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秀才的逆袭 >

第201章

秀才的逆袭-第201章

小说: 秀才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随在后。

    河边,李率泰军已经追击上了船上的明军,可是看着在河中行驶的战船,李率泰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下令往船上射箭。

    李率泰这一千骑兵都是骑射俱佳的老兵,闻听命令,立刻摘下弓箭来,往河中射去。

    上千支羽箭连绵不绝的越过狭窄的河面,射向江船上的岱山军。早在清兵追上来之时,岱山军将士已经做好了准备,每面船上都竖起了大盾,把士兵们统统遮挡起来。

    因为考虑到河岔水面较窄,此次岱山军乘坐的都是长仅两丈的小船。每艘船上乘坐三十多名士兵,其中八名桨手一边四个负责划船。

    剩下的士兵之中,三分之二的都是长枪手。现在用不着长枪,他们便纷纷拿起盾牌,把船上所有人护住。剩下三分之一的则是火枪兵,见到清兵追来,他们纷纷装填火药,在盾牌的掩护下向着岸上的清兵射击。

    “砰砰砰”的火枪声连续响起,伴随着一个个的清兵从战马上摔落在地。

    李率泰震惊的发现,在和船中的明军的对射中,己方根本占不到便宜。船上的明军有盾牌的防护,己方的弓箭很难越过盾牌命中敌人。而己方的骑兵目标太大,根本无法躲过对方火枪的射击。

    而且面对火枪的弹丸,哪怕是骑兵穿着盔甲也根本无用,除了身披三层铠甲的白甲兵,甲的厚度也许能抵挡住火枪子弹的穿透。

    而自己手下这些骑兵仅仅穿了一层盔甲甚至大部分还是皮甲,根本就没有不惧火枪子弹的白甲兵。胯下的战马就更不用说了,在李率泰的射线之中就看到不断有战马被火枪击中,凄厉的嘶鸣着摔倒在地,毕竟它们庞大的身躯是最好的射击目标。

    “撤退!”看到短短的时间内,已经有几十个骑兵摔倒在马下,李率泰不得不下令撤退。所有骑兵远离河岸,脱离明军火枪的射程。

    可是脱离了火枪的射程,意味着清兵的弓箭同样无法威胁船上的明军,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这伙明军离开吗?

    就在此时,孔有德和耿仲明带着大军到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四章前路受阻

    “二位王爷!”哪怕是心中对孔有德耿仲明二人瞧不上,李率泰也不得不倚着礼节给二人见礼。

    “贤侄,情况到底如何呀?”孔有德捋着胡须,装模作样问道,其实他早已看到李率泰部下无功而返的狼狈模样。

    见孔有德这倚老卖老的样子,李率泰恨的牙根痒痒可又无可奈何,当初孔有德耿仲明二人在东江总兵毛文龙帐下之时,和早已投降了后金的李率泰的父亲李永芳打过多次大战,可以算得上是死对头。

    不过孔有德参加东江军之时,李永芳早已投靠了后金,而没等孔有德降清,李永芳早就死了,两人并不是同僚,不过到底是同一代的人物。而孔有德的年龄又比李率泰大十多岁,再加上爵位高出李率泰许多,称呼李率泰一声贤侄也不为过。

    “明军都乘坐船只,有盾牌卫护,而且火铳极为犀利,末将拿他们没有办法!”李率泰木着脸,面无表情的简单介绍了情况。

    “贤侄,你还是年轻啊!不过就是几十条船罢了,有什么难对付的。”耿仲明在一边搭腔了,边说还边以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着李率泰。

    李率泰心中怒极,却又无法把火发出来,只能转而冷冷一笑,“二位王爷久经战阵,又是刚从明朝归顺我大清,想必一定对明军的战力极为了解,不如这股明军就交给二位王爷对付吧。”

    “哈哈哈哈,好说好说,贤侄就带着手下在一边歇着,看本王是如何对付他们的!”孔有德哈哈一笑,扭过头来不再看李率泰。

    你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崽子懂得什么领兵打仗?当年老子纵横齐鲁半岛之时,你还在你娘怀里喝奶呢!

    其实李率泰也已经二十来岁,不过他人长得面嫩,白白净净的,所以一直被孔有德等人瞧不上。

    孔有德当即下令,命令宋辅国带着骑兵绕道赶往明军船队前方,砍伐树木堆集河中,堵死明军船队前进之路。这条河也就十丈来宽,很容易堵塞住。

    然后又下令手下熟悉水性的步兵涉水过到河的对岸,然后从两面开始夹攻明军船队。

    孔有德耿仲明的手下多是原东江军以及登州军旧部,大都熟悉水性。十来丈宽的河流,深不到一丈,很轻松的就能渡过。

    等一半的步兵渡过河后,孔有德便下令全军追赶明军船队,从两面开始夹击。

    紧靠人力划桨的船只,在河水中行进的速度不快,看着后方从两岸追击上来的清兵,任思齐皱起了眉头。此处距离运河至少还有三里的路程,这一段将是岱山军最为凶险的旅程!

    一万多清兵士兵已经追击了上来,从岸上向河中的船只不住的放箭,岱山军火枪手也在船上不住的还击。双方都不时有士兵惨叫着被对方击中。

    和满八旗兵不同,孔有德尚可喜的部下以前都是明军,若论齐射的本领比满八旗差远了,估计就连李率泰的部下都不如,因为李率泰的手下都是跟随李永芳最早投降的汉人或他们的后裔,二十多年的同化,早已和满人无异!

    所以二人的部队中弓箭手的数量不是很多,可是火铳手却是不少,在一万多汉八旗兵中,足足装备了一千五百火铳手,比船上岱山军的火枪手还要多。

    同样在盾牌的护卫下,清兵的弓箭手和火铳手开始向河中的岱山军不断射击。弹丸和弓箭的密度要远远超过岱山军火枪的还击。

    船上的岱山军士兵就觉得噼里啪啦的响声不断响起,那是盾牌被清兵击中所发出的声音。岱山军的盾牌都是松木或者藤木编制而成,外面包着一层铁皮,就质量来说可以说是上乘,其中一部分是岱山的工坊所产,另一部分是花了大价钱从杭州等地的军器作坊采购,一般的弓箭乃至火铳子弹根本击不透。

    持着盾牌的岱山军就觉得持盾牌的手被震的生疼,不得不用双手死死的把持住。

    其实就双方的距离来说,清兵火铳手在岸上往位于河心船上的明军射击,距离也就七八丈远,不住二十步。处在火铳的最佳射程之内,可问题是孔有德的手下的火枪质量太次!

    清军的火器大都是从明军手中缴获而来,而明军火铳的质量简直不敢恭维,都是人工打制而成,尺寸不一不说,质量极差。军中铁匠为了省钱,打制火铳时根本不舍得用料,造成铳管极薄,很容易炸膛。在明末时军队中的火器已经非常的普及,可是就火铳来说,军器库中的十支能有三支能打响就不错。

    所以清兵的火铳虽多,可是给岱山军造成的伤害却不是很大,只是偶有透过盾牌缝隙的弹丸能造成少许的伤亡。

    真正给岱山军造成较多伤亡的却是清兵的弓箭手,不愧是从军二十年的老将,孔有德指挥的弓箭手射击的角度极为刁钻,他们不是平射向河中的岱山军,而是远远地躲在后面抛射。

    无数的箭矢越过前面的清军火铳手,越过河岸,飞到船队的上空,然后自上而下飞来,岱山军盾牌都是平举着防范来自河岸的射击,哪想到会有弓箭从头顶落下。很多士兵被箭矢射个正着,惨叫着噗通落入河水中。

    一部分盾牌手慌忙举盾护住头顶,可是对身前的防护却漏出了缝隙,便有弹丸射了进来,好些士兵口中发出闷哼。

    岱山军出现了伤亡,而他们给清军造成的伤亡更大,岱山军火枪手经过半年多的训练,特别是去年在李彦直主持下,参谋司制定了新的训练方案以及士兵等级制度之后,火枪兵的能力提高许多,就拿装填火药子弹的速度来说,岱山军火枪手中装填速度最慢的三等兵也比对面的清兵快得多,平均清兵火铳手开一枪的时间,岱山军火枪手能开两枪。

    而且岱山军火枪手射击的精度也远远高于清兵,一千火枪手中有一等兵二十七人,一等兵什么概念,那是能在二十步外打人形靶九中六以上的士兵啊,二等兵一百一十六人,那是能九中三以上的。在这个火枪没有膛线子弹是圆形弹丸的年代,基本上火枪射击要靠排射,很少能做到精准射击的。而少部分岱山火枪手就能做到!

    所以在和清兵的对射之中,他们给清兵造成的伤亡要比自身的伤亡大得多。你清兵不是用盾牌护在胸前吗,不打你的盾牌,专门打向清兵火铳手的脑袋。

    孔有德惊恐的看到船队行进不到一会儿,自己的火铳手已经倒下了六七十人。而且随着明军的射击,还在不停地有人倒下。

    可是他也不敢下令让手下撤退,要是放这伙明军安然逃走的话,回去后多铎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这一刻,船上的任思齐颇为懊恼,他懊恼的是这次携带的飞天神龙数量太少了。若是现在每条船上再有一具飞天神龙,点燃之后万箭齐发,以岸上清军的密集程度会给他们造成大量的伤害!

    孔有德却没时间后悔,他一面让士兵死死黏着岱山军滑行的船,然后派人往大营里去运来大铳。此次攻打南明,由于长途行军,军队并未携带过多的火炮,可是在泗州,从投降的明军那里缴获了三四十门红衣大炮,以及小型的火炮火铳数百门。

    大炮太重行军不快落在了后方,可是那些二十多斤的大铳却被孔有德军带了来。只不过这次出来追击的太过急,没来得及去库房里取。

    只要大铳运到,七八十门大铳同时轰击,能轻松的把船上明军的盾牌击个粉碎,那时的明军只能任自己宰割!

    在大铳运回前逃走?孔有德早有算计,现在派出的两千骑兵已经绕到了明军船队前方,正在砍伐树木堵塞河道了吧!

    前方的火铳手伤亡太大,为了加大攻击的密度,孔有德不得不把李率泰叫来,和他商议把他麾下的弓箭手调上去,对明军进行覆盖性射击。

    本来抱着看笑话的态度在一边冷眼旁观,可既然孔有德有命令,李率泰也不得不从,否则放任明军逃去的话,自己也逃不了干系。

    李率泰手下的一千八旗汉军加入了进来之后,清军射击的密度越发的大了,导致岱山军的伤亡越来越多。每条船上都有七八人死伤,整个船队已经伤亡了近千!虽然清兵的伤亡更大,是岱山军的两三倍,可是他们人数多啊,比消耗的话岱山军根本消耗不起。

    最前方船上指挥的任思齐脸色很难看,他没想到逃回扬州的路是如此的艰难!

    孔有德耿仲明手下的汉奸部队已经如此难对付了,要是来追击的是真正的满八旗兵又会怎样?

    可事到如今也顾不了许多,只能硬撑下去,撑到驶入运河之中,在数十丈宽阔的运河上完全可以把船队靠着另一边行驶,躲避清军的攻击。

    好在清军的攻击弱了许多,那是因为清军的火铳手已经损失的七七八八,在岱山军的精准射击之下,很少能有清军火铳手躲过。而清军的弓箭手又自作聪明的在远处抛射,既然清兵火铳手没了多少,船上的盾牌手防护的压力也就小了许多。

    就这样两里的路程缓缓划过,在和岸上清兵的对射之中,船队渐渐来到运河和河岔的交界处,可是让所有岱山军士兵震惊的是,就在前方不远处出现大量的清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