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好莱坞制作 >

第89章

好莱坞制作-第89章

小说: 好莱坞制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嘉丽皱了皱鼻子,翻开报纸,也不管能不能看懂,遮住了自己的脸蛋。
  阅读可能有些问题,但看图片不会有障碍,斯嘉丽翻到娱乐版,上面铺天盖地都是昨天维多利亚的秘密的走秀的新闻,一堆模特的图片中,还夹杂着杜克的半身像以及炸毁白宫的截图,《独立日》同样被媒体关注。
  她放下报纸,又看着旁边似乎睡着了的杜克,“杜克!”
  “有事?”杜克向那边歪了歪头。
  “你为什么不把我出演的角色剪进广告片中呢?”
  听到这气鼓鼓的话,杜克转回了头,从今天中午见面就感觉到了,斯嘉丽·约翰逊似乎在玩一项叫做找茬的游戏。
  “后面会有你的专属海报。”杜克又闭上了眼睛。
  “真的吗?”
  如果不是有安全带,小女孩一定会跳到他面前,“是不是这次发布?”
  “不是。”杜克摇了摇头,“上映之前。”
  “我还以为是今天呢。”斯嘉丽不满的嘟起嘴。
  飞机响起了即将起飞的提示声,杜克取过一副耳机,戴在斯嘉丽的耳朵上,又替她拉上毛毯,“睡一觉吧,醒了我们就回到洛杉矶了。”
  自从《独立日》结束拍摄,宣传以超级碗广告为先锋,拉开了大幕,就在杜克飞回洛杉矶的这天,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借助超级碗广告带来的热潮,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七张海报。
  除去杰夫·高伦布、威尔·史密斯、比尔·普尔曼和娜奥米·沃茨四人饰演的角色造型,另外三张海报完全是以爆炸和毁灭作为主题,三张海报中,纽约、洛杉矶和白宫完全陷入了火海。
  最为人关注的还是白宫被炸,这张海报也引发了影迷的收集狂潮。
  纽约兰黛大楼中,艾琳抱着一摞文件,急匆匆的走进广告部经理的办公室,几分钟后又走了出来,她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安全楼梯附近的拐角,看了看手表,约好的时间差不多到了。
  吱呀响动中,安全门被人从里面推开,一个与她年龄相仿的男人走了过来。
  “嗨,艾琳。”他抱着几个圆筒状的东西。
  “抢到了?”
  艾琳赶紧迎了上去,接过一个圆筒,迫不及待的拉开,上面正是一艘外星飞船降临,把白宫轰碎的场面。
  “太棒了,我要的就是这张!”她非常开心。
  “这是我好不容易抢到的。”
  那个年轻人开始叽里咕噜的描述,海报发放现场人是怎么样的多,他是怎么费尽心思杀进最前排,从无数人的抢夺下,英勇无畏的抢到了这些海报……
  “好了,海报给我。”
  过河拆桥说的就是现在的艾琳,“你可以走了。”
  “艾琳,可以邀请你……”
  “噢,抱歉……”
  她忽然转身而去,同时回头说道:“我还有工作要忙,下次再见。”
  转过一个拐角,艾琳单手抱着海报,取出手机拨通了安娜的电话,“嗨,安娜,我拿到海报了!那张炸毁白宫的海报简直帅呆了!杜克·罗森伯格不愧是杜克·罗森伯格,他真的走出加州,准备轰炸全世界!”
  “我也拿到了。”
  站在一间办公室里,安娜边来回走动,边欣赏着刚刚贴到墙上的电影海报,白宫、纽约和洛杉矶全被火海淹没,“那就约好了,我的兰黛小姐,影片上映后,我们第一时间去看午夜场!”
  “我们去参加首映式好吗?”听筒中艾琳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渴望。
  “你确定你能请到假?”安娜提醒她,“你有时间去洛杉矶?”
  “真是太让人沮丧了。”
  挂断好友的电话,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面,安娜的眼睛又回到了那几张海报上面,她与杜克·罗森伯格同龄,同样是学习电影制作专业,他已经执导成本一亿美元的超级大制作了,她却只能在百老汇的剧院里蹉跎岁月。
  进入实习期,安娜并没有像艾琳所说的那样,去好莱坞寻找机会,而是来到了就近的百老汇实习,虽然时间不算太长,却充分体会到了这个圈子的复杂,新人想要冲出重围,需要的不仅仅是实力,还有机会。
  像杜克·罗森伯格这种集齐天赋、实力和运气于一身的年轻导演,纵观好莱坞的历史也找不到几个。
  看着海报上“杜克·罗森伯格作品”这行字母,安娜渐渐下定了决心,等真正毕业后,去好莱坞闯荡一番,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
  就在安娜思考未来的时候,她还没有毕业的那所大学中,一群学生将同样的海报贴在了宿舍公寓的墙壁上,对着炸成碎片的白宫指指点点,相约影片上映以后,一定要去看看那个爆炸狂导演,如何炸毁北美。
  仅仅几天的时间,伴随着对超级碗中场广告中炸毁白宫的热炒,《独立日》的海报遍布北美各地,从德克萨斯州的牧场到蒙大拿的草原,从西雅图的冰冷海滩到迈阿密的跨海大桥,从波士顿的剑桥城到洛杉矶的拉丁社区,到处都能见到醒目的爆炸海报,以及海报上面同样醒目的“杜克·罗森伯格作品”和“7月1日北美公映”的字样。
  回到洛杉矶,因为要配合制片方的宣传计划,杜克参加了几个媒体活动,在关机派对之后,迅速投入到了影片的后期制作中,他首先召集了第一制片经理查尔斯·罗文、第二制片经理罗宾·格兰德和执行制作人乔恩·兰道,宣布影片的制作成本肯定能控制在9000万美元以内。
  按照宣传计划,《独立日》依然会以亿元制作成本宣传,这本身就是吸引影迷的嘘头,而且杜克强烈要求制作方履行承诺,将他节约出来的一千万美元,投入到影片的宣发之中,以换取更多的票房数字。
  要知道,他的收益分成与最终票房息息相关,票房越高他自然越开心。
  虽然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犹豫了一段时间,但经过市场调研和仔细斟酌,加之这一千万美元几乎都是来自其他投资商,最终点了头。
  不过,双方也达成了默契的协议,影片的账面成本肯定是1亿美元,怎么操作那是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需要考虑的问题,而提高总投资数字,可以摊薄外来投资商的最后的分成比例,杜克对此也没有异议,毕竟全好莱坞都在想法设法黑外来投资商的钱,这动的也不是他的利益。


第一百一十章 动荡的CAA
  二月中旬,杜克集结自己的后期制作团队,找来连续第三次合作的剪辑师麦克·道森,正式开启《独立日》的后期制作,按照他的预计,影片的后期制作最快也要到六月初才能完成,杜克为影片的后期开出了足足四个月的规划。
  实际上,如果没有繁琐到极致的电脑CGI特效合成,杜克有信心在五月份就结束所有的后期工作,可惜特效无法省时省力,工业光魔的特效团队从去年十月份开始特效制作,除去完成了超级碗广告中的特效场景外,其他特效画面才是雏形。
  影片中所有的空战场面都需要特效合成,杜克还需要将演员剪辑进特效镜头中,即使在拍摄时,模型制作部门为影片制作了3978架F…18战机、52278块碎片、3931架外星战机、1549枚导弹和22014个光球,《独立日》需要的CGI特效镜头依然接近4000个,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因为要配合特效部门,杜克的后期工作只能用龟速来形容,而且他对于特效制作,总有种有力无处用的感觉。
  电脑特效是相当繁琐和专业性的工作,杜克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也能对制作出的场景指手画脚,不过让他亲自上阵,那就完全超过能力范围了。
  如此一来,每天完成工作,杜克也有了充足的时间与配乐师交流配乐,本来按照他的想法,想继续聘请汉斯·季默担任《独立日》的配乐师,但德国人在《勇闯夺命岛》之后,与华特迪士尼签订了一份合约,担任了《狮子王》的配乐。
  没有汉斯·季默,杜克也不会遗憾,找来了擅长歌剧式配乐的天行者音效,将《独立日》的配乐交给了曾经的合作对象。
  后期制作中,杜克还时刻不忘安全问题,防火更是重中之重,跟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同时合作的好处也显现无遗,几乎没有人用非常规手段与《独立日》剧组竞争,毕竟冲动到同时招惹两大巨头的人少之又少,特别是项目还涉及到上亿美元的投资,如果用上触犯底线的手段,面对的将是时代华纳和新闻集团的怒火。
  相比于《勇闯夺命岛》时发生的那么多烂事,《独立日》从筹备到拍摄再到如今的后期制作,相对都要顺利不少。
  其中的原因也比较复杂。
  首先就是二大巨头的合作,足以为影片保驾护航。
  其次是杜克在过往两个暑期档充分证明了自己,证明他的影片在暑期档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如今携带制作成本1亿美元的巨制来袭,使得很多例如《阿甘正传》这样的竞争对手主动退让,虽然暑期档每个周末基本都有重量级影片上映,但去碰其他影片,总比碰《独立日》这样的巨作划算。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杜克最大的竞争对手,如今进入了动荡期。
  从去年十月份开始,好莱坞圈内就在盛传,CAA的掌舵人迈克尔·奥维茨要转让手中高达百分之二十八的CAA股份,离开打拼了二十年的经纪人行业,转而投向大型媒体集团,接受儿时好友迈克尔·艾斯纳的邀请,出任华特迪士尼的新任CEO。
  虽然迈克尔·奥维茨还没有正式卸任,但CAA不可避免的开始了动荡,围绕着奥维茨的股份和位置,许多人展开了明争暗斗,即使以迈克尔·奥维茨的威望,也无法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压制下公司内部的纷争。
  或许迈克尔·奥维茨也无心再去压制,一心想要入主远超CAA的平台,实现心中更大的抱负。
  其实,从迈克尔·奥维茨人往高处走的选择中不难看出,未来被传闻神话了的CAA,无论实力还是影响力,都远不如好莱坞的六大公司,否则奥维茨也不会做出职业生涯最为冒险和失败的一次转变。
  当机会出现时,身为CAA创始人的罗恩·梅耶和迈克尔·奥维茨都迫不及待的向电影公司跳槽,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不过,杜克记得很清楚,罗恩·梅耶在环球影业相对还算成功,而迈克尔·奥维茨在华特迪士尼只能用一败涂地来形容。
  或许迈克尔·奥维茨确实是经纪人方面的超级天才和独一无二的巨头,然而,无情的事实证明,能掌控CAA的人,却未必能掌控一家电影公司,按照曾经无数人的分析,奥维茨失败的原因只有一个——能力不足,或者说不具备掌控迪士尼这种庞然大物的能力!
  其中有迈克尔·艾斯纳过于强势的原因,但别忘了,进入任何一家大型公司担任权力架构的最高层,必然会面对复杂无比的人事斗争,失败者纵然有千般理由,终归到底还是能力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CAA现在麻烦缠身,内部的巨头正在为权力争斗,按照杜克的分析,最近半年的时间内,他们应该无暇他顾。
  等迈克尔·奥维茨去了迪士尼,CAA重新理清内部关系,《独立日》最起码也在北美放映一段时间了,如果这部影片院线之旅顺利,那有了它作为资本的杜克,将再也不是以前的导演,他可能会迈入好莱坞第一层次的商业导演行列。
  那时他会是各大公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