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龙咒 >

第173章

龙咒-第173章

小说: 龙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一天塔利班也再次发表声明称:如果本&;#8226;拉登涉嫌美国恐怖袭击,它会考虑将其引渡。鲍威尔称:拉登在很大程度上与这次恐怖活动有关。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则发表声明说:美遇袭事件是自食其果。 
  美国东部时间13日,鲍威尔证实本&;#8226;拉登是恐怖袭击事件头号嫌疑犯。 
  17:51,白宫加强安全措施副总统切尼撤至戴维营。 
  14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正式授权布什对恐怖分子采取军事行动,批准400亿美元紧急拨款配套。布什同意国防部要求,批准动员5万名预备役军人。美联邦调查局公布涉嫌劫机制造恐怖事件的19人名单。 
  同一天,印度表示愿为美军提供地面基地,战争迫近阿富汗。随后,塔利班称本&;#8226;拉登随时可以离开阿富汗。 
  美国东部时间15日:01:06:美军8架F…117隐形战机飞抵印度,并进入最高战备状态。 
  02:10:特种突击队已经在波斯湾就位,美军称可能于美国东部时间9月16日完成兵力部署。 
  同一天,原本大力支持塔利班的巴基斯坦,掉转头决定全面支持美军行动,巴方将开放其领空,关闭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边界,并同意让多国部队进驻。 
  11:52:布什首次认定拉登是恐怖袭击事件头号嫌犯。 
  12:20:布什发表广播讲话:美在准备对付恐怖分子的全面战争。 
  16日,美第7舰队舰只频繁调动,小鹰号航母本周离港。俄命令驻塔吉克斯坦部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拉登发表声明再次否认参与“9&;#8226;11”恐怖袭击事件。阿富汗塔利班向美国提出交出本&;#8226;拉登的先决条件,并向伊斯兰和穆斯兰国家寻求帮助。 
  美国要打阿富汗的消息立刻在中文论坛上引起了轩然大波。阿富汗面积6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100万。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欧亚大陆的交接处的内陆国家,东北角狭长地带与中国毗邻,北接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西与伊朗、南和东与巴基斯坦相邻。其特有的位置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人均年收入只有380美元,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人均寿命只有46岁,男性文盲高达68。5%,但毒品的种植和产量却名列第一。 
  网络中文论坛上的多数人认为美国是借打击恐怖主义在中亚确立美国的政治和军事存在。配合北约东扩和对中亚地区的渗透,可以实现对俄罗斯南面的拉网式包围,从背后威胁、遏制中国。还有很多人回想起了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历史,那次“北极熊南下”的行动,也被看成是对中国形成战略包围的一部分。 
  有意思的是,拉登也正是在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时离开家庭,参加了阿富汗抵抗前苏联斗争的。拉登的家族是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建筑商,他个人受过良好教育,靠石油及建筑业发财,在沙特阿拉伯和西方国家拥有数家公司,个人财产估计达数十亿美元。阿富汗战争时的本&;#8226;拉登不仅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甚至还有人将其称为“英雄”。拉登的许多阴谋诡计和暴力手法就是从中央情报局那里学来的。美国给了这些“抗苏斗士”们大量援助,中央情报局每年拨出5亿美元军费来武装和训练贫穷且手无寸铁的游击队员。美国高科技武器中的不少尖端产品陆续进入了拉登的兵器库。没想到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后,特别是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后,拉登开始认为美国已取代前苏联成为“伊斯兰世界新的恶魔”。并宣称:“美国人是真正的恐怖分子”,华盛顿在中东的驻军是“十字军”。拉登说,他毕生的目标就是使用暴力手段,将所有的美国人赶出伊斯兰世界,不管他是军人还是平民,是男人还是女人,是老人还是儿童。 
  正是因为拉登及其基地组织与美国的种种联系,很多人认为美国人这次是“咎由自取”。更有“阴谋论”认为:美国知道阿拉伯的恐怖分子会有所行动,而故意装作不知情任其采取行动。正像日本发动珍珠港偷袭事件之前那样,美国故意隐瞒这项重要情报让美国人民遭受沉重打击,促使美国人民同意对日战争。美国需要战争。因为布什总统的支持者中,大多是大石油军火商,一旦战争爆发,军火工业将使美国低迷的经济得到恢复。还有人指出:在过去的25年里拉登家族与布什家族之间的业务联系。老布什是美国最大的国防承包集团——卡莱尔集团高薪聘请的顾问,而卡莱尔集团的其中一个股东便是拉登家族,至少出资200万美元。……类似“阴谋论”的资料层出不穷,直到2004年,还有美国导演迈克&;#8226;摩尔拍摄的《华氏911》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但是种种猜测至今也没有找到更有力的证据证实。 
  至今最值得怀疑的是:世贸一号楼和二号楼的坍塌不是由于飞机的撞击和航空燃料的燃烧,而像是控制爆破;特别是旁边没有遭受撞击的七号楼坍塌更是奇怪;撞击五角大楼的很可能不是77号航班;93号航班上的乘客有可能将要夺回控制权,有人怕真相败露而将其击落;一年前刚好一份“新美国世纪计划(PNAC)”智囊团的文件发表,该文件提及“新珍珠港”将给美国带来的利益。该智囊团的发起人中有几位已成为小布什政府的核心人物……。
  对于美国要打阿富汗,很多人乐观地认为“美国必将象前苏联一样陷入阿富汗的泥潭”。甚至将美国世贸双子大厦的倒塌,看成是是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经济将要崩溃的象征。在网络论坛上,'陈新'就是持上述观点的典型“反战派”。 
  '思维教练'则认为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即便是美国走向衰落,那也是“百足之虫,虽死不僵。”更何况现在说美国衰落还为时过早。在中亚问题上,印度、巴基斯坦已经表示支持美国反恐,美国同该地区重要国家的军事合作关系得到恢复和加强。而中国则多少有分量的牌可打,只能是以守为主。理清自己才最重要。 
  围绕着美国要在阿富汗打一场反恐战争的问题,国际外交界开始了扑朔迷离的较量。9&;#8226;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中国和俄罗斯很快就表态,坚决反对恐怖主义。这其中一个原因当然是道义上的支持,另一层原因是阿富汗紧邻中国和俄罗斯的边境。中、俄当然不愿意看到美国和北约单独在自己的家门口行动。中国和俄罗斯希望以联合国的名义而不是以美国和美国和北约的名义,用联合国“维和”的模式而不是轰炸南斯拉夫的模式来遏制恐怖主义。这样就能到了制约美国和北约军事行动的作用。 
  北约的反应则是在12日没等美国请求,就主动在其决策机构北大西洋理事会在当天的紧急会议上决定,将行使有关集体防御的第5条款的规定,宣称美国遭受攻击等于是北约19国也受攻击。这是北约成立52年来第一次行使第5条款的规定。这不得不使人怀疑北约也不愿美国独自行动,同时也想把中、俄排除在外,只把军事行动对象人限定为北约和美国的敌人。 
  美国似乎也看透了各家的心思,并没有积极回应,自己在积极进行军事部署。 
  北约也并没有堵死与俄罗斯合作的大门,开始与饿接触磋商共同反对恐怖主义。俄也提出了自己的底线:拒绝使用中亚的独联体国家作为攻击阿富汗的跳板。也就是说,合作只要不威胁到俄罗斯的中亚利益就可以了。13日,北约和俄罗斯发表抗击恐怖主义联合声明。北约也后退了一步说:支持美国军事行动“需要经过所有成员国的集体商讨”。恰好在这时美《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有报道称:“中国与塔利班关系十分密切”。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指出有关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这是全世界敌我友重新排队的时候。各方都似乎找到了共同利益——遏制中国。 
  面对这种这种对中国十分不利的纷杂国际环境,网络上也出现了主张中国出兵阿富汗“帮助美国打击恐怖主义”,和“出兵抗击美国”两种截然不同的极端观点。'思维教练'立刻在网上贴出了一篇《中国应该做好向新疆应急增兵的准备》。提出中国就应以“防范恐怖主义”的名义向新疆及边境增兵。但是,绝对只把兵力部署在中国边境一侧。中国增兵的目的只是防止“恐怖分子”向中国境内流窜,打击新疆境内的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维护新疆稳定。 
  军中元老俞飞很快从内参上看到了这个建议。神情为此一振,并从此开始注意到了'思维教练'这个人。俞飞知道,新疆的民族分裂主义一直是新疆稳定的最大隐患,要求重新竖起当年“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蓝白色星月旗的还大有人在。而且他手头的情报更清楚地显示新疆境内的东突组织的确与境外恐怖分子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俞飞的提议下,中央不久就决定将新疆境内的东突组织定性为恐怖分子,并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措施。这也算是对美国反恐的国际环境的一个很好的利用机会。
  战争的进程出乎意料的顺利: 
  10月7日,英美联军率先对阿富汗展开空袭,“持久自由”作战行动正式展开。同日,9&;#8226;11恐怖袭击的头号嫌疑犯本&;#8226;拉登公开称赞发生在纽约、华盛顿和宾西法尼亚州的袭击,并称美国“从此将再也不知安全为何物”。 
  10月8日,安理会一致投票通过决议,支持采取反恐怖主义军事行动。 
  10月20日,美特种部队开始对塔利班目标发动地面攻击。 
  11月10日,反塔联盟称攻占阿北方军事重镇马扎里沙里夫。 
  12月7日,回教民兵弃守最后一个大城市南部重镇坎大哈,塔利班政权垮台。 
  12月22日,卡尔扎伊领导的阿富汗临时政府,在喀布尔宣誓就职。 
  ……然而,神秘的本&;#8226;拉登却一直没有被抓住。 
  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军几十年来进驻中亚腹地的梦想成真。美国在中亚腹地建立了众多的军事基地,确立了在中亚稳定的军事存在。基地组织失去了阿富汗权力集中的基地后,它的组织分散了,恐怖活动已由单中心变为分散到世界各地多中心。其中恐怖组织在俄罗斯特别是在高加索地区的发展,进一步激化俄罗斯的民族矛盾。 
  阿富汗这个战前被西方学界成为“失败国家”、“前现代国家”的地方,人们生活在无休止的恐惧和残酷死亡的危险,贫困、污秽、残忍而短寿之中。作为国家的失败导致了霍布斯式“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尽管失败的原因可以追溯到超级大国冷战的附庸,甚至更早的殖民主义遗产,但是所有失败国家无疑都是全球化浪潮压力下的受挫者,是全球化过程中“黑暗的那一边”和牺牲者。国际恐怖主义充分利用了反美及反西方情绪、宗教冲突、民族矛盾,利用了弥漫在那里的绝望情绪,把那里变成了避难所。9&;#8226;11似乎应验了亨廷顿、库珀等人率先感知的那种威胁:来自文明断层线上的文明威胁;来自失败国家的威胁,或“无序世界”对“有序世界”的挑战。 
  阿富汗临时政府的成立,使这个国家看到了一丝希望,尽管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2001年12月30日,阿富汗临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