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秀才的逆袭 >

第135章

秀才的逆袭-第135章

小说: 秀才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多银子已经涨到了六两。

    现在春稻终于成熟,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岱山岛的粮荒。

    夏收是大事,任思齐下令所有军队停止训练,除了鱼罐头作坊不停外,其他人等都加入抢收粮食的行列。

    田野里,稻田中,水田里的水早已放出,地面干涸后裂出道道裂纹。沉甸甸的谷穗弯下了腰,整个田野中金黄一片。

    微风徐吹,稻子如同黄色的波浪一样翻滚,田野里出来阵阵稻花香。

    任思齐手拿着镰刀,在沙福等巡检司吏员的簇拥下站在田头,作为岱山巡检司巡检海防游击的他,是整个岱山军系统的最高首领,这第一镰当然需要他来割。

    任思齐左手抓起一把谷穗,右手用镰刀把稻子割掉,高高的举了起来,四下里顿时一片欢腾。

    老沙福一声令下,所有军民手持镰刀,齐齐冲入了稻田。

    镰刀飞舞,成片成片的稻子倒下。

    前方男人们在收割,后面妇人儿童则把割掉的稻子打成捆,然后送到田头装上大车。装满一车后,会运送到打谷场,在那里进行脱粒,杆粒分离。谷粒去壳就是大米,脱粒后的稻草也很有用,太多的山东移民来到岱山,他们迫切需要建造自己的房屋,搬出太过简陋的窝棚。而稻草可以铺在屋顶上,是建造房子重要的材料。

    在沙福的组织下,稻子的收割分工合作,井井有条,不需要任思齐多操心。不过任思齐还是亲力亲为,带头进田割稻,其他的岱山军将领茅十八晋玉飞等人也跟着任思齐身后,加入了收割的浪潮。

    稻田里,一个从山东来的老农,手捧着沉甸甸的谷穗,激动的热泪盈眶,虽然这批稻子并非他们所种,收获下来后也不归他们所有,可是看到丰收的情景,就看到了以后的希望。因为任思齐对他们有过承诺,秋粮就由从山东来的移民租种。

    收割了一亩稻子后,把稻子送到打谷场脱粒,然后称重,以判断今年粮食的大概产量。

    “这一亩稻子产量是两担,脱粒晒干后应该能有大米一石半!”沙福喜气洋洋的向任思齐汇报道。

    一亩一石半,整个岱山岛种了足有一万八千亩的水稻,那么总产量岂不是达到近三万石!这还只是一季的产量,两季下来,整个岱山岛岂不是可以收获大米五万多石!

    听到沙福的回报,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任思齐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有了粮食,不再依赖与采购,整个岱山军系统才算稳定下来。

    说实话,这半年多来,岱山军的局面也只是勉强维持。虽然说通过海外贸易赚取了大量的银子,去年日本贸易后,巡检司赚了近三十万两,可是和荷兰人打的一仗,募人买船,银子哗哗的流了出去,当然俘虏荷兰船也赚了一笔。回到岱山后,结余下来大概二十五万两。

    过年后剿匪从泗礁山匪巢里缴获了七八万两银子,然后前不久从吕宋回来的商队,又带回了十五万两银子。这样算下来,一年的收入也有近五十万两。

    可是岱山军的支持也大,现在整个岱山岛军民近万人,都靠这点银子养活,每月光购买粮食就得五六千两银子。两千多军队,士兵每人每月一两五千饷银,军官更多,这一项支出就是五千多两,其他的如采购武器,巡检司吏员的薪酬,制作军服,柴米油盐等等,支出种类繁多。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找任思齐要银子。

    还有就是岱山控制的各岛,几乎把所有青壮渔民都纳入了弓兵范畴。需要给弓兵们发响,虽然是半饷,可上万人每月也得五六千银子,训练时需要给他们发补贴,这又是一大笔支出。

    这样算下来每月没有三万两银子根本过不去。

    还有其他重大支出,如采购战船。现在岱山要是把控制下的所有弓兵都招入队伍,能得到水军万人,可是得有足够的战船。现在整个岱山系统所有船只加起来也才不到百艘,根本不够水兵们使用。

    任思齐已经向江浙沿海各船坊下了大量的单子,准备采购一百艘大小福船,三桅福船需要银子三千两,二桅福船也得银子一千,最小的单桅海沧船船也许银子二百两。

    这样算下来,光采购战船就得银子二十万多两。

    可以说如今岱山岛的经济不说入不敷出,也已相去不远。

    所以这春稻成熟的正是时候,有了这批粮食,最起码每个月剩了近万两买粮的钱。而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有了粮食,那些从山东来的流民才看到了希望,才会安心在岱山呆下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五章 罐头风波

    岱山除了海贸以外,另一项收入就是罐头厂。罐头厂现在铺的摊子很大,雇佣了妇女一千多人,烧制陶罐的工匠就有百人,每日收购海鱼数万斤,每日生产罐头一万多罐。

    按说这么大的规模,收入应该非常可观才是。可实际情况吗,就呵呵了。除了给岱山岛的妇女找到了活计,给各岛的渔民找了一条卖鱼之路,而对岱山巡检司来说,罐头厂赚的钱实在太少。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罐头订的价格太低。因为从渔民手中收购海鱼的价格很低,基本上是一文钱一斤,所以一开始任思齐制定的罐头销售价格也低,批出去的价格是十文钱一罐。

    可是抛去收购海鱼的钱,跑去罐子制作成本,以及罐头厂工人的收入,一罐罐头也只赚不到五文钱。这样下来每日就算销售一万罐头也就挣五万钱,折合银两五十两而已,一月也就一千多两。

    上千人辛苦一个月,算下来赚了一千多两银子,也不能说少,但问题是利润的大头却被那些销售商赚去。

    据任思齐了解,在杭州罐头一罐卖价足足五十文,商人们从岱山以十文一罐的价格拿罐头,转手就卖五十文。绝大部分利润被这些商人赚取,他们才是罐头生意的最大赢家。

    “罐头批发的价格必须要提上去!”任思齐对负责罐头生意陈忠道。任思齐被任命为海防游击后,他属下也个个升官,本来任思齐打算许给陈忠一个百户之职,可陈忠是读书人出身,并不愿做军户,没办法任思齐只得任命他为岱山巡检司书吏,掌管罐头厂生意。

    “是得涨涨了。”陈忠点头道,他其实对罐头的利润还算满意,每月赚一千多两银子,在他看来已经很不错,可没想到任思齐还不满意。

    “大人您说涨多少为好?”陈忠问道。

    “就涨到三十文一罐吧。”现在市价是五十文一罐,自己把批发价格涨到三十文,留给销售商的利润还有二十文。

    “可那些售卖罐头的商人不会同意的,他们不会接受这个价格。”陈忠为难道。

    “不接受他们可以不做这生意,咱们有罐头在手,还怕找不到买家吗?”任思齐不以为然道。

    “唉!”陈忠叹着气去了,商人出身的他知道那些商人的秉性。若是罐头一开始定价三十文那没得说,可是现在一下子由十文变成三十文,他们赚的钱一下子少了一半,他们如何会赞同?

    虽然任思齐说的轻松,他们不愿意做自然有其他人做,可是这些商人都是地头蛇,罐头他们不能卖也断然不会允许其他人插手!

    果然当罐头涨价的消息传出,那些来岱山岛批发罐头的商人一下子就疯了,从十文涨到三十文,哪有这么干的?他们纷纷抗议,不愿接受这个价格,要求降回十文。就连投靠岱山巡检司的商人刘德福也派人找到任思齐,委婉表示了对价格的不满,却被任思齐顶了回去。

    “咱们都不买,看他把罐头卖给谁?”高亭港码头罐头货场外,一个宁波的林姓商人非常嚣张的喊叫道。

    “就怕咱们不买,有其他人想抢着做这罐头生意,毕竟一罐赚二十文也不算少。”另一个绍兴的商人则有些担忧。

    “只要咱们这些结成联盟,抵制罐头,谁敢和咱们做对!”林姓商人不以为然道。

    “对,就是这样,咱们都不买,不到一个月,他们罐头就会堆积如山,资金链一断,他们就得停工!”其他商人纷纷响应。

    。。。。。。

    “连你们也不愿接受这个价格吗?”巡检司官厅内,任思齐冷冷的对刘德福派来负责罐头采买的人道。

    “巡检大人,不是我们不接受,是不敢接受啊。”刘德福派来的人委屈道。虽然双方一直合作关系良好,可他也不愿为罐头这点小生意得罪其他商人。所谓官商一体,每个商人背后都有一家士绅撑腰,刘德福虽然是秀才出身,鄞县名流,可也不敢把其他人都得罪光。

    “好,我知道了,你去吧!”任思齐冷冷的把他赶了出去,心中的怒火越来越盛。

    这些贪婪的奸商,这些可恶的大明士绅们,他们都是吸附在百姓身上的吸血虫!在明朝,士绅可以说是最大的毒瘤。都说数十万的宗室是大明的寄生虫,可是与士绅们相比,宗室造成的危害算不了什么。

    江南一带明朝的宗室很少,可是士绅却多得很。拿浙江来说,士绅们占据了几乎九成以上的田地,却从不向朝廷缴纳税赋。除了田地外,店铺,绸缎庄,几乎所有的生意都在士绅们的把持之下。

    普通商人做生意根本应付不了士绅们的巧取豪夺,拿陈忠来说,他们家是商人出身,可他父亲时正是因为士绅的豪夺才破的产。

    士绅们占据了九成的田地,却不用交税,商税更是少的可怜。而庞大的明朝官府的负荷完全由占据了一成田地的百姓承担。这就造成了明朝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负责钟鸣鼎食,贫者无立锥之地。

    后果是北方流民起义,推翻了大明的统治。南方还好,因为商贸发达,百姓们失去了田地,还可以在工厂作坊做工,没有出现百姓起义处处烽火的情形。

    可是江南普通百姓的生活也是很悲惨的,在工厂做工的,辛苦了一整天,赚得钱仅仅够糊口的,十多岁的孩子都进了作坊做工,被累死折磨死的现象多有发生。

    江南的情形就是上层人士极度富裕,底层百姓生活非常悲惨,这也是岱山罐头能畅销的原因。士绅们肯定不愿意吃罐头,罐头中鱼肉的味道虽好,却不能和他们家中的大厨做出来的美味佳肴相比。

    真正喜欢吃罐头的正是底层百姓。两斤鱼肉的罐头才卖五十文,要知道今年宁波的米价卖到五两一石,一斤大米就需要五十文,而一斤鱼肉罐头的价格仅仅是大米的一半!

    自己原先设定的批发价格是十五文一罐,零售价则为三十文,就是为了能够快速打开市场,让利于百姓。可这些奸商看到罐头卖得好,生生把价格提高到每罐五十文。在普通百姓身上吸血,蚕食本该属于自己的利润。现在自己想抬高罐头的批发价格,他们又联合起来阻挠,进行抵制!

    可恶的奸商,可恶的士绅,任思齐重重的拍打着座椅的副手,他宁愿不做罐头生意,也决不允许这些人在自己身上吸血!

    对这些士绅,必须要采取措施了!任思齐暗暗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军成立

    在任思齐看来,既然现在这批销售商不愿接受罐头的价格,那自己就换其他销售商。一罐鱼肉罐头,进价三十文,售价五十文,足足二十文的利润空间,他不相信没人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