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223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223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前程肯定会结下大仇。大家同朝为官,不是有深仇大恨的话不会这么做的,这也是顾青云等人辛辛苦苦要争取名额的原因了。
  顾青云站起来,随意浏览一遍,发现书架上很多书他都看过了,就随手拿起两本自己没看过的,匆匆告别陈学士。
  他走回自己的舱房,对于身后跟着的尾巴,早已习惯。
  房间里,顾永辰姿势端正地坐在桌子前看书,地板上铺着一张凉席,顾景上身穿着一件浅绿色的肚兜,下面是一条四角裤,露出白嫩嫩的胳膊和腿,打扮得非常清凉,即便如此,她的额角上还是有一些湿润,只是看她专注玩着七巧板的模样,就知道她肯定不觉得热。
  “夫君,你回来了?”简薇放下书卷,站起来轻轻叫了一声,一看到他手上拿着的书本,顿时眼睛一亮,“这是从哪来的书?”
  “从陈大人那里借来的,是两本诗集。”顾青云递过她,又看了一眼貌似看得很认真的顾永辰,见他的双腿悬空,没有左右晃动摆动,就点头道,“这里不是家里,委屈咱们小鱼儿了,凳子的尺寸不符合他的身高。”
  顾永辰一听,装不下去了,忙放下书本跳了下来,抱着顾青云的胳膊摇晃:“爹爹,我想去甲板上看看大海,我想去看看有没有大鱼。”
  “不行,现在太阳大,会晒伤你的。乖,不想看书,去陪你妹妹玩。”顾青云摇头,他只走了这几步路,背后就湿透了,幸亏在路上不用穿官服,否则更热。
  小儿子今天读书的时间已经足够,天气太热,就不强求,这是长途旅行,不好逼迫他。
  六月中旬赶路就是这么不方便,幸好窗户开着,还有一点海风吹进来可以凉爽一下。
  顾永辰看了看妹妹,突然叹了口气:“爹爹,娘亲,我有点想太外公和太外婆,还有哥哥了。”一副满是忧愁的样子。
  顾青云和简薇相视一笑,又小声安慰他一通,直到他心满意足,跑去跟顾景玩耍,这才放下心来。
  顾青云两人继续闲聊,不经意间再次说到回家的事。
  “七月中旬到达闽省,到时咱们分开,乡试是八月初九才开始,八月底才能出成绩,你还得参加那个什么鹿鸣宴,算起来,要到九月中旬才能回到家,好长时间,有两个月。”简薇很是不舍。
  顾青云摸摸她的秀发,安慰道:“两个月很快就过去的,咱们又不是没分开过。”
  这话一出,换来简薇幽怨的眼光。
  顾青云呵呵一笑,挠挠脑袋,似乎除了有一年自己回林溪村超过三个月外,其他时候他们从来没有分开过。
  他正想着说点什么动听的话来逗逗简薇,就看到小儿子和女儿正睁着眼睛好奇地看着他们。
  又是两根蜡烛!顾青云无奈,幸亏他们只生下三个孩子,再多两个他真的受不住了。
  七月二十日,按照预定计划,他们在闽省的码头下船,再走内湖的水路到湘省省会潭州府。在这里,顾青云和简薇他们到分别的时候了。
  陈学士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他见时间还够用,就在这里停留一天,直到顾青云找到合适的镖局,再送妻儿上船后,这才启程往湘省赶去。
  从闽省到湘省,中间还经过江西,有水路和陆路,水路还好,和以前一样,不接故人,不交接,那些地方官得知他们途中经过也没办法。走陆地就不一样了,不说有些道路泥泞,就是中途地方官或亲身拜见,或派人问候,这些都让顾青云二人烦不胜烦。
  让顾青云惊讶的是,就连江西的最高行政长官在他们即将出江西后都派人追上来,还送上程仪。
  看到陈学士淡定地打发掉江西巡抚的人,顾青云很是佩服。
  陈学士却笑道:“本官三年前做过一任副考官,这些事常有,我们只需按照规定不交际,就无事。”
  顾青云点头。这一路上他多听多看,仔细观察陈学士的为人处事,等过几年,如果他愿意的话就可以去考正主考官,不用再打下手了。
  以他的品级是符合正主考官的要求,只是他之前没经验,只能从副考官做起。
  七月二十八日,他们到达乡试地点潭州府。顾青云两位正副主考官到达后,立即入住贡院旁边的行馆,几日闭门不出,不能再和外人接触。他们要到八月初六正式开考后才能出来和其他同考官见面,主持乡试。
  等考完乡试,又要被关进贡院改卷子,直到八月二十九日晚上誊录出中举名单才能出来。
  换言之,顾青云他们相当于要坐牢一个多月。
  此时,潭州府早已聚集了全省来参加乡试的秀才们,顾青云和陈学士刚一在码头落脚,他们的出身背景等小道消息就立马传遍大街小巷。
  
    
    第167章 入闱

  乡试行馆内; 顾青云正在书房里出试题,他已看过各类算学书籍; 再看完前几届的湘省试题; 力争不要出重复的题目。
  第一道题他出得比较简单,后面两道的难度依次递增,为了多些选择; 他一共出有六道题,到时选择哪一题由陈学士决定。
  演算完毕,顾青云又把三道杂文题写下来,中途改了又改,觉得合适了; 才停笔。
  把这些题目背下来后,顾青云朝顾三元招招手。
  “三元; 把火盆烧起。”
  顾三元正拿着一本话本看得眉开眼笑; 闻言立即生火。
  顾青云把稿件投入燃烧的火盆中,一直看到稿纸烧成灰,再泼水进去,心里终于放下心来。好了; 不会泄露只言片语,没有隐患; 连顾三元他都没给他看; 这方面他可是很谨慎的。
  “叔,你饿不?饿的话我去端饭过来,到吃饭的时间了。”顾三元见顾青云在发怔; 就小心开口。
  顾青云颔首。
  不久,顾三元端着饭菜进来,两人一人一份。
  饭菜还是不错的,有荤有素,有顾青云喜欢吃的鸡蛋。话说,自打他们进入行馆后,饭菜什么的都有人侍候。顾青云怀疑他们中间有人是通政司的,要不然就是受到过特殊培训,个个都很是低调沉默,就是做菜喜欢放点辣椒,手艺没有家里厨娘的好。
  “辣。”顾三元眉头皱起,“太辣了,比以前吃的都辣。”
  顾青云呵呵一笑,道:“现在天气湿热,吃点辣的好,你不习惯的话,下次让他们煮点清淡的。”百里不同俗,这里虽然挨近越省,可气候饮食之类的还是带有较为明显的地域特色。
  顾三元喝了口清汤,猛地摇头说道:“叔,我可不敢。您看陈大人的那个漂亮侍女今天恃宠而骄,嫌弃饭菜不好吃,结果被陈嬷嬷怒骂了一顿。哼,陈大人和您都没有嫌弃,她那个小丫头有啥好嫌弃的?”
  顾青云点点头表示听见了。这次考差,规定正副主考官不能带家眷,不过仆人肯定是要的。像他,一切从简,认为不用带那么多人,而且家里的仆人数量本来就不多,加上简薇那里有两个孩子,都是妇孺,更不可能带多了。反正有三元帮他洗衣服再做点杂事即可,其他的事他可以自己做。
  至于陈大人,只带了四个仆人,两男两女。两男是健仆,两女一个是妙龄的丫鬟,另一个是中年妇女,是管事。
  至于丫鬟的用途,顾青云能理解但不会效仿,憋一下又不会怎么样。
  行馆里的日子过得极为安静,不同于在路上官员们的热情,这里没有地方官敢私下来登门拜访。实在是每到三年一次的乡试,这座小院子太显眼了,每天都有热情的人们探头探脑地在不远处观望,那些官员可不傻,可不敢破坏规定,更别提门口还有禁卫军把守。
  每天暗地里背一遍试题外,顾青云无聊之下,能做的就是吹箫。在圣旨下达后,顾青云知道流程,清楚有段时间会无聊,就把竹箫带来。这下子,总算可以解闷了,算是重温以前的情怀。
  再不复习,以后小石头都比他吹的好了。
  可惜他的隔壁住着陈学士,怕吵到对方,每天吹箫的时间不能长。
  而陈学士也颇为淡定,一直在画画,画完后还和顾青云一起欣赏,之后又烧掉。这让顾青云很是心疼,不止因为陈学士画得惟妙惟肖,也因为那些颜料纸张都是上等货,烧掉的可是活生生的银子啊。
  这让有些财迷的他如何不心疼?即使那不是他的钱。
  时间过得有些慢,他们一共在行馆里住了九天,在这九天里,顾青云察觉到自己和陈学士的关系比以前亲密了些,起码偶尔他们会谈起家人孩子,不只是工作。
  这方面,顾青云就向他请教不少问题,毕竟陈学士族里几代都有人考中进士,族里的子弟很规矩,没听说有谁在外面惹是生非,名声很好。
  顾青云很喜欢和别人交流这些培养孩子的事,他有自知之明,以自己的资质,这辈子能爬上四品,进入高级官员的行列,他就觉得已经算是成功了。可他的后代不同,小石头和小鱼儿读书的环境比自己小时候好太多,启蒙的人有自己和老师在,再加上小石头在皇家书院度过这么多年,为人处世大大方方的,有时候他还发现小石头已经有腹黑的苗头了。
  要不然在皇家书院,即使有陆煊护着,他也不可能和一帮小伙伴的关系那么好,不单单是在书院里腻在一起,连放假回家都要在一起玩,没有遭到别人的排斥。
  最明显的是,每次在家里请小伙伴来做客,第一次顾青云和简薇提点过他后,小石头就做得井井有条,几乎没出什么差错,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让他的小伙伴们尽兴而归。
  此事虽小,还是让顾青云和简薇颇为振奋,以小石头的年龄看,起码这代表着自家的大儿子不是那种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好不容易,时间终于到了八月初六,一大早的,湘省巡抚就派人送来表里各一端,金花一对,并请他们前去巡抚衙门赴宴,在请了三次后,顾青云两人这才坐上轿子前往。
  至于表里和金花,其实就是衣料布匹和金钱雕成的花,这实际上就是给他们的差使费,顾青云知道正主考官得到的是表里各两端,金花两对。这是正常收入,他们可以大大方方收下,不必担心。
  宴会名为入帘宴,不单是他们,同考官也要一起赴宴。本朝的同考官是从湘省中进士出身的府县官员中抽调的,如果有大儒和退休的高级官员也可请来担任同考官,巡抚和总督都在内。
  毕竟三年一次的乡试,朝廷非常重视,真是为国选人才,是朝廷的根基所在,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同考官还分为内帘官和外帘官,内帘官主要负责阅卷,陈学士和顾青云商量过后,觉得湘省这次参加乡试的秀才较多,根据报名的名单,都有三千多人,于是就召集内帘官十人,这是从吏部那里拿到符合条件的名单,到达这里后才公布名单抽调的。
  这是他们在行馆里唯一做的公事。
  而外帘官人数不固定,主要负责巡视考场,维持考试秩序等。负责保护顾青云和陈学士的禁卫军头头就是其中一个外帘官。
  内、外帘官就相当于文武官,还可以起到相互监视的作用,防止对方有舞弊行为。
  此次入帘宴的规格很高,巡抚和总督极为热情,不因为顾青云两人的品级低而看低,相反,他们热情得让他很不自在。
  只是看陈学士习以为常的样子,顾青云又觉得自己大惊小怪。自己二人毕竟是钦差,回京后陈学士得向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