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138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138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下心中的疑问,顾青云在知棋的带领下,绕过影壁,来到前院的小花园里,就见方子茗正半躺在一张竹木躺椅上闭目养神,他的面前还有一张小几案,上面摆着三碟点心,桂花糖蒸栗粉糕、水晶冬瓜饺、吉祥果等,都是两人爱吃的。
  “子茗,你可真够悠闲的,这么早就起来晒太阳。”
  方子茗早有下人通报,此时又听到他的声音,这才张开眼睛,站起来,苦笑道:“我这是苦中作乐。”
  顾青云一愣,见他精神不是很好的样子,就忙道:“昨天只考一天,比起乡试和会试,一点困难都没有,你怎么好像精神不好?”
  方子茗叹了一口气,把视线对准小石头,就要伸出手来抱。
  顾青云怀里的小石头看到点心,眼睛一亮,早就眼巴巴地看着方子茗,此时见他如此,忙双手张开,如乳燕投林般扑进他怀里,狠狠地亲了一口方子茗,小嘴巴说得很是甜蜜:“舅公,小石头好想你!”
  “你啊你,就会说甜言蜜语,见谁都是这句话。”方子茗点点他的小鼻子,见他一直盯着桌面上的点心,就对着顾青云问道,“要给他吃吗?”
  顾青云犹豫了一会,今天早上小石头已经吃过早饭,一路上走过来,还买了一个包子给他,可现在见他渴望的样子,就只能道:“只准吃一个水晶冬瓜饺,要不然肚子会痛。”
  小石头一惊,小手赶紧捂住自己的小肚子,脸蛋皱成一团。上次他跟方仁霄出去吃太多东西,消化不良,肚子还疼起来,可把大家吓坏了。
  同样也把小石头吓坏了,一说起这个他还有印象。
  方子茗被他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
  给小石头洗手后,塞给他一个饺子,正好后院的夏氏过来说要请小石头进去,顾青云就让人把小石头带走了。
  “你总是这么谨慎,我们之间说的话有什么好避讳的?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想他听到。”方子茗自己用筷子夹起一块点心吃起来,他刚才是一点胃口都没有,现在看到小石头渴望的样子,食欲就来了。
  “你别看小石头还小,他记性好着呢,上次我和他娘在房里说话,结果他在旁边听了,就跑到外婆那里学舌,让我们哭笑不得。”顾青云没说的是,方仁霄每次带他出去,回来问他去了哪里,吃了什么东西,曾外公说了什么话,他都可以把事情说个五六分。
  方子茗又笑了起来,半响才平复下来:“有孩子就是好,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
  “还有烦恼。”顾青云补充一句,“你也快有了。对了,刚才你心情不好?”
  方子茗不意外顾青云能看出来,点点头,没有开口说话。
  “是殿试的事?你的答案呢?拿出来给我瞧瞧。”
  方子茗朝不远处的小厮作了个手势。
  不久,顾青云就拿到方子茗的答案。
  不错啊,文采飞扬,观点还算新颖,这篇策论没犯什么错误,起码在他看来,肯定能进入二甲。
  “这道题我写得中规中矩,我的名次应该就这样了。”方子茗颇为沮丧,这道题他自认为答得一般般,想让名次前进很难。
  “可单是殿试,你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顾青云没有被他的话迷惑,他们又不是第一天认识。
  方子茗点点头,苦笑,道:“青云,你想过以后纳妾或收通房吗?”以青云现在的身份地位,和时下人们的态度,他想纳妾是谁也不会说错的事。
  顾青云刚喝下一口热水,闻言差点就呛着,幸亏他心理素质好,稳住了。
  “你怎么突然说起这个话题?”他好奇地看了他一眼,继而摇头道,“没想过,有薇儿就够了,女人越多越麻烦。而且不是我说,我相信没有一个女人肯和别的女人分享自己的夫君,表面上肯都是世俗的礼教造成的,一般都不是心甘情愿。”
  他心里很是纳闷:难道是夏氏现在有孕,就按照惯例想给他安排通房,他不乐意?那也不必摆出这副有烦恼的样子来啊,直接说不要就行。
  夏氏应该不乐意才对,他们俩的感情那么好。
  不过也有些世家主妇,怕自己生孩子过不去这道坎,只要自己有三个以上的孩子就会把夫君推到别的女人那里,自己不想生,这是简薇告诉他的。
  这让顾青云很惊讶,没想到古代也有这种女人。
  方子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毕竟是这种内宅话题,两人没有再接着说下去,开始说起考试的事。
  “还要几天才能出名次,真难熬。”方子茗叹了口气,他看着顾青云腰间的配饰,上面是蟾宫折桂的图案,而他自己的挂饰也绣上独占鳌头的图案,就为了取个好彩头。
  顾青云点点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金榜题名……应该是我们读书人都向往的事了。”要到四月二十六日才能知道名次,现在才二十二日,的确难熬。
  两人沉默下来,想到自己的试卷正在被人评审,就忐忑不安。毕竟这次的名次会跟着他们一辈子。
  此时,皇宫内的某一处封闭的宫殿,读卷官们正在改卷。
  读卷官一般是由翰林大学士及朝臣中文学优秀的人做,一共有八人。本次殿试是由大学士二人,院部大臣六人充任。这些读卷官必须得确认参加考试的贡士里没有自己的亲属、弟子等,如有的话应该回避,否则会获罪。
  自从得知自己是读卷官后,他们几人就被看守起来,一应衣食住行都有人服侍,就是不能出去,直到贡士们的名次决出。
  此时他们正在忙碌着,每人一桌,试卷在他们之间轮流传阅,一共有二百三十张。二十六日要决出名次,相当于每人要在二十五日前就得看完两百多张卷子。
  他们看完后会在卷子上写下各种记号,分为五等,有圈,尖,点,直,叉等五种符号,再写下评语,盖上属于自己的官印。其中得圆圈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在所有试卷中,选圆圈最多的十份进呈给皇帝,由他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注1'
  因为身边有几名内侍在旁,几位主考官很少聊天,即使有话说也不涉及到考卷的内容,不发表对某张试卷的看法,尽量保持公平公正 。
  于是,在装饰低调奢华的宫殿里,只有翻阅试卷的声音。
  等到了二十五日晚上,他们终于改完卷子,就把其中画圈最多的卷子挑拣出来,这十份卷子都是要呈给皇帝看的。
  四月二十六日,顾青云等一干贡士早早就进宫,此时正按照春闱的名次分成两列排队站着,身上都穿着朝廷统一发的进士服。
  太和殿里的皇帝和四品以上的大臣正在议事,今天早上的重点就在于新科进士的排名情况,尤其是前十名的排列更是由皇帝亲自指定。
  顾青云颇为忐忑,待会他们就会进到殿内,皇帝会宣布一甲三人的名字,其他人的名次就由二甲第一名传胪宣读,这就是所谓的“传胪大典”。
  接着就是读书人激动不已的金榜题名了,因殿试发榜用黄纸,表里二层,分大小金榜,小金榜进呈皇帝御览后存档大内,大金榜用皇帝之宝。等举行传胪大典后,就由礼部尚书奉皇榜送出太和中门,至东长安门外张挂在宫墙壁,所以考中进士者称之为金榜题名。'注2'
  发榜他们不用去看,那是给别人看的,他们会在传胪后,直接从皇宫出去跨马游街。
  这才是最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天底下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
  从昨天开始,顾青云就知道已经有很多人在新科进士经过的地方事先预定位置准备观看了,简薇和连氏也是如此,两人早已在一间茶楼定好位置,准备和夏氏一起去看他们游街。
  这让顾青云心里不安,也不知道自己的名次如何?
  他看向其他人,因为是按照成绩排的,他的前面只有六人,左边有一人,大家都在安静地站着,没有人敢说什么话,可他清楚地看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人在频频擦汗。
  只有站在第一排的楚瑜镇定自若,站他左上角的庞喜林似乎也颇为忐忑,大脑袋左右张望了下。
  至于谭子礼,他们中间隔了一个人,看不清他的动作。
  此时的宫殿内,等读卷官把十份卷子都读完后,永安帝面前就放着十份已经拆封的试卷,他们的名字和籍贯等可以看着清清楚楚。
  永平帝抬手示意,问:“诸位爱卿,哪三份最为出众你们说说。”
  群臣面面相觑,半响没说话。卷子都读过,的确是一时瑜亮,不好做决定,而且如何决定一甲三人是陛下的权力,其余人的名次就由他们这些大臣决定。
  “陛下圣明,这十份卷子都是一时佳作,臣难以分高下,请陛下定夺。”左丞相率先站起来,一如之前,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
  永安帝见状,眼睛微微眯起来,他眼睛带着一丝笑意,看向第一份卷子,道:“这楚瑜答得不错,只可惜乡试只得亚元,否则就是连中三元的佳话了。”
  下面的大理寺卿白烨等会试主考官一惊,难不成陛下觉得他们徇私不成?一个吏部左侍郎的嫡长孙还不足以让他们丢掉节操,没见其他高官家的孩子都被他们丢到后面去吗?现在谁敢作弊?
  “孔繁忠可点为状元,楚瑜为榜眼,至于探花……”永安帝的眼睛从后面几张试卷上扫过,沉吟不语。
  先前考试内容改革,让很多自称儒家的人暗自反抗,这孔繁忠会试能排在第三,说明不是死读书之人,可堪一用。
  “这顾青云如何?”永安帝把目光放在第九份卷子上,看在他救了陆泽一命的份上,使得陆泽平安地从南蛮带回消息,让国家多出一座银矿,朕就稍微照顾一下好了。
  “陛下,这名考生的卷子的确答得不错,可后面的内容有些不符合实际,这样贴出去别人恐会不服。”礼部尚书忙出列反对。到时可是要把这些内容印刷出来的,有个什么不好都是他们礼部背锅。
  “回禀陛下,臣等认为顾青云写得好,往外开疆辟土又是一条出路。”白烨出来反驳。昨晚选出十份卷子拆封后,刚开始这篇策论也引起他们的注意,还想着是不是换一篇,可后来一想到他会试的名次,就没换。
  人家答得有理有据,写的字好看,会试排名又靠前,尤其是户部的一名读卷官,更是力求放在前十。
  而且白烨知道皇帝对顾青云有一定的了解。
  果然,他猜对了。
  “朕倒是觉得这策论写得颇有新意。”永安帝看了下面坐着的群臣一眼,不容置疑道,“那就排在二甲第一吧。”终究是年轻了点。
  
    
    第95章 传胪

  群臣听到永安帝这么一说; 有一种无语凝噎的感觉。您的语气都这么斩钉截铁了,我们还能怎么样?
  不过还是有大臣站起来反对:“陛下; 顾青云的卷子排在第九名; 这样对其他贡士不公平。”说话的是左副都御史。
  众人都转身过去看他,特别是那些勋贵和武官,个个兴味盎然; 反正进士科一般都不关他们的事,只有武进士才和他们有关,因此每次殿试都是他们在旁边看热闹的时候。
  那大臣被众人的瞩目吓了一跳,他只是习惯性地想反对一下,而且也看不惯皇帝那么护着顾青云。
  “何爱卿; 刚才丞相都说这十份卷子都难分高下,既然你反对; 那你说说顾青云的卷子不好在哪里?”永安帝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