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财源滚 >

第156章

重生之财源滚-第156章

小说: 重生之财源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门店体系中,有孙涛的人,有王悦的人,也有一步步从底层爬上来的人。
  而这些人又能分成很多派系,比如说本土派,比如青阳系,铜山系。
  又比如说学院系,这些都是那些新招聘进来的大学生。
  与之对应的自然就是实干派,有部分店长都是从底层做起,从最底层的销售、营业员一步步爬了上来,最后成为了店长。
  反正乱七八糟的,具体分也分不清楚,甚至连孙涛和王悦都说不清楚谁靠近自己,谁戒备自己。
  这样一来,各个派系的力量都被削弱了许多。
  这也是李东想要的结果,乱不怕,就怕都站在一条线上,而且还和他不是同一条心。
  门店系统,这是远方的重中之重。
  李东没那么多精力去一个个培养,也没那么大能力去一个个筛选合适的店长人选。
  他能做的就是维持这个体系尽量处于平衡阶段,让这些店长都意识到自己才是远方的主事人,削弱其他人对他们的影响力。
  到最后,无论是谁的人,说起来都是他李东的人。
  这才是最好的结果,至于一时间的动荡,李东可以承受,损失一点不怕,就怕以后造成更大的损失。
  这还是几十家门店,以后等门店多了,麻烦更多。
  李东虽然不耐烦这些,可也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他不是神,看不清每个人的内心。
  不说别人,就连孙涛和王悦,这一正一副两位老总到底是怎么想的,李东也猜不透。
  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掌好远方这艘船的舵,不让远方在风雨中沉没,而其他零零碎碎的事,交给其他人就行了。
  除了几家二级店长职位,剩下的最重要的自然是后勤经理一职。
  现在后勤走了一正一副两位经理,只剩下最后一名副经理。
  这位副经理叫肖柏松,最后后勤经理自然落到了肖柏松手上。
  实际上李东并不是很想将后勤经理的位置交给他,因为肖柏松就是那个内讧的另一方主角,也是这次事件的搅局者。
  奖品清单就是肖柏松送到刘琪桌子上的。
  对这种人,李东向来不是太看得过眼。
  可思来想去,李东还是将后勤经理交给了他。
  一方面是酬功,尽管肖柏松有自己的小算盘,可这次肖柏松的的确确为远方挽回了不少损失。
  而且也正是肖柏松,让李东清理了一批蛀虫,解决了远方的内患。
  至于另一方面则是向大家表态,跟着他李东走才是正途!
  你看看肖柏松,再看看郭明志,这些人为什么能升职?
  说来说去,就一个原因,他们紧跟的是李东的步伐。
  宣布完这些决定,李东没有久留,丢下一群望眼欲穿的店长们便出了天湖酒店。


第240章 李东的身家
  解决掉远方内部隐患,不代表李东接下来就能闲着了。
  现在远方还面临很多问题。
  第一,那就是行业竞争问题!
  平川的几家大超市是卯足了劲要和李东斗到底,将近十天的时间,降价风波还没停息下来。
  十天下来,远方的损失最少超过五百万!
  可这时候李东却不能退,一旦退了,那就要丢失平川大部分市场。
  远方如今在平川建了这么多分店,一旦丢失了大部分市场,那之后迎面而来的麻烦恐怕会让远方万劫不复。
  这是远方当前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那就是配送中心。
  要是在年底之前还拿不下来,等到明年初,谈判还不知道持续多久。
  一旦拖的时间过长,等配送中心开建,恐怕要延迟到后年才能投入使用。
  而等到后年,远方的门店绝对会超过一百家,甚至是两百家都有可能。
  如今七十家不到的门店,已经让远方的物流体系举步维艰,甚至大部分物流渠道都是靠其他物流公司,这是远方的另一个隐患。
  除了这两点之外,总部大楼也不能再拖了。
  远方现在有多少员工李东不清楚,可心里大概也有个数。
  各个分店加起来,员工超过三千人,这不是个小数目。
  之前招聘几十人上百人,还能在环球那边凑合一下,培训也能借用各个分店去培训。
  可之前那次,一次性招聘了七八百人,结果连个培训的地方都没有。
  最后还是借用了远方在郊区的一家大型仓库才解决了培训问题,这让李东意识到,没有自己的总部,不但会削弱员工的归属感,也会让远方的高层不自信。
  如今这么多人窝在环球大厦,领导们的办公场地越来越小。
  到现在,除了李东这些最高层,其他部门主管都要几个主管合用一间办公室,这对士气也是不小的打击。
  事情很多,不过却急不得。
  李东抽丝剥茧,准备一件件事去处理,最好是能在年底将这些事情全部处理完毕。
  等06年开启,远方将会踏入新的一页。
  ……
  三件事当中,行业竞争需要时间,李东暂时保持不动。
  不过另外两件却是可以提上日程了。
  十二月中旬,李东启动了和南郊政府的第三次谈判。
  这次谈判,不管对远方来说,还是南郊这边,都有些迫切。
  远方是希望能尽快拿下这块地,然后等明年初春就可以动工,工期快的话明年十月份就能完工,年底前就可以投入使用。
  而南郊这边,比起远方更迫切。
  远方和南湖的进一步谈判果然让南郊政府急了,原本他们也想过远方可能是在给他们施加压力。
  可等到南湖那边传来消息,远方副总王悦已经开始进行实地考察,南郊的主政官员忍不住了。
  这次谈判,双方都极力希望能促成。
  其实该谈的前期都已经谈了,现在剩下唯一的问题就是土地性质,到底是按照商业用地来还是工业用地来。
  不过既然都到了这个地步,南郊政府也愿意主动洽谈,这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甚至这次谈判,市政府那边都没再插手,而是让南郊政府自主和远方谈判。
  第三次会谈持续的时间不长,短短三天时间,双方就达成了协议。
  协议上面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土地方面,南郊政府做出了让步。
  土地将会按照工业土地性质交给远方,不过价格方面,远方必须要以高出市价的百分之二十收购。
  其实这就是给政府方面一个台阶下,真要按照商业土地来,这块地价值将近两个亿。
  可现在按照工业土地,五千万就能拿下。
  上浮百分之二十,那也才六千万,十万平米的土地,六千万花的不亏。
  不过政府的便宜也不是那么好占的,南郊政府之所以愿意下血本引进远方的配送中心,自然是为了政绩和经济。
  如果远方达不到南郊政府的要求,政府方面有权利对土地进行回购。
  这点李东很快就答应了下来,对于配送中心,他心里有数。
  不说别的,想想南京那边的马群配送中心就知道了,一个马群配送中心,养活了多少人。
  苏果依靠这个马群配送中心,也不知道占了多少便宜。
  要不是远方突然在江北崛起,恐怕苏果已经有意进军江北了,这一切都是马群配送中心带来的影响。
  谈判结束,后续的事就不需要李东插手了。
  就当李东准备为总部的事忙活的时候,财务总监刘红梅找了过来,告诉他,没钱了!
  李东简直不敢相信,怎么可能没钱了!
  前不久沈茜才用华府那块地从银行贷了五千万,五千万又不是五百块,再加上远方现在供血能力极强,根本不会出现资金断裂的问题。
  李东脸色阴沉道:“那现在远方还有多少钱?”
  “不到一个亿。”
  李东一听就皱眉道:“怎么会这么少?”
  这不是装逼,说的是实话,对于现在的远方来说,一个亿的储备金真的不算多。
  在李东印象中,光是货款和购物券这两块,远方能动用的资金都超过两个亿。
  也就是说,现在远方不但欠了银行九千万的贷款,自身也挪用了一个多亿的资金。
  两个多亿的负债,出乎李东的预料。
  刘红梅早猜到李东应该不清楚钱款具体用度,当即道:“李总,那我今天就给你算笔账。”
  “这笔账咱们从年初开始算起,年初的时候,远方账面上除了货款和购物券的钱,一分钱不剩,也就是说那时候除了青阳几家门店和龙华店,咱们是零资产。”
  “接下来我跟你说说今年的收入情况。”
  “青阳六家门店和龙华店持续营业至今,统计为十个月,一共盈利八千八百万。”
  “阜城七家门店,七月份开业,营业至今统计为五个月,一共盈利四千六百万。”
  “铜山十二家门店,九月份开业,营业至今统计为三个月,一共盈利两千六百万。”
  “平川五家便利店,营业两个月,盈利四百万左右。”
  “其他新开的十家门店,暂时无盈利,合计为盈利一亿六千四百万。”
  “然后我们算算支出,阜城和铜山十九家门店,投入四千万,百度股票抽调资金七千五百万,华府地皮八千万,平川大大小小三十九家门店,总投资将近两个亿,还有其他各项开支,车子,楼层租金,捐款,总共是两千五百万。合计就是四亿四千万。”
  “而我们盈利一亿六千四百万,贷款九千万,支出四亿四千万,合计下来,透支资金高达一亿八千六百万!”
  这笔账算下来,李东有些傻眼。
  今年花了四个多亿?
  这还没加上配送中心的地,要是加上了,岂不是说他今年花了整整五个亿的资金。
  现在透支了一亿多,加上贷款,差不多就是两亿八千万了。
  想到这,李东有些头大。
  难怪没钱了,没想到已经挪用了一个多亿的货款和购物券的钱,还能剩下一个亿就算不错了。
  可这笔钱现在绝对不能再动用了,远方摊子铺的这么大,不留下一亿的储备金,李东不放心。
  那配送中心的钱去哪弄?
  百度股票起码要等明年三月份才能出手,那岂不是说自己无论想干什么都得等下去才行。
  想了片刻,李东又问道:“今年还有花钱的地方吗?”
  “暂时没了,平川的分店那笔钱已经划出去了,现在那笔钱用在平川分店建设上应该是够了。”
  “而配送中心这边,其实也不是很急,政府那边我们可以拖一拖。远方现在三十几家门店,每个月能为我们贡献将近三千万的盈利,等两个月,年初的时候我们买地的钱就凑够了。”
  李东揉了揉太阳穴,远方现在几乎全靠这三十几家门店供血。
  平川这边投资这么大,可实际上却几乎没有收获。
  一方面是因为门店还没完全建成,另一方面就是和几家超市价格战伤己伤人。
  要不然,等平川这三十多家门店开起来,一个月少说也能给自己带来两千万左右的贡献。
  这样一来,门店全部正常盈利,每个月应该能给自己带来五千万左右的收入。
  一年盈利能达到六个亿,有这么多钱,自己干什么都够了。
  可惜,这些都是空想,平川这边都快成吃钱机器了,有多少钱都不够花的。
  尤其是配送中心那边,将近两个亿的投资,华府那边,起码也得一个亿,合计下来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