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会穿越的国王 >

第98章

会穿越的国王-第98章

小说: 会穿越的国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面的抨击好莱坞日报。

好莱坞日报虽然以好莱坞命名,但其实不过是一家二流的报刊,平时都以好莱坞明星们的八卦新闻,甚至是无中生有的事儿来增加销量,如果有人要找他们麻烦,打官司诉讼他们,他们会更加的高兴,因为这样会增加名气,增加销量。

在美国,打官司最浪费的可不止是时间,还有金钱,要知道美国的律师费,是全世界最贵的。

很多明星都不会理会这样的二流报刊,因为得不偿失,有些八卦新闻,你越是反驳,别人就越相信。

但是好莱坞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李大牛根本就不告他们,而是抓住了他们报道中的一个点,有些断章取义的制造话题,并利用自己的粉丝数量多,以及美国人虚伪的人权主义,让舆论帮助自己来回击他们。

而之前被这家报纸八卦过的那些明星们,也都幸灾乐祸的转发了李大牛的眼书动态,并且点了赞。

虽然这些明星们少有巨星级别的,但是数量多了,他们的粉丝数量加在一起,也是一股非常大的力量。

之前没有牵头人,所以不能拧成一股绳,这一次有了李大牛在前面冲锋陷阵,他们自然是随波逐流了,反正这件事儿是他们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

又能报复得罪了自己的人,又能刷声望,何乐而不为呢?

而有一部分抱着白人至上,美国人至上理念的人,则公开支持好莱坞报道的言论。甚至以好莱坞日报的言论为基础,大肆的宣扬移民滚出美国的言论。

两种论调,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一场席卷互联网的骂战狂潮掀起。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从来没有过一个名人,一个粉丝数量四千多万的公众人物,发表类似李大牛这样的言论。

对于公众人物来说,很多事情是不能带头表态的,因为如果你带头表态,那么你的态度所引发的出的任何矛盾,都要由你来被锅。

如同李大牛前世所看的某选秀节目,在某个著名演员抨击导师演戏之前,一片叫好。而之后,不少公众人物都站了出来跟风抨击导师演戏。

但是这个锅,只能有那个著名演员来抨击。

李大牛不会在意被这种锅,他又不是真的要靠名气吃饭,名气只能让他以后赚钱的速度更快,却不会影响他赚钱的多少。

当美国陷入了争论之中的时候,大洋彼岸的华夏网民们,也都翻墙跑到了美国的一些论坛或者著名公众号下畅所欲言。

因为李大牛的眼书动态,华夏关注的粉丝也能看见,至于说李大牛这条动态说的是英语,不是华语,这根本就难不倒华夏网民。

所以,在得知事情原委之后,上百万的华夏网民,开始为李大牛这个在他们看来,是国际友人,是好朋友的人,找好莱坞日报的麻烦,找那些宣扬移民滚出美国的人的麻烦。

好莱坞日报的老板,本来还因为全美都在讨论他们的报道,而沾沾自喜。但是当他看到有百分之二十的读者,不顾自己已经交过了钱,直接取消了第二天的预定,甚至有些外国移民,已经开始联合要到好莱坞日报门口游行的时候,坐不住了。他不知道的是,他在自己官网上所看到的所谓游行示威的言论,基本上都是翻墙过来的华夏网民们说的。

“你们这些白痴,一天销量翻十倍,也抵消不了预定量百分之二十的损失啊。”好莱坞日报的老板,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对着手下的主编拍起了桌子。

“而且,现在有人在组织游行示威,要求政府取缔我们这个报刊,你说,该怎么办?”

主编的心里跟日了狗一样,虽然他是主编不错,但是这样的小报刊,在报纸印刷之前,都是要让老板亲自过目的,因为很多时候,只有他们老板知道,哪些人能得罪,哪些人不能得罪。

昨天晚上你不是还表扬了这篇稿子吗?

“老板,这个李大牛,断章取义,我们根本就没有歧视移民啊,而且,就算我们歧视移民,也轮不到他来说啊,他又不是美国移民。”

“你他妈再跟我废话吗?”好莱坞日报的老板再次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吼道:“我当然知道他是断章取义,但是我现在要的是解决办法,不是让你给我分析他又没有资格说这些话。而且,断章取义这手段不是你们惯用的吗?怎么今天反而被人家抓住了把柄?”

“老板,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转移话题,坚决不能承认我们歧视移民,把这篇报道的重点,转移到他新小说销量扑街这件事儿上面。”

“那你******还不去做?我告诉你,如果这件事儿搞不定,你就给我卷铺盖滚蛋。”

主编在自己老板的吼叫声中逃离了办公室,跟其他编辑商量了一下之后,登陆了好莱坞日报的眼书账号,发表了一篇报道。

“首先声明,对于之前报道中的某些言论不当,我们做出正式的道歉声明,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任何歧视移民,或者是歧视任何语言文化的意思。那篇报道的主旨,只是想说著名作家李大牛的新小说《哈利波特》的销量和口碑,辜负了所有《魔戒》迷的期待。仅此而已,请不要断章取义,牵涉其它。”

在形势不对的时候,摆出低姿态,并转移话题,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不过,能逼的一个经常断章取义的媒体,说出请不要断章取义这种话,李大牛也算是第一个了。

李大牛在看到了这条动态之后,立马发了新的动态。

“这种道歉没有一点儿诚意。而且,是不是断章取义,网友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真的没有这种意思,网友们也不会冤枉你。至于你说我的《哈利波特》的销量和口碑不行,我坚决不同意,才卖了三周而已。至于是否辜负了《魔戒》的书迷,我想说,每一本小说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有了不同,就有了喜欢和不喜欢,就如同再厉害的厨师,也满足不了所有人的口味要求一样。我相信《哈利波特》终究会遇上喜欢它的读者。”(未完待续。)

128这是一场战争

“网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当网民们看到了李大牛所说的这句话时,瞬间给李大牛的这条动态,点了无数个赞。

说起来,关于歧视移民的这件事儿,虽然是李大牛带的头,但是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多的人加入讨论,当然不全是因为华夏网民们翻墙过来推波助澜的原因。

这和美国的历史问题有着深刻的关系,在美国,向来有一群人抱着白人至上的里面,对黑人以及黄种人抱有歧视的心态,并且多次发生歧视事件。

而这些被歧视的人,多数是移民或者是移民的后裔,做着所谓的美国梦,来到了美国辛苦打拼,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自然会心有不满。

借着李大牛这个名人的发话,这些心有不满的人发表的一些歧视事件,让整件事情的影响力不停的扩散。再加上那些本身就抱着歧视心态的美国人,在网络上的攻击,才让这件事情成为全美的焦点。

其实,不乏有些媒体或者公众人物,认为李大牛对好莱坞日报的抨击,是小题大做了。

毕竟人家说的是:取了个华语名字,会对他的作品在美国的销量,产生影响。

这句话本身就可以用多种方式解读,特别是对于能指黑为白的人来说,更是可以用各种方式说明这句话本身就没有歧视的意思。

比如,说华语名字会让美国读者或者看电影的人,不知道这是李大牛的作品。

这种论调在网上的支持率也不低,网上不乏一些总是有标新立异观点的人。

而当李大牛说网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个群体马屁,让多数人都对李大牛心生好感。

谁不喜欢别人拍自己的马屁呢?

对于好莱坞日报来说,李大牛的这一条最新的动态,他们只关注一点,那就是李大牛说自己的新小说,会遇到喜欢它的读者。

还有比这更合适的话题可以转移吗?

于是,好莱坞日报发表了一条动态,并且@了李大牛。

“正如你所说,网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么读者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几乎所有的《魔戒》忠实粉丝,都对《哈利波特》这本书里面的世界观和小气的剧情失望了,所以,一个注定失败的小说,就算遇到了喜欢它的读者,又能有几个呢?据说这本书的首印数量在美国,就有五十万册,请问,一年的时间,能卖完吗?或者,只是因为你之前狂言要让粉丝们猜测销量,结果却发现自己赔不起奖励,所以故意弄了一本烂书让所有人都猜错?”

我草?要是罗琳大姐听到你这样说她的小说,会不会把自己十几亿美金的身价证明,甩到你的脸上?

还五十万册一年能不能卖完?

人家销量火爆的时候,全球一天就不止卖这个数好不好?

李大牛虽然知道,他这本书在这个世界的上市的初期,口碑不是太好,但是这个原因很容易就能分析出来。

这本书开篇的格局相对于喜欢《魔戒》的粉丝来说,确实太小。甚至剧情,也没有多大的心意,一个被歧视的孤儿,收到了一个魔法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在去上学的时候,发现了自己不得了的身世,以及不停的升级,并最终打败了反派大Boss,这种套路,其实并不新鲜。

所以,对于喜欢《魔戒》这种大气的小说的成年人来说,确实不会有什么好感。

就如同前世一样,不论有多少成年人也喜欢读这本书,是这本书的忠实粉丝,但是这本书真正意义上的读者群体,是615岁的人。

在李大牛看来,这本书之所以上架几周的销量并不是多么理想,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

是的,因为《魔戒》这本书而得到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很多他的粉丝,对他的新书的期待,就是那如同史诗巨著般的小说世界。

在这种期待之下,看到了《哈利波特》这样格局的小说,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评。

就像是辛辛苦苦下了几天几夜的种子,打开之后竟然是葫芦娃,葫芦娃好看吗?对于孩子们来说,甚至对于不少成年人来说,看的非常有意思。

但是,对于已经脱了裤子,拿好了手纸的人来说,你他妈是在逗我吗?

自然而然,全是失望的评论,让很多想要买这本书的人,望而却步。

然而经典就是经典,李大牛和好莱坞日报这种只关注大数据的不一样,他已经从网络上有些读者的回馈里面,发现了这本书的魅力,已经被人发现,并且即将扩散开来。

有了这种星星之火,还怕不能燎原?

“如果那五十万册这个月卖不完,那么我从此以后就不再写书。如果这个月的销量,超过了五十万册,你或者你们,准备怎么做?至于付不起奖励这件事儿,我真想说,哪怕是猜测数字最多的那个成为最终答案,那么我也付得起,而且,只需要一部电影的利润就够了。”

李大牛的动态刚发出去没多久,好莱坞日报就转发了这条动态,然后评论道。

“只要不是你自己花钱找人买,那么我们全体好莱坞日报同仁,就去好莱坞星光大道裸奔。”

好莱坞日报之所以敢下这么大的赌注,是因为到目前为止,这部小说已经上架了三周,销量只有十五万册,而且上周销量只有两万册。想要在剩下的一周多的时间里,卖出三十五万册,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

而且,在他们看来,李大牛终究是个外国人,美国人民再怎么不喜欢他们,也不可能帮助李大牛来对付他们。

正如同前世大姚初到NB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