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盛世天骄 >

第436章

盛世天骄-第436章

小说: 盛世天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九歌似乎半点不受威胁,也不惧他小师妹的出现。
  “有什么不可能的?我跟北王什么时候完婚了?北王可以去衙门登记,作为当事人的我自然可以去取消,你那小师妹不是想嫁给北王吗?正好,明天我就去取消息,你的师妹可以跟北王完婚啦。”楚九歌举起酒杯,对陆城道:“趁此机会,祝你小师妹得偿所愿,早日嫁得如意郎君。”
  陆城脸色微变,泛着红光的俊颜不由得皱起,但还是配合楚九歌举杯,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他刚将酒咽下去,就见楚九歌拿着酒杯,与王梓钰碰杯:“梓钰,我给袁家送了一份新年大礼。还有两个时辰,我就会让袁家知道,算计我楚九歌、得罪我楚九歌的下场。”
  楚九歌声音温和而轻柔,眉眼弯弯,笑着甜美而张扬。
  “我很期待。”王梓钰一脸宠溺,眼眸温润,笑容清朗。
  陆城拿着酒杯,一会看看楚九歌,一会看看王梓钰,莫名觉得这满桌的美食,都无法下噎。
  这两人,这两人……
  好可怕!


第793章 后悔,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王梓钰与陆城,幸福的享用楚九歌亲手做的年夜饭时,北王与谢玄搬了数十坛酒,坐在屋顶上,吹着寒风……
  “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谢玄身侧放了五个开了的坛子,东倒西歪的,时不时还被风吹得转半圈,却偏偏怎么也掉不下去。
  北王身侧一样摆着五个空坛,不过北王身侧的空坛,摆放得整整齐齐,坛口都在一条线上,看上去
  像是列队的军人一般。
  “明日天亮,消息就会陆续传到京城,希望袁家主能受得住。”在一夜之间,淹毁袁家所有的良田,还要在天亮之前,一一把消息传到京城,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事先有谢玄提供的消息,也需要大量的人手来办。
  “你在东林安插了那么多人?”按谢玄的计划,原是准备提前三五天动手,但被北王拒绝了,北王云淡风轻的说一晚足够了。这种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快狠准,不给对手反应的机会。
  “要安插什么人手?这种事,本王怎么可能亲自动手。”他又不是南凉太子那个蠢货,非要亲自动手抓谢玄,最后不仅将自己暴露了,还将南凉埋在东林的探子也暴露了出来。
  “你找了谁?”谢玄想了一圈,也没有想出,谁有那个本事,能在一天内做到。
  “丐帮!”丐帮弟子遍布五湖四海,只有丐帮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调动这么多人手。
  “丐帮?”谢玄嘴角微抽:“我要是没有记错,丐帮上一任帮主是你杀的。”杀了人家帮主,还有脸找人办事,他认识北王这么多年,才知北王这般没脸没皮。
  “有钱能使鬼推磨,本王出的起银子,他们有什么不满的?”北王不以为然的道。
  楚九歌能让陆城出手,他让丐帮出手又怎么了?
  说起来,这事还是楚九歌给他提的醒。
  敌人又如何?
  有血海深仇又如何?
  筹码得当,一样可以合作。
  巫族与魔族不就合作了吗?
  “你……九歌给你的那五百万两?”以前北王可没有这么财大气粗,自从认识楚九歌后,这才大气起来。
  “嗯。”北王神色淡然的应了一声,但仔细看,就会发现他脸上有那么一点不自在。
  “你现在有没有后悔,当初在北域,没有把婚礼办完吗?要是把婚礼办完了,九歌就是你名正言顺的北王妃。现在,你们两人终归明不正言不顺。”谢玄提起酒坛,跟北王碰了一下。
  “本王从来……”
  “别把话说得太满,我前不久收到消息,你的第一任未婚妻席清欢死而复生了。”谢玄忍不住幸灾乐祸的道。
  “什么鬼?”北王拿酒壶的手一松,险些掉了下去。
  “如你所听到的那样,你的未婚妻出现了,她没有死,她要嫁给你,九歌挡了她的路,席家很有可能会动用军中的力量诛杀九歌。”这消息他也是不久前才知晓的,席家瞒得很紧,除去他们这几家把情报网,渗透到京中方方面面的人家,还没有谁知晓。
  “楚九歌死了,本王就会娶她吗?天真!”他北天骄要娶妻早就娶了,还会等到现在。
  “在旁人看来,你会!”北王从来没有拒绝娶妻,不是吗?
  “这人……谁弄来的?”是弄出来恶心他的,还是恶心楚九歌的?
  “没有查到。席清欢是外出摔死的,当时就没有找到她的尸体。她自称失去了记忆,也没有人救她,她独自一个人在小山村里生活。你知道,她懂一点武,独自一个人也能活下来。”这套说词是席清欢说给席老将军听的,但明眼人都不会信。
  “半点漏洞也没有,是个人才。”独居,没有见过外人,也就不需要人证,而物证……
  他们这种人,要弄一套物证,可以比真的还真。
  “席家不好惹,你最好防备一二,别给九歌添麻烦。”谢玄又举起酒坛,跟北王碰了一下,随即仰头灌了一口。
  别看谢玄一副翩翩贵公子的模样,他喝起酒来却十分豪迈,洒脱无比。
  “席家是皇上手中的一把刀,当年应家一个个横死,席家没少出力。”席家在京城并不显,在席清欢死活更是低调。
  许多人都认为席家不行了,但北王知道,席家不是不行而是很行。
  “你是想借应颐之手,去收拾席家?”应家军虽然一再被皇上打压,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应家的实力不容小觑。
  北王斜了谢玄一眼:“你当应颐傻?还是本王傻?”应颐要那么好煽动,就不会被镇国长公主培养,也不会被皇上看上。
  “除了应家,没有人能撼动席家。”就是王、谢二家也不行。
  “应家又不是只有一个应颐。”聪明的不能用,他可以用蠢的。
  “应池?”谢玄很艰难的吐出这两个字,“你还真会挑人。”
  “应池想要建立功业,皇上不给他的机会,本王能给。”应池想要的,这世间只有他能给。
  “你……想要那个位置?”谢玄神色一凝,郑重的看着北王。
  北王看了谢玄一眼,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道:“你知,魔族背后的人是谁吗?”
  “是谁?”谢玄也在查,但那人藏得极深,他根本查不到。
  “与前朝有关,具体的本王也不知。”他能跟谢玄说的,只有这么多。
  “前朝皇族想要做什么?”谢玄看着北王,直觉告诉他,北王一定知道什么。
  北王同样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了另一件事:“本王告诉你一件很有趣的事,东林、北林、西凤、南凉四国的皇帝与皇子们,没有一个是正常老死的。”
  远的不说,就说东林……
  东林的皇子最惨,上一代皇子你争我斗,下场凄惨,几乎没有一个人得善终。这一代的皇子更惨,除了武王外,余下的人都成了皇上的药。
  “你想说什么?”谢玄右手按在心口,身子绷得紧紧的……
  他的心脏跳得太快了,快到让他害怕。
  “本王想说……”北王笑了一声,提起酒壶将里面的酒,一鼓脑的灌进嘴里后,随手一甩,就将酒坛丢了出去。
  “时间不早了,本王该去给九歌写信了。”
  话落,谢玄只见一道残影一闪而过……


第794章 示警,不重要
  当皇帝是个苦差事,一年到头,只有过新年的这几天能休息,平日白天黑夜的都得忙。
  往年,皇上都是在除夕封笔,到元宵解封,今年也不例外。
  除夕封了笔,除非大军压境,国破在眼前,不然朝臣绝不会拿政务烦皇上,皇上也不会把大臣们招进宫。
  大家都是人,都要过新年,不管是当皇帝的,还是做臣子的,都不会那么过分,但今年……
  没有大军压境,没有国破的危险,皇上却下旨,急诏各大臣进宫。
  一众大臣接到皇上的紧急召唤,一个个都懵了,完全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暗自猜想是不是自己做了什么,惹得皇上不满了?
  这么一想,众大臣不由得冷汗淋漓,也不敢耽搁,换上官袍就急急进宫了。
  在宫门口,遇到同样接到召唤,赶着进宫的同僚,他们心中的不安才稍稍淡了几分。
  皇上不止召见他一个人,肯定不是他犯的事,被皇上知晓了。
  想来也是,他也没犯啥大错,不过是收了底下人的孝敬罢了。皇上真要看他不顺眼,也没有必要在大过年的召他进宫,啥时候动手不行?
  他又不跑不掉!
  一众大臣心里的想法都差不多,看到同僚一一赶来,安了心的他们整了整凌乱的衣服,然后上前互相打探情况。
  这一打探就发现,大家都是一头雾水,什么也不知道。
  得,都别问了,进宫就知晓了。
  平日里走三步都要晃一晃的老臣们,今日一个个脚下如同神助,飞快的朝宫里走去,看得一众太监啧啧称奇……
  大殿上,皇上早已坐在龙椅上,隔得远,大臣们看不到皇上的黑脸,只觉得殿内气氛不对,大臣们神色一凝,跨过门槛,郑重的行礼。
  这时,也没有敢跟皇上提拜年的事,在皇上叫起来后,老老实实的站在一旁,神情肃穆,连眼睛都不敢乱瞥。
  皇上大年初一召见朝臣,必然是发生了大事,众朝臣没有一个人敢拖延,前后不过一刻钟,满朝大臣都聚齐了,正犹豫要不要站出来提醒皇上,就听到皇上道:“人到了齐,叶公公……把事情说给他们听。”
  “是。陛下。”叶公公扬了扬手中的拂尘,往前迈了一步:“今辰一早收到消息,从昨夜子时开始,京城周边便有大片良田被淹,初步统计在……”
  “报!”叶公公的话还没有说完,殿下就响起太监尖锐的通报声,紧接着就看到一个武孔有力的太监跑进来,举着手中的急报,道:“陛下……又有五地良田被淹,受灾良田达千亩。”
  最怕,突如其来的安静!
  太监说完,大殿陷入死寂,没有一个人开口,一众大臣好似懵了,一个个呆若木鸡,立在原地,没有敢找死的率先开口。
  最后,还是皇上叹息了一句:“你们听到了吗?从昨日开始,陆续有良田被淹,加上这一千亩,足足有万亩良田遭了水灾。”
  皇上的话就像是一个按扭,他一说完,众大臣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纷纷开口:“什么?良田被淹?这又没有下雨,好好的良田怎么会被淹了?是哪里溃堤了吗?”
  “还是在京城附近,咱们附近没有大河、大江,不比得江南到处都是水,哪来的水淹良田?”
  “大年初一良田被淹,这乃凶兆。”
  “好好的怎么会发生水灾?莫不是人为?”
  “开年第一天,就遭遇天灾,这一年可怎么过?”
  众大臣忧心忡忡,一副天要塌下来的惶恐样,而在一群人叫嚷着要惨了时,一道画风清奇的声音出现了:“万幸,万幸,春播还未开始,田地里并没有稻谷,不然就损失大了。”
  说这话的是农业司的官员,他的声音不大,但他身边的人都听到了,顿时有人跟着附和:“天佑陛下,天佑东林。此时发生水灾,却不伤及一谷一粒,必是上天看到陛下的仁慈,不忍陛下治下的百姓受灾,才特意降此灾对我们的示警。”
  这个时候发生水灾,是人为还是天灾对百姓来说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安百姓的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