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梵天之眼 >

第31章

梵天之眼-第31章

小说: 梵天之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鸽子!”李畋惊奇地叫道。没错,是鸽子!在这深山老林里怎么会有这么多鸽子?是野鸽子?野鸽子的毛色一般比较杂,而眼前这一群鸽子,大约有六十多只,却是清一色的白。一群白色的鸽子盘旋在绿色的林海之上,这样的景色是如此的诡异。就在李畋惊奇不止的时候,接下来发生的事更让他瞠目结舌。

  只见那群鸽子在飞翔的时候居然不停在变换着队形,忽而方,忽而圆,忽而人字形,忽而十字形……还有一个个更为复杂的回字形、田字形……不一而足。

  “Oh,My God!这真是奇迹!”高志华牧师同样看呆了,不由得脱口说了一句母语。

  “那个寨子就在鸽子飞翔的地方。”阿月说。

  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寨子呢?巨大的好奇心促使李畋和高志华牧师同时加快了脚步。

  突然,那群鸽子倏然隐没在一片绿色之中,无影无踪。李畋和高志华牧师面面相觑,仿佛刚才的一切就是一个幻觉。太离奇了!

  三个人的脚步更快,但却更轻。只是他们离那片林子越近,越感到那林子诡秘。此时,林子里已经隐隐约约透露出一些房舍的影子。

  “啊……”走在最前面的阿月突然大叫一声,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李畋和高志华牧师还没弄清楚是咋回事,就听得“嗖嗖”声响,两支羽箭射在他们脚下,箭镞没入草地,箭杆还在微微颤动。眨眼之间,从周围的灌木林和草丛中钻出十多个人,他们手持弓箭、长矛等最原始的冷兵器,一个个赤身裸体,只在腰间系着草裙,黧黑的皮肤闪着异样的光泽。

  为首的一人咿哩哇啦地说了一大通,只是李畋和高志华牧师谁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你们是苗族人还是彝族人?能不能听懂我的话?”高志华牧师用苗语说道。

  听到高志华牧师讲话,那些人也是面面相觑。看来,他们听不懂苗语。

  高志华牧师为了向他们表示没有敌意,手掌对着他们,高高举起。同时,他示意李畋也做同样的动作。

  “把我拉上去……”阿月的声音仿佛从地底上钻上来,原来他一脚踏空,跌落到陷阱里。

  为首的那人又叽哩咕噜说了几句,有两人走到陷阱边上,放下一根绳索。不一会儿,阿月被吊上来。好在陷阱里没有放置竹钉之类的东西,阿月只是弄了一身尘土有些狼狈而已,并没有受伤。不过,当那群人看清楚阿月的容貌之后,反倒是被吓得连连后退。不由地握紧手中的武器,颇有剑拔弩张之势。刚刚缓和的气氛,一下又紧张起来。

  “阿月,像我一样做!”高志华牧师对阿月说。

  阿月看到高志华牧师和李畋都举着手,他稍稍迟疑一下,双手也高高举起。

  那群人总算是看懂了高志华牧师的意思。有两个走上前来,欲捆绑阿月,阿月不干,嘴里叫道:“你们要干什么?”高志华牧师平静地说:“阿月,不要反抗,按他们说的做。”阿月这才不再出声,而且平伸双臂,以方便那些人捆绑。他相信高志华牧师,只要是高牧师说的,他阿月都会无条件去做。

  那两个人绑上阿月之后,又拿着绳索走到高志华牧师身边。高志华牧师顺从地伸出双手。之后,就是李畋。那些人将三人身上携带的水壶、烤好的土豆等东西搜索一空。他们看到那些东西时,眼神有些怪怪的。一帮人将那些东西传过来递过去,叽叽喳喳地窃窃私语。闹腾了半天之后,他们用一根绳索将三人串在一起。其中一人牵着绳索在前面带路,一群人押解着他们的“战利品”向刚才鸽子飞起的那片丛林而去。丛林里,房舍的影像越来越清晰。

  村寨所在的那片林子生长在另一个山坡的山脚下,地势相对平缓,寨子的入口很狭小,窄窄的阶梯上铺着粗糙的毛石。一棵粗大的刺柏耸立在阶梯上面的平台,枝繁叶茂,如同一支巨大的伞盖。

  刚一接近石阶,就听到一阵“咕咕”的鸽子叫。

  当阿月、高志华和李畋三人被捆绑着走过那段石阶,登上平台,就看到了一群鸽子在刺柏树下啄食。鸽子群中,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儿在抛撒着谷物。女孩儿腰系草裙,兽皮抹胸仅护住双乳,头戴花环。有两只鸽子甚至飞上她的肩头。

  押解李畋他们的那群人看到女孩儿之后,毕恭毕敬地垂手而立。只有为首的那人一付傲然的神态。

  那群鸽子似乎并不怕人,一下子上来这么多人,它们却还是悠然自得地享受它们的食物。

  女孩儿向着李畋他们三人走过来。

  李畋借机端详着女孩儿的相貌。女孩儿的肤色不像那群人那样深,但又说不上白,是一种近似于浅黄的颜色。皮肤质地说不上细腻,但感觉并不粗糙。鹅蛋形的脸上宽下窄,弧线完美。双唇略厚,丰腴饱满。鼻梁高挺。两道弯眉浓密修长。眼睛很大,睫毛很长,目光清澈,瞳仁微微泛蓝。这样的相貌不像中国的任何一个民族,反而更像是东南亚的某些民族。更奇怪的是,女孩儿的项上挂着一件饰物,是一件很精致的白色玉饰,形状既有几分像蝌蚪,又有几分像辣椒。

  女孩儿说话,声音柔和,语速不徐不疾。

  “她说,她叫艾西瓦娅。”阿月说道。

  李畋和高志华牧师同时吃了一惊:阿月能听得懂他们的语言?

  “你,能听懂?”高志华牧师问阿月。

  阿月点点头,说:“她说的是桂家话。”

  “桂家话?”李畋诧异。桂家话从根本上讲是以云南地方汉语为干,以苗语及缅甸语为枝,糅杂在一起的一种方言土语。这种特殊的语言仅仅存在于缅甸桂家部落。自从乾隆年间桂家酋长宫里雁反抗新缅甸王失败之后,桂家部落灭亡,这种语言也随之湮灭。李畋忽然有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艾西瓦娅?这个名字听起来更像是印度人的名字,却操着一口难懂的缅甸地方汉语。眼前这个女孩儿,这帮人,还有这个神秘的部落,究竟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国民政府威宁县的所有资料中没有关于这个村落的记载?

  女孩儿对那群人说话,语速很快。

  “她说什么?”李畋问。

  “我没听清楚。”阿月摇头。

  哪容他们听清楚?立即有人上来用兽皮蒙住他们的眼睛。

  暮色四合。

  窄而深的小巷,高而厚的石墙。一群穿着不遮体的兽皮的人牵着三个穿布衣的人在狭小逼仄的巷子里七弯八绕九曲回肠。一扇木门,很小。推搡而进。摘除眼罩。

  被摘除眼罩的人什么也看不见,眼前黑洞洞一片,只听到关门声咣当一响。 

第二十二章 羁迷

  一方斗室,昏暗潮湿。四面石壁上一伸手就能揩到水汽。

  高处有一面窗—其实只是石墙上的一个孔。阳光透过那个孔射进来,形成一个光柱。末端刚好照着阿月那张丑脸。

  “阿月,醒醒。”黑暗中,高志华牧师在喊。

  阿月惺忪地睁开眼睛:“牧师,我们还活着吗?我怎么看不到你?”

  “就那么点儿珍贵的阳光都让你一人独占了,你当然看不到我们。”高志华牧师轻松调侃道。

  “牧师,他们会杀了我们吗?”阿月不安地问。

  “阿月,你怕死吗?”

  “怕。牧师,你怕不怕?”

  高志华牧师没有回答阿月的问题,而是转向李畋:“李先生,你怎么看待死亡?”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不过,我个人倒是认同圣经的观点—你本是尘土,最终要归于尘土。从生到死,从起点到终点。这是任何人都逃不过的宿命。只不过是过程千差万别罢了。”

  “如果这次我们将死在这个寨子里,你会觉得遗憾吗?”

  “如果这就是我们的宿命,那又有什么好遗憾的?”

  “阿月,李先生的话你听明白没有?李先生虽然不是教徒,但他离主的距离却比你近。”

  阿月懵懵懂懂,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阿月,你怎么会听得懂桂家话?”李畋岔开话题,而且,这个问题很让李畋不解—一个麻风病人居然听得懂一种已经消失上百年之久的语言。

  “跟我爷爷学的。听我爷爷说,我的祖上本不是苗族人,而是桂家人。祖上曾经是土司宫里雁的侍卫,在战场上和族人走散,后来辗转来到石门坎。再后来,就在这里娶妻生子,慢慢变成了苗人。我们家每一代人都会说两种话—苗话和桂家话。”

  李畋看着阿月,就像打量着一个天外来客或者一个怪物:“而你会说第三种话,就是还有汉话。”

  会说三种话的怪物阿月挠挠头:“嘿嘿……”

  “阿月,你骗人!”李畋突然正色道。

  “嗯?”阿月奇怪地扭头,脸上的那道阳光让他睁不开眼睛。

  “你唱的那首歌肯定也是桂家话!你一定知道那歌词的意思。你不想说。”

  “不,不!李先生,我是真的不知道。那不是桂家话。”阿月急忙辩解。

  吱呀一响,门开了,一道阳光铺进来。一个阴影,两个阴影,一片阴影。阳光被分割得支离繁碎。

  还是昨天捉到他们的那个头人,摆手。有人将一些东西丢过来—看不清是什么颜色的面饼和兽皮缝制的水袋。

  头人咿哩哇啦。

  阿月翻译:“他让我们吃饭,吃饱后去见酋长。”

  高志华牧师用力揪下一小块面饼放进嘴里,很硬。“阿月,告诉他们,能不能把我们自己的食物还给我们。”

  阿月照高志华牧师的意思说了一遍。

  头人再次挥手。

  那些昨天被搜去的烤好的土豆们又神奇地回到高志华牧师手上。

  一个阴影离开,两个阴影离开,一片阴影离开。那一道阳光很干净。门关上,阳光消失,那一片黑暗也很干净。

  三个人开始吃饭。

  “我觉得这个寨子有点意思。牧师不觉得吗?”李畋用玩笑的口吻说。

  “是吗?说说看。”高志华牧师会意地一笑,又塞了一口烤土豆。

  “不管这个寨子和我们要寻找的人有没有关系,这个寨子都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地方。”李畋说道,“首先,这些人非苗非彝,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其二,这个寨子离石门坎说近不近,说远又不算太远,为什么没有人知道这个寨子的存在?其三,从这些人的穿着看,他们仍然处于最原始的生活状态,物质极其贫乏。但是,那个女孩儿却佩戴着一件玉饰。我仔细观察过那件东西,物件虽小,但做工极其精细。以这个寨子的状态来看,根本不可能做出这样精美的东西。那样的玉饰最有可能的产地是中国内地。也就是说,这个寨子和华夏文明有着不为人知的联系。其四,那个女孩儿名叫艾西瓦娅,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印度人名字。那么,他们又和古老的印度文明产生了联系。其五,他们的语言是缅甸地方汉语。一个原始的村寨,横跨两大古老文明、涉及三个国家,这本身不就是一个奇迹吗?”

  高志华牧师略作思考之后说:“其实,李先生心里已经有了部分答案,还是让我来明说吧—这个部落也许就是桂家人遗脉。问题是,他们,或者说他们的祖先,是怎么来到这个地方的?为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