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兄长在上 >

第105章

兄长在上-第105章

小说: 兄长在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探什么心意?”陈静云不解。
  陆显咬一咬牙,将心一横:“我是想帮你选定亲事,所以才特意带你出去,就是想让你看看,是不是满意……你别怪我多事。姑娘家总是要嫁人的,你自小没爹,你娘也……人说长兄如父,我虽不是你亲兄长,可你的婚事,我大概也能做一点主……”
  他说这话时,挺心虚的。没提前与她打招呼,他就这么做了。
  陈静云讶然:“表哥是说罗义士么?”
  “什么?”陆显愣住了,“罗义士?”
  这跟罗百户有什么关系?他心念急转,忽的忆起今天偶遇罗北。可那真是偶遇啊,难道表妹以为遇见罗北,是他安排的么?他安排的,明明是他的同窗啊。
  陆显心思转的很快,继而又想起那天郭大的“救命之恩,以身相许”,鬼使神差的,他动作极缓,点了点头:“啊,啊,对。”
  陈静云秀眉微蹙。她自己其实并没有嫁人的心思,表哥跟她提起“成亲”二字,她最先生出的是不是期待,不是害羞,而是若有若无的惧意。她不由自主地就想到了在那个人家里的种种场景。
  她差一点就嫁给了那个人。
  她双目微阖,缓缓吁了一口气,嗯,是了,是罗义士想办法助她逃出来的。
  定了定神,陈静云轻声道:“他如果不嫌弃的话,我,我……”她声音越发低了:“表哥既说长兄为父,那,那就表哥做主吧。我,我去厨房看看,粥好了没有。”
  她匆匆起身离去。
  陆显则瞪大了眼睛,由他做主?表妹的意思,是她其实并不反对?且不说这究竟合适不合适,重点是他根本就不知道罗北的意思啊!
  他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心生悔意,早知道这样,他方才就该实话实说的。现在怎么办?是向表妹坦白?或者找时间探一探罗百户的心思?还是通过大哥迂回婉转打听一下?
  陆显有些头疼了。他这件事办得太失败了。
  可是,这个时候,他也不好找大哥帮忙。
  婚期将至,陆晋越发忙碌,除了公务,他还要时不时地去看一下正修整的国公府,一定要在他们成亲前收拾出来。
  而韩嘉宜也在忙着准备成婚事宜,鸳鸯枕自然早给她绣了出来。她首先要面对的,是她母亲沈氏。
  婚期越近,沈氏越紧张,甚至超过了即将成为新嫁娘的嘉宜。
  沈氏认真教导女儿婚后管理内务、人情往来等等。
  ——这些平时嘉宜跟在沈氏身边也耳濡目染,学过不少。但女儿即将出嫁,沈氏恨不得将一切姑娘家应学的一股脑全教给她。
  韩嘉宜抱着母亲的胳膊央求:“不急在这一刻的。”
  沈氏嗔道:“怎么不急?你都快出嫁了,嫁出去以后,再开始学么?”
  韩嘉宜慢悠悠道:“也不是不行,反正又不算嫁出去,真成了亲,也还有娘教我呢。”
  沈氏叹一口气,明白女儿说的在理。嘉宜成亲后,说是要管家,可是国公府也没几个人,又能难到哪里去?记账算账,本就难不倒嘉宜。至于女红针黹以及厨艺,那些其实也算不得什么,真正需要嘉宜动手的时候不会太多。
  她知道问题出在她自己身上,是她太过于担心和焦虑,唯恐女儿哪里做的不好,日后婚事不遂。
  她出嫁两次,可她希望嘉宜可以共一人,到白头。
  不过嘉宜觉得累,沈氏少不得要反思一二,也不再过多要求。
  韩嘉宜悄然松了一口气,轻松了不少。
  日子这么一天天过去,很快到了十一月。她同母亲商量,想要去崇光寺祭拜父亲。
  沈氏略一思忖:“好,娘陪你一道去。”
  嘉宜即将出嫁,也的确该正式告知韩方。
  崇光寺设立有父亲的往生牌位,韩嘉宜在牌位前上了香以后,在心里默默告诉父亲自己即将嫁人一事。末了,又在心里说道:“爹,对不起啊,我没嫁徐师兄。你知道这件事的吧?徐师兄娶了秀莲姐。而我,我要嫁一个很好很好的人。我们以后也会很好很好的……”
  她低头擦拭了一下微微发酸的眼睛,在心里默默说一句:“爹,我很想你啊。”
  离开崇光寺回长宁侯府的路上,韩嘉宜思忖了一会儿,轻声对母亲道:“娘,有件事我一直没告诉你……不过我想,说不说的,也没什么差别了……”
  “什么事?”
  “我爹还在世的时候,给我定过亲事。”韩嘉宜微微笑了笑。
  “什么?!”沈氏双眼圆睁,“那你……”
  既有婚约在身,又怎能嫁给陆晋?一女怎可许给两个男子?
  韩嘉宜轻轻握住母亲的手:“娘,你别急,先听我说。”
  她整理了一下语言,将那些旧事一一说了出来。大概是时间久了,那些曾让她耿耿于怀的事情,现在居然能像讲旁人的故事一般淡然地讲出来:“……然后,我就来找娘了……”
  韩嘉宜见母亲神情怔忪,眼中含泪,不由地一慌:“娘,你这是做什么?”
  沈氏再也忍不住,眼泪扑簌簌便落了下来。她以为女儿从睢阳来找她,是因为想她,因为在二房那边过的不好,却不知还有这么一桩故事。
  她女儿竟被人这么作践么?!
  一时之间,愤怒、惭愧、难过、心疼……种种情绪交织,她一把抱了女儿,轻唤其名字:“嘉宜,嘉宜……他们怎么能这样对你?!”
  她内心有许多的话想说,可偏生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心里就像是堵了一块巨石,沉重而又硌得她难受。
  母亲的反应让韩嘉宜有些许意外,又有些释然。她反过来安慰母亲:“也算不得什么,不都过去了么?再说,要不是因为那些事,我去年也不会上京寻母,咱们也不会团聚。”
  那么她进京以来的一切也就不会发生。
  “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沈氏抽泣了一下,“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女儿很少提起在睢阳的那些年,沈氏之前问过几次,都被她三言两语推塞过去。沈氏也隐约知道女儿过得不大好,但是她没想到在亲事上,都被人这般糟践。想到上次韩秀莲来访,她热情款待,她心里就越发难受。
  韩嘉宜摇了摇头:“都过去的事了,说不说的,差别不大。”
  如果不是她今日去祭拜父亲,想起那些旧事,也不会同母亲提起。其实她有不少事情都是母亲所不知道的。
  从今天娘的反应来看,那些秘密还是继续瞒着娘吧。
  韩嘉宜笑了笑:“我将旧事告诉娘,若是惹得娘伤心,那倒是我的不是了……我现下都要成亲了,也不必拘泥于那些事情了。”
  沈氏默然不语,不免想到嘉宜的婚事。嘉宜嫁给陆晋,确实比许给那个徐玉树强多了。她有过两任婆婆,深知婆婆喜爱的重要性。徐夫人不喜欢嘉宜,嘉宜如果真嫁了徐玉树,婚后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容易。还好没嫁。
  现在嘉宜许给陆晋,名义上的婆婆是她,又离她不远,能时常照看。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这么一想,她对陆晋不觉多了几分满意。
  但想起睢阳的那些人,她仍不由心中愤愤。她原本还想着嘉宜出嫁,要给同在京城的韩秀莲夫妇下帖子报喜呢。还是算了吧。
  直到马车回了长宁侯府,沈氏的心情才渐渐平静下来。她暗暗想,以后一定要对嘉宜好一些,再好一些。
  已经是十一月下旬,天气逐渐转寒。
  婚期越来越近,韩嘉宜也不由地紧张起来。
  出嫁的前一晚,沈氏缓缓进了女儿的房间,要给女儿绞脸。
  “疼么?”韩嘉宜听说过绞脸,知道是婚俗之一,说是绞脸后好上妆。
  沈氏笑笑:“不疼,绞了明天好上妆。”她吩咐雪竹去取了热毛巾,让嘉宜用热毛巾敷脸。她则取了一根线,在女儿脸上飞速划动。
  韩嘉宜睁大眼睛,动也不敢动,线经过的地方有轻微的疼,脸颊也热热的。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候,沈氏才停了下来,仔细端详着女儿,笑道:“挺好。”
  一旁的雪竹也赞道:“是啊,姑娘本来就好看,这样就更好看了。”
  “是么?”韩嘉宜揽镜自照,见玉面微红,确实比平时多一些娇美。她又用手轻轻抚摸自己的面颊,光滑细腻。她轻笑道:“多谢娘了。”
  沈氏吩咐雪竹:“你去再打些热水来。”
  “是。”雪竹应了一声,福一福身,快步而去。
  房间里只剩下母女二人,沈氏自袖中取出一物,悄悄塞给女儿。她轻咳一声:“这个,你且胡乱看一看,看后压在箱子底下。”
  “什么?”见那是一本薄薄的册子,韩嘉宜不由好奇,她随手一翻,瞬间胀红了脸。
  

第100章 成亲
  她匆忙将册子合上,可方才看到的的图画依然在她眼前回现。赤条条相抱的男女教她面红耳赤,坐立不安。
  韩嘉宜小时候看过不少杂书,隐隐约约也猜到了一点什么。她手捏着册子的一角,丢也不是,不丢也不是,只觉得烫手。
  沈氏面上淡然,心里的尴尬并不亚于女儿。女儿自小没在她身边,许多女儿家该知道的,她也没跟女儿好好讲过。但今晚这些,是必须要讲的。她轻咳一声:“慌什么?我有正经话要跟你说。”
  “……嗯。”韩嘉宜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可是,一想到接下来娘将要说的话,她的脸更烫了。
  “我刚才给你的是避火图。上面画的不是小儿打架,是夫妻敦伦。”沈氏轻声道,“一男一女成了亲,有些事是一定要做的。世子,呃,晋儿他身边没有侍妾通房,当然,咱们家也不兴这个。”
  韩嘉宜“嗯”了一声。
  沈氏缓缓续道:“可能夫妻敦伦之事,他也不是很懂……”
  “啊?”韩嘉宜心头一跳,有点发懵,所以呢?
  “他若真不会,你就教一教他,或者你们一起看看这避火图。”沈氏又道,“这种事情,世间男子多是无师自通的。他看一两眼这个,也就会了……”
  韩嘉宜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母亲,只勉强“哦”了一声。
  想了一想,沈氏又道:“对了,第一次会疼,忍一忍也就过去了。还有,不要由着他的性子胡闹。若是觉得身子不适,就让他停下,知道么?他在意你,会顾忌你的身体。”
  韩嘉宜听得懵懵的,但还是点了点头:“嗯嗯,记下了。”
  见女儿乖巧而又认真,沈氏心里一软,顿起怜惜之意。她伸手轻轻摩挲着女儿的头发:“娘还真舍不得你出嫁。满打满算,咱们娘俩相处也才一年多……”
  韩嘉宜一笑,抱了抱母亲的胳膊:“成亲了也是娘的女儿,又不是远嫁。国公府离侯府那么近,我随时都能回来看娘的。要不,成亲以后,我们还住在这里,就和以前一样?”
  沈氏嗔道:“胡说什么?皇上御赐的府邸,就那它在那儿闲着?”
  是了,她对这桩婚事最满意的地方,就是嘉宜没有远嫁,出阁以后还能留在她身边。她想,或许这是老天对她们母女错过那十年的补偿吧。
  沈氏想起一事,又道:“我前天给你的肚兜,是我亲手绣的,你明日务必要贴身穿着。姑娘家出嫁,都得穿上娘亲绣的肚兜,可别忘了。”
  “知道呢,娘跟我提过。”韩嘉宜嘻嘻一笑,露出整齐细白的牙齿,心里却有点煞风景地想到,如果她没来京城,那她出嫁时,肯定穿不上娘绣的肚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