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论战庚子 >

第27章

论战庚子-第27章

小说: 论战庚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支书家里有六五军装),军队在社会政治经济体系里的地位也由冷战所决定,极为重要;事实上说那个时期军队集中了最优秀的社会人力资源,甚至不局限于战斗力和科研知识分子,包括杰出的医生、艺术家、擅长打篮球的大个子等等……

    第二共和国80、90年代,国际国内大气候和小气候共同影响,这句俗语甚嚣尘上,无它,军队的单位价值急剧下跌罢了。

    由于清代旗民之间的有意隔离,导致民间武士终究难以真正成为八旗贵族那样的皇家亲信。对于大多数武举出身的人而言,他们只能在绿营内升迁,仕途的终点便是提督、总兵(前期如张勇、赵良栋、孙思克,中期如杨芳、杨遇春、余步云),而八旗武人则可内赞百揆、出藩方司(如阿桂、阿里衮等)。这令像汉代那样的军功贵族群体始终无法形成,也就无法培养出关于武人荣誉的历史记忆。当然,文武之间隔,前代多有,但在类似武人的系统中间仍树立藩篱,这是清代所独有的。

    所以对打仗无法,残民有道的巡防营来说真可谓是:“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可巡防营的士兵一听说有个五品大员来“挑拣亲兵”立马一个个一手拿着烟枪一边背着仿曼利夏的快利步枪争先恐后的跑过来。
………………………………

第三十八章招兵买马

    余显在巡防营东挑西拣了半天,还是看不上巡防营这些连民国中后期的滇军的“双枪兵”都不如的兵!四川的“双枪兵”好歹川军拿滴烟枪不是抽鸦片大烟,川军抽的烟跟现在的烟没有区别只不过是没有经过加工过滤的烟叶而已,没有滤嘴就用烟枪,四川叫叶子烟……清末滇军在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滇军精锐,骁骑劲旅,冠于全国”之称。除此之外,滇军乃是有名的“双枪兵”,这里所说的双枪,并不是指装备先进,一长一短,而是一杆火铳,一杆烟枪,基本上是这些兵将的标配武器。双枪兵不但有“双枪”之奇,装备的“弹药”也别具一格。每到发饷之日,一半大洋一半烟土仍是惯例,即便没有大洋,全部换做烟土也无可厚非,滇军上下乐意接受。火铳没有火药可以商量,烟枪没有烟土万万不能,那是铁定要军营哗变。由此可以想象这些清末滇军江河日下的作战水平和身体素质,一旦战败,缴枪可以,烟枪却是打死不交。

    可巡防营更差,巡防营是挑选已经糜烂的旧绿营和勇营的精壮,另招募民丁,编组而成,其性质系以保卫地方,如警察保安队,其编制分为马队和步队。马队余显自然不敢想,看过历史小说的都知道一匹战马的口粮顶的上几个士兵的口粮,虽然巡防营马队战马羸弱不堪,士兵马术也不咋样,虽然余显手下一哨兵的编制、粮草、军饷都是由清廷提供,可惜袁大巡抚开的批条上明确的写出了是步队。要知道骑兵直到二战才被机械化部队彻底打压。在1900年的中原大地上,骑兵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余显抹了抹压根不存在的口水想到。

    实在挑拣不下去的余显索性就跟陪他选兵的那个的步队管带带到一偏僻的营房中贿赂了二百大洋就如愿拿到了14张空白的腰牌是信息较为复杂的古代身份证,出现在清朝。清代身份证叫的最多的名称是――“腰牌”,腰牌子上不仅要写清楚“姓名”、“年龄”、“单位”、“职业”、“官衔”……还会特别注明身份证的用途。更绝的是,要求比较高的腰牌上还会把持有者的面部特征录入,这也许就是现代身份证上要贴照片的起源。把面孔特征写到腰牌上,有点像现在要求把持有者指纹录入一样,是极为厉害的一种手段,当时还没有整容术,面部特征信息十分管用,想冒充还是颇为困难的。

    当然余显手中的腰牌除了写了“济南府巡防营xx哨”外只有“面色蜡黄”一条,在中国随便找个npc就可以顶上。至于制服弹药余显又花了五十个大洋才拿到手。

    万事俱备,只差兵卒,可这兵年何处寻?旧绿营和勇营、巡防营是没指望。余显想着想着走到了自己租下的院子,院子里只剩当初那个伙食大妈守着一堆机器,还好自己租的院子离军营不远且和巡逻官兵打了招呼,重点盯防,否则以清末治安,余显两三天没回院子里面估计啥都没剩下。

    一进院子就见伙食大妈迎了出来,本来15日那晚他烧了卖食契,工匠们重归自由又有了遣散费就各回各家了,只有伙食大妈无处可去,就干脆留了下来,余显想想元宵节前那几千块大洋打了水漂就更是郁闷不已。

    伙食大妈在旁边问道:“老爷在烦什么?”余显本来有些不耐烦说:“缺人!”伙食大妈小心翼翼的回答:“巡防营的老总入不了老爷的眼。”伙食大妈刚刚看到余显领着几个巡防营的兵运军服进军营。余显也没怎么在意:“你晨山东本地人,说说那的人当兵好。”

    伙食大妈小心翼翼的说:“要不用老爷老乡放心点”余显顿时恍然大悟,袁世凯之所以让他去审案是因为游戏中他落的是福建籍,尽管现实中他是云梦人去福建打工而已,用他首先避开河南npc和山东npc之间的地域矛盾,加上一个王占元正好一个npc一个玩家显得公平。

    余显就开始找鄂商在鲁会馆和闽商在鲁会馆看有没人。福建人没找到几个,没办法福建人基本上都下南洋的居多,北方福建多的地方只有一个――北洋舰队,闽系人基本把持了晚清民国的海军要职。。。北洋舰队能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人来自福建,各主要战舰舰长及高级军官几乎全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并多曾到英国海军学院留学实习。中层军官内多有原留美幼童,被召回国后到福建水师学堂学习海军后服役。

    余显自认自己一个伪福建人也没能力从经过甲午海战惨败的北洋舰队中挖人。倒是意外的发现了不少湖广枣阳人。

    山东济宁和湖北枣阳两地的人用方言交流毫无障碍,济宁方言是古代鲁国方言的发展,春秋战国时鲁国的领土,大多全在济宁,济宁话属于中原官话蔡鲁片。

    枣阳属于襄阳市管辖,其方言属于西南官话鄂北片,从很多俗语词汇上就可以看出来,但音调上又与中原官话相近,因为枣阳与河南唐河、新野、桐柏接壤,由于音调上很接近,外省人一般无法分辨枣阳话和河南话的区别,不可否认的是,枣阳北部人民的方言在词汇上完全与河南话相同,主要带有很清晰的后鼻音。

    枣阳中部南部的人说话都不带后鼻音,这点与中原官话不同。

    自古以来,江苏北部(如徐州),河南大部,山东西部(枣庄,菏泽等),河北南部(邯郸等),安徽西北部(阜阳等),湖北西北部(十堰,襄阳)属于古代的中原地区,交流较为密切。襄阳地处南北要冲,南船北马,以此为界,与北方地区交通往来。只要不讲特别生僻的土话和俚语,交流几乎没有障碍。

    余显老家云梦不远的枣阳倒是又些人,余显摆出五品官的身份以及祖籍信息倒是很快收拔了批人。
………………………………

第三十九章应付

    1900年2月20日,余显和王占元正式出发去泰安办案。从济南到泰安中间只隔着一个鲁中山区,直线距离只有区区50多公里。本来余显是准备一个上午就快马加鞭赶过去。

    “什么?王占元病了?还很严重。”余显刚刚从刚招来的湖广籍兵听到这个消息时楞了一会。要知道一直到1934年9月15日,王占元在天津寓所病死,终年七十四岁。昨天余显去找王士珍时王占元还是一副神采飞扬的样子,怎么一个下午过去了,王占元就病入膏肓了

    可是余显还没有出院子,就发现今天有些不对劲……北洋启明的著名包工头,之前在黑龙峪村卖过水泥的王七蛋带着几个余显不认识而且明显不是武卫右军的玩家在门口等候。当余显看到王七蛋的时候总感觉忘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余显甩了甩头,出来迎接他们,王七蛋那伙人起初看到余显在摇头时候脸色有点阴沉,可是余显出来迎接他们时候却恢复正常。双方一阵寒喧之后就进入正题:大家都是玩家,谁也不要为难谁,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多互相“帮助”“帮助”玩家,而且余显又恰好是玩家中目前官品最高而且是实职最高的一个人,特地奉上10万块大洋希望可以对他以后有些“帮助”。

    此时余显就算是再政治白痴都明白王七蛋带来迎见的这伙人的目的是什么,这些人尽管一句话也没有说这次泰安事件的审查工作,可是在这个时间档口上突然拜访,和泰安事件没有关系谁信啊?可是这10万块大洋接不接就是个问题:清朝末年,我国许多省份先后铸造机制银币,其中有的银币背面铸有蟠龙纹,俗称“龙洋”。中国最早的龙洋是张之洞倡议铸造的广东龙洋。光绪十三年(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看到大量外国银币流入中国,充斥市场,扰乱经济,遂奏请朝廷自铸银币,以谋抵制。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政府批准由广东银元局试铸银币,这种银币正面是“光绪元宝四字,中心有四个满文字,也是“光绪元宝”,外围珠圈内为英文“广东省”及“七钱三分”字样,背面是蟠龙纹,上方为“广东省造”字样,下方为“库平七钱三分”。另外还有三钱六分五厘、一钱四分六厘、七分三厘和三分六厘五等四种面额,钱币界叫作“七三番板”,后改为七钱二分,叫“七二番板”。这是我国最早铸造的带有蟠龙纹的银币。样币送到北京后户部下令将正面的英文移到背面,而把背面的中文移到正面,就成为后来广泛流通的广东龙洋。

    按照龙洋“光绪元宝”重量“七钱三分”也就是大约22克或23克来计算10万块大洋有220公斤。余显虽然很眼馋这笔钱,可是也知道这笔钱不是轻易就能拿到手。泰安事件表面看起来是山东土著npc和玩家雇佣的河南籍npc酒后闹事,可是却摊上了这个多事之秋……义和团npc为了发泄对袁世凯的山东政府将义和团赶到河北、天津、北京等地的不满,肆无忌惮的宣传袁世凯等河北人帮助河南人排挤山东人,不然也不会让余显这个“福建籍”玩家去处理此案。玩家则是发泄对游戏的不满,作为全世界拟真度最高的游戏,杀个人型怪物(也就是npc)还得找各种借口,不然的话会被npc全体抵制,而且随着消息的传播,抵制的范围越来越广,不过可以得到npc身上所有的东西倒是比其他游戏更吸引人,所以许多玩家干脆去当土匪马贼,可他们却害的别的玩家也被npc处处抵制,玩家们的心情也自然趁着这次泰安事件爆发了。普通npc这次事件本来只是被义和团npc给蒙蔽了,可是npc本土乡绅却又因为玩家势力之前大规模的工业建设生产出来大量的工业产品扰乱了本土npc乡绅的霸占的市场,既得利益受到损害的npc乡绅也借着这次泰安事件把排外的对象指向了玩家。

    简单来说泰安事件就是多方势力交锋的结果,余显在这多方势力面前就是一只蚂蚁,就说义和团尽管背后靠山前任山东巡抚毓贤被义和团的教民案搞走了,在山东遭遇不利情况后,义和团开始向直隶等地转移。清政府严禁义和团,先后派出多批军队参与镇压。1899年,袁世凯在济南就任山东巡抚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