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205章

庚子猎国-第205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年后,曹跃才开始真正的忙碌了,他将在西北实施自己的全民服兵役和预备役政策
  实际上这种政策并不是他的独创,两千年前大秦帝国就曾经施行同样的的政策。那时的秦国也是全民皆兵,整个大秦帝国如同一个设计精确严丝合缝的机械钟表一样,没有一个闲人,所有人都在工作。所有人都是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
  但是要施行这么庞大的预备役计划,曹跃也需要大量的钱来,军装,军营扩建,武器,集结训练时候的口粮,预备役军官的训练等等都需要大量的金钱。钱从哪里来?西北银行的资金已经不多了,一部分要用作建设河西走廊,一部分要用作建立西北重武器集团,一部分要用作建设铁路,一部分要去用作购买军械,一部分要支援给孙汝祺带到上海去撬动股市,哪里来钱呢?
  只有印钞票了!只能印钞票了!
  红钞增发!
  西北地区全面实行红钞,用红钞驱逐铜钱之后,再驱逐白银和黄金!
  后世对于印钞票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货币量化宽松政策,曹跃决定自己的西北地区也先来一个宽松,宽松50万两银子的红钞,也就是5万文红钞。
  他在陕西甘肃和青海开始高速大规模建立起整套的预备役制度,并划分区域化军区。西北宣抚使司的统计,整个西北地区三省的人口为1300万人,陕西省约800万,甘肃省约400万,青海省月80万人,河套地区月20万人,总人口中其中女性约为700万人,男性仅为600万。过去的战争和战斗导致男丁锐减的状况,经过三十年的回复也没有得到改善。
  在600万西北男丁之中,14岁到44岁男性总数为380万适龄,除去残疾生病体弱者,总数为350万。曹跃从这350万西北轻壮中再一次挑选出75万人,组建100个预备役步兵旅。
  100个预备役步兵旅服兵役地区为:
  陕西省陕北地区组建预备役第1至15步兵师,
  陕中地区组建预备役第16至40步兵师,
  陕南地区组建预备役第41至60步兵师,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组建预备役第61至70步兵师,
  甘肃中部地区组建预备役第71至80步兵师,
  甘肃省宁夏府包括河套地区组建预备役第81…95步兵师,
  青海藏区组建预备役第96至100步兵师。
  预备役的逐渐完善,也让曹跃有了更强大的底气,以上预备役部队受到西北宣抚使司新军司令部领导。预备役的组建和训练工作,曹跃交给了参谋长丛晨以及参谋部的一干青年参谋军官来完成,他又当起了甩手掌柜来,只负责筹集足够的资本就行。


第283章 陕西武备学堂第三期

  钱钱钱,现在(1899年2月末)投入股市中的钱还没有给他带来一文钱的回报,可是曹跃却砸进去两百万两了。孙汝祺来电告诉他,需要继续投入两百万两银子,曹跃不得不借东墙补西墙,甚至在陕北强制性地推行红钞禁止白银流通来支援孙汝祺。
  虽然曹跃一直告诫自己不能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给下属压力反而会影响他们工作效率,可是把全部家当都投入在这个圈套之中,还是让他非常忐忑。他不是不信任孙汝祺,他相信孙汝祺的野心,只是这次计划投入实在太大,让他心情不能平静。
  此时李宁从四川发来迷信,请求曹跃派遣大军帮助列宁先生(法捷耶夫)进入北川,震慑四川,尤其是震慑四川总督奎宁,防止奎宁侵占保宁矿业,严守保宁矿业的秘密。
  曹跃迅速决定派遣办事小心谨慎的戴建龙带领步兵第三旅入主陕南汉中府,并派遣一个团变装为民团,暂时法捷耶夫(列宁)的雇佣兵封锁广元县和矿区。
  大军出发之后,时间到了3月份,陕西武备学堂第三期招生工作也结束了。陕西武备学堂第三期招生名单与第二期名单相比,在后世鼎鼎大名的人也是不少。甚至曹跃查阅名单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在后世非常有争议的人,冯玉祥!
  西北王冯玉祥!
  倒戈将军冯玉祥!
  三姓家奴冯玉祥!
  今年刚刚十八岁的冯玉祥居然也考入陕西武备学堂了,曹跃大感惊讶的同时也为冯玉祥的到来感到疑惑,历史上河北人冯玉祥应该去了聂士成的淮军,也就是武卫前军。随着武卫前军在八国联军中战备被打算,袁世凯收编了武卫前军,武卫后军,武卫中军,再加上自己的武卫右军,组成了新的北洋军,冯玉祥又成为陈宦的手下,而后冯玉祥随军入河南剿灭白狼匪军,又击败蔡锷,受到袁世凯的重用,这才一步一步成长为西北王。
  但历史发生了大转折,本来是解体父亲位置的冯玉祥居然报考了陕西武备学堂,历史的蝴蝶终于被曹跃改变了。(冯玉祥父亲冯有茂是淮军军官,但因吸大烟身体不好,便由当时14岁的冯玉祥接任了官职,每个月饷银3两3钱,在清朝时不吸鸦片足以养活一家人)
  既然冯玉祥都出来了,曹跃再看看他的同学还有谁,阎锡山,刘存厚。
  呦,名人不少嘛。
  阎锡山不用说了,山西土皇帝,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比起蒋介石买来的毕业证,阎锡山可是凭着真本事考下来的,他的毕业成绩非常优秀,迄今还保留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档案馆中。与其说阎锡山是军事家,还不如说他是政治家,阎锡山在军事上的本领远远不如晋系任何一个将领,然而阎锡山却能让晋系将领心悦诚服,考的就是他的手段和人品。
  而刘存厚的名字也许更陌生一些,但此人曾经在民**阀混战中一度担任四川督军,名噪一时,只是他也间接的为共和国大将徐向前成名做了垫脚石,被徐向前的红军前锋部队大败,最终终结了政治生命,也将地盘拱手让给了红军。
  曹跃继续翻看名单,就在名单的最后,曹跃发现了一个叫做易甲鹇的人。
  谁是易甲鹇?
  后世鼎鼎大名的易中天老师的二爷爷,曹跃特别喜欢看他的品三国,所以才知道这个易甲鹇,没想到他居然在自己的学校。
  曹跃兴奋起来,连易甲鹇都在我手下,还真是有一种天下我手的感觉啊。只是易甲鹇怎么会来陕西报考武备学堂呢,按照历史轨迹他不是应该去日本吗?看来自己的学校中应该有很多历史上的名人,只不过中国近代史上名人太多,自己没有理会。例如这个易甲鹇,如果不是他是易中天的二爷爷,而自己恰巧看过易中天的著作,有因为易甲鹇的这个鹇字有些难懂而去查了一下,也不会记住这个人。
  历史书易甲鹇不但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就读三年,还在日本陆军大学中就读,民国建立之后被授予北洋军政府少将军衔,曾经预言中日必有国战。此君战略眼光独到,他看准了袁世凯打算称帝,因此不愿效力于袁世凯的北洋政府。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易甲鹇也不愿意用自己学成的本领带着中**人杀中**人。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才重新出山为民国政府效力。
  曹跃再一次仔细地看了一遍名单,许多人可能还真是历史上的名人,只是自己看不出来罢了。第三期之中也多了几个关系户,如何顺、王兵、薛旺财、郑小强、孙汝礽以及陈开天。陈开天好好的总督府亲兵营把总不做,非要报考军校,他的妻子和他闹了几场也没用,只得依了他。但是陶模很喜欢陈开天,准许他在军校中学习,兼任总督府亲兵营把总。于是小刀陈开天,反倒成了郝豹子和戴建龙他们的学弟。陈开天、王兵、孙汝礽报考了步兵科,何顺报考了炮兵科,郑小强在工兵科学习,薛旺财在今年新增的两个学科辎重和骑兵科中的辎重科学习。
  何顺原本是在第一期就学,但他作为曹跃的马弁,跟随曹跃东奔西走,以至于耽误了第一期的考试,补考了几次也没过,索性在第三期重新报考学习,好好系统地学习。曹跃也支持他重新学习,让何顺认真读书不要再被耽误,又令旺财代替了何顺的位置担任自己的马弁亲随。
  陕西武备学堂前两期,只有步兵科、炮兵科、工科三科供人选择学习,但从第三期开始,学科更多也更加细化了。
  本次陕西武备学堂分为五科,分别是步兵科、炮兵科、骑兵科、工兵科、辎重科,每科招收学员30人,第三期学员总计150人。
  第一期学员仅为63人,第二期学员和是120人,到了第三学期谨慎地增加到了150人,陕西武备学堂的军官招生人数,并没有盲目爆发性地招人,除了曹跃的刻意要求外,还与教员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如今陕西武备学堂只有二十三名老师,十三名德国教官,三名法国教官,两名俄国教官,五名留校担任教官第一期学员,即便如此依旧是教员不足。
  教学主任施耐德建议说,那归顺的七个俄国俘虏都是炮兵和骑兵的人才,虽然他们的文化知识不够,可是他们的战斗经验丰富。
  而俄国的哥萨克骑兵这次在中国折戟的原因并非是因为他们正面对敌战败,而是因为腹背受敌,炮兵阵地首先被曹跃军队全歼,同时他们的正面被清兵纠缠,导致哥萨克骑兵只能暂时躲避锋芒。偏偏遇到的对手是曹跃,曹跃绝对那种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人,将其赶到沙漠中追杀一百里,才全歼哥萨克。
  曹跃稍微考虑之后,接受了施耐德的建议,施耐德又建议聘请更多的欧洲教官扩充教学队伍,曹跃一一接受。
  现在最让曹跃头疼的是西北三省实行预备役增加了75万预备役后,这些人没有武器装备。他不可能装备也没有财力装备75万陆军,所以这些人的武器和装备就成为了一个问题。此外在实行军事训练的时候,军装、军粮、营房、用具等等消耗都需要一大笔钱。
  曹跃一直相信后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方向是最正确的,一切装备和军备自己生产,尽管解放军装备落后,可在战争中不被别人掣肘,不会因为无法补充消耗而导致前方士兵溃败。
  所以尽管西北重武器集团现在仅仅开发了煤矿公司,可是兵器的打造还是刻不容缓。历史书西北军最拿手的就是大砍刀,抗战时期长城抗战,喜峰口战斗中,西北军二十九军三十七师派遣大刀队夜袭日军,并多次用大刀队与日军进行野战,杀得日军闻风丧胆。
  一想到这里,曹跃顿时高兴了,大刀队的基本装备是什么,大砍刀、匣子炮外加四柄手榴弹,冲入敌军之后有我无敌前赴后继,摧垮敌人的士气。
  大刀队的大刀有两种,分别是砍刀和马刀,我们认识的大刀便是砍刀。砍刀分刀身、刀柄、护手三部分组成,刀身又分为刀尖、刀刃和刀背三部分,刀身长60厘米,护手和刀柄长35厘米,整刀长95厘米左右。这种刀比起清朝士兵的环首刀重量上要重一些,长度上要短一些,在对战刺刀的时候,反而更加灵活。
  开采出来铁矿,如果不能立即投入生产现代化兵器,那么打造大刀也是可以的,起码武器统一。
  至于匣子炮就免了吧,这东西比步枪还贵,有这么钱还不如多打造一些大刀,多武装一些预备役部队。至于配备的长柄手榴弹,曹跃是一定要引进的,在战壕站中,手榴弹的威力足以让地方闻风丧胆,这也是曹跃唯一能够给大刀队配备的热武器了。
  追根到底,还是穷惹的祸。


第284章 狂赚两千万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