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39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39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在看到这些防御设施的时候,张守仁也是在轻轻摇头。

    城防再好,奈何没有守兵,没有守兵的城墙是毫无用处的。

    不管是清军还是农民军,似乎很少有受挫于坚城的记录,这就充分说明,城防的根本□□,还是在于军队,别的只能是辅助罢了。

    现在的张守仁已经不是初来贵境什么也不知道的人了,最近这几个月,他几乎每天都阅读各地的邸报,这种类似后世政府公文的东西,除了官员升迁或是辞职,或是革职的新闻之外,就是各地的战报。

    官兵在崇祯十年在左良玉的率领下对张献忠打了几次胜仗,同时曹操罗汝才和革左五营这样的实力派都有意投降,李自成在陕西被官兵打败,也是实力大损。

    在崇祯十年到十一年之间,应该是农民起义军从起事以来最低谷的时期。

    但张守仁和很多期待天下重定,太平可期的人有完全不同的见解。他的历史再不好,甲申年的事总还是十分清楚的。

第五十四章 软禁(2)

    第五十四章软禁

    对胶州同知的态度,张守仁是一脸的无所谓。把尸体移交后全体人员就一起进了胶州。

    这么一支小小的队伍,在城市的街道上引起的注意就有限了。

    这毕竟是一座极大的城池,方圆应该是在九里以上,在大明,一般的县级城池是最少三四里,最大**里,州府城池,是最少**里,最多就是十几二十里了。

    象南都和中都凤阳,都是方圆五六十里的大城池,就是常州和镇江等城,也是三十里左右的大型城市了。

    胶州城在山东算是一个不错的富裕城市,城池也大,刚刚进城的时候,张守仁用心打量城墙和城头,对这个第一次进入的州城还是满意的。

    城墙是三丈高左右,也就是高达十米不到,这个高度也是明朝城墙的普遍高度,比起浮山所的城墙来,高度也是差不多,只是在厚度上,就相差太远了。

    在这座用青砖和米浆弥补缝隙的高大城池上,有最少几千个垛口,还有最少几千个用来射箭的箭孔,在城楼下,似乎还有几门不小的火炮被固定在炮位上头。

    还有羊马墙,女墙,铺舍和藏兵洞,总之,从纯粹军事的角度来说,这胶州城的防御设施算是很强的了。

    其实不仅是胶州如此,整个大明到处都是有这样的城防设施。

    明朝的城墙,倒是当之无愧的华夏第一,这是得益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每块城砖上刻字的规矩,不仅是负责造砖的人,包括监督的官员都要在砖石上留下姓名,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根本就是逃也逃不掉。

    再加上朱元璋的严刑酷法的威力,敢来和他叫板的官员和工匠还真是一个没有。

    这样的法条给中国留下了几百座十分坚固的城池,其中明代长城一直到抗日战争还发挥着险隘壁垒的军事作用,至于南京和西安这样的大型城市有幸保留了一部份城墙,更是成为民族的瑰宝之一。

    只不过,在看到这些防御设施的时候,张守仁也是在轻轻摇头。

    城防再好,奈何没有守兵,没有守兵的城墙是毫无用处的。

    不管是清军还是农民军,似乎很少有受挫于坚城的记录,这就充分说明,城防的根本□□,还是在于军队,别的只能是辅助罢了。

    现在的张守仁已经不是初来贵境什么也不知道的人了,最近这几个月,他几乎每天都阅读各地的邸报,这种类似后世政府公文的东西,除了官员升迁或是辞职,或是革职的新闻之外,就是各地的战报。

    官兵在崇祯十年在左良玉的率领下对张献忠打了几次胜仗,同时曹操罗汝才和革左五营这样的实力派都有意投降,李自成在陕西被官兵打败,也是实力大损。

    在崇祯十年到十一年之间,应该是农民起义军从起事以来最低谷的时期。

    但张守仁和很多期待天下重定,太平可期的人有完全不同的见解。他的历史再不好,甲申年的事总还是十分清楚的。

第六十五章 东主们(2)

    到这时,众营兵也才想起来,眼前这些军户是一战杀过几百盐丁的凶神。

    要说打架,营兵们天不怕地不怕,就是害怕那些盐丁,对方吃的饷更高,练的武艺也更精强,而且更凶更横,营兵们惹谁也不敢惹盐丁。

    可眼前这些,却是把那些盐丁们杀的落花流水,自己怎么得了失心疯,和王把总来惹这些人?

    虽然屁股蛋子还是生疼,但委实是被打的怕了,当下便是勉强挣扎起身,扶着自己的把总上司,一瘸一拐的便是向镇外行去。

    看到有营兵想捡起丢下的武器,孙良栋也不高声,只是拿眼一瞪,低声道:“干什么?”

    对方吓的一激灵,把手中兵器一丢,便是道:“小人疯迷了心,知道错了……”

    “滚吧!”

    “是,是!”

    看到如此情形,围观的镇民都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镇上的人虽然不住即墨县城,但也是经常到即墨县城去办事,每去一次,必定要被这些该死的东西查察克扣,不给银子,行李货物肯定会被翻检的不成模样,最后一挥手叫人进去,再好的心情也被破坏无余。

    看到营兵吃这么大亏,自然也是解恨的很了。

    再有,镇民已经把张守仁当成本镇之首,军户亲丁们当成自己人,看到自己人大胜营兵,心里自是十分开怀。

    “父老们散去吧,这里无事了。”

    张世福老成稳重,知道此事不宜再闹腾下去,军户和营兵互相斗殴,说出来总归不成体统,不是好事。

    他先开口,底下张世强一群也是劝说,于是围观镇民都是连声答应,然后便是三五成群,含笑议论着散去。

    自从军户进驻本镇,这镇上可真是热闹的多,叫人感觉也舒心的多了。

    镇上的人往四处散去,有一伙五六人的商人却是安步前来,张世强瞪眼喝道:“这几位怎么没听见……”

    “世强,莫吵。”

    张守仁从门首大步下来,远远就是一拱手,礼数十分周到:“秦东主,陈东主、王东主……远道而来,几位东主辛苦了!”

    “在下见过张大人!”

    “秦某给大人见礼!”

    “哈哈,大人远迎,在下真是愧不敢当啊。”

    这几个商人,全部都是和盐有关的几家大商行的东主,个个都有几十万左右的身家,所以都是气度雍容,看起来都风度翩翩。

    不过在张守仁跟前,他们的敬意也是非常明显。

    强龙不压地头蛇,别看张守仁官面上就是一个卫所千户,但拿下了冯三宝后,胶州一带的关系也被他走通了,地面上有强悍的武力和充足的收入,所以就是一个土皇帝,胶州的盐政巡检是张守仁的人,方家集的典史,灵山盐场的盐大使,提举,全部换了自己人。

    这么庞大的势力,还有刚刚看的发生在眼前的事情,都使这几个商人明白,眼前这个从五品的武官就不能以普通军户武官待之!

    想想也能明白,要不是这庞大的潜势力,这些做大生意的大商人,又怎么会屈尊来这个小镇子?

第六十五章 东主们(3)

    就光是利丰行的秦邦华,一年生意好几百万石盐,行销是登州莱州青州平度州和济南府一带,往南头是淮盐天下,秦家也斗不过,不过在山东一半地界,利丰行的牌子可都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别的商行,和丰行、三好行,也都是坐镇济南或青州的大商行。

    明末时节,要说商业也是十分发达了,象山东这种北方地界,也是一样有大商行的存在。

    要是搁江南一带,几十万银子股本的商行,只能算是小生意了。

    “列位请,请!”

    客人全至,几十个亲丁持枪按刀在酒楼上侍立,这一餐饭的感觉就立刻不同。

    商人之中,也曾有两个见过冯三宝,要说这冯爷排场比这位张大人要大的多,大伙儿见他,都是得再加几分的客气和恭敬才成。

    但要这会子请客的是冯三宝,外头肯定站着几十号袒胸露背的盐狗子,一个个横眉立目,满脸戾气,瞧着就不是善类,吃这样的饭,心里也不舒服。

    这摆队的换成官兵,格局自是不同,光是这一点,高下立判。

    张守仁笑脸延客,众人沿着木梯上楼,咯噔咯噔的声响中登上二楼,一进雅间,立刻就是一阵酒菜香气扑鼻。

    “秦东主喜欢葱爆羊肉,陈东主喜欢海参,王东主最爱小炒,这些都是本官着人提前预备,应该是合诸位东主的口味了。”

    张守仁笑容十分温和可亲,说的话更是叫这些商人楞了。

    历来他们和官府或是地头蛇合作,都是要仰人鼻息。大明的规矩就是这样,商人是贱业,再穷的生员也比富商要高贵,万般皆下品,只有读书高。

    行了商,子孙要过三代才能应考科举,上头是怕铜臭气熏了士子们。不过商人们真金白银捧出来的时候,这些达官贵人的脸色又是另外一副模样了。

    但就算是再亲密的关系,当官的总是要摆一下当官的谱,象张守仁这样请客吃饭已经是少有的事,还叫人打听了自己的喜好,请客请的这般心诚,真是叫几个大商人心里头百感交集,什么滋味都有。

    而利丰行的秦邦华脑子转的更快,心中只觉凛然。

    几个东主有济南府的,有青州府的,住的分散,生意侧重不同,喜好当然也是没,这张大人居然是把大家的喜好全弄的清清楚楚,这下的水磨功夫不说,光是这人力和能力,就是叫人刮目相看了。

    这一手,露的真是很漂亮。

    看到几个商人都明白了自己的用意,脸色变幻不定,张守仁也是微笑不已。

    这些事,当然是派了人去打听,都是曲瑞和张世强部下中最机灵,最会做这种细作勾当的人去干。

    做这样的事,只是小试牛刀,什么时候能派人深入敌境,探听到建奴女真的消息,那才是真正的间谍,那样才是真正的谍报战!

    眼前的事,只是小儿科,当是耍乐了。

    当下只笑道:“请坐下,我们先饮几杯,再聊正事。”

    今日宴会,当然是要说正经生意,不过张守仁决定把事情做的温婉一点,和气一点。这种心理主要来源于他对经济事物的不自信。

    他的历史水平虽一般,但也过的去,所谓政治军事,不外如是,他有强烈的自信能在这个时代做一番大事业。

    但经济学就差了,前世毕竟是一个纯粹的军人,虽看过一些相关书籍,但只是兴趣,浏览一番就算了。

    真正要在这时代把事业做起来,还是要靠专业人才。

    何谓专业,也就是眼前这些长袖善舞的商人们了。

第六十六章 噎死人的大蛋糕(1)

    第六十六章噎死人的大蛋糕

    菜很香,也确实很合口,大家是头一回见面,刚刚只是在各自手下的介绍下通了姓名。坐定之后,酒过三巡,便是再通姓名,饮酒致意,等每人互相饮了几轮之后,这气氛就很热络,和刚刚一见面时,绝然不同。

    “请大家来,自是有要事相商。”

    等气氛一热络,张守仁便是把酒杯一放,示意要说正事了。

    见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