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好莱坞制作 >

第414章

好莱坞制作-第414章

小说: 好莱坞制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成功,并不只是说说。
  “不过以后会好很多了。”艾琳只吃了很少的一点,放下叉子,拿起餐巾轻轻擦了擦嘴,继续说道:“公司在全球主要市场上的布局基本已经完成,我用五年的时间,也磨合出了一支比较成熟的团队,以后不会再飞来飞去了,相信空余时间也会增多。”
  “需要我说恭喜吗?”杜克吃的也不多。
  艾琳递过来一张餐巾,指了指他的嘴角,然后说道:“以我们之间的关系,还是不用了。”
  “这边呢?”杜克接过餐巾,擦了擦嘴,“你的门店开到什么地方了?”
  “几个一线城市。”艾琳·兰黛说道:“这边的销售额并不太理想。”
  杜克单手托起下巴,思考了一会,才说道:“我个人的看法,你最好早做准备。艾琳,这边的市场潜力是惊人的,有超过十三亿的人口,而且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未来对于高档商品的需求,肯定是巨大的。”
  “嗯,我会让人关注。”艾琳看着杜克,“这就是你过来的原因。”
  两人认识超过十年了,她非常了解杜克,自己的这位好友放下摄像机的时候,与她这个商人没什么区别。
  “还是你了解我。”杜克也不否认。
  不管找什么理由来掩饰,他到这边与在北美一样,终归是想要赚钱,虽然现在基本赚不到钱,但未来潜在的收益极高。
  毕竟,距离这边的市场暴涨已经越来越近了。
  当中国地区的银幕数量超过两万块的时候,全球五亿美元只是商业大作的准入门槛,甚至全球票房达不到十亿美元,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票房大爆的商业片。
  尽管到他与那个世界挥手再见时,好莱坞普通引进片的票房分账比例依然是百分之二十五,但这是中影集团扣除税务和宣发费用后支付的数目,几乎意味着是纯利润。
  当然,中影集团也不是善茬,信誉度比好莱坞的公司好不到哪里去,延期支付乃至拖欠海外电影的分账款,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甚至还与好莱坞公司闹过国际官司。
  “你在这边有熟悉的女明星吗?”艾琳·兰黛忽然问道。
  “没有……”杜克摇了摇头,“你要做什么?”
  艾琳也不隐瞒,直接说道:“找其中最顶级的给我的产品做代言。”
  “去找华纳的人吧。”杜克伸出手,“给我笔和你的便签本。”
  拿过艾琳递到他手里的签字笔和便签本,杜克打开手机翻看了下,将菲尔的私人电话留给了他。
  “这是华纳兄弟在中国公司的负责人,我回去后会给他打个电话。”
  艾琳也不客气,接过后,随口说道:“那谢谢了。”
  杜克笑着摇了摇头,其实以雅诗兰黛集团的名声,只要艾琳放出消息去,想拿到这个代言的人恐怕能站满南京路。
  两人又扯了些各自工作上的事,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这种老朋友间的对话,无疑是极好的放松方式。
  渐渐的,话题转到了杜克的个人问题上。
  “你们还没有和好吗?”艾琳问道。
  杜克稍稍愣了下,“我们?和好?”
  “你和伊薇。”艾琳提醒完一句,又说道:“从奥斯卡之后开始,八卦小报都在炒作你们之间出现了问题,虽然你没有说起过,但我总能了解一些,你们还在分居吗?”
  “还在冷战。”杜克叹了口气,“有些事情我不想妥协,她也不想让步。”
  艾琳想了想,还是劝了一句,“亲爱的,你是男人,胸怀应该更宽广一些,这也不像你的做事风格。”
  杜克只是说了一句,“牵扯到我母亲和斯嘉。”
  “嗯。”艾琳点了点头,却不再说什么,她清楚杜克对母亲的重视。
  其实僵持到现在,问题已经不再是莉亚夫人和斯嘉丽·约翰逊那么简单,在即时分享公司的一次董事会上,杜克让自己的代理人大卫拒绝了一笔融资,而这笔资金的背后,隐隐能看到唐纳德·特朗普的身影。
  毫不客气的说,唐纳德·特朗普已经利用他发过很多财,因为伊万卡的缘故,杜克一再退让,而人的贪欲永远没有尽头,他明显向伊万卡施加了某些压力,同莉亚夫人之于杜克一样,伊万卡也很重视唐纳德这个父亲。
  即使唐纳德·特朗普是伊万卡的父亲,杜克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容忍下去,让他在一个潜力无限的公司里,分享未来极其巨大的蛋糕。
  他确实有过主动将伊万卡请回公爵庄园的打算,但唐纳德·特朗普一而再、再而三的举动,实在让他心有顾虑。
  即使杜克再不愿意承认,也无法更改一个事实,到了他和伊万卡这一层级,两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到的不仅仅是两个人而已。
  伊万卡对他的母亲有意见,杜克对伊万卡的父亲有顾虑,这就是最近几个月的现实。
  直到现在,两人还处于冷战状态,杜克曾经想去跟伊万卡谈谈,却被拒绝了。
  杜克打算再等一段时间,等两人都能彻底冷静下来,再去谈未来,否则带着成见去谈,只会将未来推向更加糟糕的方向。
  作为老朋友,两人准备离开的时候,艾琳·兰黛还是劝了杜克一句,“伊万卡是个好女孩,你还是多想想办法吧。”
  “我知道。”杜克颇有些无奈,“只是唐纳德·特朗普,有些让人无法忍受。”
  艾琳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我走了,回北美后再见。”


第五百一十二章 漫威和皮克斯
  艾琳·兰黛第二天一早就飞去了东京,杜克不但亲自去了机场,还让自己的公务机将她送了过去,回到酒店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时分,简单的用过午饭,婉拒了几个活动的邀请,他总算有了一下午的空闲时间。
  杜克不打算去看电影节放映的影片,也没有在尚海逛逛的打算,曾经他来过这个城市无数次,肯定不会有新鲜感和猎奇心理,或许是心理年龄确实比较大了,他对于非必要的交际应酬兴趣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喜欢安静的环境。
  站的高了,看得自然也就远了,再加上本身的性格使然,他的心态比以前更加平稳。
  也许是常年扛着压力前行,习惯了在重压下生活,悠闲的在套房客厅里坐了一会,看着电视,杜克竟然无聊的走神了,他仿佛又回到了曾经,那段处于剧组底层奋斗的经历,直到蒂娜·菲从书房里走出来,木门的响动才把他的思绪拉回现实。
  虽然回到了曾经的故国,但杜克并不打算去找寻什么,曾经的他本就无牵无挂,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他的目光永远都在看向前方,始终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他会越过所有的障碍,抓住今生难得的机会,继续向前走。
  任何人和理由,都无法让他停下脚步。
  “公爵工作室刚刚传过来的。”
  蒂娜·菲走过来,坐在他旁边,递过来一份传真文件,“有几项需要你签字才能正式实施。”
  翻开文件,杜克快速浏览了起来,最前面的是《飓风营救》的北美各种数据统计。
  如果单看数据,这部影片比之魔戒三部曲这样的超级大制作,差了不止一个等量级,不过与影片本身的投资相比,还是能让人感觉到满意的。
  北美首周末,《飓风营救》在3624家院线中,拿下5125万美元,CinemaScore院线观众好评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八,观众平均打分“A+”,IMDB网站18775名用户打分86分,观众喜爱度爆米花指数百分之八十九,MetaCritic 45家媒体记者打出了84分。
  总的来说,影片的市场口碑虽然远远不及魔戒三部曲以及《黑客帝国》,却也是动作片中的高分作品。
  除了北美和中国,《飓风营救》还在英国和法国同时上映,首个周末分别拿到了1656万美元和1411万美元,总体表现都超过了杜克和华纳兄弟的预期。
  重要的是,昨天的工作日,《飓风营救》的北美票房没有出现暴跌,单日1085万美元的票房,足以让影片以平稳的势头走下去。
  看完这份报表,杜克对《飓风营救》基本放心,即使后面出现暴跌,影片也完全可以凭借票房实现盈利。
  然后,杜克把精力转到了下面,两部由公爵工作室和华纳兄弟合作的新片,也到了即将立项的阶段——扎克·施耐德的《斯巴达三百勇士》和华莱士·李的《黑夜传说》。
  奥斯卡之后,扎克·施耐德结束了长达半年的休假,正式开始准备筹拍新片,成为了三百红裤头军的领袖,《重装上阵》和《矩阵革命》最后分别拿到7亿1560万美元和7亿3356万美元,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获得了杜克和华纳兄弟的全面认可,他制定的项目计划书很快就通过了审核。
  何况,这部影片的实际成本并不算特别高。
  扎克·施耐德的项目正式启动,本就在杜克和华纳的计划之中,而华莱士·李能拿到单独执导的机会,除了他是《黑夜传说》的推荐者之外,也与自身的努力有关。
  过去的这几年,杜克的这位大学同学,给他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在《王者归来》的后期制作和《飓风营救》的筹划拍摄中,都显示出了一定的能力,尽管也有缺点——比如担任试镜导演时与几位女演员的八卦在剧组内四处流传——但在好莱坞,这些都是属于可以忽略的小问题。
  《黑夜传说》已经确定可以立项,只差最后的手续了。
  这两个项目本就来自他的支持,杜克当然不会喊停,交待蒂娜·菲及时跟进,与华纳兄弟方面保持沟通。
  最后面,则是华纳兄弟有关的业务,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华纳兄弟与皮克斯工作室的谈判,一是华纳兄弟与漫威影业的发行合作,一是华纳兄弟再次申请全资收购公爵工作室。
  随着《超人总动员》在北美上映,皮克斯工作室已经履行完了与华特迪士尼之间的动画长片合约,因为迈克尔·艾斯纳始终没有下台的关系,皮克斯与迪士尼之间的谈判,一直处于僵持阶段。
  以史蒂夫·乔布斯的商人本色,肯定不会在迪士尼这一棵树上面吊死,最近几年来,与杜克和华纳兄弟的接触从来未曾断过,如今皮克斯工作室的归属,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最长不会超过两年的时间,乔布斯必然会寻找新的发行方。
  发行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多年的积累以及巨大平台的支持,好莱坞的二线公司,包括哈维·韦恩斯坦兄弟、新线影业、皮克斯工作室、以后的梦工厂动画工作室为什么一个个迫不及待或是投身大公司旗下,或是与大公司签订看上去一点都不公平的合约?
  发行渠道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原因。
  这根本就不是单个人能解决的问题,哪怕史蒂夫·乔布斯以前的主要精力放在皮克斯工作室上的时候,天才强悍如他,也对发行渠道一筹莫展。
  相比华特迪士尼,华纳兄弟在儿童推广方面处于劣势,但在发行和全世界的营销渠道则有优势。
  无论迈克尔·艾斯纳怎样天纵奇才,也改变不了迪士尼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才转型成传媒集团的事实,现在的华特迪士尼还不是未来强悍的世界第一传媒公司,与时代华纳集团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但皮克斯工作是早不是以前的丑小鸭,已经蜕变成为了好莱坞的白天鹅,握有绝对控股权的史蒂夫·乔布斯,无疑占据了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