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生于望族 >

第51章

生于望族-第51章

小说: 生于望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里!”

    冬葵也附和道:“可不是?这里是什么地方?大道上随口就要叫人去见她,小姐略犹豫一下,那婆子就给脸色看。若不是郭妈**赏封儿堵了她的嘴,还不知道那婆子要怎么无礼呢!便是她家官做得大些,一族里的姐妹,谁又比谁高贵了?这样着实无礼!”

    文怡瞥了她们一眼,正色道:“你们来得迟,不知道他家的行事,我便在这里嘱咐一句,回去了,你们把我的话也告诉其他人,叫她们小心些。这长房的六姐姐和七哥哥,行事与二伯父家的五姐姐不一样,你们遇上了,只能以礼相待,尽量避让,便是受了委屈,也别顶嘴,过后我自有道理。你们心里有什么不满的话,也别在外头说,最好在家里也不说,就怕一时不防,叫人传到长房的人耳朵里,追究起来,受罪的是你们。若是听到别人说了类似的话,不管那是哪一房的,你们都不许理会。可记住了?!”

    冬葵与紫苏双双低头应了,对视一眼,都有些忐忑。

    文怡见状,心下暗叹。不是她存心吓唬她们,只是这几年见得多了,明白的事也多了,不希望身边的人受人利用而已。

    不多时,郭庆喜禀报长房车队已经入庄很远了,六房一行人方才往庄中进发。

    庄前路口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忽有一阵寒风吹过,一个黑影哆哆嗦嗦地从角落里走了出来,朝着马车背影呸了一口:都不是什么好人!若是真正的好人,就该教训那群恶奴一顿,再好生赔上一大笔医药费才是!

    他胡乱抬袖擦了一把脸,方才一拐一拐地走回庄口路边,趴下来吸吸鼻子,在地上摸索着,不一会儿,摸起一把土,里头夹杂着药材碎屑。他不忿地把土丢开,忽然听到庄中有人出来,慌忙转身跑了。

    他沿着大道边上,小心地四处张望,缩头缩脑地走了四五里路,远远看到前方就是平阳城门了,他方才拐入小路,又走了二三里地,来到一个小村庄处。他没往村里走,却沿着外围走到西南角上位置最偏远的一间土房门前,前后看了看,推门而入。

    屋里点着昏暗的油灯,一个形容憔悴的女人坐在土炕边,见他进来,只是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她穿着打补丁的红衣绿裙,头发凌乱,只有眉眼间还隐约能看出过往的几分姿色。

    男人伸手拎过茶壶要喝水,不料茶水是冷的,他皱了眉,冷声问那女人:“孩子怎么样了?有没有好些?”

    那女人冷笑一声,没说话。他恼了,一巴掌扇过去,将她打倒在地,自去看炕上的儿子,谁知一摸,孩子身体都冷了,顿时魂飞魄散:“这是怎么回事?!我出门前不是还好好的?!”

    女人挣扎起身,冷声道:“你都出门一天了!说好白天就会抓药回来,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当他是铁打的?!早就挺不住了!”

    男人反手又是一巴掌:“我叫你照顾好他的!必是你这贱人趁我不在,故意害了我儿子!”

    女人脸被打肿了,再也忍受不了,哭闹道:“你这个杀千刀的!当初你说了那么多好话,哄我悄悄骗过****,卷了细软跟你跑了,还没到山上,你老窝就被端了!你花光了我的体己,还把我卖给人做妾,我见那人脾气好,又待我不差,便也认命了!谁知你又不做好事,害得我被人扫地出门!后来我见你肯去做散工,赚点银子养家,只道你是老实了,便安安份份跟你过日子,不料你转身就不知跟谁生了个野种,抱回来叫我养!我好吃好喝地供着,几时亏待了你儿子?!如今你自己没用,抓不到药救孩子,倒说是我害的?!我跟你拼了!”说罢猛扑过去。

    男人一把推开她,发狠道:“你这贱人!自己生不出孩子,还敢怪我?!再闹,我就打死你!”

    “那你打呀?!”女人大声嚷着,“你明知我是*子生不出孩子,当初何必要骗我?!早知道你是这样的孬种,我宁可做一辈子*子,也不会跟你走!你当你是什么货色?!衙门里还有你的通缉令呢!我这就告诉人去,你就是山匪刘重八,叫官府抓你去砍头!”

    男人急了,猛扑过去,双手死死掐住她脖子,制止她继续喊叫,又去捂她的嘴。掐了半日,女人挣扎着,挣扎着,便慢慢不动了。他被一阵风吹得打了个冷战,才发现那女人已经断了气。

    他倒退几步,一屁股坐在炕边,碰到僵硬冰冷的孩子尸体,眼中迸出仇恨的目光:都是那群可恶的有钱人……

卷一 望族孤女 第四十六章 今日六房

    第四十六章 今日六房

    文怡领着众人走入宣和堂时。顾庄里各家各户都已掌灯了。门房钱叔殷勤地迎着文怡进门,还小声禀报着这几天都有什么人上门拜访过卢老夫人。

    文怡不经意地听着,当听说清莲庵主持带着一个外地游方来的尼姑上门说佛法时,脚下不由得顿了一顿:“可知道那位师父的法号?”

    钱叔面露难色,这种事他哪里知道?跟在他身后的钱婶忙上前回答:“回小姐话,听庵主说,是叫如真。”

    文怡默然。如真法师,正是她前世的师父,本是外地游方尼僧,路过平阳时,因顾庄清莲庵庵主所拜的师父与其先师是在一处剃度修行的,便投奔了来。清莲庵庵主是顾氏出身,每日除了敲经念佛,偶尔串串门子,便再无事可做了,有人给她做伴,倒是自中她下怀。如真法师精通佛法,又见多识广,因此顾庄的女眷都喜欢请她上门说说佛法,其实不过是解闷罢了。如此过了几年,如真法师自己都觉得闷了。便告辞离开。文怡就是在这时候剪了头发出家的。

    重生将近四年,文怡偶尔想起过去,都觉得仿佛是做了一场噩梦,而如真法师的倒来,就象是提醒着她什么。她想了想,没说什么,便继续往里走。

    进了二门,钱叔就没再跟上了,钱婶却颠颠地一路陪着文怡往里走,嘴里还轻声说些哪家的太太带着孩子上门来给老夫人请安、哪家的奶奶孝敬了老夫人什么好东西、又或是谁谁谁向老夫人讨东西之类的话。文怡一路听一路皱眉,不等她说完就打断了她:“难道我走的这些天,祖母天天被人烦着么?没累着吧?”

    钱婶话没说完就被打断,一口气顺不过来,喘了两口才道:“老夫人好着呢,听说她老人家天气好的时候天天在院子里转悠,吃饭吃得香,睡得也香!这是老夫人屋里的人说的!错不了!”

    文怡笑了笑:“钱婶对内院的事倒是清楚得很。”钱婶赔笑道:“这不是关心老夫人和小姐么……小的夫妻俩都惦记着老夫人的身体呢,天天在家给菩萨烧香,祈求菩萨保佑老夫人和小姐福寿安康!”

    文怡没说什么,继续往前走,正要拐入祖母所住的后院给她老人家请安,却在门前停了下来,皱眉盯着廊下的柱子:“这是怎么回事?!”

    钱婶凑上前要看个究竟,冬葵却抢先一步站在头里,往那廊柱上瞧了几眼,道:“这是去年秋天才重新上过漆的,如今漆面裂了。定是当初的工程偷工减料来着!不然就是漆工不上心,没好好漆的缘故!”

    文怡木着脸,心中冷笑,打算明日就叫管家把负责的人传来问话。正要转身,钱婶却忽然挤了上来,腆着脸笑道:“小姐,小的记得清清楚楚,去年领这活的是周福贵!他原是张管事娘子的兄弟,在长房当差,管着几个修补房屋的工匠,做的是木工活,其实不懂漆工,却打了包票把这活揽了去。”

    张婶的兄弟?文怡又皱了皱眉,淡淡地道:“知道了,你下去吧。”便径自往里走,丫头们迅速跟上。钱婶想再跟上去说些什么,许婆子和郭婆子却面无表情地往门前一站,眼神儿一扫,她就缩了缩脑袋,讪讪地退出去了。

    回到门房处,钱婶不甘心地低骂道:“不过一样是奴才。也没比我高贵到哪儿去,偏摆什么架子!”

    钱叔挑了挑油灯,回头瞥她一眼,骂道:“你方才在小姐跟前都说了什么来着?!早就叫你安份些,你偏不听!咱们是门房上的人,你跟到二门里去做什么?!如今连老太太的院子都要闯不成?!叫人看了成什么样子!有眼色点儿!”

    钱婶不以为然地道:“死守着门房,咱们一辈子也出不了头!那张德安不也一样是门上当差的?他老婆在厨房打杂,一身油腻,论身份还不如我呢!如今怎样?!居然成了大管事!还管着那么大一个庄子!他老婆每次回来就知道在我面前炫耀她在外头如何体面!你比张德安差在哪里?!老夫人和小姐常打赏你,说你能干的,他能当管事,你为什么不能?!”

    钱叔嗤之以鼻:“有眼色点儿吧!老张家里几代都是六房的人,老夫人和小姐又不糊涂,怎会不用他,反而提拔我这样后面来的?!咱年纪也不小了,你又不会做人,在长房没少被排挤!如今托二太太的福,咱们投到六房门下,月钱不少,主人也和气,知道体恤下情,宅子里人口少,没那么多闲气,只要安安份份地,咱就在这里养老了。你休要做白日梦,给我惹麻烦!”

    钱婶不甘心,还在寻思着什么时候找个机会再给小姐递话,就算不能抢到管事的位子,也得叫张婶大大丢一回脸。钱叔察觉到老婆面色有异。不耐烦地重重拍了一下桌子:“行了行了!你要不乐意安份过日子,就到儿子家去住!我是来当差的,可不是来惹事的!你要再连累得我连六房都呆不下去,就别怪我不顾夫妻情份了!有眼色点儿!”

    且不说钱叔钱婶在门房如何拌嘴,文怡到了后院,先给祖母请安。卢老夫人正听丫头念时宪书,见文怡来了,忙道:“饿了吧?方才许嬷嬷来说过了,怎的偏遇上了他家的人?”坐在脚踏上的赵嬷嬷也忙起身道:“饭菜已经得了,小姐这就吃么?”见文怡点头,她便忙忙出去催饭了。

    待文怡吃过迟来的晚饭,赵嬷嬷又送上热茶:“少喝点儿吧,天儿晚了,回头当心睡不着!”文怡笑着应了,推她出去:“好嬷嬷,我陪祖母说会儿话就回屋了,您歇着去吧。”赵嬷嬷笑着离开了。文怡又回到祖母身边坐下:“夜里风冷,祖母可得记得多添点衣裳。”

    卢老夫人道:“我心里有数呢。方才你进门时,我正看日子,有件事与你商量。”回头叫丫头拿了时宪书来,翻给文怡看:“今年清明是在十六,你母亲祭日正好是在十五日,偏清明前两天是寒食节。按规矩是不开火的。我想着趁如今家里没什么要紧事,先叫厨房多做些耐放的冷食和糕点,免得那几天忙乱,你觉得如何?”

    文怡笑道:“祖母想得周到,就照您的意思办吧。”

    卢老夫人点点头:“说来日子也快到了,今年的枣锢飞燕(注:一种燕子形状的面食)还没做呢,祭品也未备齐,让老仲带着底下人明日就开始预备,省得事到临头,又出什么岔子。”

    “那就让人传话给仲管家吧。”文怡转头对那拿着时宪书的丫头笑笑,“一事不烦二主。还要辛苦石楠姐姐走一趟。”

    石楠浅浅笑着福了一礼:“奴婢不敢当,奴婢遵命。”便退了下去。

    文怡看着她的背影,叹道:“果然是祖母看中的人,仲管家和石楠父女俩都是最稳当不过的,不论什么时候,都一点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