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秀才的逆袭 >

第123章

秀才的逆袭-第123章

小说: 秀才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云商号什么的林云海根本没有听说过,他自然不肯和没合作过的人打交道。遂不理此人的纠缠,自顾自的去找熟悉的钱掌柜。

    钱掌柜看到林云海很高兴,要求他把生丝卸下船,价格还是按去年的价格,每担生丝给他六十五两。可是在结账的时候,钱掌柜却告诉林云海现在店里没有现银,让他过一个月再来结账,大家都是老关系了,不用怕他会赖账。

    林云海一听就急了,从来都是一手交货一手交钱,本来干的就是非法的事,哪里有赊账的道理。

    就在这时,那个齐云商号的伙计又找了过来,提出让林云海把生丝卖给齐云商号,并给出了每担六十七两的价格,并且当场付给他现银。

    每担生丝多卖二两银子,并且是现银,这样的好事林云海当然不会错过,当下不顾钱掌柜的挽留,让跟来的伙计把生丝挑到了齐云商号。

    齐云商号竟然设立在原来的巡检司衙门,这让林云海大为惊奇。生丝卖的很顺利,当场就拿到了现银。比往年多卖二十多两银子,这让林云海很兴奋,给跟着的两个伙计每人发了一两银子的赏钱。

    岑港其他商行被海盗所抢,店里的货物银两被洗劫一空,他们背后的东家当然知道了这个消息,这些天来,陆续有人前来拜会任思齐。宁波的张家林家先后都有来人处理此事。

    张家的来人是张敬贤的堂侄,张蒹葭的族兄,当然认识任思齐。上来就和任思齐攀着关系,希望任思齐能看在往日情面上归还货物。任思齐则好好款待了他,宴请,陪玩,可就是不说归还货物的事情。

    货物是任思齐从海盗手中抢的,况且任思齐也算救了各店铺中人的性命,大家都是鄞县人士,犯不上为这点事情闹别扭。张家的人看要不回货物,也就罢了。

    钱掌柜不是本地人,又仗着钱谦益的关系,底气很硬,他对任思齐是耿耿于怀。可是常熟离这里实在太远,十来天了,常熟的钱家还没有来人来处理这件事情。可是这样一来,就耽误了生丝生意,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任思齐把他的生意抢走。(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三章 流言

    四月初,忽然有几种流言在江南肆虐,短短时间内就传遍了江南各地。

    流言说闯贼已经攻进了北京,崇祯皇帝已经殉国。也有流言说崇祯皇帝并没有殉国,已经带着太子逃了出来。还有流言说崇祯皇帝却是殉国了,但太子已经逃到了南京。

    不管是那种流言,都说明了一件事,遥远的北京却是出了问题,这大明的天恐怕要变了。

    宋立本从杭州回来,报告了此行的经过后,便把听到的流言说给任思齐听。说话的时候深色激动,却有着隐隐的期待。乱世即将到来,正是英雄奋起之时,他盼望着跟着任思齐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和即将发生的事,任思齐心知肚明。对于这些流言任思齐根本不感兴趣,他现在最想知道的是,朝廷的奖赏什么时候才能下来,他什么时候才能当上舟山参将。只有当上舟山参将,他才能名正言顺的掌控舟山,很多布局才能一一开展下去。

    到底是底蕴太浅啊,以任思齐现在的人脉,顶多能够到杭州,而舟山参将的任命,需要得到南京兵部的认可,现在能做的也只有等待了。

    在岑港这些天任思齐也没有闲着,春丝已经下来,每天都有丝农从对面的大陆来到岑港。

    岑港原来的丝商钱掌柜在任思齐的打压之下,已经没法和任思齐竞争,他的店铺中的货物和银两被海盗洗劫一空,最后都落到了任思齐手中,而常熟钱家的援助却迟迟未到,他就是想和任思齐争夺生丝也有心无力。

    至于其他的商铺掌柜,他们大都是宁波本地人,得到了背后的东家许可,不得再与任思齐争执。

    大家都是同乡,好歹要讲些情面,任思齐也算救了他们的性命,保全了他们的店铺,损失的那些货物就当作是给他的谢礼。

    其实这些商人之所以妥协,还是因为任思齐的巡检官职。岱山巡检,也就相当于后世的派出所长。这么个小官虽然不大,却很重要。因为岱山就位于岑港的北面,正好卡住杭州湾的出海口。所有的走私海商,船只基本都得走岱山附近水域,若是惹恼了任思齐,他完全可以以查抄走私的名义缉拿各家海船。而以任思齐现在的实力,他完全能做到这一点。

    大家都是为了求财,能合作当然要比相互冲突的好。岑港虽然不太大,容得下一个任思齐。

    岑港每一个商铺的背后都代表着宁波的一个士绅,任思齐当然也不愿和他们撕破脸。得罪了所有人的结果只有一个,他的势力永远也无法登上大陆,那样的话就只能去做海盗了。

    和大多数商家达成和解后,任思齐的势力算是正式登陆岑港,以齐云商号的名义开始做起了生意。不过他的生意仅限于生丝,像绸缎棉布铁器茶叶不能再收购。不过生丝是海外贸易的最大宗货物之一,能垄断岑港的生丝生意,对任思齐来说很是满足。

    至于原来的生丝商钱掌柜,已经被大家完全无视。

    数天时间,已经收购了五百余担生丝,加上从海盗手中抢夺到的货物,去吕宋的货物已经备齐。

    舟山这边诸事繁多,任思齐根本没法脱身。只能让茅十八做统领,司马南辅助他,驾着“飞鱼号”和“福春号”前往吕宋。

    去年的此时已经去过吕宋一次,算是走熟的航线,又有海图在,以茅十八和司马南的丰富经验,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十八哥,一切拜托了!”岑港码头,任思齐前来送行。

    “有我在,秀才你尽管放心!”茅十八哈哈笑道,能带船出海,让他的心无比愉悦。

    “秀才啊,你还有没有什么话让我捎给什么人的,比如那个总督小姐?”茅十八对任思齐挤了挤眼睛。

    任思齐眼前一下子想起来那个身材火辣热情似火的异国少女丽娅来,随即苦笑了,一段露水姻缘,双方都不在意何必再提?

    “十八哥莫要取笑,对了,倒是如果见了戴维,你看看能否想法让他帮着购买一些火枪。”任思齐吩咐道。现在整个岱山军火枪也就一百来支,数量实在太少。

    “飞鱼号”和“福春号”扬帆了,任思齐挥着手,直到看不到帆影才转身回转。

    “巡检大人,恭喜恭喜啊!”回巡检司衙门时,遇到了茶叶商张掌柜张云兴。

    张掌柜是张敬贤堂侄,张蒹葭的堂兄,若是两家没退婚的话,算得上是任思齐的亲戚,可是现在对他,任思齐怎么也提不起好感。

    “原来是张兄啊,不知我喜从何来?”任思齐淡淡道。

    “船队出发,当然是财源滚滚了,当然要贺喜了?”张云兴满面笑容道。

    “不过这个时节不是去日本的时候,巡检大人的船队难道是去南洋不成?那边的商路可不好走啊,大员有荷兰人,他们封锁了往南洋的路。”张云兴试探着说道,试图套着任思齐的话。

    “嗯,荷兰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去年就在日本和他们干过一仗,还不是被我打的大败而逃。”任思齐当然不会说出自己船队的目的地,只是吹嘘着自己的战绩。

    去年在日本,任思齐大战荷兰人的事情已经在浙江的海商中广为流传,这也是岑港众人和他妥协的一个原因,连荷兰人都不怕并且能战而胜之的凶人大伙儿都不愿招惹。也只有钱掌柜那个棒槌,靠着背后钱谦益的势力试图挑战任思齐,钱谦益虽然做过大官,可是在这海上,他的名声算个屁。

    “巡检大人的赫赫战绩我自然是如雷贯耳,说起来您和咱们张家以前也算有渊源,虽然有过不愉快,但是冤家欲解不欲结,咱们以后要多多亲近才是。”张云兴笑眯眯的对任思齐道。

    这是要拉拢我吗?看着张云兴的笑容,他一下子想起了张敬贤,继而想起来原来的未婚妻张蒹葭,那个曾经让他神魂颠倒的少女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四章 罐头

    去吕宋的海船已经出发,任思齐便决定离开岑港,返回岱山。毕竟离开岱山好些天,肯定有好些事情等着他去处理。

    岑港的事情已经完全理顺,就剩下一个钱掌柜还在蹦达,任思齐吩咐留在岑港的任兴凡,只要钱掌柜敢寻事,对付他不用手软。现在害怕引起其他商人的恐慌,任思齐不愿对钱掌柜赶尽杀绝,可是要是他自己敢扎刺的话,就不能怪自己了。

    给任兴凡留下两艘船,任思齐便带着舰队回到了高亭港,从码头到高亭镇的路上,就见道路两边的稻田里秧苗绿油油的很是可爱。很多的老人妇女在稻田里除草,看到返回的任思齐等人,脸上都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过了年后,在沙福的带领下,高亭北面的水库大坝修建完成,并在高亭的四周修建了纵横交错的水渠。一万八千余亩耕地被开垦出来,大部分都种了水稻。在清明左右下了秧苗,不出意外的话,六月份第一次的水稻就会收获。这对岱山巡检司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

    岱山巡检司现在有士兵六百多,加上家属有近两千人,所需的粮食全需购买,每个月都是一个很大的数量。等到水稻成熟,整个岱山粮食就完全能自给自足。

    而岱山军的规模肯定会越来越大,粮食是制约发展的最大因素。所以任思齐才会积极的在岱山开荒。

    “大人,您去年从日本弄来的鸟粪可帮了大忙,我没想到这秧苗长得如此好,这样看来,今年的春稻产量肯定会在两担以上。”沙福满意的对任思齐说道。

    两担算得什么?要知道那些鸟粪不知道存在了几千年,富含氮磷钾和后世的化肥也查不了多少,后世施肥的水稻亩产可都在千斤以上。

    “老人家辛苦了!”看着沙福被晒得黝黑的脸庞,任思齐从内心里生出了感激。

    在岱山巡检司,沙福虽然只是被任命为书吏,可实际上他相当于高亭镇的民政官,管理者整个高亭的屯田之事。

    岱山的耕地虽然都分配给了士兵们,可是士兵们平时忙于训练剿匪,能耕种的时间有限。所以田地主要靠家人,可是没有壮劳力的话,种地很困难。所以所有的田地其实是整体在一起耕种,所有人都出力,这样收获时按照家中田地的多少和参与的人工分配粮食。当然这种办法有很多缺点,不过目前看来却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而沙福负责着整个种田之事,方方面面都要操心,他的辛苦显而易见。

    “沙伯,您看能不能在这稻田里养些鱼或者是鸭子,这样稻子收获的时候,也能顺便收获鱼鸭。”看着眼前稻田里荡漾的水波,任思齐建议道。

    “养鱼好说,鱼苗好弄的很。可养鸭就不好办了,咱们上哪里弄那么多的鸭仔啊?”沙福为难道。

    “鸭仔就去杭州买,第一批去买,以后就自己孵。”任思齐挥挥手下了决定。

    “这么多稻田要是养鸭子的话,足能养上好几万只,到时大家可都有口福了。”

    “鱼还是不要养了吧,鱼便宜的很,没有什么价值。”沙福想了想提议道。

    在海岛上,最不值钱的就是鱼了,乘船出海撒上一网,就能网回很多鱼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