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173章

庚子猎国-第173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投资。曹跃试探地问道:“若是我出二十万两,能占多少股份?”
  张謇惊讶道:“你出二十万两?你有二十万两?”
  “是。”曹跃微笑着撒谎道,脸上带着真诚和自信,让张謇不由得相信他真有二十万两银子。
  现在张謇需要钱都需要疯了,他明知道曹跃的身份,西北军阀,想了想咬牙切齿地说道:“两成,只有两成。”
  曹跃摇着头叹了口气,说:“那算了,算了,二十万两只占两成股份,我还不如投资放高利贷。张翰林,你觉得我放高利贷会有收不回银子的为难之处吗?”
  张謇无奈地苦笑起来,曹跃作为陕西新军的统领,当然不会收不回银子成为死账,也就是说人家根本不缺花银子的地方,可这二十万两银子对他来说又非常重要,厂子已经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了,于是他忍痛让步道:“两成半,最多两成半,官府就要占五成。”
  曹跃还是不满意,笑道:“这样吧,我出十万两银子,占两成。”
  张謇当然不可能接受,叫道:“这怎么成?绝对不行。”
  曹跃道:“我只能提供这个条件,别的不行了,你答应就答应,不答应就算了。俺们西北人说话直接干脆,也不愿意反复说啥讲什么条件。中不中给个痛快话吧,你要是说中,我现在就能拿出十万两银子来,你要是说不中,算俺没提过这件事。不过不管中不中,咱们还是朋友,是不?”
  张謇道:“是,我们还是朋友。”随后他起身来回走动,左思右想权衡利弊之后才毅然决定:“好,十万两,两成!”
  曹跃道:“还请张翰林执笔,谢谢合同,找证人见证一番。”
  “你现在真能拿得出十万银子?”张謇惊奇道。
  曹跃哈哈大笑,拿出十万两银子的银票递给张謇,说:“实不相瞒,早已经备好了。”
  张謇以为曹跃早就准备好入股大生纺织厂,却没听懂曹跃的意思是随时准备贿赂的钱随身携带,不禁对曹跃的谈判技巧佩服之至。看似鲁莽,实则心细如发,一步一步给自己设了一个陷阱,恐怕他在总理衙门见到自己的第一天开始,就算计自己了吧。
  曹跃也非常高兴,十万两银子将来会给他带来百万的收益,他是第一次感受到可见的成功,毕竟这个大生纺织厂在未来是一定会成功的。曹跃忽然想到了既然自己可以利用大生纺织厂这个金手指,为什么不能利用其它已知的历史呢,例如清末股灾。中国在清末一共出现了三次股灾,第一次是1882年的开平煤矿股灾,第二次是1908年的橡胶股灾,第三次是北洋政府时期的证券股灾。如果自己早一点利用,那么未来何愁不会当一个投机商暴发户呢。
  想到这里曹跃心情更好了,在和张謇签订完合同之后,他正是拥有了大生纺织厂两成股份,而张謇也在忙碌了一阵之后发现京师没有人支持他,带着十万两银子回到了南通,专心致力于他的大生纺织厂了。
  而就在此时,慈禧召见曹跃第二次觐见,曹跃再花了五千两银子贿赂李莲英,李莲英算是和曹跃熟悉了,在他耳边说:“此次太后见你,主要是考校你对新政的看法。”
  曹跃心中有了打算,随着李莲英前往坤宁宫,觐见慈禧太后。
  尽管是过年期间,紫禁城里挂起了红灯笼,可是安静庞大的紫禁城还是露出了它的威严和冷漠。
  紫禁城每分每秒都在发生故事,前一刻有人入主中枢,后一刻一定有人驱逐京城,当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就在最近这几天,朝廷接二连三地发出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调令。
  慈禧罢免了翁同龢的军机大臣之后,清廷的权利中枢军机处还剩下恭亲王奕忻(满),刚毅(满)、荣禄(满)、世铎(满)、徐桐(汉)、钱应溥(汉)、廖寿恒(汉)、王文韶(汉)。
  军机大臣奕忻久病,不理政事,原来一切都交给翁同龢办理,所以翁同龢才被人乘坐翁相。
  荣禄是总理衙门大臣,总领武卫军五军,手握重兵,并统领禁军,九门提督,身兼数职实乃后党第一后党骨干。
  刚毅是兵部尚书,总领天下兵粮调配,也是最坚定的后党之一。但此人心中全是满汉大防,当真是少有的朝廷糊涂蛋之一,可因为她是慈禧的娘家人,谁都扳不倒他。
  礼亲王世铎,满清正黄旗都统,为了八旗都统之总领八旗兵马(八旗之中镶黄旗为尊,但镶黄旗都统是皇帝,无暇管理八旗兵马,因此位列第二的正黄旗都统便成为八旗兵马真正的总统),兼任任内务府大臣,一直以来对慈禧忠心耿耿,是后党的领袖之一。但是世铎也是年纪大了,平日也不再军机处,尤其是世铎耳背,别人和他说话也费尽,他自己当然也不愿意招惹麻烦。
  军机处四个满大臣,两个年老不理事,一个太忙(荣禄)不理事,还有一个不懂事(刚毅),以至于军机处真正办事的反而是汉大臣。
  四个汉大臣中,快八十的徐桐是已经死去的(慈禧的亲儿子)同治皇帝的师傅,现任体仁阁大学士,后党骨干。然而徐桐和恭亲王奕?与世铎一样,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以前了,此时生病在家,平日也不理军机处的事儿。
  王文韶是武英殿大学士兼任云贵总督,为总理衙门三大臣之一,是后党之中少有的支持新政的人。
  钱应溥是工部尚书,两朝元老,曾担任曾国藩的秘书,这个人既不是帝党也不是后党,属于朝廷的实干派,一心一意为大清服务。
  廖寿恒是内阁大学士,刑部侍郎,军机大臣行走,支持变法新政,是帝党在军机处中仅存的硕果。只是他是翁同龢的支持者,而且入阁最晚,在军机处没有话语权,他唯一的权利就是能够直接向皇帝报告军机处的奏折了。
  四个汉大臣除了徐桐外王文韶和廖寿恒能干事儿,但不能主持事,而廖寿恒刚刚进入军机处难得重任。
  如今,翁同龢被赶走之后,军机处一下子停滞了运转,众人不知道由谁来担任军机处领班大臣来。慈禧太后经过生死熟虑,选定礼亲王世铎代替恭亲王奕忻担任军机处领班大臣,世铎身体不好,所以由荣禄从中协助与他。大家都知道世铎身体不好,倒不是因为世铎矫情,他的耳背非常严重,眼睛又有些老花眼,所以军机处实际的中堂就是荣禄了。
  随后慈禧下令,李鸿章卸任直隶总督并出任黄河河道总管,直隶总督由荣禄兼任,为了协助身兼数职的荣禄,慈禧提携四川总督裕禄担任内阁总理大臣,四川总督由荣禄的叔父,原江苏巡抚瓜尔佳·奎俊担任。
  一系列的人事变动让人目不暇接,这其中隐含着一丝丝卸磨杀驴的味道来。曹跃冷眼旁观,心说看来李鸿章当真是年迈了,把争权夺利看得淡了,也甘心受人摆布指使了。若是年轻二十岁的李鸿章,还会这样坦然地接受慈禧的摆布吗?
  仅仅几天之内,京师的政治形势就变了一个模样,看来权力漩涡,不但能让人风生水起,还能让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甚至在其中窒息死亡。
  就在曹跃笑看京师风云变化的时候,李莲英来到西大营,曹跃连忙递过去一张千两的银子做“小费”,李莲英笑着说:“曹将军,太后懿旨,宣你入宫觐见,随我去吧。”
  曹跃心中奇怪,问:“李公公,后台宣我入宫……何事啊?”
  “自然是好事。”李莲英道,“你仔细着点儿,我的话都记着了吗?别犯了禁忌。”
  “记着了。”曹跃笑着说,心中骂道你个死太监,死妖婆!


第243章 西北大乱

  来到坤宁宫东暖阁,曹跃三拜之后跪在一旁,慈禧才着令其起身回答,慈禧问道:“百川将军,这几日觉得京城怎样啊?”
  曹跃小心翼翼地回答:“一切都觉得新鲜。”
  慈禧又问:“可否想一直在此?”
  曹跃小心脏跳得厉害,心说您可千万不要留我下来,我的事业在西北呢,嘴上应付说:“只要老佛爷需要,百川愿意做牛做马。”
  慈禧道:“做牛做马却不必了,过些阵子骠骑营翼长凤山卸任,京师重地,怎能缺了勇将拱卫,有人推荐你做骠骑营翼长。”
  曹跃心中大骂那个王八蛋推荐我的,老子弄死他,李莲英这个死太监骗了自己,什么好事儿,这明明是坏的不能再坏的事儿了。他说道:“奴才不守规矩惯了,只怕扰了达官贵人们。”
  “这倒是不怕。”慈禧道,“你可否愿意?”
  “百川一切听老佛爷的。”曹跃道。
  慈禧点了点头,道:“行了,今天倒是没别的事了,不过我倒是想问问你,你对新政变法如何看?”
  曹跃心情很糟糕,所以原本准备许多话回答慈禧这个问题,现在也没心情回答了,简单扼要地说:“新政固好,却不宜效仿王安石变法一样急切,有可能操之过急给国家带来伤害。”
  “嗯……”慈禧点了点头,本打算听曹跃继续说,可惜等了半天不见曹跃回答,问:“然后呢?”
  “然后……俺也不知道了。”曹跃“傻笑”道,“俺一介武夫,肚子里的墨水掏空了,再掏就是……那啥了。”
  “你啊你,理应多读读书啊。”慈禧道,随后示意曹跃下去,曹跃离开坤宁宫心中焦急起来,妈的老妖婆要把自己留在京师,断了自己的根基啊。曹跃警觉了起来,慈禧将自己留在京师,绝对不是存了好心,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留自己。她一定是看到如今西北大定,而留着曹跃的军队在西北,难免给大清留有隐患。
  尽管慈禧为了拉拢曹跃逼迫着让他入了旗,可是曹跃毕竟是一个汉人,西北血军骁勇善战,但凡曹跃有一点心思,难免会成为另一个洪秀全。所以慈禧打算将曹跃留在京师,留在自己身边,慢慢将其驯化为大清的斗犬——忠诚,凶猛——就像是袁世凯一样。
  曹跃心中焦急,绝对不能留在京师,这等于马困于厩龙困于滩,自己的手脚被切断了。如果曹跃是这个年代出生的人,可能会选择留在京师,担任慈禧推荐的这个什么禁军骠骑营的翼长。可以说慈禧为了留住曹跃也是煞费苦心了,骠骑营作为大清禁军,并且是禁军之中唯一的机动力量,只要曹跃在这个位置上当几年差,未来必定进入兵部,将来必定进入军机处执掌中央。
  但这不是曹跃的理想,甚至是曹跃最担心的情况,它打乱了曹跃心中早就计划好的西北定天下战略。
  回到了西大营之后,曹跃还是坐立不安,最可怕的预测出现了,清廷竟然将自己囚禁在京师。而按照之前的预计,曹跃必须要西北再一次乱起来才有机会回到西北执掌军队,但西北一乱起来,曹跃的西北整合计划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两全齐害取其轻者,曹跃逐渐下定决心,必须回西北!只有掌握自己的军队,才能进退自如,绝对不能留下来!西北乱而朝廷还不放自己回去,那么曹跃只能反了。
  反清,这也是最糟糕的一步,甚至还不如留下来做骠骑营翼长给他未来带来的利益。
  正在他焦急的时候,忽然有人快马加鞭从西安送来礼物,曹跃打开之后是一封书信,是王宇写给自己的书信。王宇在书信之中断言,若是曹跃四个月没有回来的消息,便是朝廷准备将曹跃留在京师,让人接手陕西新军。因此王宇找到冉东、辛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