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显耀大唐 >

第238章

显耀大唐-第238章

小说: 显耀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啵淙幻挥懈柰惺槊畔氯返姆夂牛匆彩且业雀ㄗ籼拥钕拢缃裉拥钕抡谖D阎保业热羰遣灰运辣ㄐВ绾味缘闷鸨菹碌囊环嘈模秩绾味缘闷鹛拥钕露晕颐撬厝盏恼展耍俊

众人听了岑长倩的一番话,全都齐齐的点了点头,因为他们几个其实都是唐门中的明唐成员,没少受到李显的拉拢照顾,在他们还只是六七品的小官的时候,就在李显的授意下,得到了戴至德、张文瓘等人的帮助,这些他们心中都是非常明白的,如果说没有李显的关照,他们的职位也不会被提升的那么快,他们的生活当然也不会那么的无忧无虑,而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感佩李显的才能,同时庆幸大唐有这么一个才德兼备的大唐储君,所以全都愿意以死来报效李显的恩德,所以今日之事才会表现的如此坚决。

不过就在这时,突然听得外面有人说道:“诸位相公,切莫急着动手……”

听到这道声音,郭正一不由得皱了皱眉,脸上也现出了一抹的尴尬,因为他的府上竟然接二连三的被人闯进来,这实在是没有面子的一件事,要知道,他们现在可是在密谋一件大事,这件事是要求严格保密的,如果说之前是因为郭待举是他们的好友,平常经常出入,所以能够无声无息的进来,这也能够理解,可是现在竟然又有人闯进来,这就有些丢人了。

所以郭待举大声喝道:“门外进行守护的侍卫们,你们都是吃干饭的吗?本相的府第岂是人随便能够闯进来的?看来尔等以后也不必待在我这府上了,哼,要你们,能有何用?”

这时候却见那人进来,笑着说道:“郭相误会那些侍卫兄弟了,实在是因为下官到访,手中持着郭相的鱼符,他们不敢不放行。”

郭正一闻言一怔,看到来人之后却是笑道:“原来是王老弟,究竟是何事,竟然让老弟亲自到来?”

原来这人竟然是唐门新任明堂堂主王助,此人虽然并无官职,然而在唐门之中却是手握大权,真可谓是翻云覆雨,手中所掌握的人脉就连这几个年轻宰相加起来,也都远远不如,所以不仅仅是郭正一,其他这几个人也都站了起来,对着王助客气的施礼。

却见王助淡淡笑道:“诸位相公这是要往何处去?”

“这”,郭正一略一犹豫,便开口说道:“不瞒王老弟,我们此行是要到宫中见陛下,痛陈利害,希望陛下能够换人审理此事,若是陛下不答应,我们几个情愿以死相谏。”

“呵呵,在下首先代表太子殿下,感谢诸位相公这一番大义相助,然而太子殿下吩咐在下,让在下给诸位相公带句话,此事还达不到需要诸位相公为之暴露的时候,因为诸位相公日后还有大用,至于这点小事,诸位相公就不要管了,太子殿下自有应对之策。”

王助的脸上满是笑容,对着那几位宰相先是表示了一番感谢,然后胸有成竹的说道。

“啊?太子殿下竟然有了对策?这这,不知道太子殿下该如何应对?还请王老弟指教。”岑长倩首先忍不住心中的疑惑,对着王助施礼问道。

却见王助苦笑一声,然后说道:“其中详情在下也不知道,只知道此事由隐堂一手操办,一切待得事情发生之后方才明了,太子殿下只是让在下转告诸位相公,诸位只需在一旁默默的看戏便是,保证会无比的精彩。”

“既然如此,我等遵命便是,嘿嘿,只不过也不知道,太子殿下究竟有何妙计,竟然能够度过这道难关,这可是天后娘娘设下的局,当初的孝敬皇帝和前太子贤可都是没有躲过这一关啊……”

魏玄同的脸上带着一丝的忧虑,轻轻叹息道。

却见王助笑着说道:“此事魏相不必多虑,太子殿下一切自有计较,这一次保证会安然度过危机,不仅如此……嘿,诸位就等着看好戏吧。”

“哦?太子殿下其实倒也从来没有打过没把握的仗,既然太子殿下如此有把握,相信事情也不会有多坏,就算事情真的达到那一步,我们几个就算拼了命,也要保住太子便是。”郭待举虽然是后来的,然而他的话中却是透着一股坚决。

“说得好!”在郭待封说完这句话之后,所有人全都大声称赞,与此同时,他们也都下定了决心,只要太子殿下需要,他们一定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第346章钱财从哪里来

王助在返回之后,便将这几人的话语详细的报告给了李显,李显听闻消息,也是心中感动,默默说道:“你们不辜负我,我将来定然也不会辜负你们,不过这样一点小风浪,我还是能够应付得来的。”

由于武后催促的很急,所以这一次的三法司会审动作也很快,第二天便开始了升堂会审。

虽然说是三堂会审,然而由于这一次审案的和被审的之间身份差距,所以实际上就是三位审判官将李显请到御史台,然后进行一番“请教”,毕竟李显现在还是皇太子,虽然主审官袁公瑜很想将李显置于死地,可如果现在就像审理一般囚犯那样,恐怕这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做法一定会遭到全天下士庶之间的口诛笔伐。

所以,袁公瑜只能强行忍住要将李显掀翻在地的冲动,和蔼的说道:“太子殿下,老臣有不明之处向太子殿下请教,希望太子殿下能够为老臣解惑。”

李显微微颔首道:“袁大夫不必客气,有话就说,本宫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好好为袁大夫解惑答疑。”

袁公瑜一听这话,脸上不由自主的一抽,默默想道:“老夫只是跟你客气客气,还说什么答疑解惑,哼,你可要认清现实,你现在是犯人,而我却是主审官,纵然你身份再高,现在也只是一个阶下囚,过不了多长时间,你的东宫之主身份就会改变,而你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像前太子贤那般,被囚禁在穷山恶水之处,甚至以你现在的影响力,连做一个囚犯都是奢望,很可能会像孝敬那般,直接被处死!嘿嘿,小子,我且先忍受你一段时间,等到你被废掉太子之位的时候,可别怪老夫我狠狠地踩上你几脚!”

袁公瑜强忍心中怒气,淡淡的笑道:“太子殿下,老臣想问一句,当初太子殿下将巨额财物发放给军士一事,可是真事?”

尽管之前摆谱装那啥,然而当真到了审判的环节之后,李显也严肃了起来,点了点头说道:“确有此事。”

“既然如此,微臣想问一下,这些财物可是当初天后所颁赐的那些?”袁公瑜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凌厉,继续面色和蔼的问道。

李显闻言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那些财物都被母后给借去了,本宫又如何能够变出来颁赐给部将?”

其实李显也知道,袁公瑜并不希望自己这样说,而是希望希望最好说句假话,说那些财物就是武后赏赐自己的,这样他就可以乘机抓住自己的错误,从而从容对付自己。

却见袁公瑜点了点头,然后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既然如此,那皇太子是用私人财物赏赐给麾下将士了?”

“不错,确实如此。”李显倒也没有隐瞒,直接开口说道。

“既如此,那微臣是不是可以说,太子殿下私下结交军士,触犯了我朝律令?”袁公瑜的话中开始现出了一丝的狰狞,然后沉声问道。

“呵呵,袁大夫此话可是错了,本宫确实是拿出私人财物赏赐部下,然则当时本宫是以朝廷名义进行的赏赐,目的也并非是为了结交军士,而是为了我大唐的稳定,不让出征将士寒心!袁大夫,你且扪心自问,若你是出征将士,舍生忘死为国作战,结果有功不赏,心中是否会有怨气?我们这一次作战取胜,可是下一次呢?还有谁肯为国效力?纵然此次坑杀降卒有错,这也是我这个决策者的错,与那些奋勇作战的将士何干?本宫宁愿自身受罚,也不愿让那些为国建功的将士们得不到应有的封赏,所以,本宫为那些立功将士深深不平,然则母后不听本宫苦劝,本宫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想办法筹措一笔财物,赏赐给那些立功将士,以便安抚那些立功将士之心,袁大夫,你且说一说,我做的有什么错?”

李显说到最后,已经是十分激动了,指着袁公瑜,大声的质问。

袁公瑜见李显这么一番义正辞严,顿时也是无话可说,然后说道:“太子殿下一心为国,老臣也是佩服,然而做事却不能自专,这样的事情便不能先请示朝廷吗?再者说了,太子殿下说是以朝廷名义发放的封赏,可有证据?”

只见李显呵呵笑道:“自然是有证据,全部立功将士都是证人,甚至所有随我一道返回洛阳的将士们都是证人,他们能够证明我所说的并非是妄言,至于向朝廷申请,此事本宫也写了折子了,然而被扣在中书省,至今都没人递到父皇那里,像这样的事情,袁公身为御史大夫,是不是也该调查一番?”

“请太子殿下放心就是,此事老臣一定会面奏天子,请求朝廷彻查此事,老臣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太子殿下所赏赐的那些财物是从何而来?”

袁公瑜带着一丝不怀好意的目光,偷偷看了一眼李显,因为他今天的第一个真正的陷阱总算是要露出尖尖的獠牙了。

却没想到李显一脸沉重的说道:“从何而来?本宫还想问问你呢,本宫能够从何而来?去偷?去抢?嘿,这些都是本宫从明唐商号借来的,你看,这里还有借据呢,而且本宫还要承担利息,每个月五分的利!”

说完之后,李显从怀中摸出来一张纸,拍到了袁公瑜的面前。

袁公瑜默默地拿起来那张借据,然后仔细地看了一回,点头说道:“这的确是太子殿下与明唐商号定下的借据,真没想到,太子殿下为了安抚军士,竟然都走到借贷这一步了。”

袁公瑜这句话倒也不是言不由衷,这人虽然是武后的亲信,也知道自己的任务,但是在看到这一幕也不由得有些动容,毕竟能够做到这一步的军中统帅,的确不多。

狄仁杰和杜景俭在听到这一番话之后,心中更是泛起了由衷的敬佩之情,因为李显这么做,实在是常人所难以做到的。

“既如此,老臣会调查清楚事情的真假,到时候一定会给太子殿下一个交代。”袁公瑜叹了一口气,对着李显郑重说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47章谋反的证据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其实袁公瑜已经无法再审问下去了,紧接下来他又分别到军中和明唐商号进行了一次调查取证,结果发现李显并没有伪造证据,如今李显人证物证俱在,想要继续为难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所以狄仁杰和杜景俭都催着袁公瑜要结案。

袁公瑜却知道这一切都还只是一个巨大阴谋的开头,好戏还在后头,所以他尽管对李显生出了一丝的同情,却也只能依照武后的主意,继续编织着那场巨大的阴谋。

当天晚上,袁公瑜的府上突然收到了一封密信,说是太子造反,原因是太子李显乘着将士们对朝廷没有对军功进行奖励之事不满而进行煽动,并且举报说,在东宫的后花园之中埋藏有皂甲数百具,除此之外,连进行造反的党羽都给列了出来,这些党羽成员包括东宫的众多侍卫首领,比如高舍鸡、刘幽求、王晙、张威等人,还有宫中一部分内侍做内应。

虽然知道此事纯属诬陷,然而袁公瑜却也只能据实向高宗和武后密报此事。

其实高宗很是奇怪,武后和他分居多年,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