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统御全球 >

第11章

统御全球-第11章

小说: 统御全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隆美尔的住宅是不是很奢华,隆美尔现在不是很有钱吗?”

海德里希虽然不会偏袒隆美尔,单也不会去故意陷害隆美尔,他如实地禀报道:

“我的元首,从盖世太保秘密调查的情况看,隆美尔的两处住宅极为简朴,所有家具都是以前的旧家具,隆美尔在银行的存款也只有两万多马克,与他的收入完全相符。”

“难道隆美尔就没有偷偷买的豪华别墅?”

“没有,没有人可以瞒得住盖世太保的调查。”

希特勒还不死心,继续问道:

“难道隆美尔就没有其它秘密存款?比如在瑞士银行里面的秘密存款。”

“没有,我的元首,隆美尔在瑞士银行没有个人账户,我亲自到瑞士银行核实过了。

……

第19章法国战役前奏(上)

隆美尔与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用在波兰搜刮的财富组建了一给老兵基金,这个基金的用途是为那些伤残的军人提供资助,目的是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要动用这笔钱必须要隆美尔与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三人共同签字才能生效。”

希特勒可是一战老兵,他因为受伤差点失明,那段衣食无着落的日子,希特勒可是记忆深刻,隆美尔他们把搜刮的财富作为老兵基金,不光符合希特勒的意,而且还表明隆美尔是一个看重自己荣誉的真正军人,这让希特勒明白隆美尔绝对不是那种贪婪的蛀虫。

“隆美尔是一个真正值得信任的军人,如果戈林有隆美尔一半清廉就好了。”

希特勒的后半句话,海德里希立即过滤掉了,这事儿不是他参与的,戈林这个嚣张的空军元帅,海德里希这个盖世太保同样惹不起。

这次对隆美尔的全面调查,让希特勒彻底对隆美尔放下不信任的心,希特勒已经在心里暗暗打算把隆美尔作为心腹爱将培养。希特勒提拔重用隆美尔,其实希特勒还是为了自己,为了对德国国防军的掌控,所以他才会不断安插和提拔忠于他的国防军将领。

……

到达驻地的第七装甲师也没有闲着,隆美尔让手下的士兵继续训练各种战术配合,只是训练的时候只能使用假坦克,现在是隐蔽等待攻击的时期,当然不能把坦克开出森林晃悠。

而隆美尔此时却和一帮师部参谋在作战室内,反复推演他们即将到来的战斗。

说实话穿越者隆美尔虽然拥有了隆美尔本身的一切军事知识,也拥有穿越者知道历史的优势,可穿越者隆美尔还是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有一种天然的恐惧。

这可是真枪实弹地冲锋陷阵,转瞬之间就是成千上万人的死伤,从现代穿越过去的人,怕要有一段适应时间。

初次上战场肯定是这样,隆美尔为了确保自己首战必胜,亲自带着侦察兵悄悄潜伏到比利时边境,然后使用自己的“上帝之眼”把自己将要进攻的地区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虽然隆美尔此时的“上帝之眼”只有六十公里的探测距离,这对于一名师级指挥官来说,基本上够用了。

“上帝之眼”的清晰度达到了十厘米,这样的清晰度就连一个人都可以看清楚,比利时在边境地区修建的工事当然也逃不过隆美尔的“上帝之眼”。

只要隆美发现了敌人的工事,就立即在地图上标示出来,炮兵就会精确算出他们的坐标,等开展之后在第一时间用重炮摧毁。

当隆美尔看完比利时边境地区的防御后,瞬间又信心满满了,为什么啊!因为比利时边境的防御工事极为稀疏,好多工事周围杂草丛生,一看就知道这些防御工事根本就没有多少人防守。

从边境地区通往阿登森林的公路上到是设置了路障,可路障后面并没有防守的部队,也没有防御的火力点。

在隆美尔用“上帝之眼”仔细把阿登森林周边的探查完毕后,得出一个结果:

“这样的防御,连豆腐渣工程都算不上,德军可以用极为轻微的代价轻松突破。”

“上帝之眼”真是一个好东西,差点可以赶上现代的高清侦查卫星了,敌人的一切休想逃过这双在天空俯视的“眼睛”,这完全就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啊!

……

1939年德国征服波兰后,阿道夫?希特勒提出和平建议,但为英法所拒绝,于是希特勒便决心用实力来逼迫英法求和。10月9****在给德国陆军将领的一个指令中,阐明了他之所以坚信进攻西欧是德国唯一出路的理由。他担心和苏联签订的条约,只有在符合苏联的目的时才会使苏联保持中立。

因此一但英法向德国进攻,苏联很可能从背后给予致命的一击。所以他要提早在苏联准备好之前进攻法国。他还相信一旦法国失败,英国也会就范。但以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为首的德国陆军将领们坚决反对,理由是德国陆军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击败西欧军队,一但开战,德国必亡。希特勒严厉斥责勃劳希契等人胆小怕事,并命令他们无条件遵从他的主张。

自从德国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而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其与盟军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在欧陆上处于未交战的状态,被称为假战。阿道夫?希特勒曾希望法国和英国默许德国征服波兰并立即停战。因为德国的原材料储存量非常不足(需从外地进口)。

目前德国的战争机器主要依靠自苏联的原材料,出于两国********的不同,使希特勒对该情况感到不安。因此在10月6日,他曾向英法两国提出和平建议,未等到两国答复,在10月9日已为应对盟军否决其建议的可能性,希特勒也制定了军事行动:《元首第6号特别训令》。

德国陆军参谋总部在希特勒的一再催促下,制定出了一个代号为《黄色方案》的西线作战计划。此计划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进攻法国的施里芬计划相似,即把德军主力放在右翼,通过比利时去进攻法国。但是A集团军参谋长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却讨厌这个方案,认为不过是老调重弹。希特勒本人也不喜欢这个计划。曼施坦因提出了他的的战略构想:德军进攻的主要矛头应放在中央,而不是在右翼。

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对具有战略决定性的突破口阿登森林地带,实施主要突击。这是攻其不备、出奇制胜攻入法国的一条捷径,可切断南北盟军之间的联系,分割合围英法盟军,迅速灭亡法国。但是德国陆军总司令******?冯?布劳希奇拒绝将曼施坦因的计划转呈希特勒。

1940年1月10日,一名携带《黄色方案》的德国空军军官因座机迷航在比利时迫降,由于无法把这一重要文件全部烧毁,致使一部分落入英、法手中。于是曼施坦因再次向陆军总部提出他的观念,这使勃劳希契非常厌恶,把他调任第38步兵军军长。但曼施坦因乘希特勒接见各新任军长之机,将他的见解直接向希特勒作了陈述。

希特勒对曼施泰因的陈述,“简直象精灵似的理解非常快”,并表示他个人完全同意曼施坦因的见解。第二天,希特勒便召见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和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命令他们以曼施坦因的建议为基础,立即制定出一个新的作战计划来。

第20章法国战役前奏(中)

虽然布劳希奇和哈尔德强烈反对曼施坦因的建议,认为其所谓的秘密通过,实在是一种疯狂的假设,它将使德国装甲部队的精华面临法军侧翼攻击,并可能导致全军复没。但在希特勒的压力下,两位陆军首脑屈服了。于是,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奉命根据曼施泰因的建议重新制定作战计划。

1940年2月22日,希特勒批准了与曼施坦因设想大致相同的新作战计划。德军参谋部将这一计划取代号为《挥镰行动》。据当时任第19装甲军军长的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说,除了希特勒、曼施坦因和他本人以外,几乎再没有任何人对这个计划是具有信心的。

1940年1月10日,1架德军梅塞施米特Bf108飞机被迫降在比利时马斯特里赫特北面的马斯梅赫伦(所谓的“梅赫伦事件”)。机上的乘客是德国空军的要员赫尔穆?赖因贝格尔,他携带一本最新版本的“黄色方案第2号方案”。赖因贝格尔无法销毁文件,该文件很快便落入比利时的情报机构手中。

经常有人认为这一事件是德军计划进行重大修改的原因,但是这是不正确的;其实军事行动在1月30日被重新修订为“黄色方案第3号方案”,基本上符合先前的版本。1月27日,曼施坦因被解除A集团军总参谋长的职务,并调任在普鲁士的军级司令,于2月9日在斯德丁开始他的指挥工作。

这一举动是哈尔德为了消除曼施坦因的影响而作出的。曼施坦因愤怒的下属把他的方案提出以引起希特勒的注意,希特勒在2月2日获得了方案。曼施坦因被邀请于2月17日在柏林向元首个人解释他的建议。希特勒对该计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天,他下令按照冯?曼施坦因的构想改变计划。这些构想吸引希特勒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们提出了一些能达至获得真正廉价胜利的希望。

希特勒令弗朗茨?哈尔德再次更改计划,冯?曼施坦因没有进一步介入。哈尔德同意将主力,即所谓“战术突破力量”向南转移。冯?曼施坦因的计划没有多大凭借(从一个防御性的角度来看),因为阿登地区密林遍布,而且只有恶劣的道路系统,它们作为入侵道路是不可靠的。但因此一定含有出奇制胜的元素,这对盟国回应最初设想的计划将是至关重要的,即法国和英国的主要精锐部队向北前进保卫比利时。

为了有助于确保这种情况下,德国B集团军将攻击比利时和荷兰,给人的印象是他们是德军的主力,以吸引盟军东移进入预定之包围圈和牵制它们在这里。要做到这一点,现有10个装甲师中的3个仍被分配给B集团军。

但是,哈尔德无意偏离既定的原则,让A集团军的7个装甲师作一次独立的战略穿插。这让古德里安愤怒的是,这一点最初在新的计划里被完全删去。“黄色方案第4号方案”在2月24日发出,默兹河在色当的渡河点应该是在入侵第8天被步兵师攻占。

直到经过多次辩论后,才改为让装甲师的摩托化步兵团在入侵后第4天于此建立桥头堡。即使现在,突破和向英吉利海峡前进只能在第9天开始,中间5天的停留时间是为了让足够数量的步兵师可以追上与装甲部队建立一条连续的战线。

即使适应更多的常规方法,新战略还是引发了多数德军将领的抗议。他们认为如此集中力量在同一个位置上是不负责任的,穿插部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补给供应,而这些本已不足的补给路线更很容易被法军切断。如果盟军的反应也并不如德军的预期,该攻势最终可能造成灾难。不过他们的反对意见被无视了。

哈尔德认为,由于德军的战略地位似乎毫无希望的,无论如何,即使是轻微的机会以取得决定性胜利也比完全不行动而战败为佳。适应性的变化还暗示,它会令盟军更容易些逃往南部。哈尔德指出,如果这样,德军的胜利会更轻松,因为这将是对已放弃低地国家协约国(是1940年英法联盟的俗称)在声誉上一个巨大的打击。

此外,德军的战斗力将仍保持不变,将可以执行“红色方案”,之后全力进攻法国。然而,这方面的决定将不得不推迟到成功地完成“黄色方案”后才作出。事实上,德军的详细实施计划只包括头9天的行动;有固定的时间表以确定了前进的通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