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282章

庚子猎国-第282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跃道:“现在国宣司只是我的一个设想,在我的想法中,国宣司的作用是用来对国外和国内进行文化宣传和政治宣传的。一直以来我们再洋人心中的形象都是极其猥琐的,德国人甚至写了一部小说,奸角叫做傅满洲,是一位狡诈阴险的中国人,以此来丑化中国人。而国宣司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在国内宣传国家思想,二是在国外重树中国形象,你现在做一份计划表和预案交给我。”
  “是,属下这就去筹划。”杨度拱手告退。


第380章 试探光绪

  曹跃知道杨度有一些小聪明,他的想法有时候天马行空,但做事不够大气,让他负责具体某一件事,他能办的极为漂亮。但是如果让杨度负责大事规划,杨度便力不从心了。尽管杨度在谋略方面远远不如王宇,但杨度身体好,精力充沛,做事总是充满干劲。反倒是王宇谋略无双,可身体却是个病秧子,早年间风流过度倒是身体一直羸亏。这些年虽然收殓了性子,可是一碗内一直随曹跃打天下,耽误了身体康复,一到下雨天就时不时地咳嗽,尤其是今天在住处休息了一天,傍晚才来九门提督府。
  从杨度与王宇的身上,恰恰体现了后世某一位伟人的那一句名言,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没了身体神马都是浮云。
  此时亲兵报告,光绪皇帝今天性质特别好,白天和礼部官员商讨明日之事,晚上想何顺询问官员任命问题。看来光绪意识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了,这会儿要提前准备一下,曹跃也忙了一天宫外的事情,今天要汇报一下明天的大事。
  明天就是曹跃夺权,光绪复位的日子,不容有失。
  曹跃甚重地说道:“鸿鸾,我们去宫里吧。”
  “主公请。”王宇笑道。
  两人顶着雨,骑着马和驴子从九门提督府向皇宫走去,一路之上尽是穿着蓑衣的血军战士巡逻,每一队巡逻士兵见到曹跃之后都会不自觉地行齐胸军礼道:“主公!”
  曹跃对众军士点头致谢,随后行入皇宫门口,两人下了马步入紫禁城。
  何顺跑过来迎接,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小声地说道:“主公,鸿鸾先生,刚刚皇上与珍妃吵了起来,珍妃哭着回去了。我逼问贴身太监,那太监告诉我说是因为珍妃要光绪赐死慈禧。光绪说不行,如果赐死太后,大清皇族的将威信扫地,所以两个人吵了起来。”
  曹跃淡淡一笑说:“皇上幸好不糊涂。”
  王宇却皱起了眉,沉声道:“主公,我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
  “何也?”曹跃问。
  王宇道:“皇上头脑冷静的很,也许我们先前都低估他了,他经历这么多,我觉得不会轻易任由我们摆布。”
  曹跃停住了脚步,稍微思考了一会儿,觉得王宇说的有道理,便问:“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办?”
  “试探一下他。”王宇冷冷地说道,“皇上一直以来最想报仇的就是袁世凯,我们就用袁世凯试探他,提拔袁世凯明升暗降将其从武卫右军分离。如果皇上能当场忍住,我们就要好好注意注意他了。”
  曹跃问:“你觉得袁世凯做什么做好?”
  “刑部汉大臣,专门杀义和团。”王宇笑道,“这件事待一会儿不对皇上说,明日早朝当众说出来,看皇上的反应。他要是发火了倒还好,说明他冲动易于控制,但如果他连这个都忍住,就说明他在等待时机。”
  曹跃点点头道:“幸亏有鸿鸾在我左右,幸甚,幸甚啊。”
  王宇道:“等一会儿不能说袁世凯,明日早朝,出其不意掩其不备地说,看皇上的第一反应。”
  曹跃阴笑道:“正是如此。”
  随后曹跃觐见光绪,光绪看起来兴致并不是很高,淡淡地问曹跃如何处置被捉拿的后党官员和王公大臣。
  曹跃反问陛下如何处置?
  光绪道:“**卿身为军机首辅大臣,还是**卿拿主意吧。”
  “只是唯恐陛下心软拒绝我的建议。”曹跃笑道。
  光绪立即说道:“朕不会。”
  曹跃于是对光绪说了自己要用这些大臣的人头来与洋人议和,光绪先是一阵惊讶,然后考虑了一番之后只能叹了一口气说:“放手去做吧。”
  曹跃微微一笑,递过去一张名单说道:“陛下,这是明日的委任状,还请陛下过目。”
  光绪看了一眼,发现曹跃的这张委任状牢牢地将北京地区的军权抓在手中,不禁心中警惕起来,他抬起头看了看曹跃,恰逢曹跃虎视眈眈地看着他。光绪没来由地心里一阵害怕,曹跃的眼神看自己如同看着一只猎物一般。
  一定是自己刚刚的表现让曹跃怀疑了,光绪心中后悔不已,自己一定要扮演好一个懦弱的皇帝角色,于是他随意地丢给了掌印太监说:“准了,累了,我先睡一觉了。”
  今天白天礼部尚书鹿传霖等官员冒着大雨一只在准备明日的庆典,光绪也跟着忙了一天,的确是累了。
  曹跃告退,此时鹿传霖一脸疲倦地赶来报告,明日早朝如何准备,那个地方拜访什么,要用到多少人,文物大臣如何站位,外国大使们第一次参加中国的朝会,用什么礼节接待他们,给他们什么位置等等。
  曹跃与他有商量了一个小时,鹿传霖感慨说道:“若是有几万军队拜在太和广场之上,明日早朝必将与众不同,让外国人也看看咱们大清的厉害。”
  曹跃笑道:“你的意思是找我借人?”
  鹿传霖嘿嘿干笑道:“瞒不过大人,只是下官的一个想法而已。”
  曹跃点了点头,道:“明天一早,将有一万五千名血军士兵站在广场之上,你让宫里准备好姜汤和雨蒙蓑衣。”
  鹿传霖惊喜地说道:“总督大人,难道你答应了?”
  曹跃点点头,回到九门提督府之后,立即召见步兵第9旅旅帅张云山和步兵第10旅旅帅姬凯林,两人满心疑惑地赶来问道:“主公,这么晚了找我们来有何要事?”
  曹跃笑道:“明天你们给我撑场子去!”
  “啊?”两人大惑不解。
  曹跃随后解释起来,明天为了给光绪皇帝复位办一个漂漂亮亮的早朝,新编步兵第9旅和新编步兵第10旅穿得漂漂亮亮的,进入皇宫充当仪仗队。
  两人哭笑不得,张云山道:“主公,如果明日大雨,我们要站在雨中?”
  “必须站在雨中。”曹跃肯定地说道,“别说下雨,就算是天上下刀子,他们该走仪仗队还是做仪仗队,让洋人们看一看,到底是谁打败了他们!”
  “是,主公!”张云山与姬凯林立即说道。
  送走两人,曹跃疲惫地躺在一张硬床上沉沉睡去了,其余人不敢打扰,曹跃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


第381章 流言蜚语

  这场大雨下了一夜,翌日(8月9日)早上才有所减缓,天空里还是下着蒙蒙细雨,威风吹过,冻得人们丝丝发冷。
  一大早整个北京城宣布解除了戒严,百姓们终于可以走了出来喘口气了。可百姓到了城门口的时候却依旧不能出城,城内的西方国家探子也没有办法将政变的消息传递出去。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能出入北京城,例如拉粪的粪农,除非间谍藏在粪桶之中逃出北京城。
  百姓们一个个都走了出来,并忽然从公告上看到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消息:光绪皇帝复位了,他重新成为了大清国的实际皇帝,而不是一个傀儡。
  一时之间,京城内百姓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完全不了解内情的人们此时忽然大悟,原来曹跃入京不是为了防御帝都,而是兵变啊。
  有民间人士和喜欢谈论天下大势的人立即猜测起来,从招惹八国联军,到朝廷中的后党纷纷自相残杀,再到执掌重兵的后党与八股联军对抗,再到支持皇后的武卫前军天津兵败,武卫后军与武卫左军从京城调往丰台与通州抵挡八国联军,再到西北血军入京城,而后一天之内包围紫禁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救出皇帝,囚禁太后……
  兵变——救出皇帝——逼迫慈禧退位!
  好一招连环计,好一个新“玄武门之变”!
  北京城的百姓们终于再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帝王人家无亲情了,儿子发动兵变囚禁母亲,这件事怕是只有帝王之家才能做得出吧。
  曹跃应该早就投靠了光绪皇帝,只等着慈禧的后党自乱阵脚。
  好事者纷纷猜测起来,曹跃到底是什么时候归顺的光绪帝,毕竟整个大清都知道,清帝国的掌权者慈禧是一个多么厉害的女人,可偏偏就是这个女人,栽倒在了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手中——光绪和曹跃。
  民间百姓最喜欢谈论的就是宫廷内的消息和新闻,尤其是北京城的百姓,见过了太多的宫廷政变和仇杀,经历了太多的朝代更迭,因此养成了本地百姓特别**谈政治**谈朝廷的习惯。昨天晚上估计没有几个人睡得着,甚至很多人家将儿女们都藏在地窖里,免得被兵祸伤害。
  频繁的大军调动让大家心惊胆颤,如今终于真相大白,于是有清闲的便跑到茶馆里喝茶闲聊起来。茶馆这个地方最是容易被大家接受,一般什么流言只在此酝酿发酵流传。
  北京百姓比较喜欢侃大山,这个毛病打几百年前就有,民国出生的相声大师侯宝林有一次在一个相声里说北京人说话特点就是啰嗦,一句话必须分成几瓣,中间必须穿插铺垫**收尾,每一个北京人说话都跟讲相声似的。
  有几个跑到茶馆里的爷们胡侃一顿,每个人都按照自己心中猜测将这几天的故事传得玄幻至极。
  “六爷,您为什么曹跃敢冒天下大不畏发动兵变,投靠光绪皇帝吗?”一个二爷一副我知道你们都不知道的模样问道。
  “怎么?你知道吗?”叫六爷的也存了一肚子话反问。
  “那是自然!我只跟你一个人说啊,别人我都不告诉他,那是因为一个人,恭亲王鬼子六奕?。”这位二爷神秘兮兮地说道。
  “啥?恭亲王?他不是三年前就死了吗?”六爷倒是没想到他会说到鬼子六。
  见到对方被自己的言论诈住,二爷顿时兴奋起来,撸起袖子就说道:“当然,你还不知道吧?恭亲王奕?与慈禧太后斗了一辈子,临死之前留下一计。”
  “什么计?”
  “你知道,恭亲王再怎么说也是**新觉罗家的男人,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家的人,所以恭亲王这一辈子就是要把天下讨回到**新觉罗家手中。”
  “废话,这我还不知道,你说重点,恭亲王留下什么计策?”
  “恭亲王知道如今掌握兵权的大员要么是缩头乌龟,要么就是忠于太后的后党,没有人敢反对太后。所以恭亲王就私下找到光绪皇帝,定下一计,培养年轻将军,让年轻将军取代老将们,忠于陛下。”
  “是吗?所以曹跃就是恭亲王定下的人选?”
  “当然了,要么你看,怎么三年前恭亲王府上的格格和曹总督定亲,你想想啊,这曹总督之前说是黄河边上一个脚夫的儿子,还是个汉人,因为战功被抬籍为镶蓝汉军旗,做到最大了不过是个包衣奴才,怎么有资格娶格格做老婆?”
  “哎呀,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三年前这件事还闹得轰轰烈烈的。”
  “是吧?我说的没错吧,恭亲王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女儿那个叫做蓝祺儿的格格却没有死啊,这婚约还是有效的是吧?再说这曹总督,那也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