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263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263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张守仁,大家都是一碰脚,行一个军礼便算完事,有的老人,官职虽不高,但却是能够得上和张守仁说话,当下都是笑着道:“大人,来和俺们一起吃点吧?”

    听到这话,济南府城中的人都差点把眼珠子掉下来!

    堂堂游击,几千精兵的将主,和你们一群小兵一同吃?也亏这厮能张的开这张嘴,有这天大的胆子说这样的话。

    “不了,不了。”张守仁却是十分和气,只摇头笑道:“我要去看看受伤的弟兄,你们可劲造,年三十的带你们出兵放马,恶仗一场,吃食不够好,慢慢给你们找补吧。”

    今晚这一餐,人人有肉菜,有酒,在大明官兵里就算过年吃饭也就是最顶级了。鲁军待遇一向很差,半年不关饷都常有的事,过年时将领都赌钱耍乐去了,谁管你小兵有没有年夜饭可吃?

第三百三十六章 视伤(2)

    两相对比,这差别可就大了。

    一群济南人,包括李鑫和张德齐在内,都是在黑暗中隐住身形,但都是忍不住点头。所有人都是若有所思,大约都明白了,为什么这些浮山兵军纪如此森严,张守仁对他们的指挥也是十分顺畅,如臂使指,这其中的道理,可能眼前的一幕就能说明一些吧。

    “咱们刚进城,吃的还是自己,又没补给,有这些酒肉也够好啦。”

    “是啦,多谢大人了。”

    “俺明早是辰时的值,下了值要补觉,在这先给大人贺年了。”

    “大人新年发财,万事顺心啊。”

    “给大人贺年。”

    从这些小兵群中走过去,人人都是善祷善祝的模样,这些兵,不仅能打仗,割头时凶神一般,此时说话却都是文绉绉的,一看就知道,都是能识字的人。

    这种事情,在济南府的人看来简直是颠覆,是不可想象的神迹。

    明朝读书人是一百人里头有五六个,其中有一些是奔着进士去的,只读典籍。有一些则是识字当学徒,为的是能写招牌幌子,能记帐,不当睁眼瞎。

    普通百姓人家,中层以下的,特别是农民或是军户,一百家里也出不了一个读书识字的。

    张守仁这里,一百个当兵的九十个都是识字的样子,最少从话风里听的出来,不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睁眼瞎。

    这种事,冲击力实在是太大了,一群济南府的随员都是使劲的晃着头,觉得自己是不是在做梦,眼前这些事,实在是太诡异,太不可思议了。

    “发财发财,大伙儿发财。”

    张守仁并没有刻意停留,只是不停的和大家打着招呼,所有人都是想拥过来,眼神中也是对他毫无保留的热爱的尊敬,这种威望,实在是得来不易,让人觉着十分的可贵,也是令人觉得珍惜。

    他心中十分感动,这些浮山子弟,来自登莱一带的子弟兵,已经与他恩义相结,是成为打不散的最忠诚的部属了。

    从人群中走过,也就二三百步后,四处就是黑漆漆的一片了。城中到处是一片黑暗,就算路过民居时,明明里头可能有人,感觉得到,但就是一点灯火也瞧不着。

    不少人家,可能连举火也不敢,只是吃点冷食就过年了。

    “城中要尽快安定下来,战乱之苦,无过于此。”

    张守仁大步流星,看着眼前情形,也是十分感慨。

    沿着往城门的大道,往里走了半里,就是临时征调的野战医院所在的地方。与别处不同,这座院子套院子有五六十间房的大宅里到处都是灯火通明,戳灯,气死风灯,火把,一盏盏灯火把院落照的雪白透亮,门前有一个排的士兵站岗巡哨,见是张守仁来了,排正目和副目都是连忙迎了上来。

    “不要闹虚文了!”

    张守仁不理他们,直接进了院落。

    这里是一个告老京官的宅邸,大门仪门进去就是正堂上房,五开间的正堂高大轩敞,此时正做了放置伤员和临时手术的地方,张守仁等人进去时,几个医生正在做着一个手术前的最后准备。

第三百三十六章 视伤(3)

    这间房里,全部是用通明透亮的琉璃灯来照明。

    张守仁曾经想过要制玻璃,他对玻璃的制造原理也了解一些……原材料更是现成的,但现在手头不缺银子,贸易没有开展,以胶莱一带的购买力根本消耗不了太多的玻璃制品,实力没有充实之前,擅作一些自己不能掌握的货品,带来的可能不是财富,而是祸患。

    现在他的实力够了,玻璃制造也会尽早提上日程,房中这些琉璃灯,不过就是一个先声。

    灯影极亮,很多站在外头的人都被晃花了眼。

    这个时代的人,很难见到这样的亮度,为了手术,这间上房里最少挂了三四十盏灯,就算如此,对医生来说,其实还是不够的。

    正中接受治疗的是一个火铳兵,十几颗细小的弹丸击中了他的胸腹之间,细微的创口不停的流出鲜血,几个军医身边的医护兵在不停的用细白的纱布擦拭着这些血痕……光是这样,就已经叫很多外人觉得不可思议。

    这年头的棉花亩产二十斤都很正常,全国还没有普遍的推广种值,在山东也就是济宁一带有条件种值,产量也还有一些,除此之外,就是松江一带的种值比较普遍。

    但相对于需求来说,棉纺织品的数量肯定是严重不足的,雪白的纱布,就这么一团团的用来擦着军汉身上的血污和汗水,一块块的就这么丢弃了不再能用,一群济南土著觉得自己的心都在颤抖。

    这丢在地上的是一堆堆的银子,毫不夸张!

    但有识之士心中是明白,丢掉的是银子,捡起来的却是人心!

    在通明的灯光下,几个军医先是灌制了一些药在伤兵嘴里,然后就是用镊子不停的夹出小小的铅子来,八旗汉军使用的弹丸没有标准,有大有小,细小的比豆料还要小些,大的又比花生还大一些,浮山这边的弹丸有一定标准,士兵都按时间发给工具来锉磨弹丸,对火铳手来说,日常工作很大一部份就是制造弹丸和定装火药。

    对普通的明军和八旗来说,这样的工作量也是不可想象的。

    精锐之分,军队的代差之分,就在于此了。

    用镊子把大小不一的弹丸夹出来,然后清洗伤处,一次又一次,然后敷上药,再用重重叠叠的纱布把整个胸前都包的严严实实。

    中医外科,也并非一无是处,镇痛,消炎,生肌,止血,虽然在理论上可能不成体系,有错漏甚至荒诞的地方,但成药方面,绝对是有相当的灵验。

    别的不说,云南白药这样的草药,在止血镇痛等诸多方面,绝不会比后世任何一种西药要来的差。

    张守仁在山东甚至河南、河南招致来的有大名气的外科医生,加上诸家家传的止血等外伤用药,在此时看来,确实有效验。

    这个士兵虽然还是昏昏沉沉,但血已经止了,外伤得到清创治疗,底下只要挺过发烧等关口,一条性命就是捡回来了。

    张守仁的宗旨便是以最大可能,救治每个士兵,老兵对他来说是比真金白银要宝贵的多的财富。

第三百三十七章 慰问(1)

    第三百三十七章慰问

    “你们这些家伙,给老子好好的养伤,老子不会来虚的,也不会做医护兵的事来讨好你们,别他娘的指望老子给你们包伤口什么的,吸脓啜血的恶心事老子更不会做,但老子请的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你们这些兔崽子要吃龙肉是没有,别的吃食,鸡鸭鱼肉,只要能吃的,天天给你们吃饱喝足,所以要是养不好,象现在这样乱窜有养伤的样子没有?一个个要是养不好,到时老子可也不客气……都听到了没有?”

    重伤号们是在后院安置,安静的多,轻伤号们或是伤了腿,或是被刀划了口子,要么就是枪子打在胳膊上等不是要害的地方。

    清洗创口,包了药,防止破伤风的措施中医也有,一切事情做完了,不少轻伤号就是在房里呆不住,抱着膀子在院子里来回乱窜。

    此时张守仁也不客气,在阶上站着,劈头盖脸就是一通臭骂。

    被他这么骂着,伤兵们却都是眉开眼笑的样子,不象是在挨骂的,以而象是每人都在地上捡了几吊钱一样。

    有个老兵轻声对同伴道:“咱们也他娘的都是贱骨头,被大人这么一骂,心里是说不出来的舒服,你说这是贱不是?”

    “是贱,不过大人这么亲热,俺心里就是舒服。”

    “大人是没把咱当外人,就是自己兄长叔父的感觉。”

    “俺也是一样。”

    这些当兵的已经不是当初的老粗了,军营一年或是大半年,读书习字成风,是浮山传统,很多事情,自己想想就能明白共中的道理。

    这么别开生面的训话,自是叫不少人开了眼界。

    张守仁也不理,和这个兵开开玩笑,又拍拍那个的肩膀,他没有刻意做出什么恶心的关怀模样,但就是在这些伤兵中走一圈,什么效果都是有了。

    “大人,俺们能得勋章不?”

    “能。每人一枚英勇勋章,只要受伤,每个一枚。战场表现优秀的,另外也有,不过这是你们队官的事,我不掺合。”

    “大人,今天俺差点就得了卓越了,当时想,也值了。”

    卓越勋章是目前浮山营最高等级的勋章,赵启年立了不小的功劳,也就是得了一枚三级卓越。

    但每一个战士,只要是在战场上战斗时战死的,在盖棺之时,就是一枚勋章随之下葬。

    这是军人荣誉的体现,军营之中,战士们彼此说笑时,也是经常拿此事来开玩笑。

    “糊涂话。”张守仁站住了,面对一群目光灼灼,对着自己忠心不二的将士,想了一想,正色道:“什么勋章也抵不得性命,我带你们出来是立功谋富贵,对你们家人,对你们,都是如此。所以在战场上,不到必要时刻,牺牲性命是不必要的。我是你们的主将,绝不会拿你们的性命去浪掷,你们自己也是要这么想才是。”

    “是的,大人,俺知道错了。”

    “大人,咱懂了。”

    一群士兵纷纷点头,然后各自行了一个军礼,便是各自散去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 慰问(2)

    这样的教导士兵法,也是一个奇迹,很多人第一次听到的,都是差点晕了过去。

    以华夏千年之下的带兵将兵之法,都是要求士兵悍不畏死,临阵死也不能退,明军的军法比秦汉时要宽松的多,但也有几十样斩罪,士兵不要说是在战场上,在军营里放了个响屁引发了笑声什么的,脑袋能不能保住,也是要视乎将领的心情来定。

    象张守仁这样的将领,万中无一。

    但奇妙的是,张守仁越是珍惜士兵性命,不敢浪掷,浮山的士气反而越高,士兵们视性命为无物的也是越多,这也是个极为奇妙的现象了。

    两个书生以为张守仁视伤过后就该自己带着中军亲信吃饭喝酒,然后歇息。

    毕竟七百里地赶过来,听说张守仁也是一路步行不曾骑马,这体力可真是透支的厉害了。但事实却非如此,看过野战医院,张守仁就是看炮队固炮位,车队安顿车马,储藏物资,同时清点库存,查看浮山的家底,最后还慰问了一批刚刚休整完毕,要重新在城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