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174章

庚子猎国-第174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羰遣茉舅母鲈旅挥谢乩吹南ⅲ闶浅⒆急附茉玖粼诰┦Γ萌私邮稚挛餍戮R虼送跤钫业饺蕉⑿谅濉⒋猿俊⒔鹩窆蟆⒊9己蜕V纹缴桃椋绾文鼙破瘸⒎挪茉净乩础5跤钗奕ㄗ龀鼍龆ǎ匦胝鞯貌茉镜耐猓拍芘汕簿佑Χ浴
  曹跃见到信之后,顿时一跃而起,大叫道:“知我者王鸿鸾也,知我者王鸿鸾也!”
  内心掩不住地狂喜,曹跃接着往下看去,王宇说众人商量了一个计策,那便是让安西羌人营谋反,再一次掀起甘肃叛乱,同时血军骑兵二团和步兵一团乔装加入羌人叛军,双方一东一西夹击西宁的邵武军。用消灭邵武军的办法来震惊朝廷,同时也铲除了血军一直以来在甘肃的最后一处隐患。同时血军开始闹饷,破坏陕西治安,死几十个人给朝廷一点麻烦。
  这个时间是四个月,也就是五月底,如果曹跃还没有返回陕西,血军将发动叛乱。而血军是否发动叛乱,取决于曹跃的信心和意志。
  王宇是个疯子,绝对是个疯子,可如果不是王宇这个疯子,曹跃也没有信心将军队留在西北独自踏上了京师之行。
  曹跃站起来左右走动,他坐不下来,因为这个决定对他来说关系着未来,何止是他的未来,也是西北的未来。
  曹跃闭着眼睛深呼吸,脑海之中回忆着和想象着西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如果曹跃的西北在他的谋划之下会不会比历史书上更好还是更坏,如果变坏将会多坏,会不会比二虎守西安西安城饿死一半还要惨烈。
  也许会,也许不会,但未来的事儿谁能说定呢。
  曹跃下定决心,不管西北的未来如何,自己一定要掌控未来,而不是被人掌控,也不是被当下掌控。所以曹跃立即给西安发电报,让西安陕西新军司令部立即行动,不要等到五月底。发了电报之后,曹跃这才放下心来,接下来他要慢慢等待西北的消息了,同时也等着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好戏登场了。
  时间进入到了三月份,恰巧袁世凯来京办事,宴请曹跃叙旧,席间对曹跃手下骑兵大败自己的骑兵感慨万千,并暗示拉拢曹跃,若是曹跃能够进入武卫军,将来必有他的一个位置。曹跃嘴上答应的倒是利索,可是他自己还相当老大,岂能任在袁世凯之下。
  但袁世凯承诺,若曹跃来到武卫军,将来由曹跃担当二把手,着实让曹跃心动不已——可惜二把手就意味着随时随地成为三把手四把手,只要不是一把手,就绝对不安全。叙旧之后,曹跃也接到了命令,准备和骠骑营翼长凤山将军交权。
  就在此时,陶模以甘陕总督府紧急发电报给朝廷,陕西新军闹饷兵变,虽然遭到弹压,但陕西练军勇营无人能统御。陶模派遣陕西总兵魏风琛处置,但魏风琛称病并递交权牌说自己无力统领。随后魏风琛派遣手下参将高英,那高英得令之后带着大批金银珠宝进入灞桥军营,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高英暴毙于军营。法医鉴定是上吊自杀,但谁都明白高英岂能上吊自杀,也就是说陕西练军勇营无人能统领。高英死后,再也没有人敢进入灞桥军营。
  与此同时甘肃再次发生叛乱,朝廷甘肃的三大绿营之一西宁的邵武军遭到甘肃叛军的袭击,三千大军全军覆灭。叛变的羌人杀了西宁十万百姓男丁,让整个西北处于混乱之中,不单单甘肃发生叛乱,陕西省、西蒙地区、新疆、青海、四川、河南陆续出现大量装备精良的土匪。
  河南巡抚刘树堂向朝廷发来急电,他认为这些土匪是陕西流窜进入,并且这些人是闹饷之后害怕朝廷弹压的陕西新军的逃兵。而这些逃兵又是平定甘肃之乱的西北血军,这些百战之军进入河南之后造成的破坏比那些河南本地土匪大得太多。豫西二十几家富户遭到有组织的洗劫,而河南派遣清兵镇压,反倒被杀得落荒而逃,反倒死了三个将军。
  遇到同样问题的还有四川川北,甚至保宁府张冲率军平息匪患却惨重伏击,保宁府巡防营全军覆灭。保宁府巡防营把总张冲被杀,九百七十八个清兵被杀,仅有二十三人因跳入江水之中生存下来。四川总督恭寿也从逃回的士兵得到一些信息,他也断定这些土匪是闹饷之后西北血军的逃兵,而且恭寿坚定地认为只有西北血军才有能力歼灭装备精良的广宁府的巡防营。而广宁府巡防营被歼灭极大地震慑了四川各地,导致川人不敢北上。
  消息传到了京师,立即震动朝野!
  甘肃又一次乱了,西北大乱!
  而因为闹饷,陕西练军勇营不肯出战,且无人敢带兵平叛,且不说有没有人能打败羌兵,就是弹压这些骄兵悍将,也没有人能做得到。陶模急得一日三封电报,眼看着羌人叛军席卷了青海与甘肃,武卫后军却坐不住了。
  武卫后军是由甘军组成,其主要将领马福寿马福禄等人都是西宁人,军中由五分之一兵士是西宁人,因此武卫后军立即闹起了事,甚至发生兵变。兵变的士兵要求武卫后军返回甘肃,平息甘肃之乱,杀灭羌人为族人报仇。


第244章 珍妃提亲

  武卫后军统制董福祥桀骜难驯,立即骑马赶赴京师,来到兵部尚书刚毅面前,直言要血洗羌部。董福祥虽然是汉族人,可董福祥的根本都在西宁府,羌人杀的全部都是跟随他的部族。董福祥直言说如果朝廷不给个交代,自己将率军直接回到西北剿匪。
  朝廷当然绝对不允许武卫后军随意离开,一来他们是朝廷的“禁军”,哪能随意开赴地方。二来嘛就因为董福祥的军队是西族叛军归降的甘军组成,即便这些年来甘军对清廷忠心耿耿,可是在满清大员心中,西族军队始终是朝廷心腹大患。满清防汉人是因为汉人英才辈出,而防西人则是因为宗教信仰不同,满汉都言行佛教道教,学习儒家思想,处处与西族人不同,因此满清一直以来都对汉人只防不限,而对西人不单防还限,甚至将其驱逐到条件最艰苦的地区生存。
  朝廷好不容易将甘军调出了西北,岂能再让甘军再回甘肃,满清贵族也不是傻瓜,否则他们不会统治中国两百多年。刚毅军机处众臣商议起来,但众人毫无决定,只能向慈禧报告询问。
  慈禧听罢刚毅的汇报之后,环顾众军机大臣问道:“西北之乱,众大臣如何应对?”
  “调重兵!全力剿灭!”刚毅立即说道。
  “调兵,从何调兵?”慈禧问。
  刚毅道:“自强军可用。”
  “自强军可用?”王文韶出列道,“回禀太后,自强军不可用?”
  “为何?”慈禧问。
  “自强军乃张之洞所创,但其子却命丧自强军之中,张之洞因此解散了自强军。”王文韶道。
  “此事当真?”慈禧惊讶道。
  王文韶道:“其子张仁梃在自强军惩治军纪,得罪一些人,被人谋杀。张之洞心灰意冷,解散自强军,只保留三个营的兵力。但三营无帅,战力疲惫,断然无法胜任剿匪工作。”
  裕禄站出来说道:“微臣也认为自强军无法胜任。”
  慈禧叹道:“张香涛(张之洞)老来丧子,也是一难啊。”想到张之洞老来丧子,慈禧有联想到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病死来,感同身受难免为之垂泪不已,众臣立即安慰。当然,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镇抚西北的问题,一不能调甘军回甘肃,二无人可派。
  荣禄起身道:“太后,为今之计,只能派曹跃回陕整顿练军勇营。”
  “除了曹跃就没有别人了吗?”慈禧问道。
  刚毅起身道:“太后,曹跃年纪轻轻,当不得重任,奴才觉得应选一老将,做镇西北。”
  “你觉得谁合适?”
  “奴才以为李鸿章李大人合适。”
  一言既出,众人哗然,纷纷看着刚毅,心说让李鸿章去西北,你不是像李鸿章死吧?
  西北各军阀一直以来深受左宗棠的影响,西北名臣不是左宗棠的旧将,就是左宗棠的旧吏。而北洋系则是沿袭了曾国藩的的旧部,李鸿章甚至是曾国藩的学生,虽然左宗棠也曾经是曾国藩的学生,但后来左宗棠遭受陷害请求曾国藩帮助,但曾国藩生性谨慎(坐拥天下清军却不敢谋反)没有帮助左宗棠,一直以来将曾国藩视作自己最大偶像和挚友的左宗棠从此之后与曾国藩断交,并水火不容。乃至曾左二人过世之后,他们的旧历多彼此不容。
  李鸿章去西北,无异于将其置于火上炙烤,非但调和不了西北矛盾,反而会让李鸿章命丧黄泉。
  “不妥,不妥。”老成持重的钱应溥说道,“李大人旧伤未愈,理应修养一段时间,西北寒苦,怕是李大人身体受不了啊。”
  “言之有理!”慈禧立即说道,慈禧也知道李鸿章这一派系和左宗棠旧历那一派系的秘闻,而且她觉得亏欠李鸿章许多,这时候断然不可能让李鸿章去西北了。再说李鸿章擅长治国,而不擅长御军,让李鸿章去西北,就要调集武卫军。武卫军五军各司其职,岂能轻易调动。
  “如此说来,只能派遣曹跃回陕了。”慈禧无奈说。
  “这陶模太过无用。”刚毅气道,“堂堂一介总督,却无力御下!”
  “陶模毕竟当年只是左中堂行军粮草文书出身,乃进士出身,一介文人,多依赖者便是曹跃魏风琛康三石等。”荣禄道。
  此时刚毅忽然想到一个人来,举荐道:“奴才推举一个西北名将,此人乃绿营出身,潼关守备隋平安。”
  慈禧想了一下,为了稳妥起见还是要询问一下西北具体情况,贸然下令将会引起西北叛军的更大反弹,便说道:“你给隋平安发一份书信,向他仔细询问一番。”
  “是。”
  西北各地动乱让朝廷措手不及,这时候他们也才感受到了曹跃当初在西北的作用,若西北无良将镇守,将使得朝廷刚刚稳定下来的局面面临崩溃。不说皇上的维新能否继续下去,就是朝廷能否再把持西北也是一个未知数,很快荣禄向慈禧单独汇报,俄国公使卡西尼和英国公使窦那乐派遣大量人员向西北而去,不知所踪。英国人和俄国人一直以来对清朝的西北各省抱有觊觎之心,若是真被他们抓住了把柄,西北危险,西北危险,则大清危险了。
  此时的光绪皇帝的贴身太监王建斋找到曹跃,说皇上宣见曹跃,曹跃赶紧收拾一番,穿着僵尸服一样的朝服再一次来到紫禁城。这次皇上居然在宁寿宫召见的曹跃,而这宁寿宫正是珍妃所住的宫殿。
  见了皇上行了他既不愿意的三叩九拜之后,曹跃一脸的茫然,不知道皇上叫自己来后宫是什么意思。
  光绪也不说话,倒是他身旁的珍妃仔细看了个清楚,点头赞道:“是个中意的人,若是将蓝祺儿许配给他,当真是天作之合。”
  曹跃抬起头看了看这位妃子,不由得吃了一惊,这个人和自己在后世看到的照片里的人一模一样,居然是珍妃,怎么回事?光绪皇帝是什么意思?
  此时只听光绪说道:“曹**卿,起身吧。”
  “谢皇上。”曹跃站起来,拱手道,“不知皇上叫臣来,有何事?”
  光绪道:“曹**卿可知恭王重病的消息?”
  “恭亲王久病,臣知道的。”
  “为了让恭亲王恢复身体,我准备找你帮忙,也是给你一场富贵。”光绪兴致勃勃地说。
  曹跃不敢接话,上次被慈禧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