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统御全球 >

第265章

统御全球-第265章

小说: 统御全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武装党卫军第1装甲掷弹兵团联同一个独立装甲单位实施进攻,攻下通往别尔哥罗德的公路,及击退了由奥廖尔机场向其左翼发动之反攻。

在击毁一些通过的T34型坦克后,德军在北部近郊住宅区建立据点,在东北另一些德军步兵,装甲车及突击炮尝试控制通往丘古耶夫的道路,这进攻深入奥廖尔市内。

同一天,武装党卫军第2霍亨施陶芬装甲师向奥廖尔西部发动攻击,当推进至市内,进攻为反坦克壕沟内配备反坦克炮的守军所阻止。

经过一场血战后,苏军的反攻归于失败,该师的一支分遣队向南攻击及切断了通往梅勒伐的公路。

大约下午9时,霍特第4装甲军团指挥官,命令豪赛尔立即率领武装党卫军霍亨施陶芬装甲师与敌脱离接触,代之以部署切断守军撤退的退路。

但是豪赛尔却从武装党卫军第9希特勒青年师装甲师派出一支分遣队以完成该任务,并通知霍特由武装党卫军第2霍亨施陶芬装甲师进行该任务风险很大。

7月19日晚上至7日凌晨一支德军突然驶过反坦克壕沟为进攻的装甲部队打开缺口,令该处守军大为震惊,这让武装党卫军第2霍亨施陶芬装甲师进至奥廖尔主要火车站。

武装党卫军第2霍亨施陶芬装甲师与敌脱离接触,利用武装党卫军第1阿道夫?隆美尔警卫旗队装甲师打开的通道,向奥廖尔北部推进及部署在该市东部。

日落时,德军继续向市中心推进,该师到达捷尔任斯基广场北面的两座大楼中间的位置,第2装甲掷弹兵团第2营在当天晚上与苏联狙击手及守军爆发激烈战斗,后在付出巨大伤亡下夺取广场,攻占后,该处被重新命名为“警卫旗队广场“。

当晚,第2装甲掷弹兵团第1营在约亨?派佩尔上校指挥下,与第2营在捷尔任斯基广场会合及向南推进,渡过奥廖尔河及建立桥头堡打开通向莫斯科公路的道路。

与此同时,该师左翼到达通往沃尔昌斯克的公路和另一条前往丘古耶夫公路的交汇处,在此防守以阻止苏军的反攻。

翌日,武装党卫军第1阿道夫?隆美尔警卫旗队装甲师向南前往奥廖尔河及派佩尔的桥头堡,以清除苏军在座大楼里的防守。

为清除在市中心的守军,第1装甲掷弹兵旅利用通往沃尔昌斯克的公路再次进入市内,同时派佩尔的部队向南突破,与守军残余进行零星战斗,及与师团左翼在通往沃尔昌斯克及丘古耶夫的公路交汇处会师。

虽然大部份武装党卫军第2霍亨施陶芬装甲师已离开该城,一个独立的装甲掷弹兵旅仍留在该市西南消灭守军,该旅在日落时清除抵抗,该市三分之二已落入德军手中,当天日落时该市完全落入德国人手中。

因为德军在奥廖尔的胜利,隆美尔面临两个选择,第一反击方式是苏军必然重新发动的攻势及实行与在奥廖尔相类似的行动——容许苏军攻入来,自己后撤、再反攻及包围敌人。

第二,或是先发制人的方式,由南方集团军及中央集团军联合对库尔斯克突出部实施大规模进攻,最终,隆美尔选择了先发制人的方式。

尽管代价沉重,但奥廖尔战役的胜利毕竟还是帮助古德里安稳定了南方集团军群德军的左翼阵地,完全避免了东部战线的困境。

而且还替古德里安个人赢得了元帅的军衔,就在奥廖尔战役结束不久之后,在由于奥廖尔之战而形成的库尔斯克突出部,将展开一场真正决定战争最终结局的空前会战,而库尔斯克会战,将是双方命运的转折点。

现在已经是7月中旬了,德国还一点点进攻到莫斯科防御圈,苏联莫斯科防御圈外,还剩下最后一股苏军重兵集团,只要歼灭库尔斯克的九十多万苏军,德军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兵临莫斯科城下,所以隆美尔要急着发动库尔斯克会战。

要打这样的大规模的,决定命运的决战,双方都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苏联也是一样。

【落叶首先道歉,这几十章有点水,感谢兄弟们的不离不弃,今后绝不灌水了。】

心里话,落叶先前是满怀激情,满怀信心来写这本书,收藏也有一万多,落叶说句良心话,前期落叶绝对是激情万丈在写作,书的质量大家也应该看得出来。

后期本书质量下降,都是订阅给闹的,一万多收藏,才七百均定,落叶心里真是凉透了,前几日和书友群的兄弟们聊天,心中的疙瘩终于解开,今后继续激情写作,落叶也请稍微也点经济能力的兄弟,没有花五元自动订阅下本书,QQ钱包,微信钱包充值又方便,是吧!拜托了。

利的订阅,我的激情,说好了哦,不准耍赖。】

第479章神不知鬼不觉

【兄弟们,订阅走起,落叶向你们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来吧!一起经历风雨。】

要打这样的大规模的,决定命运的决战,双方都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苏联也是一样。

斯大林在房间内不停地来回踱步,他脸色铁青,双目赤红,玉米芯做的烟斗叼在他的嘴上,不时“啪嗒……啪嗒……”地吸两口,烟雾从斯大林的嘴角和鼻孔里面喷射出来。

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等几名斯大林十分信任的高级将领坐在下面鸦雀无声,眼前的危急局势只能是斯大林来拿主意,到底是放弃或者是坚守库尔斯克,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朱可夫同志,你说说放弃库尔斯克的好处。”

朱可夫闻言,立即起立汇报:

“斯大林同志,我们在库尔斯克地区虽然还有九十多万部队,可德军三个集团军群已经成扇形包围了上来,在可是五百万多万精锐德军。

如果我们选择坚守库尔斯克地区,那在九十多万部队一定会被德军包围并且歼灭,绝无例外。”

斯大林点点头,算是认可了朱可夫的话,斯大林思考片刻,又继续问道:

“如果我们选择坚守库尔斯克地区,我们那九十多万部队能坚守到冬季来临吗?”

朱可夫只能无奈地摇摇头,继续阐述他的观点:

“尊敬的斯大林同志,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比如基辅战役、布良斯克战役等,可以得出一个十分肯定的结论,哪怕我们被德军包围的部队有一百万,我们也坚守不了一个月,半月是极限。

所以我建议,在今后的战斗中,我们要尽量避免被德军重兵包围。”

斯大林不是很满意朱可夫的话,因为他想坚守库尔斯克地区,但斯大林毕竟不是笨蛋,他还想问问其他高级将领的意见:

“华西列夫斯基,你说说我们在库尔斯克地区应该采取何种策略?”

华西列夫斯基是和朱可夫一样的名将,他的观点和朱可夫是完全一致的,今天必须乘着这个机会说服斯大林同志,红军真是不能这样无休止的损失下去了,因为四十五岁以下的都在被征召入伍了,甚至包括女人。

“伟大的斯大林同志,我认为我们当前必须放弃库尔斯克地区,把那九十多万兵力全部调入莫斯科防御圈,从而增强莫斯科防御圈的兵力。

再加上英美援助给我们的武器装备,我们这九十多万部队比放在库尔斯克更有作用,只要莫斯科防御圈有了在九十多万精锐部队的加入,德军再想要攻占莫斯科,其难度起码要增加两三倍以上。”

斯大林的指挥艺术虽然只相当于一个团级干部,可斯大林斯大林也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识人与用人,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就是斯大林一手提拔起来的。

这两人对斯大林是无限的忠诚,斯大林对他们也是非常的信任,他们两人都建议放弃库尔斯克,斯大林在思考片刻之后,觉得他们说的也有道理。

斯大林叼着烟斗继续在房间内踱步,整个房间内只有斯大林的脚步声,稍许,斯大林发话了:

“我决定把库尔斯克的所有部队调回莫斯科,然后在莫斯科与德寇决战,我相信德寇一定会尾追我们的后撤部队。朱可夫同志,你作为莫斯科守备军总司令,请做好撤退和应付德寇追击的准备。”

众人一听斯大林终于下定决心放弃那如同鸡肋的库尔斯克地区,顿时面色一喜,然后异口同声地答道:

“保证完成任务。”

……

隆美尔虽然没有分心去管德国内部的琐碎小事,但他并不轻松,东线五百多万部队,各种物资消耗,每天都是天量数据。

战线越往苏联境内推进,德国的后勤压力就越大,在德国快要进行库尔斯克会战的时候,前线各军反应:

“弹药严重不足,士兵极度疲劳,前线各军请求修整一周,同时等待各种物资的补给。”

隆美尔是从基层走上元首宝座的,士兵的难处,隆美尔肯定非常的清楚。自从德国发动战争的这一年半,德军各部几乎没有得到休整。

现在前线各军要求休整一周,而且还是在弹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哪怕隆美尔非常想兵临莫斯科城下,但他都无法拒绝前线各军的请求。

隆美尔迫于现状,不得不下令前线各军后撤三十公里,脱离与苏军的接触,然后休整一周。”

隆美尔这个命令完全没有错误啊!既然要休整,肯定要脱离与苏军的接触吧!这个命令,放在平时不会错。

可这命令恰恰在斯大林准备撤回库尔斯克地区的九十万苏军的时候,那这个命令就大错而特错了。

朱可夫本来打算为撤退九十万部队付出二十万伤亡的代价,结果德军主动后退三十公里,朱可夫立即抓住在千载难逢的机会,连夜组织部队后撤。

就算是这种十分有利的撤退情况下,朱可夫为撤退也费尽了心机。比如他让部队在撤退前先用枯草做成假人,然后在给草人穿上衣服放在战壕内。

朱可夫还把撤退放在晚上,所有的车灯完全关闭,只借助月光前进,如此情况下,德军的侦察机虽然每天在库尔斯克地区上空巡查,可他们没有发现苏军的大撤退行动,九十多万苏军,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库尔斯克跳了出去。

本来只有一百五十多万防守兵力的莫斯科,兵力因此猛增到两百四十万,本来就有完善防御工事的莫斯科,在得到在九十多万苏军的加入之后,防御力量空前高涨,德军在想要轻易拿下莫斯科,已经不那么容易了。

如果德军有足够的弹药,这九十多万苏军跑不了,如果德军不休整,这九十多万苏军还是跑不了,如果隆美尔不下令后撤三十公里,这九十多万苏军还是跑不了。

可战争没有如果,在没有预知能力的穿越者隆美尔,终于出现了第一次重大的失误,这还是在他拥有“上帝之眼”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隆美尔用“上帝之眼”随便看看库尔斯克地区,哪怕“上帝之眼”无法在晚上看清楚地面的情况,但发现苏军撤退的端倪应该没有问题吧!

只要隆美尔一想到这里,就恨不得给自己几耳光,世上没有后悔药卖,既然苏军跑到莫斯科防御圈去了,那就放心地休整,同时加紧向前线运输弹药。

迎接即将到来的莫斯科决战。

第480章欣欣向荣

苏军从库尔斯克地区全部后撤,等德军发现之时已经为时已晚,隆美尔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去处罚任何人。

前线缺乏弹药,士兵疲惫不堪,这不是人为错误造成的原因,隆美尔这个元首当然不会因此而大发雷霆。

既然苏军已经跳出库尔斯克突出部,那就让前线士兵好好地休整下,隆美尔没有下令德军各部追击,因为已经没有必要,隆美尔不想打没有准备的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