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论战庚子 >

第16章

论战庚子-第16章

小说: 论战庚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中载:嘉庆时期请客,“用四冰盘两碗,已称极腆(丰厚),惟婚嫁则用十碗蛏干(一种海贝制成的干菜)席”;道光时期,改为“海参席”,跟着又加上了“四小碗、果菜十二盘”,虽平常聚餐,也是如此;后又“改用鱼翅席,小碗八,盘十六”;咸丰时期,则已“有用燕窝席者”,花费较前更大;而从光绪初年起,设馔酬酢,益加频繁,特别是朝廷所在的京师,更为严重,这种朝朝酒酌,日日珍馐的生活,就连置身其间的个别显要人物,也感到难以应付。

    据徐珂此书《京师宴会之八不堪》载,光绪末年,有翰林某,写了一篇婉辞宴会的启事。略云:“供职以来,浮沉人海,历十余年,积八不堪”,接着历数讲究排场、大摆酒席、恣意饮啖的时弊。现举几条,以飨读者。这位翰林说:“现处忧患时代,祸在眉睫,宴会近于乐祸,宜谢者一”;“今日财政窘困,民穷无告。近岁百物昂贵,……小臣一年之俸,何足供寻常数餐之客,久必伤廉,宜谢者二”;京中衙署,有增无减,官员益多,“宴会之事,弥积弥繁,若欲处处周到”,实难实现。“且京中恶习”,午间请客,至暮不齐,“主人竟日衣冠,远客奔驰十里,炎夏严冬,尤以为苦,宜谢者三”。清末宴会,连这位翰林大人都感到了“不堪”。大吃大喝之祸,其烈可知。

    宴会上的各种精美的鲁菜,都是请开业于清道光年间的吉升馆,以经营燕窝、鱼翅、海参席著名的大厨做的。鲁菜,是起源于山东的齐鲁风味,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中唯一的自发型菜系。

    在场的人士可谓是各种衣冠禽兽云集,一品的文官补服仙鹤,武官补服麒麟自然没有;二品的文官补服锦鸡,武官补服狮就是袁大巡抚自然在主座;三品的文官补服孔雀,武官补服豹也在前几桌;四品的文官补服雪雀,武官补服虎白就坐在中间;五品的文官补服白鹇,武官补服熊自然坐在末端。

    余显很尴尬的坐在泾渭分明的北洋桌子上,因为新建陆军是袁世凯的嫡系,所以就连哨长都来了。余显想找人说聊天,级别比他高的人只有他的顶头上司王士珍和袁世凯知道他是伪五品帮带,其它人都不知道,所以一个个都嫉妒他年纪轻轻就爬上五品官宝座;级别比他低的军官都是骄兵悍将,自然不服他这个空降下来的帮带,最后和他在酒桌说的最多的还是王占元。

    余显也不好多说话,坐在这里的大多数日都是一省督军,也不好越过新建陆军的桌席与地方官,旧军官聊天。苦逼的余显只能蹲在角落里甘陪末座。余显见没人理他,只好独自一人吃菜,听着四周的劝酒声很是无奈≥﹏≤。

    明清年间山东厨师不仅主导皇宫御膳房、垄断北京餐饮市场,还通过闯关东等移民的方式将山东风味带到了京津、白山黑水等广大地区,成为中国北方菜的代表。也由于北京餐饮市场在全国的辐射宣传能力,山东众多菜品也被几大南方菜系所吸收借鉴(例如酥肉、烤乳猪等不胜枚举,四川历史学家蒙文通先生通过研究清代四川菜谱得出了鲁菜促进现代川菜的形成的结论)。

    康熙时期,番薯、土豆、花生、玉米等新大陆的高产作物被大量引种在山东,山东的主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高产作物带来了人口爆炸,人口爆炸之后越发依赖高产作物来喂养庞大的人口。因为民间主食的变化,民间下饭菜式也随之发生演化,下饭菜的口味更咸更加质朴,来适应口感更加粗燥的粗粮主食。

    山东的蔬菜种植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号称“世界三大菜园之一”。章丘大葱、兰陵大蒜、莱芜生姜、胶州白菜、潍坊萝卜、曹县芦笋、寿光韭菜等,蜚声海内外。水果产量极高,品质极佳,如烟台苹果、莱阳梨、阳信梨、乐陵小枣、德州西瓜、肥城桃、青州蜜桃、大泽山葡萄、曹州木瓜等,皆是果中上品。水产品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沿海盛产鱼、虾、贝、藻等60多种海产品,有小黄鱼、带鱼、黄姑鱼、白姑鱼、叫姑鱼、鳕鱼、红头鱼、鲳鱼、鲆、鲽、鲷、鳐、鳗、鱼甬、鲨、青鱼、鲐、鲅、鳓、梭鱼、银鱼、海龟、海蛇、对虾、毛虾、鹰爪虾、梭子蟹、文蛤、毛蚶、四角蛤、青蛤、杂色蛤、贻贝、扇贝、牡蛎、鲍鱼、海参等40多种,海藻中盛产的有浒苔、石莼、礁膜、紫菜、石花菜、江蓠、海萝、海带、裙带菜、海蒿子、羊栖菜、海禾水子、鹿角菜等20多种。淡水鱼类资源主要有鲫鱼、鲤鱼、草鱼、乌鳢、毛蟹、秀丽白虾、沼虾、甲鱼、鳙鱼、鲢鱼、鲴鱼、鲂鱼、鳊鱼、非洲鲫鱼、翘嘴红鱼白、鲶鱼、黄鳝、泥鳅、鳗鲡、赤眼鳟、鳑鲏鱼、麦穗鱼等70多种。动物资源主要有鲁西黄牛、渤海黑牛、蒙山牛、德州大驴、沂蒙黑猪、垛山猪、莱芜猪、木碗头猪、莲花头猪、崂山猪、烟台黑猪、昌潍黑猪、滕县白猪、平度黑猪、黑岔猪、大尾寒羊、小尾寒羊、鲁北白山羊、济宁青山羊、沂蒙黑山羊、泗水羊、崂山奶羊、寿光鸡、济南花鸡、汶上芦花鸡、汶上百日鸡、琅琊鸡、荣成元宝鸡、济宁鸡、斗鸡、微山麻鸭、金乡百子鹅、五龙鹅等。山东酿造业历史悠久,如济宁的酱油和酱菜、洛口醋、即墨老酒、临沂八宝豆豉、郓城西瓜酱、古酿兰陵美酒、平阴玫瑰露酒、乐陵枣花蜜酒、东阿阿胶酒、烟台葡萄酒、张裕白兰地等,都是久负盛名的佳品。

    等到宴会结束已经是晚上十点对,一顿饭只知道吃菜也没人敬酒的余显倒是精力十足的把几位喝醉酒的新建陆军同僚送回军营,然后落莫的一个人走回在军营外租凭下的院子:

    “什么?????有人跑了!!”
………………………………

第二十五章先破

    当余显听到伙房大妈告知那个npc铁匠学徒逃跑了,整个人都不好――这游戏竟然能让npc下属逃跑!要知道这个追求真实的游戏在一次系统更新中已经将状态面板给取消了,现在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摸索,所以下属忠诚度玩家都是两眼一摸黑。

    余显也很纳闷,各地的卡子房都打过招呼了,怎么没看到咧;而且余显自问对下属npc还算好的,每天有荤(一点肉未)有素的,过节还加餐带看戏,也没怎么打骂过手下,包吃包住还包看病,也没干什么体力活,只是教授操纵车床,怎么一个半大不小的npc铁匠学徒偏偏冒尽被抓住挎打甚至丧命的风险也一定要逃跑咧!

    本着搞不懂就不想的余显首先的保证剩下的几个npc不会再逃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余显首先和言悦色的找伙食大妈去套套话,毕竟相比其它几个壮劳力就算跑出去也自食其为,伙食大妈40出头50不到的年龄在清末也可以称的上高寿了,离开余显之后明显自身难饱:“蔡大妈,你说说我这一不缺吃喝,二不曾打骂,三又不劳累的,那个姓梁的铁匠学徒跑什么啊?”蔡大妈正在择菜,听到余显说话也不吭声,只是规规矩矩的放下择菜的手听着。

    余显看此,接着道:“我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人,只是他一声不吭的跑了实在是不像话,若他有什么难处,说一声就行,别看我穿着洋人样式的军装,但我好歹也是朝廷正五品的经制武官,水晶顶,补服绣熊的,与同知平级,比什么知县还高了两品。这个小梁逼急了我去找济南官昨天喝酒的几个同知,道员,我就不信这一会儿他能逃出山东省!他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我不信我照着契约上的户籍还找不到他人!”

    蔡大妈手抖了抖,老老实实他说:“老爷,您有所不知,这个小梁家里并不是太差,只因上面哥哥很多把他送到铁匠铺当学徒,可惜遇上个大烟鬼师傅”蔡大妈抬头看了看余显脸色平常,就大着胆子接着说:“这小梁在跟着师傅当学徒时有个相好的,据说是义和拳黑灯照(寡妇)某位大人物的女儿。前些日子在军营门口相见,不知与此事有无关系。”

    余显看着蔡大妈提起义团时亲近的眼神的脸色,心里五味杂陈:

    义和团的导火索是教案事件

    同治元年(1862年),江西巡抚沈葆祯为教案事曾派员到民间密访,问起民众为什么要与教士拼命,民众回答说:他们要夺我们本地公建的育婴堂,又要我们赔他许多银子,且叫从教的人来占我们的铺面田地,又说有兵船来扶制我们。我们让他一步,他总是进一步,以后总不能安生,如何不与他拼命?可见,教方妨害其生计的侵略活动,是迫使他们起来反抗的最直接原因。由于民受害最深,抗争也就最坚决。当查访者问及“教方真的有兵船来,难道你们真的与他打仗吗?”民众回答说:目下受从教的侵凌也是死,将来他从教的党羽多了,夺了城池也是死……横竖总是死。他不过是炮火厉害,我们都拚着死,看他一炮能打死几个人。只要打不完的,十个人杀他一个人,也都够了。

    德国圣言会传教士安治泰说:“哪里有教民,哪里就发生词讼。”

    备受教案困扰的曾国藩在奏折中写道:“凡教中犯案,教士不问是非,曲庇教民;领事亦不问是非,曲庇教士。遇有民教争斗,平民恒屈,教民恒胜。教民势焰愈横,平民愤郁愈甚。郁极必发,则聚众而群思一逞。”

    张汝梅在处理完大刀会案件后指出,教民“一经入教,遂以教士为护符,凌轹乡党,欺侮平民,睚眦之仇辄寻报复。往往造言倾陷,或谓某人毁谤洋教,或指某人系大刀会匪,教士不察虚实,遂欲怵以兵威。不知教士之势愈张,则平民之愤愈甚”。

    袁世凯尽管极端仇视义和团运动,然对于民教相争一节,仍不得不坦陈“东省民教积不相能,推究本源,实由地方州县各官,平时为传教洋人挟制……往往抑制良民……而教民转得借官吏之势力,肆其欺凌,良民上诉亦难伸理。积怨成仇,有由然也。”

    1861年恭亲王奕奏:“传教士每以民间琐事前来干预,致奉教与不奉教之人诉讼不休。……奉教者必因此倚恃教众,欺侮良民……为地方官者,又或以甫定和给,惟恐滋生事端,遂一切以迁就了事,则奉教之计愈得,而不奉教者之心愈不能甘。”

    鲁迅先生的名言:“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尽管义和团在齐鲁爆发被清廷不断打压,实际掌握政局的慈禧太后多次发布严禁义和团的上谕并组织军队进行围剿。但义和团还没有到运动后期那样,由于成员日益复杂,出现了许多违法乱纪的现象,但连后来的清政府上谕也不得不承认“……涞涿拳匪既焚堂毁路,亟派直隶练军弹压。乃该军所至,漫无纪律,戕虐良民,而拳匪专持仇教之说,不扰乡里,以致百姓皆畏兵而爱匪,匪势由此大炽,匪党亦愈聚愈多”对义和团后期纪律败坏的记载:“城中日焚劫,火光连日夜……夙所不快者,即指为教民,全家皆尽,死者十数万人。其杀人则刀矛并下,肌体分裂,婴儿生未匝月者,亦杀之残酷无复人理”,“京师盛时,居人殆四百万。自拳匪暴军之乱,劫盗乘之,卤掠一空,无得免者。坊市萧条,狐狸昼出,向之摩肩击毂者,如行墟墓间矣。”“义和团之杀教民毛子也,京西天主堂坟地,悉遭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