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满庭芳 >

第58章

清满庭芳-第58章

小说: 清满庭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半年来,长公主的身子不大好,宫中的太医们来来去去,汤药没少喝,可就是不见利索。虽说,公主府中不缺银子,下人们也本分,但阮氏还是不放心别人,坚持自己一个人照顾公主,整天衣不解带,忙前忙后。

    宝珍心疼她,关切道:“娘,这么下去的话,您的身子也会吃不消的。”

    阮氏闻言,淡淡一笑道:“我不碍事的。比起以前讨生活的时候,这样已经很轻松了。”她一边说一边将女儿的小手护在手心里,“从前,我一直没有机会在她身边尽孝。现在这样守着她,我心里会踏实些。”

    宝珍轻轻地依偎了阮氏的肩头,暗叹一声,没说话。

    内间里,长公主还在午睡,宝珍只能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看她几眼。她睡得很熟,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正在做着什么美梦。宝珍用口型唤了她一声“外婆,你好好保重。”跟着将自己准备的礼物,轻轻地放在她的床边。

    阮氏原本有一肚子的话要和女儿说,可是这会,人就在眼前,却又觉得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倒不如这样好好地呆一会儿。

    宝珍避重就轻地解释了一下,自己这么久没能出宫的原因,以免她们担心。

    俗话说,母女连心。阮氏不时看着女儿说话时的神情,总觉得她的笑容很空,未达眼底。于是,她稍微犹豫了一下问道:“宝珍,你和娘说实话,你在宫里过得好吗?”

    宝珍不假思索地点头道:“我过得很好。真的。”

    阮氏缓缓摇头道:“别瞒着我,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和娘说。”在她的几番追问下,宝珍终于还是开了口。不过,她并未提及太子,只说,皇上和太后开始张罗起自己的婚事。

    阮氏心里“咯噔”一下子,顿时变了脸色,急声问道:“这怎么行?你的年纪还小。”

    宝珍不知该如何解释,只道:“娘,这种事情想躲也躲不掉。”

    阮氏急道:“不行,我要进宫,我要去见见太后。”宝珍是她的心头宝,说什么也不能这样被她们草率对待。

    宝珍根本就劝不动她,阮氏打定了主意,这么大的事情,她一定要亲自见见太后。

    过得几天,阮氏得了太后恩准进宫觐见。小的时候,她曾经随着父母亲来过宫中请安,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再次故地重游,似乎和记忆中有点不一样。她身边的下人,都没有资格进宫,所以,宫门外早有马车候着,接她去往宁寿宫。

    阮氏端坐在马车中,定了定心神,不想让自己太过情绪化。

    须臾,马车缓缓停住,小太监掀起帘子道:“宁寿宫到了,请您下车。”

    阮氏应身而起,点头道:“有劳公公了。”

    太后娘娘坐在靠椅上,微微阖眼,待见门外有了动静,方才缓缓睁开眼睛。

    “太后娘娘,民妇阮氏到了。”

    太后稍微清了清嗓子道:“传。”宝珍早早地就赶到了这里,不知为何,心里头有点紧张。

    阮氏步伐从容地走了进来,屈膝给太后行了礼,道:“民妇阮氏,给太后娘娘请安,给格格请安。”

    看见阮氏,太后的眼眸一亮,忙招手道:“起来说话。”

    阮氏应声而起,太后忙道:“抬起头来,给哀家看看。”

    阮氏小时候的样子,太后还记得很清楚,宫中人人都说她,生得粉雕玉琢一般,长大以后,肯定是倾城倾国的大美人。一晃三十年了,小女孩已经长成了大人。回忆一幕幕涌上心头,太后的眼中似有泪光泛起,跟着道:“来人赐座。”

    宫女立马端了一个杌子来,阮氏没有忘记规矩,温和道:“谢太后娘娘赐座。”

    太后拉着宝珍的手,平复了一下激动的情绪,方才问道:“长公主的身体还好吗?”

    阮氏微微垂眸,忍住泪水道:“回太后的话,长公主的身体稍微弱了些,当然,也没有什么大病。。。慢慢调理就会好些的。”

    “有什么缺的少的,只管告诉哀家,不要拘束。”

    阮氏稍微斟酌了一下,方才开口说起宝珍的婚事,言语之间,皆是恳求之意。她自知宝珍的身份特殊,只希望太后能将此事多延缓两年。待宝珍长大成人以后,按着自己的意愿再定。

    太后听了,轻轻地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道:“世珂啊,只所以这么早做决定,都是为了宝珍她好,你要相信哀家。”

太子卷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求订阅~~求粉红~~

    ===============================

    阮氏听了这话,语气也急促起来,抬高声音道:“太后,民妇怎么可能不信任您,这个世上,您是世珂唯一相信的人。世珂半生命途坎坷,隐姓埋名二十多年,过着有家不能回,有亲不能认的贫苦日子。如今,承蒙万岁爷皇恩浩荡,太后娘娘鸿福,一家人终能相认。世珂心怀感恩,不再其他奢求,只求宝珍她能平安幸福,快快乐乐地度过此生。”

    太后轻叹气,眼中泛着水光,“你相信就好。宫中的诸多事情,哀家不方便一一向你细说。至于宝珍的婚事,你先别忙着难过,哀家会好好斟酌的,绝不会委屈她半分。”

    阮氏闻言,极力忍住激动的心情,微微垂首道:“有劳太后娘娘费心。”因为,她的身份特殊,未免让宫中其他人撞见,所以来去匆匆,只在宫中呆了不到半个时辰。

    阮氏一走,宝珍便悄悄地拿出手绢抹眼泪,不知这一别,要到何时才能再与母亲相见。

    太后也跟着心中感触,掉了几滴眼泪,将宝珍搂在自己的怀里,语调惆怅地说道:“难为你了。”

    正说着,外面的太监进来禀报:“皇上驾到。”

    太后闻言,忙止住泪水,暗自纳闷道:“皇上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跟着,她轻声哄着宝珍:“好孩子,别哭了,免得惹你皇阿玛多心。”

    宝珍应了一声是,挺起身子整整衣襟。

    康熙迈着大步进来,身着便服,神态悠闲。不过,瞧着太后和宝珍红红的眼睛,关切问道:“母后,出了什么事?”

    “哀家没事,皇上不必担心。”太后微微一笑,故作无恙。

    “若是无事,母后好端端的哭什么?”康熙一边说一边望向宝珍,接着道:“难道是珍儿受了什么委屈不成?”

    康熙本就是个什么事情都要弄明白的人,再加上,他对皇太后一直恭敬孝顺,关心备至。

    太后深知皇上这种脾气,看到他审视着旁边的宫人,神情似乎有些不快。于是,她轻轻握起了宝珍的手,道:“珍儿,你的脸色不好,先下去歇着吧。哀家和你皇阿玛有话要说。”

    康熙闻此,看着宝珍的眼睛道:“朕瞧你的脸色也不太好。”说完,吩咐李德全去请太医过来,陪着她一道回语莺斋。

    宝珍憨声答应着:“是,儿臣先行告退。”

    待她走后,康熙的神情微变,沉默了片刻,方才开口道:“母后,朕有事想要和您商量一下?”

    太后闻言,略显意外问道:“皇上,可是在朝政上遇上了什么烦心事?”

    “有件事确实为难。”康熙面露难色:“它既是政事,也是家事。”

    近两个月来,漠西蒙古的几大部落蠢蠢****,似乎意在背着朝廷有什么小动作。康熙几次派出使者前去探查,结果全是无功而返。皇室一直与蒙古贵族之间有着十分特殊而亲密的关系,彼此相互克制,相互依赖。但是,漠西蒙古的那些部落却和清廷联姻较少,且设置比较复杂,人心分散。之前的噶尔丹,就是伺机而动,差点搅了康熙安定蒙古的长远大计。

    太后闻此,皱了皱眉:“皇上是在担心他们要卷土重来?”

    康熙微微点头,噶尔丹虽然已死,但漠西的局势却依旧复杂,辉特部、土尔扈特部他们的真正实力,个个都不容小觑。

    太后历来在政事上的态度是“主和不主战”,这会见康熙的神情严肃,忙道:“皇上,这件事还得稍安勿躁,从长计议。”

    康熙闻言,沉声道:“母后,朕最为难的不是要战,而是,他们突然派来了使臣主动提出说要联姻。”

    “和亲?”太后吃了一惊。

    漠西的那些个蒙古部落,素来都是心性高傲,争强好胜。虽然表面上臣服于清廷,内在却不屑一顾,尤其抵触和满族皇室联姻。这次竟然主动提出,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皇上同意了?”

    康熙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朕和众臣商议良久,实在没办法不同意。先皇也曾说过,永远不要小看自己的对手,否则会引火烧身。”

    太后垂眸认真的想了想,跟着问道:“那皇上可有合适的人选了?”

    康熙稍稍顿了一下,有些迟疑地看向她道:“皇室之中,到了婚配年纪的孩子不多。朕斟酌万分,只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太后闻言,双眸倏睁,瞪着他,立时感觉到了他话中的意思。“皇上的意思。。。是要选宝珍那孩子么?”

    康熙无奈,目光明亮地看着太后,正色道:“母后,宝珍是最合适的人选,朕没有别的选择。”

    “不行,哀家不能答应。”太后挺起腰背,语气认真道:“皇上可以从八旗中挑选一名适龄女子嫁过去,为何偏偏非要是宝珍呢?”

    康熙道:“母后,既然决定和亲,朕就必须表现出应有的诚意才行。如果,朕随便指了一名八旗女子和亲,若让漠西各部知晓,必定会恼羞成怒。”

    “皇上按你这番话来说,那宝珍的身份特殊,就更不适合担当此举了。”太后据理力争,神情激动:“漠西乃是偏远荒蛮之地,一旦嫁过去,今生今世恐难再。。。。”

    “母后,朕也十分心疼那孩子。只是事已至此,为了江山社稷,朕不得不痛下心来。”康熙看着她的眼睛道:“难道,母后要让朕把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吗?”

    “皇上。。。”太后闻言,话音一哽,眼泪扑簌簌就往下掉。“哀家方才刚答应过世珂,要好好照顾宝珍,给她指一门好亲。这会却。。。”太后的初衷,原本是想亲上加亲,将宝珍指给科尔沁左翼前旗的贝子阿木尔,原准备再等一年,眼看是白打算了。

    康熙见此,心有不忍,紧握住太后的双手,恳切道:“母后,宝珍的身份隐秘,宫内绝不会有人敢泄露半分。待她出嫁之时,朕会赐予她固伦公主的名号,保她一生尊贵荣宠。”

    话说到这个份上,康熙的坚决用意,任谁都不可能阻拦。

    太后纵使是再怎么心疼宝珍,也不会为了此事和皇上闹翻。她好似浑身无力一般依靠到软椅后背上,没有说话。片刻方才叹息道:“皇上准备什么时候下旨?”

    “五天之后。”

    “这么快?”太后不解道。

    康熙颔首:“此事不易拖延,以免再生出什么变数。”

    “罢了罢了。”太后不由轻叹了一口气:“早晚都要面对。哀家终究还是委屈了她。”

    天色渐晚,李德全端着绿头牌上前,躬身道:“万岁爷,今晚准备点哪位娘娘侍寝?”

    康熙抬头扫了一眼头牌,深吸了一口气道:“都免了吧。”

    李德全善于察言观色,心知,主子的心情不好,便递了个眼色给旁边的宫人们,示意他们的动作都小心着点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