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283章

庚子猎国-第283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吧?我说的没错吧,恭亲王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女儿那个叫做蓝祺儿的格格却没有死啊,这婚约还是有效的是吧?再说这曹总督,那也是一位神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西北、四川、新疆,兵锋所指所向睥睨啊。他早就效忠于皇帝了,不过就是为了隐藏自己,假装投靠太后,取得信任,从而取得兵权。”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
  “说来也是别人没能力,太后呢也不想给曹总督提拔这么快,可是除了曹总督,还谁能打仗?看看咱们大清国,除了曹总督,怕是只有一个聂士成聂老将军能打仗了。前几天聂老将军还被义和团给打死了,天底下只剩下曹总督一个人能打仗了。太后是不得不仰仗曹总督,而曹总督见到时机来临,提出担任直隶总督抵抗洋人。太后这时候还被蒙在鼓里,便允许了曹总督做直隶总督,可是万万没想到啊,万万没想到啊,曹总督带兵入京并不是来打洋人来了,而是发动兵变救出皇帝来了。慈禧太后祺差一招,就差一招,被光绪皇帝绝地反击转败为胜啊。”
  “太精彩了!太精彩了!”
  “嘘……我这消息你可别告诉别人啊。”
  “你放心,我一般人都不告诉……”
  老百姓议论纷纷,躲在家里的八旗禁军们也放下心来,幸好咱们没有抵抗,看吧,曹大将军一进京城就兵变救出皇帝了。咱们要是抵抗了,不就是违抗皇命了吗?这时候也没有人追究是不是矫诏的问题了,就算是矫诏了,又能怎地?皇上已经复位,诸位该干嘛就干嘛吧,咱们八旗禁军么,还是老老实实地当差得好。
  早朝的时间原本是早上六点钟,但因为大雨的原因,被迫推迟到了上午10点钟,天空中的雨水才渐渐地小了,变成了绵绵细雨。
  紫禁城内,庆祝光绪重新掌权的大典和早朝同时举行。
  今天一早来到殿前广场等待的各个官员们被这种萧杀的气氛所感染,站在一旁不说话也不动,礼部官员安排的红毯从**一直铺到太和大殿,两侧是数万血军战士组成的方阵。
  这两支部队都没有经过战斗,所以依旧保持着满员的编制,两旅总计一万五千人,成方阵站在太和大殿前的广场,一眼望去,全都是黑乎乎的人影和手中紧握的带刺刀的步枪。
  当一缕阳光从乌云密布之中穿过,忽然照在太和大殿前场上的时候,万鼓齐鸣一般雄壮的鼓声响起。
  随后,也许是天空忽然通亮起来,乌云驱散,露出了湛蓝的蓝天!
  所有人都被惊呆了,天意,真是天意啊!
  阳光洒在太和殿前广场上,恍然之间被那一排排明晃晃的刺刀上发射的光芒照得人们睁不开眼睛。以刺刀做镜面,以枪林做标杆,铁血大旗和大清龙旗交相辉映,数万军士岿然不动,沉默之中带着一众澎湃的力量。
  以窦那乐为首的洋人大使们,以及京城各部官员看到这一万多血军士兵从早上到现在,始终站在雨中岿然不动,不禁被血军所表现出来的纪律性和坚韧所感染。
  窦那乐首先鼓起了掌,随后其他人都开始给血军战士们鼓掌,甚至连宫女和太监们见到如此阳刚锐气的战士也忍不住鼓掌欢呼。
  也许是先前的萧杀的氛围让人不敢交谈,这会儿鼓完掌大家反倒放松了下来,开始小声地交谈起来。昨日戒严,很多人消息封闭,着实也得不到太多有用的消息。但很快人们知道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军机首辅大臣荣禄昨天在遭到抓捕的时候吞鸦片自杀了。
  荣禄该不该死?
  对洋人来说,荣禄该死,如果不是荣禄支持慈禧,光绪早就重掌大权了。
  对官员来说,荣禄该死,因为只有荣禄一死,众人才能将责任推给荣禄这个国之柱石。
  对贵族来说,荣禄该死,是他力主将曹跃放入京城,导致曹跃轻松地发动了兵变。
  对皇上来说,荣禄该死,荣禄从来没有支持过他一次,哪怕只有一次。
  对太后来说,荣禄该死,她不该糊涂地听信荣禄,可是当时除了荣禄,没有人能拿出一个主意。
  对曹跃来说,荣禄该死,他挡住了自己的脚步
  所以,荣禄必须死,他也恰当地死了。
  荣禄死了,慈禧的时代彻底终结了,荣禄的死并不意味着对后党的清算终结,而仅仅是开始。
  昨天曹总督亲自说不予追究从者,但谁要是真的相信政客嘴里的话,谁也活不到现在了。
  “宣,百官觐见!宣,各国公使友人觐见!”一个大嗓门太监高喊道。


第382章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岁!”
  百官们应答一声。
  “吾皇万岁万岁万岁……”
  忽然之间震天的喊声整齐地从两侧一万五千名血军士兵的枪阵之中传出来,声音传到太和殿,乃至整个皇宫,气势恢宏,让所有人感到振奋。
  百官随后走上台阶,走进雄壮威严的太和殿上。
  皇帝正坐龙椅之上,左右掌印太监与司礼太监恭敬站在身旁,下首不远站立一人,正是曹跃。
  曹跃,赫然与光绪同时接受者百官的跪拜。
  “见礼!”
  官员们便跪地三叩九拜,口中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洋人们行鞠躬礼,表示尊敬,由一名太监引导到太和殿一侧观看整个过程。
  此时,一万五千血军“仪仗队”忽然齐声大喊三声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响彻云霄,传到了紫禁城外,听的百姓们纷纷激动落泪,听得大臣们忍不住跪在地上磕头感谢皇恩,也听得太和殿龙椅上的光绪热泪盈眶。
  站在光绪身旁不远的曹跃见到此情此景,心中暗暗发誓,吾必取而代之。
  “平身。”喊话的大嗓门太监发出尖细带有穿透力的声音道,“群臣觐见!友邦使者觐见!”
  百官终于站了起来,按照文左武右顺序站立两侧。
  “陛下圣旨!”司礼太监高喊道
  百官不得不再一次跪在地上。
  “曹跃救驾有功,特封陕西潼关人曹跃,体仁阁大学士……”
  体仁阁大学士啊,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担当得起的,除了学识外,还要有足够资历与功劳。只是大家怀疑起来,这曹跃出身草莽,怎么当起了大学士,他能认全字吗?当然,能不能认全字不重要了,曹跃之所以获得这个大学士,靠的也不是学问。不过一般来说,体仁阁大学士就是进入军机处了,而且多半会担任军机首辅大臣,莫非曹跃担任军机首辅大臣?不能吧,曹跃才多大年纪?二十四?还是二十五岁?看面相倒是有三十多岁……(曹跃要是得知会不会吐血?)
  太监继续唱道:“军机首辅大臣……”
  果然,果然,果真以二十五岁的年纪出任军机首辅大臣,有清一代,绝无仅有,曹跃堪称大清第一人啊。
  “直隶总督……”
  “各国总理衙门首领班大臣……”
  “大清忠勇巴图鲁……”
  “钦赐!”
  再也没有人感叹什么了,因为曹跃的职务和身份已经明确地告诉了大家,现在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有清一代,他就是新的摄政王了。
  曹跃站出来,叩拜道:“臣遵旨。”
  接过圣旨之后,曹跃微笑着看了看忠臣,所有人都谄媚地看着他笑了起来,那笑容让曹跃感到一种满足感,但还不至于让他迷失自己,随后继续站在光绪身边。
  太和殿上,没有人的脑海中不在盘旋一个想法,那就是曹跃的未来和曹跃的现在。
  曹跃才二十多岁,就已经成为了摄政王,那么他的未来必定不可估量,也许未来三四十年或者五六十年,这个朝廷都是曹跃的,他就是大清第一权贵。
  不过现在,曹跃要面临一个巨大的难解之题,对抗八国联军。
  新任宰相曹跃如果不能将八国联军赶走,那对他的统治性以及认同性将大大降低,介时南方大臣们必定不会允许这样一个“丢脸”的宰相存在。
  太监又道:“陛下圣旨,免去荣禄军机首辅一职,免去刚毅兵部满大臣,免去赵舒翘兵部汉大臣,即可捉拿擅自挑动国战之瑞敏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濂、西北宣抚使裕禄,并免去溥儁大阿哥身份。摘去以上八人一切爵位,顶戴花翎,等待发落。”
  众人心惊胆战起来,光绪的报复来打太快了,这喜庆的日子本来不应该是大家你好我好全都好吗?有什么清算以后来清算不好吗?
  当然,要真是光绪能够发号施令倒也不会如此急切,可是光绪无法发号施令啊,颁布命令的是曹跃,光绪只不过盖一个大印罢了。
  光绪从一个瀛台岛上的傀儡,变成了太和殿上的傀儡——但还是傀儡。
  由于窦那乐等人是外国大使,因此他们被安排在了两侧站立,而且他们也是第一次亲眼目睹中国的朝会,还别说中国的朝会和西方的皇族会议完全不同。东方的帝王朝会更像是一种祭祀仪式,而不像是皇上和大臣们商量事情,大臣们与皇帝的距离得有二十米了,高低也有三米的落差,皇帝还很是天神一般。如果给一个十字架,那就是上帝嘛……
  不过现在上帝跟前站着最红的一个人,东方的犹大,曹跃。
  洋人们意识到了,将来和他们打交道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个曹跃。
  窦那乐对曹跃的感觉非常复杂,既想和他接触又不想和他接触,想和他接触是因为曹跃还是清廷之中一位比较讲理的人,尤其是在西安设立各国领事馆,并主动出击消灭义和团,对西方国家开放市场,主动修建铁路一事上,让人看到一位开明的军阀。而不想和他接触是因为他是一个无所不用其极的难缠的对手,尤其是他可能是这个大清国最骁勇的武将,所部士兵如同德意志普鲁士勇猛忠诚。
  窦那乐与其他公使在讨论中国国情的时候,都离不开这一位骁勇的军阀,甚至他们估测着这位军阀的反叛时间。曹跃身上的气势已经渐渐上升,似乎没有什么人和什么事儿能够阻拦得住他的脚步,腐朽的大清不行,列强也不行。
  对窦那乐来说,选择谈判对手是曹跃还是清政府,就像是选择到底是食人族还是选择威尼斯商人作为合作对象一样——不过现在不必烦恼了,因为只能选择威尼斯商人合作。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太监按照程序又唱道。
  诸位大臣赶紧看向曹跃,这位大清实际上的“丞相”,光绪皇帝也看向他,向他示意昨晚商议的事情现在该启奏了吧。
  曹跃微微一笑,出列群臣,稽首奏报道:“启禀陛下,臣有事请奏。”
  “讲。”
  曹跃道:“九门提督恭寿临战重病在家,导致京城指挥内混乱不堪,臣请以陕西籍将领李宁代替恭寿出任九门提督一职,总领京城治安维持正常秩序,恢复京师和平。”
  “准!”
  曹跃又道:“禁军统领姜桂题年近七十,早有告老还乡之念,且连日以来重病在家,臣请以陕西籍将领韩铮出任禁军统领一职,以保卫皇上和珍妃安全。”
  “准。”光绪说这句话非常心不甘情不愿,这相当于将自己的性命完全交由曹跃控制,先是李石头出任九门提督,再是韩铮出任禁军统领,曹跃彻底控制了京师,以后行事可以更加肆无忌惮了。
  “兵部满大臣刚毅,擅自挑动战争罪无可恕,然兵部不能无人做主,臣请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