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秀才的逆袭 >

第134章

秀才的逆袭-第134章

小说: 秀才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弗朗西斯却不认同汤若望的传教理念,坚持在民间传教,他游走了两广湖南福建等地,在传教途中却处处碰壁。

    首先是地方政府根本不允许夷人私下传教,他多次被官府抓入大牢。其次,因为西方人和明人相貌的差异,大明百姓看到他如见鬼魅,别说传教,就是交流起来也是困难。

    崇祯七年来到的大明,足足十年时间,弗朗西斯游历了大明各省,然而他的传教事业却一事无成。

    最后,极度困顿的他回到了澳门,每日里只能借酒浇愁,导致其他澳门人对他也很是不满。

    正是这种情况下,安东尼和弗朗西斯在酒馆相遇,安东尼是一个假洋鬼子,曾在荷兰人群中生活数年,为了生存也接受了洗礼,可以说是一个天主教徒,当然是不是真的信仰天主那就两说了。

    所以安东尼和弗朗西斯一见如故,聊得很开心。安东尼为弗朗西斯结了酒钱,并约了下次一起喝酒的时间。

    两个人就这样成了好朋友,弗朗西斯向安东尼讲诉了自己的遭遇。安东尼则告诉弗朗西斯,他的主人任将军管理着大明的几十个岛屿,他可以把弗朗西斯引荐给任将军,让他在任将军治下传教。

    弗朗西斯困顿如此,几乎到了借债度日的境地,听到这里当然很兴奋,自己的传教事业终于出现了曙光。

    不过安东尼也说了,他是任将军派到澳门采购武器机床的,现在买不到机床,无法返回面见将军。

    弗朗西斯便自告奋勇,为安东尼筹谋此事。他虽然落魄,但在澳门人头很熟。很快便和兵工厂的管事串通,把一架接近报废的机床以报废的名义淘汰,然后高价卖给了安东尼。

    一台破旧的机床,竟然要了一千两银子。然后弗朗西斯又和兵工厂交涉,帮助安东尼购买武器。以一千两银子一门的价格购买了两门十二磅的巨炮,可安放在帆船上作为舰炮,也可以放在城头防守用。以十两银子一支的价格卖给了安东尼两百支火枪,价格是正常价格的两倍。

    在这项交易中,弗朗西斯得到了五百两银子之多的回扣。

    最后,应安东尼的要求,弗朗西斯又帮着招募了一个会开机床的技师罗曼。

    “舶主,您给的银子都花光了。。。。。。”安东尼忐忑不安的对任思齐道,他也知道机床及武器的价格实在是离谱,可是为了完成任思齐交代的任务,他不得不接受这么高的价格。

    “只要机床买回来就好。”任思齐并没有责备他,反而好言鼓励。对现在的岱山来说,钱不是问题,关键是武器的制作要尽快进行。

    两百支火枪买回来的正是时候,有了这两百支火枪,新军的火枪兵可以达到两人一支,轮流训练却是没有问题。

    至于那两门火炮,任思齐并不准备放在船上,而是决定在高亭和岑港修建炮台,用来保护港口。

    “你们两个都很辛苦,我会好好奖赏你们,”任思齐笑着对二人道,“安东尼你以后就是岱山军的副千户,实任岱山军的军情司司长。李行久同样是副千户,任亲卫队队长。”

    副千户,可是从五品的武官,安东尼从来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还能当官,当下里大喜过望,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李行久也同样激动,不过他要比安东尼镇定的多。

    “将军,我想回一趟平岛,把乡亲们搬来岱山。”李行久向任思齐提出了请求,离开平岛的这些日子,他每天都在想念还在琉球的亲人。

    当初任思齐曾经许诺过李行久,在岱山站稳后许他把平岛的乡亲迁回岱山,听到李行久的请求,就爽快的答应了下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 岱山书院

    “尊敬的将军,希望您能允许我在您治下的岛屿传教。”弗朗西斯四十来岁,鼻梁高耸、眼窝深陷,枯黄的头发微卷,苍白的面孔带着病容。他见到任思齐并没有行大礼,只是微微躬身,这让一边的安东尼很是不满。

    “弗朗西斯先生,你的大明话说的很好,”任思齐淡淡道:“既然我的部下曾对你有过许诺,我当然会允许你在岛上传教。可是你想过没有,如何才能传教成功?”

    对佛朗西斯的传教,任思齐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为他知道这注定不会有什么结果。中国人是一个多信仰的民族,他们信仰佛主、太上老君、玉皇大帝、龙王、海神,只要是神仙他们都敬畏。现在让他们去信一个外来的上帝也不是不行,但问题是西方的天主教神只有一个,信仰上帝后就不能再信其他神明,这和中国的传统很是违背。

    所以对佛朗西斯的传教,任思齐并不看好。不过这些西方的教士都是知识渊博之人,很多人精通天文历法,物理化学,这样的人才任思齐自然希望能收归所用。

    “听说你在大明传教十来年,可是却一无所成,若是这样下去,不做改变的话,我对你在海岛上的传教同样不看好。”

    听了任思齐的话,弗朗西斯神色严肃了起来,其实经过了这些年的失败,他也意识到了自己传教路线错误的问题,可却不知如何去改变。

    他曾经也想过像汤若望那样走朝廷上层路线,可是他也了解,汤若望虽然当上了明朝的官员,为明朝修订历法,铸造大炮,明朝也同意他在北京建了天主教堂,可实际上他的传教事业并没有多少进展,发展的信徒没有多少,这也是弗朗西斯不愿采用汤若望路线的原因。

    “尊敬的将军,请说出您的建议。”弗朗西斯眼睛闪闪发光的看着面前这个年轻的大明将军,现在的他很希望能得到别人正确的建议。

    “我大明和你们西方不同,你的皮肤你的相貌和明人都显著不同。风俗不同、相貌迥异,想让明人信仰你的上帝,很难!但是也不是做不到,这就需要你下很大的功夫。”

    “尊敬的将军,请你说说我到底应该怎么做?”弗朗西斯很着急,他知道自己传教出现了问题,可是一直弄不清问题到底在哪里。

    “办法其实很简单,需要你能融入到明人之中,和他们交朋友,做一个对他们有用的人,让他们尊敬你、爱戴你,然后再传教就很容易了。”

    “这恐怕很难!”佛朗西斯面露愁容,他也曾经这样干过,曾努力的和明人交流。可是很多明人看到他如见鬼魅,远远的就逃了去。

    “说难也不难。这样吧,我给你一个建议,你是传教士,应该具备很多数学物理的知识,我可以聘请你为教师,传授岛上的孩子们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大明人是最尊师重教的,你做了他们的先生,教给他们有用的知识,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自然就会尊敬你,然后你再传教岂不是容易很多。”

    任思齐早就打算在岛上开建学校,让治下所有适龄儿童全部上学。可是因为缺乏师资力量,迟迟没有进展。

    虽然说现在聘请了几十个童生秀才之类的读书人,可让这些人教授四书五经行,教授其他知识却都一窍不通。

    任思齐希望自己开办的学校,能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来,而不是培养一些只会八股的书呆子。

    当然任思齐自己后世受过高等教育,懂些算术物理知识,可他又哪里有时间去教学啊。现在弗朗西斯的到来,让任思齐看到了一线希望。若是他能同意,自然科学的老师就有了人选。

    弗朗西斯听到了任思齐的建议后,沉思良久。便同意了下来。

    他的传教事业困顿了许多年,急需有所突破,既然任思齐给他指了一条路,他就愿意按着这条路走下去。

    有了弗朗西斯的加入后,任思齐便决定在开办一座书院,取名就叫岱山书院。

    书院选址就在高亭西北的崇福庙,崇福庙以前是海盗们盘踞的地点,有正殿偏殿十多间,作为学校正恰当。

    以招募的几个童生为国学教师,以弗朗西斯为物理教师,教授自然科学知识,聘请了高亭镇商铺的几个账房作为算术教师,教授算术。这样岱山书院可以开设国学、算术、物理三科。八岁到十三岁的孩童学习这三科知识。

    十三岁以上的学童,除了这三科以外,还需要学习军事知识。

    当然现在一切初建,人才奇缺,教学所用的教案讲义一概全无,只能暂时这样。

    派人整修了崇福庙后,岱山书院正式成立,任思齐自己亲自担任书院山长,任命弗朗西斯为自然科学课长,任命从鄞县招募的一个读书人,五十多岁的老秀才林文乐为国学课长,任命齐云商行账房钱穆为算学课长。岱山书院的架子算是搭了起来。

    除了弗朗西斯能教授自然科学,以前俘虏的荷兰人如怀特和贝尔工匠出身,也懂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都可以兼职教学。

    而从鄞县招募的读书人二十来个,他们虽然都在巡检司衙门或者是陈忠手下做事,但也可以兼职教授孩童们识字,国学教师的师资是最多的。

    至于算学,现在暂时没有专业的教师,只能由各商铺的账房兼着。任思齐决定自己抽空编写一本算术教材,虽然微积分之类的忘得差不多,但加减乘除之类的算术知识还是没有问题。

    岱山书院搭建起来后,开始招生,所有八岁到十五岁的孩童均可入学。

    任思齐规定,所有学童不收任何费用,免费入学,而且学校以后会统一为学童定制校服,免费提供膳食。

    中国人自古就很重视教育,在大明,只要经济许可,家长们都会想法让孩子们读书。现在有了这么一个读书机会,每个家长都不愿错过。

    岱山书院的招生,第一批就招了三百多孩童,这些孩童都是高亭附近人家的孩子,还有从山东来的移民家的孩子。(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夏收与岱山经济

    与岱山书院大张旗鼓的成立相比,军情司的成立却悄无声息。

    高亭镇巡检司衙门内的一个跨院,三五间房,连牌子都没有,军情司就这样成立了。只有一个司长安东尼,外加三两个兵。

    任思齐给了安东尼一份手令,让他可以在整个岱山军内可以任意调人,尽快把军情司组建起来。军情司的现阶段的任务就是打探各地的情报,现阶段以南京朝廷杭州宁波以及舟山的动向为主。

    拿了任思齐的手令后,安东尼踌躇满志的去了。他很珍惜这个独当一面的机会,决定全力以赴绝不辜负舶主的期望。

    除了一份手令几千启动资金,任思齐便对军情司不闻不问,放任安东尼自己捣鼓。现在岱山有太多的事情牵扯着他的精力,事事亲力亲为已不可能。

    比如,春稻已经成熟,已经到了收割的时候。这对岱山来说是一件大事,这大半年来,岱山岛已经受够了粮食供应不足的苦头。

    整个岱山岛数千军民,周边控制的几十个岛屿上万弓兵,都需要巡检司供应粮食。虽然说弓兵们只有训练时才管饭,才发放粮食,可上万人啊,那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几乎每个月,就需要从大陆采购上千担的粮食,据和巡检司合作的商人刘德福所说,岱山军的粮食采购已经引起了宁波杭州一带的粮食价格上涨。大米一担由四两多银子已经涨到了六两。

    现在春稻终于成熟,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岱山岛的粮荒。

    夏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