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292章

满江红之崛起-第292章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海军部的院内有一间新建作战室,作战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幅的覆盖全球的航海图,而在航海图上,却标注着一条蓝线,在地图前十几名海军军官站在海图前似乎正在讨论着时候。
    “长官,从巽他海峡回国,看似安全,可其风险甚至远超过从马六甲海峡归国我们在新加坡的情报人员发回报告,英国驻新巡洋舰分舰队,已经取消了休假,他们很有可能驶往巽他海峡拦截两舰归国”
    “这两艘军舰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开回来”
    叶祖圭点头说了一句,尽管执政已下定狠心如遭拦截,宁可自沉亦不着其开海军投降缴舰先例。
    盯视着航海图,叶祖圭的双眼早已熬的通红过去两天,整个海军部上下注意力全在这两艘战舰上,甚至于连长江口日益紧张的局势亦无法令其分心。
    “两舰还有多少的煤炭”
    “约一千一百吨”
    “可够航行多远”
    “以十节航速,约三千八百海里左右”
    一个个数字,并不乐观,两舰一千名英德两国船员,三千八百海里的续航能力,若是续航能力足够,可以大洋为蔽,转向澳大利亚入太平洋,再入日本,从而安然使回国内,可现在不单续航能力不足,就连同舰上一千名英德两国船,亦有可能成为内部之敌。
    舰队不稳、续航能力不足的两舰需要面对的却是英、法、美三国中国舰队,无论是从马六甲或是海峡,都不可避免的将遭遇三国亚洲拦截。
    对于这些列强国家而言,他们同样迫切需要一些不至引起中国过激反应的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尤其是执政府在上海、平津备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对他们来说或许截俘这两艘军舰或许就是最好的一种表态,而对于执政来说,他宁可选择自沉,亦不会受质于人。
    在叶祖圭皱眉沉思时,一直盯着地图的一名少校参谋官,转身看着部长。
    “部长,也许还有一个办法”
    “说”
    入夜,海面上雾气散尽,一弯新月悄悄出现在天空,军舰夜航激起的雪白的浪迹分外夺目。此时“镇海”、“定海”两艘战列舰正全速航行于的印度洋上,如果是刚离亚历山大港时,补充装载了2048吨煤炭时,这两艘“快速战列舰”根本不可能达到14节的高航速。
    在洋面上航行的两艘军舰此时保持着灯火管制,镇、定两舰并没有按照计划入马纳尔湾,经海峡进入安达曼海,再入马六甲海峡,而是直接向着南方驶去,以避开英国海军的印度分舰队可能的拦截。
    映着月光的指挥塔内,程壁光不时拿着望远镜搜索着海面,这会他甚至庆幸自己当初为保护锅炉选择威尔士无烟煤的决定,煤烟较淡的无烟煤有利于军舰的隐匿。向南行驶了了近两百海里后,又突然转向方部直朝马六甲驶去的两舰此时依然保持着高航速。
    “将军,您觉得的英国人会上当吗?”
    “这恐怕要看英国人自己的决定,从巽他海峡返航相对安全,荷属东印度舰队实力远逊于我,绝不敢冒然拦截,任何人面对现在这种情况,都会选择从巽他海峡通过,而不是高风险的马六甲”
    程壁光摇了摇头。
    “虽说从海峡通过,表面上看来安全无虑,可英国海军驻新加坡海军,却可于巽他海峡附近拦截,想安然回家,恐怕不比从马六甲轻松”
    再次拿起望远镜搜索着的漆黑的海面,程壁光又继续说着。
    “马六甲海峡虽说狭窄,距离英舰队基地较近,可海峡内充斥着海雾,我们可以利用海雾的掩护穿过马六甲海峡,向南航行可摆出舰队转从巽他海峡通航的假相,从而调动英舰转向巽他海峡,英国中国舰队实力逊于我舰队,如其想要拦截我舰,必将倾巢而出,如此一来,新加坡一带即为空城,即便是在马六甲海峡被外舰发现,只要发挥镇海级的高航速,在英舰从巽他海峡一带返航追击前,舰队恐怕早已驶入南海,中国舰队仅有一艘战列舰,而驻香港中国舰队却无战舰,即便是香港中国舰队阻敌,而界时可得海圻、海天等舰护航,自无需再考虑英舰威胁”
    虽说中是自信满满,但程壁光的神情依然凝重,他知道自己选择这条航线所要担负的风险,可这个风险总是值得一冒,只要驶入南海,待与海圻、海天等舰会合,这个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长官电报”
    从机要员的手中接过电报,程壁光看了下电报,眉头先是一皱,再是一展。
    “命令,全速向马六甲海峡行驶”
    新加坡像是从峻峭的马来亚山脉切断下来一个尖端,波浪起伏的公海上一片绿色的三角形土地。两个灰色的“瘤子”破坏了它那丛林的美景:东南面是一座现代化城市,这里那里点缀着红屋顶,北面靠近堤道的是一大片小棚屋、起重机、营房、街道、房屋以及宽阔的绿色场地:新加坡海军基地。
    面积并不算大的基地显得特别安静,在码头和广阔的抛锚地上停着十几艘吨位从两千多吨到六千多吨的的巡洋舰,这里就是英国中国舰队的主泊港。
    黎明时分,在军港内的一艘轻巡洋舰的前甲板上,光着脚的水兵正在那里冲洗着甲板上,往往这是意味着一天的开始,而在另一边,水兵们正不断的把蔬菜粮食吊运上舰,煤炭被输送带源源不断的运上军舰,这是舰队将在出港的前奏。
    站在甲板上的帕格斯感觉脚底下铁甲板踩上去很舒服。海港里的和风带有刺鼻的气味,闻起来也很舒服。这正是他所熟悉的世界,由庞大的战舰、强有力的机械设备、活跃的青年水兵、重炮和大海所组成的井井有条的世界。
    “亨利,我们今天将前往巽他海峡搜索镇海、定海两舰”
    帕格斯的语中稍带着些无奈。
    “发现他们踪迹了吗?”
    “从他们转向后,就失去了他们的踪迹,不过相比于马六甲,热拉尔诺埃尔司令官相信他们一定会选择海峡归国所以我们要到那里拦截他们。”
    亨利耸耸肩膀又继续说着,
    “说实话,这绝对不是一个什么好任务,中国的那位执政已经表明的自己的态度,宁可战舰自沉亦不会交舰,而且姬丽公爵也在军舰上,如果他们不停船,难道我们要用舰炮把他们轰沉吗?虽说他们根本没有还击的能力,但姬丽公爵已经表示自己绝不会离舰,如果她真的随舰自沉,到那时,战争恐怕就无法避免了”
    “谁知道呢?”
    帕格斯眯起眼睛,想起在报纸上看到的姬丽女公爵发给丈夫的电报,想着报纸上那张美丽的容颜还是忍不住一叹。
    “如果说,他们自沉了。至少到那时,热拉尔诺埃尔司令官将会创造一个记录,他不单迫使一位英国公爵死于海上,同样也使的令海军增加一个前所未有的战果,我们杀死了一位皇后。”
    当帕格斯和亨利两人在军舰上谈话的时候,中国舰队司令官热拉尔诺埃尔却在那里品味着一封从伦敦发来的电报,电报是费舍尔司令官发来,电报的内容非常简单,只是再次重申了他同白金汗女公爵的友谊,同样又再一次点名伦敦的态度,并不是为了同中国进行一场战争,而是向中国传达适当的压力。
    “……如果女公爵阁下随舰自沉,无论是否愿意那么我们就必须要进行一场与中国的全面战争,对于海军而言,我们随时可以作战,但在中国最终的胜利却需要用陆军去争夺,对此伦敦亦不抱太大的希望……伦敦外交部以为,适当的压力可以达到目标,而非挑动一场战争。”
    “该死的中国人”
    热拉尔诺埃尔中将颇为无奈的骂了一句,他明白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将炸药放进弹药库,随时准备自沉的两艘军舰,如果只是两艘没有抵抗能力的中**舰,问题非常简单,即便是他们自沉了,到那时外交部也可以用非常遗憾的口吻,赞扬着他们的英勇,然后再表示遗憾说这是他们的选择,与英国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现在呢?舰上的姬丽?陈的存在,使得问题变得复杂话起来,不单是他,就是伦敦亦变得投鼠忌器,如果姬丽?陈真的死了,被杀死的不仅是一位英国公爵,同样还是中国未来的皇后,到那时战争有可能避免吗?
    “希望……希望他们能明白……”
    想到今天中午的送行宴会,热拉尔诺埃尔中将又摇了下头,但愿那几位新加坡的华领能明白自己透露出的信息。

第261章 美国(第二更了!求月票!)
    纽约长岛是北美洲在大西洋内的一个岛,位于北美洲东海岸边,属于美国纽约州。(手打小说)从地理学的角度上来说,长岛实际上是一个半岛。它与美洲大陆隔赫德逊河河口的潮汐带。长岛东部依然是一个农业地区,包括许多葡萄园和传统的农庄,渔业同样是这里的产业之一。
    相比于纽约的繁华,在一定程度上长岛是偏僻与落后的代名词,不过在长岛的汉普顿南区却是纽约富人的集中地,早在几十年前,这里就已经是富人的休闲之地,摩根、洛克菲勒、卡耐基等等几乎每一个美国富人都在汉普顿拥有自己的庄园。
    相比于炎热的纽约,每到夏季的时候,那些纽约的富人们则就会来此避暑,在数公里长的汉普顿沙滩上,享受着北大西洋吹来的凉爽的海风,享受着干洁的沙滩和海水。在所有人的眼里,汉普顿无论何时都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但完美的事情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在海滩边缘,北汉普顿的一座古堡式的别墅中,而这座古堡的主人的名之显赫,在整个美国甚至整个世界来说,都是无所不知的,这里就是洛克菲勒家族的城堡,二十几年前,正是洛克菲家族把汉普顿变成了美国有名的富人区。
    此时在有个三十岁的年青人正站在窗边在沉思着,窗外完美的景色并没有让他更快乐一些。这间套房的设备和装修,和他的外表一样都是一流的,酒红色的羊毛地毯,白色的丝绸帘幕,以及房间里似乎无所不在的高雅都让人迷醉。
    窗边茶几前坐着一名男子,一个亚洲人,他同样沉默着,他盯视着站在那里的小约翰?D?洛克菲勒,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十亿美元富翁老洛克菲勒的唯一继承人,与他的父亲极为沉默寡言和神秘莫测不同的是他极善交际,表面上看起来他太缺小磨练,年少时生活如同贵州一般,一个有良好教养的贵公子,可实际上在另一面,他却是一个真正的巨头,他的精明不亚于他的父亲,从几年前,老洛克菲勒宣布退休,美孚交给小洛克菲勒后,标准石油公司在他的手中慢慢的实现了在世界范围内的垄断。
    美孚石油帝国正在是小洛克菲勒的手中得到了巩固,而两年前小洛克菲勒用前所未有的一笔巨款收购墨西哥油田,更是进一步巩固了这个石油帝国,而此时坐在茶几边的人,小洛克菲勒并不陌生,张浩。那个把英墨石油公司51%股份卖到近数亿美元巨款的家伙。
    “洛克菲勒先生,中国是一个贫油国,至少在未来二十年内,我们不仅不可能对石油加征关税,而且会对石油采取零关税政策,而这正是执政给您做出的承诺。”
    张浩说着将一份文件推到小洛克菲勒的面前,是一份提案,要求对石油采取零关税的提案。
    “张先生,你应该知道,现在我们和那个混混的关系不不融洽,而且那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