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会穿越的国王 >

第249章

会穿越的国王-第249章

小说: 会穿越的国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勤部长回答道:“已经说了,但是……他们认为法不责众,而且,现在人类本身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资源,他们觉得,您不会真的饿死他们!”

会议室中的人都看向了李大牛,他们已经习惯了李大牛在关键问题上的独裁处理方式,而且,其中有很多人一直期待着能够看到李大牛出现错误的处理方式。

“他们说的对,我确实不会饿死他们!”李大牛看着那些以为他会妥协的参会者,平静的说道:“把那些拒绝登陆开荒的人,全部抓起来,然后押送了新大陆上去,记住一点,把他们放在第二开荒地那里。”

会议室中的人都愣住了,一名议员说道:“可是,就算把他们全部送到了第二开荒地,他们也会拒绝工作啊。”

“工作?”李大牛冷笑了起来,说道:“我没指望他们工作,当然,他们也别指望我会安排人把他们接回来,甚至,别指望我会安排给他们必要的食物和水。”

食物和水还是次要的,甚至空气中的火山灰也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如果不把他们接回来,那么,单单是夜晚的低温,就没有人能够承受的了。

“这样做的话,会不会……”

没等那名议员的话说完,李大牛就面色平静的看了他一眼,就是这一眼,让他冒到嗓子眼里的话噎了回去,也让其他有意见的人,不敢吱声。

现在,李大牛已经成功的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不说没有人敢反对他,起码在他下达某些模棱两可的命令时,没有人敢当面反对。

“还有其它问题吗?”

听到李大牛的话,后勤部长说道:“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运输问题,因为新大陆并没有能够让开荒者长期居住的地方,所以他们每天工作完成之后,还要回到方舟上面来休息。虽然开荒的地点并不算多远,但是参与开荒的一共有七万人,以我们目前的运输设备数量来看,将会有大部分的时间浪费在路程上。而且,燃油问题也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唉,这比处理新图瓦卢的政务还要麻烦啊。

李大牛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看向了工业部长,说道:“报告一下新城的建设进度。”

工业部长站了起来,说道:“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了12个建设类工程机器人,他们正在对新城进行基础建设工作,大概还需要五天时间,就可以安排建筑类工作者登陆开始进行新城的建设,预计想要满足7万人的居住需求,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李大牛又看向了后勤部长,问道:“一个月的话,燃油够吗?”

“够是够,但是如果以这种程度的消耗程度来看,一个月之后,我们的燃油就所剩无几了。”后勤部长忧心忡忡的说道:“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找到油田进行开采的话,那么我们所有的运输设备,都将再也无法使用。”

“没关系。”李大牛说道:“燃油并不是我们以后需要的能源,科学部,你们对那些设备的改造检测完成了吗?”

“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六十三的检测工作。”科学部长说道:“我们按照星期五提供的改造方案,已经确认百分之六十三的燃油设备能够改造成方舟能源设备。剩下的一部分,还需要大概六天的时间进行检测。”

李大牛点了点头,问道:“工业部能够完成那些设备的改造工作吗?”

“可以完成。”工业部长说道:“根据我们对之前的三艘运输机的改造,以及科学部的数据共享,我们可以确认那百分之六十三的设备可以完成改造。”

“好了,那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李大牛问道:“还有其它问题吗?”

……

会议结束之后,在李大牛的办公室里,劳拉再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总统先生,适当的放权,可以增加工作效率,减少您的工作量,如果每天都要处理这些事情的话,我担心您没有时间继续研发新产品了。”

“你认为,如果把今天的问题交给那些议员们讨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全部解决?”李大牛没有等劳拉回答,直接说道:“我确信,仅仅是第一个问题,他们就需要讨论至少一周的时间,还不一定能够得出处理方案。而后面的问题,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问题,他们的思想一直停留在之前的社会经验里,完全没有因为我提供的高科技而彻底的转变过来。如果让他们自己讨论解决的话,又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劳拉被李大牛说的哑口无言,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开口说道:“总统先生,我始终觉得,您似乎有些太在意时间了。人类社会的重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需要至少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恢复生息。您难道想要在短短几年之类,就完成这项工作?”

十年?

我在这个世界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李大牛语重心长的说道:“你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所有人都认为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就要按照十年这个时间量来规划工作进度吗?那如果有更多的人说需要二十年的时间,甚至是三十年的时间呢?”

“可是,所有的幸存者几乎都没有开荒或者其它工作的经验,如果压的太紧,我担心他们会崩溃。”劳拉换了一个角度说道:“毕竟,我们所有人都刚刚经历了末日。”

“既然选择了活下来,那就要承受活下来要面临的艰辛!”李大牛说道:“和那些在灾难中死去的人相比,再多的工作量,也不算什么。”

看着沉默的劳拉,李大牛觉得气氛好像搞的有些严肃了,咳嗽了一声之后,问道:“你和艾德里安的……造人工作完成的怎么样了?”

劳拉:“……”(未完待续。)

341开荒中的小冲突

开荒的第一天,对于三艘方舟上面的幸存者们,以及李大牛这些管理者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日子。

谈不上盛装出席,但是李大牛也在一早就做起了动员讲话。

“人类社会的重建工作,是一件神圣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自灾难之中重生,已经经历了这世间最大的磨难……”

由劳拉起草的演讲稿,虽然不能让所有人都热血沸腾起来,但也让很多人对于接下来的开荒工作,并不像之前那么恐惧。

李大牛的讲话结束之后,参与开荒的幸存者们,都开始排队坐上了运输机,飞向了目的地。或者是乘坐小型运输艇,登陆了新大陆之后,坐上早已准备在路边的交通工具,前往目的地。

数十架运输机,以及近百辆汽车类交通工具,开始马不停蹄的转移七万个开荒者。

“需要多长时间?”李大牛看到第一批运输设备已经回来了之后,问了起来。

站在他旁边的后勤部长看了一下统计数据之后,说道:“以目前来看,将所有的开荒者运送到目的地,还需要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每个人在新大陆的工作时间,最好是限制在八个小时左右,如果把所有人都送到开荒地就需要三个小时的时间,那么一天工作的时间又能剩下多少呢?

这种工作安排,当然不可能那么的死板。

后勤部长继续说道:“前两天的工作效率可能会非常的低,但是几天之后,当开荒者们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安排之后,就可以进行轮班制的工作。七万人二十四小时不停歇的倒班,不仅可以提升开荒进度,还能够节约燃油。”

李大牛点了点头,没有赞扬也没有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的工作如果后勤部长等人还没有办法合理安排的话,那么他就需要考虑是不是要换一批管理者了。

“我先去开荒地看看,你们在这里安排好人员的运送工作。”

吩咐了一句之后,李大牛钻进了等候在旁边的钢铁盔甲中,然后从方舟的甲板上冲天而起,飞向了开荒地。

在李大牛离开的时候,等候在方舟智之上的开荒者中,有人露出了残忍的笑容。

开荒地的选择自然不可能太靠近海边,虽然新大陆的地势非常的高,但是也要防止二次的海啸爆发,让开荒者的辛勤劳作化为乌有。

以钢铁盔甲的速度,六分钟的极速狂飙,李大牛就到达了开荒地。

这是一处地势相对平缓的丘陵地带,因为灾难的原因,绿植相当的少。当李大牛飞到开荒地的上空时,能够清楚的看到下方已经开始分发开荒工具的幸存者们,而不远处由工程机器人修出来的简易道路上,一批汽车正在以不低的速度,载着第二批开荒者到来。

有人注意到了飞在空中的李大牛,负责维持秩序的军人们,在自己指挥官的命令下,朝着空中的李大牛敬了一个礼,而那些开荒者们,则看了一眼之后,选择了无视。

哪怕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其他人好,你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感激你。

李大牛并不在意那些开荒者们的无视,降落在了集合地点,然后打开了钢铁盔甲走了出来。

“总统先生!”

后勤部农业科的负责人赶忙跑到了李大牛的身边,等候着差遣。

“领取工具的时候,他们的心态怎么样?”

“绝大部分都很不错。”农业科负责人回答道:“有一小部分人虽然有不满的情绪,但是也都在领取了工具之后,开始听从安排进行开荒。”

看着已经开始进行劳作的那群人,李大牛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觉得,如果以他们的这种工作进度的话,开荒工作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个……”农业科的负责人回答道:“毕竟只是经过了几天的突击培训,他们之前可从来没有从事过类似的工作。甚至,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没有从事过体力劳动类的工作。”

能够拥有方舟船票上船的人,在之前的人类社会中肯定是非富即贵,这些人流汗最多的地方,可能就是健身房。

“作好记录工作,把每个人的劳动量精细化,然后分发信用点。”李大牛说道:“这样的话,他们的动力可能就会更多一些。”

“请总统先生放心!”

几万人同时开荒耕种的场面,在之前的人类社会中,真的很难见到。现代化的机械让耕种方式变得更加的轻松,也让人类慢慢的丢失了最原始的生存手段。

李大牛看着那些挥舞着工具动了几下之后,就站在那里擦汗揉腰的开荒者,已经彻底的无语了,这些人真的能够开荒吗?

耕种或者养殖,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把种子埋在地里,或者是把动物圈起来就完事儿了。

耕地、平土、开沟、建造圈舍、引进水源等等,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甚至是连耕牛都没有的情况下,一切都需要用简易的原始工具来劳作,本身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儿。

再加上这些人之前又几乎没有从事过相关的劳作,只能让那些少部分有经验的人进行分组指导,效率自然不可能让李大牛满意。

“幸亏当时有不少工人和军人都登上了方舟,不然的话,只凭借这些前社会的政客和富商,就算能够躲得过末日灾难,也会饿死在末日之后。”

正当李大牛思考是不是要释放一部分工业能力,制造一些农业机械的时候,就发现远处传来的吵闹声。

维持治安的军队迅速的赶往了现场,控制了正在吵闹的两方人,并且让那些准备看热闹的人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李大牛走了过去,有一个军官就过来汇报道:“这个小组的开荒者,和他们的指导者产生了冲突。”

指导者一般都是之前在李大牛的强制要求下,登船的普通人工作者,他们有制造方舟的工人,有为方舟基地提供后勤保障的普通人。

李大牛沉默着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