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乱臣 >

第146章

乱臣-第146章

小说: 乱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方面假惺悍的站了出来,得了清廷的一些好处之后,便兴冲冲的跑去约见俄国公使,作出一副尽力斡旋的样子,结果可想而知,俄国公使几乎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并且声称俄因必须惩罚清国,以挽回沙皇尊严,而挽回尊严的最好办法就是一口将辽东吞下,对此,法国人支持俄国人的做法。
    法国已经破罐子破摔了,他们这些年与俄国人一向走得很近,法国希望俄国能够来对付他们共同的敌人 德国,当然,也希望俄国能够好好的教教这个朝廷。就算是侵害一部分法国的在华利益也在所不惜,事实上,法国的在华利益已经所剩无几了。
    总理各国事务舞门乱了手脚,只好悲愤的向逞东驻防八旗下达抵抗谕令。
    辽东的局势瞬间糜烂起来,过不了多久,刚刚接到抵抗谕令的恭铿便毫不犹豫的带着人逃了,逃向了吉林,俄国人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黑龙江城,之后,又将目光落在了墨尔根副都统辖区,整个逞东仿佛如不设防一般,在俄军的骤然攻势之下,摧枯拉朽的引发了全线溃散,甚至旗人老爷们连战线都没有拉起来,就给打的满地找牙了,无数的旗人携带者家眷开始奔逃,蒙古旗兵倒是作出了一番抵抗地模样,却绝没有对辽东满洲旗兵有一点儿拉满州兄弟一把的心思,开玩笑,仗打到这份上,能明哲保身就是功,自个儿顾自个儿吧。
    雪片般的救急折子飞往北京城,关内震动,却拿不出可行的法子来,俄军开始时还极为谨慎。到了后来,看到这些八旗子弟的破落模样,便开始肆无忌惮了,一支支哥萨克骑兵开始不断的包抄、奇袭,处处都是烽火,争先逃亡的旗人哪里还逃得脱,被哥萨克追上便是一阵滥杀,随后抢掠一番又呼啸而去,不到半个月的功夫,黑龙江、墨尔根上千平米的土地,这也算是人类世界的一大奇观,当然也少不得要归功于旗人风声鹤唳的“反击”几乎是一小队哥萨克旗兵便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一座集镇,几十个斥候就能追着数百名败兵肆意砍杀。
    俄国人显然被这伟大的胜利冲昏了脑袋,尼古拉二世公然声称:“俄国无疑必须领有终年通行无阻的港口,此一港口必须与我们以前领有的地带相连,我们不需要掩饰,目标就是朝鲜。
    这无疑是笃定的认为辽东即将到手,指示俄国人尽快结束辽东的战役,对朝鲜寻觅战机了。不冻港口,也只有朝鲜最为合适。俄国陆军大臣库罗帕特金公然叫嚷:“我们将把满洲变成第二个布哈拉。”随后,沙皇宣布成立远东总督区,任命阿列克塞耶夫为总督。此时的俄国,已经将辽东视为它的领土范围了,就像他们祖先经常做的一样。
    第二章送到!~!
    ..
第一百四十章招安
    …“二岭堡。数百米长的边墙里外到处一座座营盘,明代智沙岭驿,满人入关之后,由于不许汉人出关的政策,使得这里长达上百年弃之不用,逐渐的荒废下来。而后闯关东的汉人曾将此地作为落脚点,也逐渐对这里做了一些修耸了,如今吴辰三大主力团在此地布防,架设电报线、挖掘壕沟、搭起营帐、派出斥候,一切都显得紧紧有条。
    一封封的战报传至吴辰手里,电报在案头堆得老高,有各地求援的告急,有朝廷催促的谕令,有各国的“建议”有钦差总办荣禄从山海关传来的军令,还有俄军的情报,这些信息由电报员分类随后再捡些重要的送到吴辰手里,请吴辰过目。
    俄军来的实在太快,吴辰都有些吃不消,在不知道俄军军力配属的情况下,贸然开战绝对不是个好主意,他只下令部队在盛京城附近驻扎,令人四处打探消息,英国人方面对情报上对吴辰的支持不留余地,吴辰总算是胸有成竹,了解了俄国人大致的实力。
    俄国自克里米亚战争之后蛰伏已久,此时陆军常备军总兵力约  伤万人,后备役军人达奶万人。其中将  的兵力部署在西部地区,在远东只有正规陆军部队愕万余人,这个数字看上去似乎吓人,其实西伯利亚的俄军武器仍然停留在原始水平,近十万正规陆军居然只配置了火炮九十一门,远远低于同期的欧洲水平,甚至落后于此时的淮军,而且大多数还是淘汰下来的加农炮,这些玩意儿只有在拿破仑时期才用的上,至于现在,
    令吴辰感到庆幸的是。尼古拉二世为了实现他对远东的野心,很早之前就开始着手西伯利亚铁路的修建,可惜由于投资巨大,且障碍重重,至今为止,铁路并没有全线开通,也既是说,就算和俄国人进行一场战争,俄国人也不可能将西部的优势兵力大量投入到远东来,否则吴辰别说来辽东,早就龟缩在朝鲜高吼武装保卫乐浪了,整个北朝鲜就算走进行最彻底的动员也不可能凑齐二十万人,而俄国人的正规兵力是他的五倍,还有近四百万人的预备役,一旦投入到辽东、朝鲜,没有人能够阻挡其锋芒。
    现在吴辰面对的只是十万俄军,而且大多是西线淘汰下来的二线部队,武器、装备明显处于劣势,这就让吴辰有了决战的希望,他仔细分析了双方的优劣,虽不至自信满满,也多少有了些计较。
    现在当务之急的是趁着俄军没有进入奉天之前迅速的解决调盛京的  乱党”荣禄早已不耐烦的催促了七八遍,见吴辰没有动作,在山海关差点儿急得跺脚,偏偏对这个愣头青他是鞭长莫及,也没有出关的胆量,只能派出几个人来传话,好说歹说,非逼着吴辰尽快攻克盛京。
    许多黑龙江、奉天的满人也纷纷朝这个不起眼的地儿开始聚拢,不管如何,这里怎么也有兵护着,不至于丢了性命,这些个旗人有了藏身之处,便一改从前的风声鹤唳和逃亡的凄惨又开始悠闲起来,在大营附近搭起了茅棚暂且住下。又开始摆起了谱,成天溜到大营外抱着手冷眼瞧着里头操练的新军,插科打禅,时不时发几句冷言论语的议论,嘴角多半还带着点嘲讽。
    里头的士兵瞅着不顺眼,有一次还发生了口角,几十个兵涌上去狠狠揍了一个狗嘴吐不出象牙的家伙,那些个旗人便先是一下子炸开了锅,纷纷说汉兵打旗人啦,这天要变啦,吴辰要反啦,结果吴辰带着兵直接将那几个嚣叫的家伙抓起来在堡子外的小河边儿狠狠抽了几鞭子,这天寒地冻的几个旗人被录干净了衣服,被打的皮开肉绽,有一个嘴硬的一边抽一边还在叫:“怎么着?知道爷是谁吗?瞎了眼的狗东西,你打,爷今个儿倒要瞧瞧,”哎哟,,你还真的打啊,”
    “老子叫吴辰,别说打你这狗东西,在老子面前不老实,天王老子都甭想有好日子过。”吴辰冷笑着负手,气定神闲的对边上围拢的旗人放出这句话,便带着人走了。
    吴辰是谁啊?所有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心说没听过这号人物啊,这里是辽东,吴辰的消息传的还没有这么广,只有几个吉林旗人知道些吴辰的底细,等传开了大家伙儿才知道,原来这家伙就是那个流传的很广的愣头青哪,这,这样的人还是躲着吧。
    这些都是些底层的旗人,被吴辰一威慑,立即就夹起了尾巴,一个个离着大营远远的,也再不敢去靠近那些兵了,可怜巴巴的,仿佛是没了主人声势的癞皮狗。
    一些旗人勋贵就不同了,他们仍是高高在上的模样,大摇大摆的去找吴辰念叨,撺掇着吴辰去收复盛京,有人跌足长叹,有人捶心顿地  具言盛京城里的悲惨事儿。吴辰冷眼看着他们,他们眼泪倒不是假的,是真真的痛到了心里,祖宗的坟都给人挖了,谁能不悲恸呢?这里面还有不少的黄带子宗室,从来只有他们欺人,没有人这样欺过他们,这种惶然无助,又带着点旁支皇族的桀骜的落魄模样才是令人大开眼界。
    吴辰告诉他们的却是:“俄军日益逼近,现在若攻打盛京,得不偿失,当务之急的是立即组织抗俄,这些蟊贼已不是问题了。”
    有人气的跳脚,高声质问:“怎么着?难道这盛京城就放任不管了?吴辰,你胆子也忒大了吧,这盛京城可供着咱们的祖宗
    吴辰心里说:“盛京城供的是你们通古斯掼尔,沁老子有什么干系。”他阴冷笑盛京自然要心友四,为了辽东大局,吴某已派人进盛京招安这伙蟊贼啦,诸位稍待,很快就有消息。”
    吴辰的话不啻于一枚炸开,瞬间令那些个旗人们张大嘴说不出话儿来,这是一个大清朝的臣子应当说出来的话吗?岂有此理,天下什么样的蟊贼都能招安,唯独这群混账是断然不能妥协的,多少旗人死在盛京城下,多少人的祖坟给挖了,招安,招个屁。
    “好,好你个吴辰,你是这个一个二等伯满脸青灰,一脸烟容的朝着吴辰竖起了拇指儿,言语中多有奚落,他显然是气急了,连那冷笑都带有狰狞,随后负着手,又恢复了那股子主子爷的气派,抖抖钉鞋:“咱们走着瞧罢,吴大人,路是你自个儿选的,莫要后悔他朝身边的几个旗人努努嘴,高声道:“咱们走,去山海关,去京城,去和人说,这辽东,咱们旗人说话不算数啦,天要变啦,说不准将来吴大人顺天应命。咱们还要巴巴的上一道贺表呢,走。
    几个旗人走了个干干净净,临末了还有一个旗人龇牙朝着吴辰冷笑一声,呸的一口吐沫吐在地上,仍是那一副桀骜又病容的样子走了。
    “少帅,招安的事,”袁世凯一直在边上揪了一把汗,吴辰胆子也忒大了,竟擅作出这样的主张,这事儿传到京城去,恐怕朝廷立马以通贼的罪名将他锁拿了。
    吴辰摆摆手,一脸不屑:“慰亭怕了?”他自嘲的笑笑:“这一仗辽东若是败了,自不去说,咱们的本钱都得贴进去,可是一旦胜了,吴家人声誉正隆,座拥十万精锐,又有西洋各国支持,朝廷该会又玩起那一套狡兔死走狗烹的把戏了吧。你甘愿咱们的心血就这样付诸东流?。
    吴辰冷笑道:“我不甘心,走到这一步,咱们已没有多少回头路可选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道理想必我不必多说吧,等着瞧吧,朝廷不能把我怎么样,他们还指望着我们去和俄国人拼命呢,俄国人战败,就是朝廷对我们动手的时候,招安这伙蟊贼要动手,不招安同样要动手,只是理由不同罢了
    袁世凯一时语塞,吴辰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吴辰不是李鸿章,朝鲜大捷、越南大捷、辽东大捷足够震撼清廷的统治,更何况并不是太听话的家伙,如果袁世凯就是朝廷,恐怕也会作出这个选择。
    吴辰笑了笑:“慰亭,你是怎样想的?”
    袁世凯到是有了那么点去意,合着吴辰这个疯子厮混一起。实在太过刺激,心里素质再好的人也颇有些承受不住,甚至袁世凯打起了悄悄向朝廷告密的念头,将吴辰今日这番大逆不道的话统统抖落出来,就算不跟着吴辰混了,到了朝廷  多半也会有个优喔的官儿给他做,只是这个念头稍转即逝,上一次仁川叛乱的处置方法仍在他脑中挥之不去,如噩梦一般在他的脑海盘桓,他没有这个胆量。
    况且以他现在在朝鲜新军中的资历,这几年努力奋斗而得到的一切都在朝鲜,若是让他去朝廷,他未必能有今日的前途,他咬了咬牙:“吴大人怎么做,袁某愿做马前卒,招安的事就交代在袁某身上罢,我去和那些蟊贼谈,至于朝廷他的嘴角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