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本闲凉(妾本闲凉) >

第177章

我本闲凉(妾本闲凉)-第177章

小说: 我本闲凉(妾本闲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冠冕堂皇。
      一听就知道有多虚伪!
      他说到这里时,不知有多少人心里已经暗暗骂起他来,觉得他颠倒是非黑白:为什么?因为陆氏这样的确是不守妇道!
      只是他们也不敢说出来,顾觉非自然也听不到他们在想什么,或者说即便能猜到也不在乎。
      他只是口气淡淡,扔下早已备好的炸雷——
      “这一切究其根源,确因臣所起,臣愿为此负责。恳请皇上,为臣与将军夫人陆氏赐婚,以堵天下悠悠众口,为将军顾夫人正名!”
      赐、赐婚?!!
      无数人都瞪圆了眼睛,险些不敢相信自己刚刚听到了什么!
      就是庆安帝萧彻都用一种不敢相信的眼神看他。
      “万万不可!”
      “皇上不可!”
      “皇上,这——”
      几乎是在顾觉非话音落地的瞬间,金銮殿上三道不同的反对声音,来自三个不同的方向,却几乎同时响起!
      众人转头一看:一个是满脸阴沉的当朝太师、顾觉非生父顾承谦,一个是万分震骇的陆锦惜婶母永宁长公主,一个是还没搞清楚状况的礼部尚书陆九龄……

      ☆、第151章 第151章 你来选

      气氛一下诡异起来。
      皇帝都还没开口表示什么呢, 怎么下面就这么火急火燎地反对起来了?而且反对的人还是这三位……
      个个儿位高权重啊。
      头一个老太师顾承谦。
      众人都知道, 他与自己儿子是有点过节在的,前阵子顾觉非还朝时候不就是他从中阻挠吗?最后还是陆九龄另辟蹊径,拉顾觉非进了礼部。
      他反对,让人惊讶, 可从情理而言, 完全说得通。
      毕竟, 谁能容忍自家要继承家业的嫡长子,娶一个寡妇过门?更不用说这寡妇还是将军府的寡妇。
      娶回去怎么办?
      这得尴尬到什么地步去!
      所以,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接下来, 问题就出现了——
      人老太师是顾觉非家长, 反对得合情合理, 可你永宁长公主又是怎么回事?
      满打满算,她也不过只跟将军府有那么一点关系:当年永宁长公主嫁给了将军府的嫡次子薛还,现在算是陆锦惜的婶母。
      可现在——
      薛还战死沙场, 婶母还是隔着房的。
      怎么算,这件事也轮不到她来反对吧?
      更不用说永宁长公主其实位高权重,在朝中的时候,就是老狐狸一头, 甚少在人前抢皇帝的话说。
      可现在她脱口就是反对, 实在让人有些惊讶了。
      而且不管是顾太师,还是她的表情, 都有一种反应过度的感觉。
      对顾觉非忽然要求赐婚这件事, 众臣虽然觉得让他们震惊, 可也不至于令人色变至此吧?
      这里头,最纳闷的就是第三人陆九龄了。
      他穿着一身仙鹤补服,站的位置就在顾承谦后面一点,脸上有些皱纹,头发也白了许多,先前脸上的惊讶和茫然,这时候已经变成了全然的疑惑。
      明明他才是陆锦惜的父亲啊。
      顾觉非如今求皇上赐婚,最有资格说话的难道不是他吗?怎么他话都还没说完,人家就已经反对上了?
      老大人这脸色,一下不很好看起来。
      他的目光先是落到了顾承谦的脸上,心里已经骂了一声,很想站出来质问:就你还敢嫌弃我们家锦惜?
      但毕竟朝堂上,他们认识,还是忍住了。
      接着眼珠子一转,又看向了永宁长公主。
      这一下他就觉得有些不是滋味儿了。
      想当初永宁长公主跟他一块儿支持着陆锦惜改嫁,怎么现在顾觉非来求赐婚了,她反倒反对上了?
      他们这,表面同盟?
      陆九龄刚听见赐婚的时候,其实也是下意识觉得不妥,想要反对。毕竟顾觉非虽好,可他还不知道自己闺女喜不喜欢呢。
      可现在被这些人一反对,他就不痛快起来了。
      原本即将出口的“这恐怕要慎重啊”,在舌尖上停留片刻,竟硬生生被他吞了回去。
      这一下,谁都察觉到了这一位老大人的不悦。
      顾承谦虽因为先前顾觉非还朝做官这件事与陆九龄闹得有些不愉快,可心底里还是顾念着两人的交情的。
      方才一没忍住脱口而出,此刻回想起来便知道自己这话说得不妥。
      面色,一下也有些为难起来。
      可真要他不反对吗?
      不可能的。
      顾承谦心知自己那嫡长子就是只披着画皮的妖怪,早就觊觎着薛况孀妻,杀人丈夫,娶人孀妻,简直可谓是丧尽天良!
      当年的事情,他不能对陆九龄尽数以告,所以对方并不知道。
      可眼下他若不反对这门亲事,那才是他绝了自己的良心,不顾他们之间的交情,真正害了他爱着宠着的掌上明珠!
      所以顾承谦是怀揣着秘密,却又不能将之昭告天下,更不敢直接说“我儿子才是害你女儿守寡了六年的真正凶手”,只能硬顶着昔年老友的误解,不惜一切地反对!
      同理,这也是永宁长公主的苦衷所在。
      知道当年那些事情,知道顾觉非真面目,知道他才是计杀薛况真正凶手的人,就那么几个。
      她希望陆锦惜择个如意佳婿,平安喜乐后半生。
      显然,事实上是她杀夫仇人且心怀不轨的顾觉非,绝对不在此列。
      这无关对错,甚至无关当年那一桩隐秘的真相,纯粹是因为顾觉非害了薛况这件事本身。
      试想——
      若有一日,陆锦惜嫁给顾觉非后才知道,如今的夫君毒计杀害了曾经的夫君,该怎样去面对?
      他们的反对,都有足够的理由。
      所以此刻面对着陆九龄那复杂的注视,他们心中有愧,却也只能咬牙忍了,不准备为此改口半个字。
      更不用说转而赞同赐婚了。
      外面日头已高,灿烂的阳光从外面照进来,金銮殿里一片的辉煌。可越是如此,越衬出此刻的沉寂。
      一旁的武将们也是面面相觑。
      他们当然也觉得陆锦惜改嫁不妥,尤其是方少行,可都还没来得及开口呢,就听到老太师和长公主一起反对,这一下就傻眼了。
      刘进看不懂眼前的局势。
      方少行欲言又止,打量了打量,目光在明显也愣住了的陆锦惜身上转了一圈,终于也忍住了开口的冲动。
      ……
      所有人都将目光,悄悄递向了萧彻。
      雕刻着五爪金龙的宝座上,庆安帝萧彻显然也完全没料想会出现这样的一幕,他怔然了半晌,目光在众人之间游走了一圈,才有些回过神来。
      “顾爱卿,终身大事可不是儿戏,你此言当真?”
      方才那三道反对的声音,顾觉非自然也听到了。
      只是依旧在他意料之中。
      他连眉毛都没扬一下,只平静地回答道:“臣意求娶陆大人独女锦惜,一片真心,绝无虚假。”
      “……”
      他不再说“大将军夫人陆锦惜”,而是称“陆大人独女锦惜”,分明是已经势在必得了。
      陆锦惜真难形容自己此刻的感觉。
      震惊?
      荒谬?
      或者,是果然如此。
      他曾说,“你能睡到算我输”。
      如今真是为了赢拼了老命了。
      只是她也不很理解,顾太师反对也就罢了,怎么永宁长公主也这样强烈地反对?
      忽然之间想起来的,是当日永宁长公主试探她对顾觉非的态度,还有她隐隐约约间对顾觉非的忌惮。
      于是,一下就察觉到了。
      在陆锦惜,在顾觉非,或者在他们这两个人之间,一定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大秘密。
      这个秘密,永宁长公主知道,老太师顾承谦也知道,甚至顾觉非自己也知道。
      但她不知道。
      潋滟的眸光,轻轻流转。
      陆锦惜不由侧眸看了顾觉非一眼,只能瞧见他垂眸敛目,一副认真模样,心下有些复杂起来。
      上首的萧彻却是一下皱了眉。
      他注视了顾觉非许久,从他那少见的郑重和肃然中察觉到了一点什么,又慢慢看向了顾太师和永宁长公主。
      当年的事,他也是知道的……
      顾觉非想娶谁不好,怎么偏偏是陆锦惜?
      薛况的孀妻啊。
      说他没什么险恶的用心和打算,萧彻自己都不很相信。
      可在这朝堂上,这注定是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他收敛了心神,沉吟了片刻,反问群臣:“众卿以为如何?”
      赐婚这种事,可不该问“众卿”的意见。
      聪明人都知道,这是把话头递给先前反对的顾太师和永宁长公主,所以他们也都没说话,只是向这两人看去。
      顾承谦果然出列,紧绷着一张脸,躬身道:“臣以为不妥。顾大人在朝上是臣同僚,可朝下是臣之子,臣对他十分了解。大将军夫人贤良淑德,德行贵重,犬子难以匹配,只恐使大将军夫人所托非人,平白误了此生。还请皇上,三思!”
      话里的意思很简单:他觉得自己儿子顾觉非,配不起人陆锦惜!
      说实话,这话换了人来说,只怕觉得他是在反讽,说陆锦惜配不上他儿子,配不上他顾氏一门的门第。
      可由顾承谦说来,竟不似作假。
      众人听了只觉得诡异之感又重,更不敢说话了。
      接着便是永宁长公主了。
      她也反对赐婚,但说出来的理由又不一样了:“自古男欢女爱实属常见,顾大人心慕陆氏要求赐婚也无可厚非。只是这一次,情况实在特殊。大将军薛况儿女尚且年幼,正需教养。皇上若贸然赐婚,只恐伤其子女之心,损其教育之道。另一则十一年前赐婚是何等情形,皇上该再清楚不过。”
      这可算是戳到痛处了。
      右侧的武将们,不少对薛况和将军府还是有感情在的,听了永宁长公主这话,都在旁边点头。
      就连陆九龄听了,都不由怔忡了起来。
      十一年前那一场赐婚,撮合了陆锦惜与薛况,可却拆散两对有情鸳鸯,闹得青梅竹马失散,边关胡姬殒命。
      没成就一段良缘,却造就一对怨偶。
      这是皇家对不起陆锦惜。
      这也是萧彻对不起陆锦惜。
      永宁长公主是在用当年的例子来提醒他。但朝堂沉浮多年,圆滑如她,自也不会让萧彻和顾觉非下不来台。
      她自然还有后招。
      保管让萧彻好做,也让顾觉非死心!
      有些岁月痕迹的雍容面容上,挂了一分淡淡的浅笑,永宁长公主想到的,是前不久陆锦惜苏醒那一日,对她说的那一句话。
      那一番笃定的否认。
      只要陆锦惜不喜欢,任你顾觉非千般算计万般筹谋,又能怎样?
      所以这时候,她只悠然地开了口:“赐婚虽是皇上您一句话的事,可一定要郎有情妾有意。如今是顾大人有意,可咱们却都不知道陆氏心里怎么想呢。皇上,何不问问她的意见,再行决定?”
      “长公主——”
      一旁的顾承谦一听,心头一跳,却是一下想起自己去回生堂看顾觉非时所看见的场面。
      下意识地,他觉得这主意不妥。
      可永宁长公主看了他这般迟疑怀疑神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