是给哈尔滨丢人了!
  最终就只有前面那块挡风板换成了塑料的,其他依然还是选择金属。冯宇撇撇嘴,有些不屑。塑料的有什么差别吗?一样用吧。
  再说你当哪个骑摩托车的不小心翼翼的,谁会上赶子去撞?真要是不小心撞了,塑料跟铁皮有什么区别,还不都是坏了?塑料的更换成本还更低呢!
  喷漆上面,冯宇再次跟李明德他们吵起来了。这次轮到李明德他们觉得该省钱的时候,冯宇偏偏要多花钱。
  一个普通的喷漆而已,要不要弄那么好?既要保证不容易掉色,不容易磨损,还要保证颜色鲜艳吸引人,以亮红色和亮蓝色为主。
  军绿色不好吗?这种漆现在最多,还便宜,摩托车反正买来就是骑的,关颜色什么事儿?
  可这点冯宇非常坚持,一定要要鲜艳惹眼的颜色,要让人第一眼看到,就喜欢上,注意到,这点是销售的关键。
  李明德他们都知道,在销售上面,冯宇强他们一大截,说是销售专家也不过分。从冯宇去央台打广告,甚至广告的创意,都让他们赞叹不已。
  既然跟销售有关,李明德他们才退了一步,用价格更高,质量更好的油漆。冯宇拍着胸脯保证,这摩托车肯定能横扫国内市场,甚至未来销售到国外也不是不可能!
  李明德觉得冯宇有些过于乐观了,他倒不是没有雄心壮志,但总觉得刚刚上市的摩托车品牌,肯定不会是那些老牌厂家的对手,能占据东北三省他就很满意了,要是能卖到南方去,跟公司的农机具一样,火爆市场,那只能是发生奇迹。
  冯宇马上跟李明德打赌,这摩托车,交给泰华公司来销售,毕竟摩托车的销售渠道跟农机具的销售渠道还是不同,而冯宇保证销量,计提一定的百分比佣金。
  李明德这才发现,冯宇在这儿等着他呢,原来这小子想把销售权攥到手里。不过想想冯宇的销售能力,他觉得也不是不能尝试,但销售量,肯定要定的高高的!
  两条生产线,如果满负荷生产,一年能有二十万台的产量,甚至可能更多,他原本估计第一年能有十万台以上的销量,第二年继续增长,保证一年增长率在百分之十以上,争取五年内达到二十万的巅峰。
  既然你冯宇要包销,好啊,那第一年就要十二万台的销量,且每年增长幅度不小于三万台,三年后,要达到二十万台的销量,你敢不敢?
  冯宇笑了,他们根本不知道,未来华夏的摩托车市场会有多么火爆。虽然比不了千禧年之后,但第一次销售的高峰期,就在九十年代初!
  以松江摩托车的性能、外观,冯宇要是还不能分一杯羹,也枉为重生之人!
  “李总,这个条件我答应了,我们签合同吧。”


第176章 倒卖央台广告
  包下了摩托车的销售,冯宇马上着手准备广告片。央台的广告合同在泰华公司手里,当初签合同就写明了,泰华公司有更换广告内容的权力,只要还是泰华公司销售的产品,并且符合国家规定。
  当初冯宇花了不少钱,加湿器的销售也确实带来了极大的提升,但冯宇认为,已经不需要那么密集的广告轰炸了,这不是保健品,市场没有那么大,很多家庭有一台就够了,保留节目植入和二套、三套的广告就足够,一套的广告,要换成摩托车的。
  当然,更换之前,冯宇还是要跟李明德谈一谈,这个广告费怎么算?
  ……
  “什么,广告费居然这么贵,要五百万?这才几天啊,凭什么那么贵?”李明德惊叫道。
  冯宇跟他说,要把央台的黄金时段广告换成摩托车的,保证能让松江摩托车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全国人民的视线,并且极大的提升销量。
  本来李明德还很开心,认为冯宇办事真厚道,居然肯把加湿器的广告撤掉,换成他们摩托车的。但冯宇一说广告费的事儿,李明德顿时炸毛了!
  “五个月,五百万广告费,这个价格很合理啊。”冯宇摊开双手,一副我很讲道理的样子。
  “五个月,五百万,你告诉我哪儿合理了!”李明德吼道。
  冯宇不慌不忙取出一份表格,在桌子上摊开:“李总,看看这份数据。从我们风雨牌加湿器在央台做广告开始,加湿器的销量就形成了井喷,这是五月份的市场占有率,这是六月份的。央台广告的效果,这就是事实表现。试问一个如此有效果的广告,难道不值这个价格吗?”
  “你少糊弄我,你们那个加湿器是因为有专利,没有同类产品,就算广告有效果,你也严重夸大了。还有,这市场占有率也是你们统计的,谁知道真假?你把销量和销售额拿出来给我看一下,我一看就知道真假。”
  李明德早就想知道加湿器到底卖了多少台,利润有多少,可是问了几次,冯宇就是不说,问李世友、侯海涛也一样,他们都很有默契的三缄其口。
  “你会把产品的销售数据给外人看吗?”冯宇反问了一句,“这样吧,我给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