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娇记 >

第125章

锦娇记-第125章

小说: 锦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被人抬进来,没有十里红妆,已经让人笑话了,所以今个儿这一出,大家只会觉得她不甘寂寞,都是为了博宠。
  想到这些,许姝不由得有些怀疑,今个儿傅祈钰这突如其来的兴致,到底是故意的呢,还是故意的呢?
  这边,一曲长相思,郑涟就不信王爷感受不到她的倾慕之情。她使尽浑身解数,就是为了惹王爷怜惜。熟料,曲毕,王爷竟是笑了一笑,“近来朝堂诸事繁忙,书房还有几封邸报未看。”说完这话,傅祈钰就起身,走了出去。
  离去前,除了亲昵的看了许氏一眼,竟是丝毫都没和郑涟搭话。仿佛,她就是一个戏子,一个弹琴唱曲来给王妃解闷的低贱之人。
  郑涟再呆不下去,放下琴,踉跄着步伐就追了出去。可惜,傅祈钰有心撇开她,自然不会让她得逞。
  郑涟心底不甘,当下更是对许氏恨得咬牙切齿。她早已忘了方才是王爷一时兴起提及让她弹一曲,她只觉得,这一切都是许氏的错。王爷忙着朝堂诸事,许不记得这些忌讳了,可许氏她堂堂镇北王妃,却也乐得在一旁看戏,这根本就是故意埋汰她,故意看她的笑话。
  外头那些花魁尚且男人们还得费尽心机的捧着,她呢,堂堂郑国公府出来的姑娘,竟然宛如一个戏子般,在许氏面前弹琴。
  这岂止是丢她的脸,整个郑国公府的颜面,都丢尽了。
  “主子,您消消气儿。方才王爷故意不看您,许是怕王妃吃味。您今个儿这一曲,要奴婢说,没哪个男人会不动心的。哪个男人不想暖香如玉,不想陪伴自己的女人有相貌,有学识。否则,外头那些文人,何以捧那些花魁。”
  “方才您一曲,满腔都是对王爷的相思之情,王爷定是感受到了,可也不好在王妃面前流露太多,才去了书房。就凭王妃,成日只知道看话本子,哪里能真的讨了王爷的欢心。即便之前确实是王爷的心思在她身上,可今个儿之后,奴婢敢肯定,王爷一定会看重您多一些。”
  闻言,郑涟半信半疑的看着她:“采凝,你没骗我?”
  采凝点点头:“主子您就安心吧,您这么有才气,岂是那许氏可比的。”
  虽知道这里面多少有些奉承之意,可郑涟还是忍住咯咯笑了起来。
  是啊,许氏那不解风情的样子,王爷怎可能喜欢。
  这头,郑涟终于是宽了心,思寻着若王爷真的来了,她肯定得盛装打扮一番,忙让采凝翻箱倒柜的把她最好的衣服拿出来。
  另一头,傅姜氏却是头痛极了。
  自打姜王氏母女住进府邸,她手头那些体己,竟是所剩无几了。纵是满腔的热情,这会儿,傅姜氏这心里,也多少觉得自个儿这嫂子,吃相有些难看。
  可不管怎么说,姜家人若能在京城有一席之地,她多少也面子上有光。更何况,自个儿那侄子,她终归是心疼的。她膝下虽没个哥儿,可也能理解,姜王氏对侄子读书之事的重视。
  “娘,您纵是有心帮大舅母,那也要表弟成器啊。京华书院,人家的都有入学考试的,肚子里没点儿墨,去了也是让人看笑话。”
  “大舅母觉得她儿子绝顶聪明,就是之前没用对地方。女儿说句不好听的,她这是痴人说梦呢。若状元这么容易当,天下读书人十年寒窗,岂不成了笑话?要我说啊,您别插手此事,大舅母手头不宽裕很多嘛,她爱这么折腾,权且让她自个儿去,没得我们母女跟着丢人。”
  见傅姜氏不说话,傅瑶难掩嘲讽的口气道:“娘,您难不成真的相信表弟有朝一日会光宗耀祖啊。”
  一句话说的傅姜氏终于是回过神来,她暗暗叹息一声,道:“你说的,娘都听到了。许娘真的是关心则乱,让你大舅母一开始就把主意打在了我们头上。这几日,娘左思右想,再这么纵容她们下去,恐怕我这体己都要被掏空了。”
  见傅姜氏终于醒悟过来,傅瑶忍不住乐道:“娘,您终于准备请大舅母她们离开了?”
  闻言,傅姜氏却有些为难,这请神容易送神难,尤其姜王氏那性子,拿乔的很,她真的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做才不伤了情面。
  傅瑶却觉得她担心有些多余,现在是姜家人求着她们母女,没得她们战战兢兢,姜王氏反倒成了主人。
  “娘,您要不好开口,那女儿去说。”
  傅姜氏摇摇头:“你呀,有时候说起话来口无遮拦,算了,还是娘自个儿说吧。”
  傅瑶轻轻一笑:“娘,我突然想到一妙计。我们何不偷偷在大舅身边安排给美人,如此,大舅母还不火急火燎的赶回去。这后院都快要起火了,我就不信她还能坐得住。”
  这招虽说有些阴损,可确实是妙计,也不伤彼此的情分。
  傅姜氏当即就点了头。
  却在这时,有丫鬟进来小心翼翼的在傅瑶耳边低语几句。
  这丫鬟是傅瑶故意安插在郑涟身边的,说的可不就是郑涟方才弹曲儿的事。
  说完,傅瑶摆了摆手,就打发她下去了。
  “娘,这郑氏也当真不要脸的很,竟然为了博宠,这节骨眼儿上往二哥面前去弹曲儿。”
  听了这话,傅姜氏也是一愣:“这,这如何是好?郑氏瞧着也不像是不知规矩的,这若传出去,岂不惹言官参王爷一本。”
  傅瑶摇摇头:“娘,您忘了郑氏是从郑国公府出来的,即便有言官弹劾,太皇太后应该也会压下去的。只是,她这事儿做的也忒不上台面,我就是担心,太皇太后会因此对她心生不喜。”
  确实,太皇太后不喜成元帝,和成元帝多有嫌隙。可两人之间有多少嫌隙,人家到底是母子。郑涟算什么,说白了,不过是太皇太后手中的一枚棋子。
  傅姜氏也有些担忧:“之前娘还觉得郑氏是个沉得住气的人,可今个儿这事,娘真的有些捉摸不透了。这女人的嫉妒心太强,确实会坏事啊。”

☆、第159章 生路

  太皇太后既已遣大皇子去守陵; 大皇子心底万般不愿; 这会儿; 也真的是束手无策了。
  可就这么灰头灰脸的离开; 大皇子心里多少有些不甘。容妃经此一事; 终于也有些晃过神来了,之前她总觉得太皇太后会念着这些年的情分; 不会对儿子下毒手; 可现在,她却有些不敢保证了。
  太皇太后今个儿可以差儿子往皇陵,明个儿,若是再容不得儿子,岂不真的动了杀心。
  想及此,她第一次不想再这么糊涂下去了。她已经自欺欺人这么些年,就是拼死也得护着儿子。
  若是以往; 她必哭哭啼啼的往太皇太后宫里去,恳请太皇太后收回成命。而今,她知道,一切都得靠自己暗自谋划; 太皇太后这颗树再大,也不是她能倚靠的了。
  这宫里宫外的人皆知太皇太后最宠爱已逝去的七王爷,她要对付太皇太后无异于以卵击石; 也因此,她想到了逝去的七王爷。
  这满京城的人,可都知道; 七王爷之前花重金捧出了京城的知名花魁徐妙儿。据说这徐妙儿,诗词歌画,无一不精通。好多王公贵族的子弟,也恨不得掏空腰包,得以见见这美人。可惜,有七王爷在,纵然七王爷不受先帝的待见,可谁也不敢真的从七王爷手里抢人。
  一般这些花魁,都是卖艺不卖身,志在和王公贵族天下文人高谈阔论。可若说这徐妙儿当真和七王爷没一点儿逾越,这谁都不信的。尤其自打七王爷惨遭劫难之后,徐妙儿再未在众人面前露面。
  “母妃,不过一个花魁,怎可能助我们成大事?”大皇子听了容妃的话,不由有些疑惑。
  也不怪他如此反应,实在是再有名的花魁,在他眼中,也不过一个玩物罢了。
  容妃却摇了摇头,笑道:“儿啊,母妃虽没什么本事,这些年默默无闻,可内廷这么多秘辛,母妃可皆看在眼里。徐妙儿得你七皇叔倾慕,可你却不知,这徐妙儿原本也是官宦之女,因父亲被人诬陷陷入贪墨案,全家才遭了劫难。”
  “你在户部历练这么久,手下该是有一些人手的。我们可以用替徐家平反把这徐妙儿收为己用。”
  大皇子听了,还是有些琢磨不透。这七皇叔已经去了,再折腾,有什么意义?
  容妃抬眸一笑:“母妃知道你在想什么。母妃也知道,我们母子要真的和太皇太后撕破脸,我们只有死路一条。既然这样,那母妃便要故意恶心恶心太皇太后。徐妙儿这么长时间不露面,那我们大可以弄一个孩子出来,太皇太后不是最盼着七王爷能有后吗?我们何不在这事儿上动手脚,最终却让她落得空欢喜。”
  “母妃,太皇太后如何肯相信,即便肯,七皇叔一族获罪,这孩子也是罪人,太皇太后难不成还能养在身边不成?”
  容妃缓缓勾勾唇角:“太皇太后只能信,只要我们做的天衣无缝。何况,这徐妙儿和七王爷之间,太皇太后之前应该也有所耳闻。至于如何养在身边,这些就不是你需要操心的了。你以为,太皇太后如今能坐在这个位子上,会真的被难住?她大可以说这是先帝留下的种。先帝常往崇明园那边,那边又有不少外藩进献的美人,只要太皇太后说是,谁敢质疑。”
  容妃其实不懂这些尔虞我诈,或者说,她从未主动出击过。可这次,她管不了别的了,她不为了自己,也得给儿子谋条活路。
  太皇太后那么疼七王爷,如今七王爷有后,她怎肯让新帝乖乖呆在皇位上,还不想方设法的扶持这孩子上位。太皇太后或许以为这事儿没有人会知道,可她偏偏就捉了这个把柄在手里,如此,她怎么着都能给儿子赚出一条生路来。
  到时候,她就威胁太皇太后给道恩旨,许儿子到外就藩,狠狠敲她一大笔,到了属地,关起门来,天高皇帝远的,这岂不真的赚了生路。太皇太后就是再窝火,也得对他们客客气气,否则,这若闹的天下皆知,她这太皇太后,也到头了。
  想到这一幕,容妃突然一改往日的羸弱,身上充满了力量。
  一旁,大皇子终于明白过来,脸上难掩激动,“母妃这一招实在是高明,儿子佩服不已。”
  “儿子这就去安排,定为我们母子赚出锦绣前程。”
  大皇子经此一事,也知道留在京城,束手束脚,朝堂什么动向,这谁也摸不准,更何况还有那阉党冯振,镇北王虎视眈眈。若这一计能成,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或许他还可以来一招隔岸观火,到时候坐收渔翁之利。
  这么想着,大皇子的步伐都觉得前所未有的轻快。
  没两天,就有密报传到了太皇太后耳中。
  太皇太后原本因为郑涟闹出的事儿正在生气,闻着这消息,整个人都愣在了那里。
  “嬷嬷,老七有后了,老七有后了!”
  桂嬷嬷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恭喜主子,贺喜主子。”
  说完,她犹豫几秒,磕了几个响头,哽咽道:“可是主子,这事儿您要不暗地里差人查查,若真是七王爷的种,那是上苍保佑,若……”
  太皇太后能坐在这个位子上,自然也不会真的只凭一封信就轻信此事。可这内心深处,她自然是盼着这事儿是真的。她一刻都等不及,忙差人去查。
  这日晚些时候,事情就被确认了,按时间来看,这孩子确实是王爷的。而且,这孩子脖子上,还戴着一如意锁,那一看就是内造之物。
  “主子,王爷真是深谋远虑,终还是留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