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好莱坞制作 >

第497章

好莱坞制作-第497章

小说: 好莱坞制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杜克眼中,暗黑风格和黑色电影一样,只不过电影被强行分出的枝杈中的一个。
  毫无疑问,曾经的克里斯托弗·诺兰是暗黑风格的电影能真正进入主流电影圈的关键人物,暗黑风格甚至成为了高逼格的代名词。
  这种风格在超级英雄电影里独树一帜,直接或者间接带来了两种趋势——第一,在其反衬之下,诸如《复仇者联盟》、《钢铁侠》这样的走着主流商业大片风格的影片,显得更为欢乐和爆米花化;第二,《黑暗骑士》为DC漫画和华纳兄弟带来了深度和风格之后,致使整个DC宇宙都要遵循统一的风格和价值观,所以《超人:钢铁之躯》也在某种程度上被迫加上了并不算太合适的“暗黑风”。
  至于《蝙蝠侠大战超人》,则在立项之初就确定了暗黑的基调。
  想要实现这种风格,一是设定和拍摄,二是后期制作。
  实际上,无论是杜克,还是曾经的诺兰,拍摄《黑暗骑士》的时间大多是白天,想要实现画面的暗黑风,后期制作至关重要。
  虽然经历过《黑客帝国》这种带有哥特风的影片,但这种风格相对于杜克的后期制作团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这也决定了后期制作的速度不会很快,而且杜克要在制作中严格把关。
  没有人天生就会精通各种风格的电影,即便是杜克也不例外,即便《开战时刻》让他和他的团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还是谨慎而细致的掌控着后期制作的每一个环节。
  想让后期制作团队遵循这种风格,首先就要明白暗黑风格的特点是什么。
  暗,指的是这些电影的画面色调,被人为的调暗了,即便是那些发生在白日里的场景,也是阴暗潮湿的。
  当然,在这些电影里,很多的情节是发生在黑夜之中的。
  而黑,则说明这些电影的主题是黑色的,故事常常与阴暗、病态、诡异、暴力、血腥、神秘、宗教、另类等词相关,虽然很多电影的故事主体是积极的、惩恶扬善的,但是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上述的种种元素被放大、被夸张,因而产生了“黑”的效果。
  不过,哪怕是一个人造的概念,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制和风格才可以成立,在暗黑风的电影中,在杜克看来,大致有那么几个特点。
  首先,故事阴暗,相当的程度上会有一定的病态元素。
  主角——无论是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大部分会有童年的阴影与创伤,比如布鲁斯·韦恩。
  这种阴影和创伤伴随着他的成熟,最终成为了他的价值观的一部分,而且这样的创伤,会让他用另一种“病态”的形象示众,比如小丑的疤痕与装扮。
  更重要的是,反面角色的寻仇,并不是为了偿还或是报复,而是一种涉及暴力和血腥的唤醒大众的仪式,他们的暴力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关乎于个人的过往与恩仇,而是与某种救赎和启示相关。
  这样的反派就像小丑一样,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坏蛋”,他和正面角色一样拥有了思辨和哲理的色彩,让正面的角色在很多时候,陷入到了两难的选择之中,这样的价值观的摇摆和对正义邪恶的思索,可谓是电影美学上的一种暗黑。
  其次,宗教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仪式感、神秘性、邪典、残缺、另类,往往是这些电影中的感官与叙事元素上的特色,在很多段落和情节中,主角都会经过一些大师的提点,或是在某些仪式性的聚会、活动中拔得头筹,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这样的设置,其实只是一个自我疗伤和能力升级的过程,但是在暗黑风的驱动下,一段本可以活力四射的桥段,却一定会变成“从万人坑里往上爬”的情节,英雄人物在成为英雄的过程中,要经历一系列洗汰其本身观念的事件,随后再痛苦地选择维持现状。
  无论其本身如何,对世界的认知如何,无论这个世界是不是需要清扫一空重启来过,英雄人物总是会遵循最普世的价值观做出流血最少的抉择。
  而在更多的电影里,暗黑风格是一种视觉元素的体现——《300勇士》、《黑客帝国》乃至《蝙蝠侠:开战时刻》——并非是电影本身价值观念阴暗。
  这种视觉效果上的暗黑风,一定程度上暗含了MV的风格元素,包括MV的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法,在布景、调色与整体制作协调上,充分地体现出了“奇观化”的效果。
  如果追本溯源,这样的视效来自于绘画、表现主义、哥特以及很多现当代的油画作品。
  拍摄中所能体现的这些元素,更多的是来源于演员的表演和台词,后期制作时,如果将那些光线明亮的镜头,成功融入到暗黑的风格里,就是杜克这个导演应该考虑的问题了。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他必须要考虑,这也是道格·沃尔特当初最为担心的方面——观众能不能接受这种风格。
  如果是在超级英雄电影兴起的世纪之初,杜克也无法确认,虽然当初蒂姆·伯顿的电影也带有明显的暗黑风格,但相比于《黑暗骑士》,《蝙蝠侠》和《蝙蝠侠归来》的暗黑风只能说是小意思。
  好莱坞所有人都知道,电影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有些未来成功的电影,往前挪几年就很有可能失败,所以杜克在对待蝙蝠侠系列时一直都是慎重的,也在注意观察电影市场环境的变化。
  其实现在不难发现,经历过多部超级英雄电影的轰炸之后,观众对那些剧情轻描淡写、只注重CG是否逼真的漫改电影的期待感,一定程度上来说在降低,例如像《钢铁侠》这种另类的超级英雄,就受到了欢迎。
  同样,这种带有严肃电影特征与创作倾向的超级英雄电影,可以说是顺应潮流而产生。
  当然,在这样的戏剧化情节为主导的电影里,把人物的走向定位在“正邪交替”的两难中,并且为反派安置了极强的逻辑性和思辨性,再加上一些奇观化的展示和发生在黑夜的故事,完全可以为观众带来一种新鲜的刺激。
  在这种风格的电影里,反派也是关键,如果反派只是漫威电影中脸谱化的人物,这种风格就会失衡。
  于是,反派往往和正派类似,师徒用自己的观念改造这个社会,为了这个目的,他们不惜采用“突然死亡”的休克疗法来治疗这个社会。
  这样天然就拔高了反派的层次或者说逼格。
  甚至未来的超级英雄的能维持多久的强势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看反派。
  在首部蝙蝠侠电影里也加入一定暗黑风的蒂姆·波顿,他所擅长的是一种哥特化的表现手段。
  这种表现手段在好莱坞的修正主义下,已经与故事本身没有太大的关联了,而关乎角色的装扮、布景、化妆,他所拍摄的《蝙蝠侠》和《蝙蝠侠归来》,场景几乎都在黑夜的笼罩之中,故事涉及到了死亡、异教等哥特和暗黑必备的元素。
  这种具有波顿式特色的超现实、未来主义、混搭,其实与杜克想要实现的风格并不同。
  杜克想要在后期制作中实现的,是《黑暗骑士》完全可以脱离出漫改电影的范畴,作为一部独立存在的影片。
  如果站在电影的角度上来考量,杜克剪辑中要做的,是尽量不把漫画原作当做文本来使用,仅仅借用了漫画中的人物关系,重新塑造故事的主线,用另外的方式和讲故事的技巧,来打造成《黑暗骑士》的成片。
  这是一种坏事,如果电影质量有问题,必然会被漫画粉丝的口水淹没。
  但这也是好事,脱离了漫画的风格限制,导演可以更加自由发的挥,让在戏剧化的高潮在故事情节的矛盾和冲突之下,更具备张力。


第六百一十六章 拿手好戏
  “艾文,光线和色彩度再调低一点。”
  站在监视器的前面,杜克不断根据自己的要求发号施令,“这些白天的场景也要调整,我不需要任何阳光明媚的镜头,所有白天的背景全部调整为阴暗略带潮湿的环境。”
  蒂娜·菲这时走了过来,在他耳边低声说道:“汉斯·季默过来了。”
  如同《蝙蝠侠:开战时刻》一样,杜克再次邀请了汉斯·季默为《黑暗骑士》配乐。
  跟安娜·普林茨交代了几句,让她暂时接替自己的工作,杜克离开工作室,去了旁边的一间接待室,见到了这位好莱坞的金牌配乐大师。
  “嗨,汉斯。”
  “嗨,杜克。”
  杜克走过去,跟汉斯·季默握了握手,两人已经合作过数次,他也不客气,直接说道:“这一部的剧情会比《开战时刻》更加黑暗,我的要求并不复杂,配乐沿袭上一部的风格,但要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使其整体不仅更加紧张、刺激,还要不缺乏时尚感。”
  “剧本我已经看过了。”汉斯·季默明白杜克工作繁忙,也不啰嗦,直接说道:“小丑这个角色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我想采用极其躁动的电子音效作为描写小丑的音乐主题。”
  杜克对音乐不是太精通,却信任汉斯·季默的能力,“可以。”
  汉斯·季默没有多待,跟杜克确定了配乐的基本宗旨后,就离开了华纳制片厂。
  杜克回到工作室,继续他的暗黑工作之旅。
  不过,他有着清醒的头脑,清楚如此暗黑化的电影,就跟史诗片以及其他类型片一样,一旦泛滥开来也会引起审美疲劳,像《黑暗骑士》这般沉重的电影,在他的计划里,也只有这一部而已。
  并不是所有的影片都适合这种风格,哪怕是曾经的《黑暗骑士崛起》,这种风格都被严重削弱了。
  对于电影的风格来说,暗黑风格不会过时,却像是如今的史诗类影片那样,会在短时间内不再是主流,或者不再讨观众的喜欢。
  好莱坞每隔十余年就会有一次在电影类型和风格上的变迁,歌舞片、黑帮片、喜剧片、青春片、动作片、魔幻片,一直到现在的超级英雄电影。
  超级英雄的暗黑风格,目前绝对是一个新鲜事物,在短时间内未必会过时,只是能够承载暗黑风的故事并不是太多,而且基于现有的内容框架和风格限制,让所有的漫改电影都变成暗黑风,以及把暗黑风彻底剔除出超级英雄电影,都是不现实的。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暗黑这种风格,视觉效果容易让人疲劳。
  其实,更容易让人疲劳的是观影的过程,正是因为人生观黑暗,正反派来来往往、反反复复的较量,人性在其中激荡回旋,很容易让人产生“劳累”的感觉。
  这样的电影,并不像漫威的那些带有轻喜剧特色的超级英雄影片,让人有“爽快”的感受,虽然说暗黑风的电影故事更深刻、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但是这种观影上的不适却难以让人们对其产生持续的兴趣。
  如果是两到三年一部类似的电影,人们还有着观影的欲望,但要是一年两部的话,那么相信很多人都受不了。
  当然,站在另一个角度上,暗黑也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风格,更不是每个导演都能玩得转的元素。《黑暗骑士》固然是暗黑风格的巅峰,但是到了《黑暗骑士崛起》之中,暗黑风格就被减少到了聊胜于无的地步。
  这其中固然有商业性的考量,但这种风格本身对电影、故事、人物的限制,也是一个巨大的因素。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暗黑是具有高格调和高水准的电影风格,并不能和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