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

第163章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第163章

小说: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没有宫殿屋顶以及道路两边小彩灯的多彩绚丽,却是柔和温暖的让太子殿下无法忽视。
  太子妃的小心肝儿也确实是在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 就好像狭小的胸腔好像装不下它了一样,急促慌乱的想要蹦跶出来,在太子殿下面前显示一下存在感。
  奈何不管它如何努力的飞速弹跳,也逃不出这个小小的,满满束缚住它的一方空间,就好像它的主人一样,心甘情愿,甘之如饴,在木呆呆的太子殿下的身边儿画了一个小圈圈,欢天喜地的把她自己圈在里面。
  两个人默默的对视片刻,太子妃晕晕飘忽的神魂回归,理智稍稍回笼之后,就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和太子殿下面贴面的站着了。
  只要再近一点点,一点点,她就可以亲到了,哪怕只是亲到脸颊也好啊,可是她看着太子殿下一双没有波澜的眼眸,却又突然心生胆怯,临阵退缩了。
  死命的压制,克制住自己上前一步狠亲一口的冲动,太子妃万分不舍的松开两个人还在牢牢牵着的手,低着头做到梳妆台前卸妆松发。心里告诫自己不能着急,不能着急,这就是一个不开窍的呆子,可还是莫名的委屈。
  她松开了手,那个呆子居然没有拉住她,现在也没过来抱抱她,可恶的呆子。
  自家太子妃那嘴角轻抿的弧度,长长的眼睫毛下垂的角度,对着纹饰精致华丽的梅花玻璃镜卸掉头上花钿头饰的一抬手一低头,都满满的透露出委屈巴巴的信息,清晰的传达着需要安慰需要哄哄的强烈信号。
  眼神锐利,感知灵敏的太子殿下自然把自家太子妃这些神情反应,一举一动都丝毫不漏的看在眼里,嘴角及不可见的抽了几下,想着时间不早了,他也就没有多说,默默的转身去了里间沐浴梳洗。
  前几天,他好几次都想和太子妃说明白,穿衣洗漱这些活儿他都自己可以做,身为太子妃不需要每天在衣食住行方面,如此亲力亲为的照顾他。可是每次话到嘴边却又硬生生的咽了回去,万分的说不出口。
  因为新任太子妃在做这些事儿的时候,是发在内心的愉悦,非常的乐在其中。那份双眼晶亮,嘴角微微上挑,好像拥有了一个世界的欢喜满足模样,又好像是这金秋的庄稼,在骄傲的迎风舞动它们饱满沉甸甸的果穗。
  情不自禁被这份美好温馨的气氛感染的他,只能安安静静的站着任由她折腾,顺从配合的伸胳膊伸腿。
  今晚上稍稍有些古怪的气氛,让大婚以后就一直是处于欢喜甜蜜的状态,今晚上却莫名的有些小委屈小傲娇的太子妃也一直没有开口。
  沉默却又默契的两个人迅速的收拾好自己,一起进了被窝盖好被子睡姿标准的躺好后,恢复了惯常温和平静模样的少年太子,才轻轻的开口,“太子妃,孤很喜欢被你照顾,穿衣洗漱梳头等等。”
  还在委屈的太子妃傲娇的从鼻腔里“哼”了一声,没有接话。别以为我没有看出来,大婚以来每次伺候你穿衣梳洗的时候,你那副无奈妥协退让的讨厌模样。
  “不是妥协。”
  太子妃闻言眼睛刷的睁开又立刻合上,皱着小鼻头,双唇紧闭,还是没有回答。心里头还在不停的念叨,忍住,忍住,不能开口,不能心软,一定要让这个呆子主动亲自己一口再搭理他。
  “不是退让。”
  还带有几丝奶音稚气,金玉相碰的清脆声音又在耳边响起,太子妃只觉得自己的心脏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忍住,忍住,不要开口,心脏不要跳,身体不要抖,忍住!
  已经察觉到了自家太子妃呼吸变得急促不稳的少年太子,突然在心里微笑开来,“太子妃殿下,孤真的喜欢你无微不至的照顾,非常高兴荣幸的接受,没有丝毫的无奈。”
  喜欢你开心满足的欢喜模样,不喜欢看到你露出委屈迁就的神情。少年太子努力的想要表达自己愿意做出改变的诚意,这个毓庆宫,都随自家太子妃的开心折腾,也包括他自己。
  奈何少年太子的这番真诚的心意,却引来太子妃忍禁不住,克制不住的从胸腔里发出来的闷笑,笑着笑着停不下来,声音还越来越大,就干脆转身趴到他怀里哈哈哈的放声大笑起来。
  原来太子妃刚刚突然发现,天神一样的太子殿下,居然进入男孩子变声期的第一阶段了。变声期初期嘛,当然是非常的不明显,怪不得平时的时候没有显露出来。
  太子殿下日常说话还是以清脆稍显稚气的童声为主,只是有的时候却是会突然对嗓音失去控制能力,喉头逐渐宽大,开始拉长的声带也不听使唤,就比如刚刚后半句那几个字“没有丝毫的无奈”,听起来就是低沉稍显沙哑,有些怪怪的走调。
  尽情欢笑的太子妃心里头生起来一股莫名的感觉,她蓦然发现,不管太子殿下平时怎么强大正经,让所有人依赖信任,他都还是一个孩子,一个刚刚进入变声器的男孩子。怪不得他老说,让自己乖乖的耐心长大。
  哈哈哈,简直太可乐了。自觉发现了太子殿下的小秘密,发现他“神性”里头遮掩不住的“人性”一面的太子妃笑的无比欢畅,乐不可支的在被窝里头拳打脚踢。
  被这个变化弄得很是莫名其妙的胤礽,心里则是想着就算他们还在婚假休息期间,也是需要照常早起,再一抬眼看到自鸣钟上的时间已经走到九点半了,他也就没有问自家太子妃忽然如此开心的原因,反正只要不再是皱巴着一张脸就行。
  抬手把她的脑袋直接按到自己的胸口,不让她乱动弹,又重新拉上被子盖好,胤礽轻轻叮嘱道:“时间不早了,太子妃快乖乖睡觉。”
  “呜呜,嗯嗯。”欢腾嬉闹被强行制止,阿茹娜缓了片刻,终于平静了下来,感受到自己上方太子殿下轻的几乎听不见的呼吸声,知道他已经睡熟,当下就不敢在动弹,乖乖的以这个姿势安然睡去。
  安静的面容泛着柔和的光辉,轻挑的嘴角洋溢着幸福。心里头美美的,自然就睡得非常踏实!一夜又香又甜的睡眠,让太子妃在第二天早上五点准时醒来,一双清澈明亮的杏眼忽闪忽闪的,骄纵开怀的小模样特别的灵动可爱。
  动作熟练温柔的把太子殿下收拾妥当后,她才手脚麻利的打扮自己。胤礽到西暖阁的书斋里头专心的晨读看书,等到自家太子妃在宫女的帮忙伺候下,把她自己倒腾满意后来唤他用膳,两个人这才开始今天的早膳时间。
  膳后,精神焕发,丰神异彩的太子妃自是去处理毓庆宫事务,胤礽则是去了书房,一页一页的认真翻阅康熙皇帝送来的,最近这三天的《日讲解义》。
  认真的研读完这厚厚的一叠子《日讲解义》,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四个小时。抬头看了一眼对面墙上的自鸣钟,发现还没有到午休时间,心里挂念着他的出阁讲学,就拿起书桌上的一本讲述古华夏经筵发展历史的小书翻看。
  经筵,也就是汉唐以来的帝王们,为了方便自己和臣子们一起讲经论史,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制度,宋朝以后大家才称呼它为经筵。
  以翰林学士或或者其他官员充当,兼任讲官,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每逢单日进宫当值,轮流给皇帝讲读经书,是为春讲,秋讲。若国家有太子,在当朝太子正式出阁读书后,也要开始设立类似经筵的学习制度,这就是出阁讲学。
  “味道研经”,探究经书中的微言大义;以史为鉴,“以古证今”,吸取历朝历代的统治经验教训。每日一小讲,每旬一大讲,又因为太子或者帝王的学习程度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经筵作为太子或者帝王接受儒家教育的主要方式,也就成了一项国之盛典。
  每当帝王怠惰懒散不想学习,信奉“武死战文死谏”,时刻监督帝王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大臣们就行使自己身为臣子的责任,直言上疏进谏,“帝王大节莫先于讲学,讲学莫要于经筵”。
  而事实上,给皇帝经筵进讲,百官跪坐值班如此辛苦,却还是被他们特别重视,不因为皇帝的权威而有丝毫的宽贷纵容,强烈坚持经筵不可一日荒废,实在是有它的特殊深意。
  因为经筵日讲的讲学方式,让儒臣们得以面对面的实际接近皇帝,耳濡目染的影响皇帝的日常生活和治国行为,涵养皇帝的思想品德。这是哪怕在上朝的时候也没有的机会,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可以接触到皇帝的机会。
  “正以人主面与贤士大夫相接,则君臣之间有聚会精神之美,有意谕色授之益,气质不期变而自变,德性不期成而自成”。
  每次举行大经筵,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内阁大学士和有爵位的朝臣勋戚等等,都要集体参加,给事中,御史等人也会在听讲的行列中出现。历时大半天之久的进讲,只有讲官可以口说手比划,其他全部人员都必须要凝神静听,即使是皇帝也不能例外。
  如果皇帝失去了庄重严肃的仪态,挤眉弄眼挖鼻孔,或者弯腰塌背跷二郎腿,讲官就会停止讲授,开始大声的朗诵“为人君者,可不敬哉?”
  如果是小皇帝调皮,或者是老皇帝实在累了,装作听不到,臣子们就会一起重复这句话,声音极大,响彻云霄,皇帝即使真的是个“聋子”也保证让他能听到。一直到皇帝“蓦然”发现自己的不当举止而加以改正,恢复正襟危坐的姿态为止。
  这种繁文缛节一样的君臣共同学习模式,其着眼点在于发挥经传的精义,指出历史的鉴戒,再归结到现实,是为古为今用。所有称职的讲官都务必完成这一任务,如果有人断章取义,敷衍搪塞;或者以赞誉之词逢迎,恭维皇帝、太子,就会被判做失职。
  胤礽看到这里,心里头对于自己的出阁讲学,也就是“小经筵”的形式和内容,都有了大致的轮廓。只是他对于这种臣子们跪着和皇帝讲学的模式大皱眉头。
  大清国的经筵历史,可以追溯到满清太…祖皇帝皇太极时期。羡慕喜爱汉家文化的太…祖皇帝在崇德元年改国号为清的时候,就参照明朝经筵制度,设立了以“研经论史”为主要内容的御前讲席。
  而明朝的经筵制度,是沿袭自宋朝。可是,胤礽又从发现,宋朝初期,乃至汉唐时期,讲官们是坐着和皇帝讲经论学的。
  不过,让胤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却又理所当然的是,古往今来,最为重视这一学习制度的帝王,居然当属自家皇阿玛。
  正值壮年,精力充沛的他不光对经筵讲学没有任何的疲惫懈怠,也没有任何流于形式,疏于表面的意思。每次经筵都是正襟危坐,认认真真,聚精会神的听讲。
  可能好学是他的天性,五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要读书,八岁登基后,更是努力的做学问。十七八岁的时候酷爱学习,哪怕是因为勤学过劳咳出了血也没有停止。
  康熙十六年,他甚至把隔日进讲改为日日进讲,即使是出宫避暑的时期没间断过。平定三藩的时候,京师不安,机务繁重,翰林院上奏请求他改回隔日进讲,被他严词拒绝,生怕一日不苦学,学问就荒废生疏。
  深切了解学习汉家文化对于满清安稳统治的重要性,明白要学好汉家文化就必须重视日讲的康熙皇帝,不光自己数年如一日的坚持每日进讲,还要求他的宝贝儿子胤礽也是如此。
  他为了让胤礽能够彻底的吃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