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盗墓史记 >

第6章

盗墓史记-第6章

小说: 盗墓史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氯ネ诰蛳栽辏奘狗蓿蚩肆暄ê螅⒚挥姓业绞⒌氖濉S谑悄饺輧y“购以百金,鄴女子李菟知而告之,得尸于东明观下,僵而不腐。”
  找到石虎的尸体后,“儁蹋而骂之曰:‘死胡,何敢怖生天子!’数其残暴之罪而鞭之,投于漳水,尸倚桥柱不流。”后来前燕为前秦灭亡后,告密者李菟也因此被杀了,被桥柱子拦住留下的石虎尸体,得到重新收葬。
  类似“虚冢”,史书上的记载还有——“(南燕献武帝慕容德)其月死,即义熙元年也,时年七十。乃夜为十余棺,分出四门,潜葬山谷,竟不知其尸之所在。”(《晋书·慕容德载记》(卷127))
  “人莫不闵之(指为父杀仇家的张琇),为诔揭于道,敛钱为葬北邙,尚恐仇人发之,作疑冢,使不知其处。 (《新唐书·孝友传》(卷208))
  中国盗墓史上的第一波高潮出现在汉末,帝陵民冢被盗严重。后世对反盗墓便格外重视,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以假乱真、以“虚葬”手段处理后事的防盗方式普遍流行。
  传说,诸葛亮在死后便设疑冢多处。现位于汉中盆地定军山下的诸葛亮冢,就有真假之疑。诸葛亮秘葬定军山与他当年的经历有关。定军山是米仓山向西北伸入汉中盆地的支脉,曾是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时兵戎相见的三国古战场。诸葛亮在北伐生涯中,曾在这一带驻军镇守,在山中推演八阵图,教兵演武,北伐曹魏,此山遂得名“定军山”。
  诸葛亮死时有遗命,“葬汉中定军山”。目前立碑的“诸葛武侯真墓”,其实是虚冢;而未说真冢的“武侯之墓”,倒被被认为是真的,由此民间有了“真墓不真,假墓不假”一说。一般认为,诸葛亮的真实葬处是“武侯之墓”,位于定军山西北角,占地300多亩。实际这两处墓都是假的,“诸葛武侯真墓”,是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陕甘总督松筠,依当年诸葛亮疑冢说而垒;“武侯之墓”是诸葛亮的衣冠冢,也不是他的真身所在。
  虚冢不只是汉人惯用的反盗墓招式,北方少数民族也喜欢,但多称“潜埋”。
  《宋书·索虏传》(卷95)记载,当时的鲜卑族即有这样的习俗,“死则潜埋,无坟垄处所,至于葬送,皆虚设棺柩,立冢椁,生时车马器用皆烧之以送亡者。”所以,这一时期的大型墓葬至今没有发现。
  反盗墓招二:构筑“崖墓”阻挡皇家受启发创“以山为陵”葬式虚冢设疑,虽然可以迷惑世人,给盗墓者造成干扰,但虚冢还是有坟头的,所以盗起来很容易,一个个掘开不就真相大白了?元人陶九成曾称,“会须尽伐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藏操尸”,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依古制“不树不封”,又与后来传统丧葬习俗相悖,与主流孝道不符。况且,帝王们多喜欢张扬后事,造大坟高冢,以显皇家威仪。
  既要威仪,又要安全,那只有把墓穴造成坚固一些。“依山为陵”,将墓穴挖在山崖岩石之中,便成了又一种反盗墓流行招式。
  依山为陵,显然比平地起穴那种封土式陵墓防盗效果要理想得多。由于墓穴筑在山中,普通的民盗、散盗是不可能得逞的。但这种葬法一般人家也造不起,造不成,非帝王陵寑、王公贵族墓冢不可为。
  这种开凿于山崖之中,不另起坟丘类型的墓穴,考古界惯称“崖墓”。一般认为,这种依山为陵的崖墓兴起于唐朝,开创者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的昭陵玄宫,开凿九嵕山(今陕西省礼泉县境内)而就。其后唐诸帝多兴师动众,将附近风水上佳的山体都凿空了,其后的乾、定、桥、泰、建、元、崇、丰、景、光、章、贞、简等十三陵,也都是这种类型的陵墓。
   
                  
反盗篇 机关重重的古代陵墓(3)
  但防盗效果显著的“以山为陵”,并非李世民首创,只不过到了唐朝,这种葬制更为成熟罢了。汉文帝刘恒的霸陵,“因山不藏,不复起坟”,才是最早。霸陵位于今西安市灞桥区境内,所在地有一个很好听的叫法,“凤凰嘴”。当年,刘恒命工匠在此地的北山上,斩涯为冢,凿洞为玄宫,以水为陵号。
  依山为陵也非刘恒首创,只能说是帝王陵中的第一。这种墓在西汉时已颇为流行,如现今考古发掘发现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山东曲阜鲁王墓、徐州龟山汉墓,都属同样结构,在山崖中开凿了巨大的洞穴而成。
  崖墓,历史很长,早在战国时期即已出现,分布在江西省境内的武夷山地区崖墓,形式有单洞单葬、单洞群葬及联洞群葬,棺用整木刳成。经考古多为战国古墓。从这点来说,皇家的“依山为陵”反盗葬式,是受到了民间崖墓葬制的启发。崖墓在南方临江河少数民族中间极为流行,至今仍有。到了东汉,崖墓,则多俗称“蛮洞”。
  反盗墓招三:“铁水浇筑”加固民间以“粪水术”轻易破之将墓穴开凿于山之中,坚固异常,防盗效果自然也非同一般,但是也存在明显“漏洞”,其通往玄宫的洞口,盗墓者很容易找到。
  如何封闭洞口,如何反盗墓,工匠煞费苦心。铁水浇筑,就是其中的硬招之一。
  被西汉广川王刘去盗掘过的战国古墓魏襄王冢就是这样。《太平广记·冢墓》(卷389)记述,“襄王冢,以铁灌其上,穿凿三日乃开。”正史所记、最为著名的铁水封陵,当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据《唐会要》记载,“乾陵元宫,其门以石封闭,其石缝铸铁,以固其中。”
  《唐十八陵》(陈安利 著)所述, 1958年考古工作者对乾陵的考古勘查,证实了文献记载的可靠性。乾陵墓道开在北峰南面的山坡上,墓道长 63.1米,宽3.9米,呈斜形坡。墓道与墓门间用吞条填砌,多达39层,用石近四千块。石条之间用铁栓板拴拉,每三层上下用铁棍穿联,再用锡铁熔化灌缝。工程如此复杂,为关中十八陵所罕见。石条上刻有文字(含石匠姓名),共发现“焦才”、“合一”等363字。考古勘查结果表明,目前没有发现乾陵被盗的痕迹。可见,武则天的反盗陵手法是相当成功的。
  在民间,铁汁固墓也成为反盗墓的手法。从古人的记述中可以发现,如唐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尸穸》(卷13)记述了一个故事:刘晏判官李邈,庄在高陵,庄客悬欠租课,积五六年。邈因官罢归庄,方欲勘责,见仓库盈羡,输尚未毕。邈怪问,悉曰:“某作端公庄客二三年矣,久为盗。近开一古冢,冢西去庄十里,极高大,入松林二百步方至墓。墓侧有碑,断倒草中,字磨灭不可读。初,旁掘数十丈,遇一石门,固以铁汁,累日洋粪沃之方开。”
  道高一层,魔高一丈。盗墓者破招手段“粪水术”很绝,或者说很另类:天天用酸性很强的粪水来浇灌锈蚀铁汁,经过若干长的时间,竟然也让其打开了。看来,再强的反盗墓招式也有致命缺陷。
  反盗墓招四:“积沙”、“积石”生畏郭庄楚墓安全设计一环套一环“崖墓”防盗效果显著,普通的土丘墓也不是没有办法防盗。
  常见的是“深挖洞”,将墓穴挖在深处,如秦汉墓穴都设于十几米深的地下。记述中原、北方地区丧葬制度的《大汉原陵秘葬经》称,“立冢安坟,须籍来山去水,择地斩草,冢穴高深。”同时再置坚固的石椁,防盗的效果更好。棺椁以木质为多,石质棺椁安全性肯定要优于木质棺椁。盗墓者常用盗墓工具斧、凿,要想很快盗开棺椁,应该更费周折。
  在这些反盗墓常规措施之外,土丘墓最绝的反盗墓招式是“积沙”、“积石”。这种墓也有一个专业术语,叫“积沙墓”或“积石墓”;如果是复合型,则是“积沙积石墓”。
   
                  
反盗篇 机关重重的古代陵墓(4)
  “积沙墓”俗称流沙墓,是盗墓者最为头疼和害怕的墓冢类型之一,出现时间更早,不会晚于春秋战国时期。营建时,开挖十几深以上的、面积达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地下空间,据堪舆术定好棺椁的朝向、方位后,以炒干的细沙埋葬棺椁,而不是以土回填。沙子积埋到到了一定位置和厚度后,才以泥土覆埋,并将四周夯实筑牢。
  为什么要将沙子炒干?一是可以保持地下干燥的环境,防止尸体腐坏;二是强化防盗效果。干燥的细沙如水,流动性极强强,盗墓者根本无法挖掘盗洞,沙子边挖边淌,盗洞根本难以成形。就是挖成了,风险也很大,极容易造成塌方,让盗墓者成为殉葬者。
  “流沙墓”在现代考古中多有发现,位于今河南上蔡县境内的郭庄楚墓,就是一座典型的流沙墓。
  2005年5月,考古专家对郭庄楚墓进行了全面发掘。结果令人吃惊,连有数十年考古经验的专家都深感意外。原因倒不是出土了价值连城的陪葬品,千余件战国时期楚式青铜器物和大量的玉器出土,而是这座墓独特的防盗设计。参与发掘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马俊才事后透露,整座墓的防盗招式一环套一环:大墓深达17米,其中10米多埋的都是沙子。又置假棺迷惑盗墓者,在主棺的正上方和侧方,加修了两个假棺材。为了逼真,还放置了小件陪葬品。墓道走向设计亦绝,不像通常大墓那样墓道直达墓底,而是改变方向。盗墓者顺墓道而下,根本看不见真正的棺室。
  上蔡为秦丞相李斯故里,境内古墓很多。这座楚墓内丰厚的陪葬品,能历2000多年而不被盗出,完全因为这环环相扣的反盗墓设计。现场发现,此墓大大小小盗洞多达17个,其中年代最早盗洞挖于战国时期,位于墓室北口外约3米处,这是一个阶梯式的斜向洞,向下发现积沙后停止。最厉害的盗洞是东汉时期7个盗洞中的一个,盗墓者对墓室东部采取了“大揭顶”盗法,严重破坏了墓室结构。
  现代盗洞最多,有9个,大多采用了定向爆破的方式,其中最远的一个盗洞是横向引洞,有27米长,进入墓室后采用了架设竹木巷道的方式盗掘。现代盗墓者为防止塌方,借鉴了煤矿工人挖煤时木板支撑的办法,用竹木板遮挡流沙,竹木板不够长,还用了合页连接,这个方法使盗洞穿透椁板,直逼棺的附近,盗墓差点就成功了。
  郭庄楚墓的积沙中还有积石,并不是单一的积沙墓。积石,这也是古人反盗的一招,比积沙的使用更宽泛。吕不韦所处时代,“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含珠鳞施,玩好货宝,锺鼎壶滥,舆马衣被戈剑,不可胜其数。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为了反盗墓,便“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炭,以环其外。”
  1988年,在太原金胜村发掘的251号墓属春秋晚期大墓,年代不晚于公元前475年。据公开的发掘报告,墓附近的车马坑内,出土各类随葬品三千余件,大多数是青铜器。其中仅礼器就达140件,内有两组七鼎。金胜村位于晋阳古城西郊,是晋卿和上大夫的主要墓地。251号墓的发现为研究晋文化及三家分晋前后的历史,提供的极为重要的资料。春秋时代,九鼎象征着周天子的王权,七鼎代表的是诸侯王,251号墓墓主却拥有两组七鼎和三重漆棺,地位显赫。此墓的主人后被推测为当时最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