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293章

满江红之崛起-第293章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先生,你应该知道,现在我们和那个混混的关系不不融洽,而且那个混混正在针对美孚我们很难给予太多的实质性的帮助。”
    小洛克菲勒口中的混混就是现在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时。
    他恨他是理所当然的,西奥多?罗斯福正是在洛克菲勒的支持下,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之后,而他刚一出任总统,却立即翻脸不认人,立即对他认为“坏的”托拉斯美孚石油公司和石油工业进行调查。调查报告对美孚公司控制交通运输提出了冷酷无情的激烈批评。
    而西奥多?罗斯福本人多美孚公司进行了谴责。所以罗斯福成为洛克菲勒两父子所知道的最狭隘、最有报复心的小人,因此洛克菲勒不再给共和党捐款助选。那个西奥多?罗斯福把他们害苦了。
    “上帝啊,我们纳税人真是瞎了眼,竟然把这么一个混混儿送进了白宫。”
    因而在洛克菲勒父子眼中,西奥多?罗斯福成了一个不讲信义的混混。
    听着小洛克菲勒的话,张浩只是在心中一笑,金钱大不过权力,在美国也是同样,小洛克菲勒还好,若是老洛克菲勒提到罗斯福恐怕早已破口大骂了。
    “张先生,如果可以的话,我非常希望可以像过去一样,给予你们有力的支持,就像帮助你们的“野马”汽车敲开美国和欧洲的大门一样,可是现在呢?我和我的朋友们曾极力劝说白宫承认中国,可是那个混混却一直拒绝议员们的建议,现在,在中国关税自主的问题上,我很难想象的那个混混会改变他的态度”
    小洛克菲勒并没有回避洛克菲勒家族同白宫的关系,在现在的这种情况下,他并不觉得自己能够给予自己的“朋友”更多的支持。
    “洛克菲勒先生,至少你们……嗯”
    沉思一下,张浩才开口说道。
    “你们的朋友可以影响到白宫的决策不是吗?那个人或许是个混混,可对于这个混混来说,他同样明白,美国正在中国失去什么,你觉得呢?”
    华盛顿,白宫。
    “……南京新政权目前的举动,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到未来中国的走向,四年前中国人已经为他们的疯狂付出了代价,可是现在呢?他们再一次试图挑战诸国,除去疯狂之外,我实在无法想象,他们的那位执政的脑海中是否还有理智两字……”
    在白宫的椭园型办公室内,商务与劳工部维克托?H?梅特卡夫面色中有愤愤的说道,对于现在的中国新政权,他完全没有一丝的好感,准确的来说,从两个月前因路权谈判引发的“抵制洋货运动”,令梅特卡夫对这个国家的好感尽失。
    “我们可以看一下,新政权一直在做着什么,他们以路权谈判为由,在全国范围内发动抵制洋货运动,不考虑其它国家的损失,仅仅只是中国抵制美货行动,就让新英格兰的纺织业主抱怨不已,中国的抵制将使其一年的损失达2000万美元。英美烟草公司的销售额下降了50%;美国面粉在中国也失去买主,在他们抵制外国商品时,当时我曾警告过,中国正在滑向一个狂热的民族主义国家”
    维克托的语中带着抱怨,他在一周前出任商业和劳务部长,在未出任这个职务前,他曾经向上一任部长提出过警告。
    “而现在呢?事实已经证明了当初的预言,现在他们用威胁与讹诈,同时又采取与美国接触尝试单独谈判的方式,试图打破目前的外交僵局。如果我们妥协了,认同他们的附加税,并用同意三年后关税自主的要求,那么,总统阁下,将来呢?将来他们会索取什么?这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现实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用最强硬的态度,断然打消中国人的任何一种冒险行为”
    西奥多?罗斯福只是倾听着维克托的意见,从始至终他都未发现任何看法,过去的几天中,他一直在关注着中国的局势变化,甚至于超过的对日俄战场的关注。
    “总统先生,我想维克托忽视了一个事实,的确中国人的抵抗的外国商品的行为,打击了我国的纺织业、烟草业以及面粉业,但是机械制造业与石油业却并不这么认为,仅在过去三个月中,中国人从美国进口的机器就超过3500万美元,其中有半数来自执政府,这超过了4年来,中国进口机器的总和,根据全美机械行业协会的估计,在未来的三年内,中国人将会从美国进口价值超过5亿美元的机械,维克托,这可是超过十年间,美国对华出口总额,而且随着中国的经济与工业的发展,石油行业认为,中国人每天将会进口超过2000万美元的石油”
    国务卿约翰?海伊面带微笑的反驳着维克托的建议,同时他又向总统递交了一份报告。
    “总统先生,在路权谈判期间,当我们陷入中国人的抵制时,另一个国家,日本”
    约翰?海伊特意加重了最后一个单词。
    “日本却因为率先承认南京,并与南京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而获得南京和中国民众的好感,在过去的近三个月中,日本对华棉布出口激增了60%,棉纱出口更是超过一倍,而反观我们呢?我们的纺织业、烟草业、面粉业受到抵制,而未遭抵制的却是因中国人需要那些机器,外交上的短视,令我们已经付出了经济上的代价,而未来政治上的代价同样是难以估量的”
    在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维克托?H?梅特卡夫的眉间带着些轻蔑之色,约翰?海伊至今仍然接受洛克菲勒家族的支持,约翰?海伊是洛克菲勒的一张嘴在华盛顿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一直以来他之所以鼓吹承南京,恐怕并不仅仅只是外交上的考虑,更多的是因为洛克菲勒家族的要求,而洛克菲勒家族又因英墨石油公司以及汽车产业与南京的那位执政有着亲密关系。
    如果约翰?海伊刚开始说话时,罗斯福听着他的建议,可在他提到日本之后,罗斯福却坚起了耳光。
    一年前,美国迫使清政府签定一项保证东北港口开放的商务条约,而这是罗斯福对华政策的一大胜利。但俄国的威胁仍然存在。日本对中国东北的野心给罗斯福打击俄国势力提供了绝好机会。三国干涉还辽曾使日本在东北的发展受到很大挫折,但它建立东北霸权的梦想却一直没有放弃。
    要取代沙俄而成为东北的霸主,对国力有限的日本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作军事上的准备外,还须争取外交方面的支持。美国投其所好,多方暗示将全力支持日本的行动。
    如果美国给日本人一个眼色,“他们就会立即扑向俄国人的咽喉”。经美国人的一再刺激,日本对俄国开战。罗斯福闻讯大喜,认为日本人是在为美国“效力”。他甚至还向日本透露,如果出现针对日本的同盟,他将马上站在日本一边,并尽全力动用一切必要的手段以维护日本的利益。
    不仅如此,他还从经济上给日本以援助。不过,罗斯福并不希望日本获得彻底胜利,他只想利用日本来抑制俄国,所以,当日本大胜之际,罗斯福又开始担心了,他觉得“趾高气扬?”的日本会转而反对美国。也正因如此,现在他才会出面去调停日俄两国,以便在俄国输掉最后一点家当前结束这场战争,以达到日俄两国的平衡。
    “……日本已经赢得了辽阳战场的优势,现在他们赢得这场战争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充分发挥了外交攻势,利用各国间的矛盾与利益,使得我国、德国、英国皆倾向于其,而他们又利用外交关系升格,赢得了中国的好感,于中国鼓吹同文同种,假如,我们采取最强硬的手段,”
    约翰?海伊把视线转向维克托。
    “我想到时恐怕只有用战争来解决了陈默然和他的夫人已经用自己的态度告诉我们中国人的选择,希望他们做出太大的让步或者妥协完全没有一丝可能,如果因中国的关税自主要求,挑动一场战争,最终战争的结果是什么呢?在没有俄国和日本的介入下,即便是我们和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一同赢得了这场战争,获得的利益恐怕也只是中国人放弃征收附加税,同时我们的选择还推动着中国人,让他们全面的倒向日本,到那时,即便是我们不愿意,也不得不面对一场*祸”
    约翰?海伊在结束自己的话语时,无奈的耸了下肩膀,而罗斯福看着他,沉默了长达一分钟的时间。
    “你确定日本人会赢吗?”
    “至少我确定,如果我们采取强硬的态度,那么只是在努力的把中国这艘破船划向日本,出于美国的利益,我认为,我们不仅不能在这个问题上过于强硬,甚至还应该主动的帮助中国打破目前的外交僵局,从而表明一种态度,告诉中国人,除了日本,在太平洋的对面,同样有一个他们的朋友,而且,总统先生,我可以肯定说,如果日本赢得这场战争,那么中日两国间的关系将会迅速恶化,毕竟,日本人要去争夺的归根到底,还是中国的领土”
    “那么按你的意思,难道我们要拿中国当成我们遏制日本的盟友吗?”
    在反问约翰的同时,维克托又把视线转向罗斯福总统。
    “总统先生,您觉得一个软弱而且没有战斗精神的中国,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盟友吗?如果我们拥有这个盟友的话,我想我们还不如同哥伦比亚结盟,至少他们还需要用50美元的贿赂才能放下武器,至于中国人,他们只需要一阵排枪,就会溃败”
    终于找到约翰?海伊的话中“漏洞”后。维克托立即用罗斯福总统的言论加以驳斥,而罗斯福同样点点头,他一直很蔑视中国,这只是一个软弱的国家,尽管他们正在发生着一些变化。
    “总统先生,我说过,我们需要表明态度,是告诉中国,美国是他们的朋友,而不是与他们结盟,相比于中美结盟,我更为看重的是中国的市场,中国人已经承诺我们,如果我们同时支持他们享有关税自主,那么他们将放弃厘金,向世界全面开放市场、各商港皆为开放口货,美国商人可以到达中国任何一座城市经商。”
    海伊在那郑重其事的说着。
    “总统先生,众所周知,早在林肯时代,美国如欲控制世界贸易,就必须控制太平洋已经成为全国的共识,从今往后,我们最大的贸易在与亚洲之间进行,而中国乃是我们的天然顾客?
    如果说我们失去了对这个国家的外交优势,那么日本或其它国家必定取得对华的外交优势,从而演变成商业优势”
    这时罗斯福倒是点了点头,他本人对中国问题的重要性有着更深入的认识。在他看来现在美国已成为太平洋地区的第一流强国,因而亚太地区任何一国发生的事情,都将涉及美国的利益,甚至于美国的未来,将更多地取决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面对中国的地位。
    基于这种考虑,他才会十分重视对华外交,在承认中国的问题上,国会总是无法达成一致,而且洛克菲勒家族推动的承认中国,又难免让他心生不快,但这个时候,必须要抛弃个人间的恩怨。
    “一直以来,维持中国的门户开放,乃是美国对华政策的核心。我曾要求中国,嗯清国的港口对一切到来的外国人开放,所有妨碍与中国内陆进行贸易的限制都应废除,而且同时必须保持中国领土的完整和中国政府的存在,这是我们曾经的态度,现在也不会改变,所以,如果中国人同时开放一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