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下 >

第12章

大唐天下-第12章

小说: 大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军从谷底穿行,好象一条长龙,一眼望不到头。
    “这地方真是险绝!”
    “要不是李火长熟悉这里的地形,我们压根就想不到,这里竟然有路。”
    “是呀!按照副都护最初的行军路线,我们要绕过这里,要多费五六天时间。”
    几个参与出征前军机的军校悄声议论,对李昌国是越来越佩服了。
    这条山间峡谷就跟山洞似的,若不是熟悉地形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这里可以通行,要他们不佩服都不行。
    “好高的山峰啊!”一个兵士仰首望天,眉头一挑,沉吟着道:“你们说,若是不系住铁兜鍪,会不会掉下来?”
    “试试看哦!”
    有唐军兵士起哄。
    “咣啷!”
    这几个兵士的好奇心大起,一个兵士把头盔上的绳子解开,仰首望天,头盔毫无悬念的掉下来,砸在地上,发出清脆的金属撞击声。
    “呵呵!”
    唐军轰然大笑,气氛为之一轻。


第十八章 大唐盛事

    唐军在崇山峻岭间行军,所过之处荒芜无人烟,唯有原始森林和没有见过人的野兽。
    这些野兽也许是平生头一遭见到人,竟然不怕,远远的打量着唐军,不时眯眯眼睛。唐军是平生头一回见到不怕人的野兽,很是新奇,后来见怪不怪了。
    更有一桩奇特处,那就是唐军最先还有心情射杀野兽取乐,后来兴许是久在崇山峻岭中行军,难得见到生物,竟然不再射杀野兽,偶尔还会向野兽发出善意。诸如给野鹿扔些青草,给虎豹扔些肉食之类,竟然引得这些野兽发出一阵亲昵的吼声。
    在葱岭中行军,除了要克服自然环境之外,还要克服枯燥,非常枯燥,能有野兽取乐,唐军是乐此不疲。
    行军很累,很枯燥,很无味,可以说是唐朝历史上最为无味、最为枯燥的一次行军了,尽管唐朝武功赫赫,唐军横扫天下,灭国数十,不知道打过多少仗。
    总的来说,这次行军还算顺利,出乎高仙芝意料的顺利。
    能如此顺利,除了准备充分,给养充足以外,最大的功劳就是李昌国这个识途之人,有他在前面带路,唐军没有走过弯路。
    更有几次,李昌国领着唐军从山间小径穿过,这些地方乍一看根本就没有路,高仙芝还以为李昌国记错了。然而,事实证明,李昌国记得很清楚,高仙芝由是大为服气,暗自庆幸他捡到宝了,把先锋这一重要职事交给李昌国是再英明不过了。
    “再有半个月,我们就能到达特勒满川了!”高仙芝骑在骏马上,非常欣慰,笑呵呵的道:“特勒满川离连云堡不过半日之程,我们过了特勤满川,就可以直取连云堡了!”
    连云堡是这次出兵的第一个攻击目标,此地不打下来,西域无宁日。因为吐蕃在这里驻有近万大军,是高仙芝眼中钉,肉中刺,不拔掉不快!
    “呵呵!”
    边令诚的公鸭嗓笑起来真难听,眉头一拧,道:“副都护,我们进军很顺利,这都是李火长的功劳!”
    他是监军,是太监出身,自恃内官身份,很少如此亲昵的称呼人,竟然称李昌国为李火长,这是第一遭,这也折射出李昌国在唐军中的份量极为不轻。
    “可我担心的是,会不会发大水?”边令诚的公鸭嘴变成了乌鸦嘴,竟然说起不吉利事。
    高仙芝身子一顿,手有些发僵,他最担心的便是特勒满川发大水。眼下正是雨季,一旦下暴雨的话,就会山洪爆发,最终导致特勒满川涨水,阻止唐军前进。
    “你瞧,天气多好,不会的!”高仙芝仰首望天,只见一轮烈日高悬,心头略松,把担心埋在心底。
    “瞧我这嘴!”边令诚也意识到他的话有问题,虽然说的是大实话,却是不该说,在嘴上轻拍一下,算是惩处,不再多言。
    边令诚真的长了一张乌鸦嘴,他的话应验了,当天晚上,天气突变,暴雨如注,到处都是泥水。
    最要命的是,唐军是从山间谷地行军,这里最容易积水。不是所有,至少十之七八,原本易于行军的山间谷地已经积水不浅,唐军一脚下去,就会溅起老高的水花。
    “哗哗!”
    李昌国牵着骏马,用长枪点动,在头前带路。他每一脚下去,就会溅起老高的水花,发出一阵哗哗的响声。
    “这鬼天气!”
    康德呸了一声,诅咒起来:“原本好好的天气,说变就变了,比妇人变脸还要快!”
    “再骂也没用,省点力气赶路吧!”
    李昌国非常理解他的心情,宽解一句。
    康德不再说话了,牵着骏马,跟了上来。
    “轰隆隆!”
    巨大的声响从上面传来,只见一团巨大的泥石流从天而降,把正在行进的十几个唐军兵士给活埋了。
    唐军行进间,不时就会遇到塌方、泥石流,一个不注意,就有唐军兵士殉国。
    即使如此,也是挡不住唐军坚毅的脚步,他们依然在前进。
    原本以为这雨很快就会过去,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雨是越下越大,毫无止歇之象。最初的三五天,唐军还不挡一回事,士气高昂,气势如虹。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山谷积水越来越多,泥石流、塌方的袭击越来越严重,对唐军的军心士气打击越来越重,唐军的士气渐渐有下降之势。
    “将士们,前面就是连云堡!我们加把劲,就能赶到连云堡,斩杀可恶可恨的吐蕃人!”
    高仙芝是名将之才,他很是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不顾暴雨,骑着骏马,前后驰骋,为将士们加油打气。
    他的话很富有感染力,很能鼓舞军心士气,唐军原本在下降的士气终于稳固了。
    李昌国看在眼里,不得不佩服,高仙芝不愧是名将,他能赢得“山地之王”的美誉不是幸致,而是凭他的本领取得的。
    这仅仅是个开始,到后来,唐军的士气终于熬不过暴雨、积水、泥水流、塌方的困扰,开始低落。
    不能怪唐军,他们已经做得很好了,而是自然环境太过恶劣,即使铁人也是吃受不住。
    不说别的,看看高仙芝本人就知道这困难有多大。高仙芝一身的泥水,头上、脖子上、胸口上、背上、肚腹上、腿上,厚厚一层泥水,跟个泥人似的,要不是他的一双眼睛还在转动,一定会把他当作雕像。
    做为大军的统帅,高仙芝都成了泥人,普通兵士还能不成为泥人?
    整天在泥水里泡着,吃在泥水里、住在泥水里、睡在泥水里、行在泥水里,无时无刻不处在泥水里,就是神仙也是架不住如此折磨,要唐军的士气不低落都不行。
    高仙芝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使出浑身解数鼓舞士气,却是没有用。无论他吼得如何响亮,无论他如何鼓劲,唐军的士气就是起不来,不是将士们不想鼓起劲头,而是实在没力气。
    “这可如何是好?”
    高仙芝足智多谋之人,一生征战沙场,遇到的困难不知道有多少,就未有如眼前这般困扰,他平生头一遭束手无策了。
    望着疲惫不堪的唐军,高仙芝一颗心直往下沉!
    “苦不苦?”
    “不苦!”
    “累不累?”
    “不累!”
    就在这时,前面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吼声,唐军好象打了鸡血似的,原本疲惫不堪,随时可能因为力竭而倒下,突然之间就是生龙活虎,有着用不完的力气,使不完的劲,加快步伐朝前赶去。
    “发生何事了?”
    高仙芝看在眼里,不明所以。
    “副都护,您快瞧!这里,树上!”
    一个亲卫满面红光,跟吃了猛药似的,冲高仙芝嚷起来,吼得山响。
    高仙芝顺着他指点的方向一望,只见一颗树上刻的有字,等他瞧清楚了,不由得畅笑起来:“好个李昌国李火长,真有你的!呵呵!这是大唐盛事呀!”


第十九章 特勒满川

    高仙芝的愁容一扫而光,睁大眼睛,仔仔细细的打量着树上的刻字,眼珠也不转动一下。瞧他那模样,仿佛树上的字是磁石,而他的眼珠是铁块似的,被死死吸引住了。
    不仅高仙芝如此表现,就是唐军将士从这里经过,无不是如他一般表现,个个睁大眼睛,狠狠打量一通树上的刻字,然后挥着胳膊大吼。
    “苦不苦?”
    “不苦!”
    “累不累?”
    “不累”
    一声接一声的吼声冲天而起,声震长空,震得葱岭都在颤抖。
    因为李昌国所刻的字是他们心里最喜欢之事,是他们心中的传说!
    这事,要从李昌国说起。经过这些天行军,康德他们在泥水里行军,在泥水里睡,在泥水里吃,时时刻刻,处处都在泥水中,整个人瘦了一圈,精神萎靡下来,难以振作。
    李昌国瞧在眼里,急在心头,为康德他们打气,道:“弟兄们:我们是大唐的勇士,战无胜,攻无不克,区区雨水奈何不得!我们加把劲,就能赶到连云堡!”
    “先锋官,你说的我们都知晓,可是,我们是身无力气,想使劲也使不出来啊!”康德喘着粗气,上气不接下气,结结巴巴的嘀咕起来。
    “是呀!”费雷接过话头,道:“先锋官啊,我们从军数载,大大小小的苦吃了不知道有多少,连眉头都没皱过,一般的苦对于我们大唐的勇士来说屁都不是!可是,眼下这苦,实在是我们难以承受!”
    人的身体总是有承受极限的,象李昌国这样好的身体毕竟不多,康德、费雷他们远远不能与李昌国相比,他们是真的承受不住了。
    “我知道你们的苦,你们的累,可是,你们要好好想想,这何尝不是我们的机会呢?”李昌国眉头拧着,沉吟着给康德他们鼓劲,道:“你们要如此想,这暴雨如注,吐蕃人肯定想不到,只要我们赶到连云堡,就能一鼓作气打下连云堡。”
    这话绝对有理,康德他们不住点头赞同,惋惜无比的道:“吐蕃人肯定想不到!可惜的是,我们没力气,赶不到连云堡!”
    李昌国无论怎么说都没有起色,康德他们一个劲的赞同他的话语,就是使不上劲,要力气没力气,要劲没劲,他们怎么赶路?当务之急,就是要让他们恢复力气。
    其实,要想让他们恢复力气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晒上一个好太阳,把身上的水气、霉味去掉,再好好的吃喝一顿,睡上一觉,就能恢复过来。
    问题是在眼下这种情形不具备这条件,暴雨如注,到处都是积水,在哪里去睡个安生觉?
    这方法是行不通的,唯有从精神方面着手。要想从精神方面着手,鼓起他们的力气,无异于登天,太难了。
    李昌国想来想去,没有好办法,只得接着鼓劲:“你们都知道李靖夜袭阴山,端了颉利可汗的老巢一事吧?”
    李靖夜袭阴山,那是唐朝的盛事,是唐朝最为辉煌的一页,一个强大的突厥就给灭了,这是唐人心中的骄傲。李昌国一提起这事,康德他们就是满面红光,原本站立都有问题的他们,竟然站得稳稳当当的了,和生了根没差别。
    “当年,李靖夜袭阴山,不就是利用大雨大雾掩护的么?我们眼下就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李昌国接着打气,道:“只要我们赶到连云堡,就能一鼓作气打下连云堡!”
    “对!”
    康德他们声响若雷,虽只一个字,却是具有震憾之力!个个眼里神采闪烁,神奇般的有了力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