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唐之李家庶子 >

第59章

隋唐之李家庶子-第59章

小说: 隋唐之李家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西边是河东,东边是河北,是这两地之间的天然屏障。

    不过如果要想从河东到河北,并不需要绕过太行山,因为太行山虽险峻,却有八陉,可以同行。

    陉(xing,二声)即为山脉中断的地方,太行山南北纵横,却多有东西方向的“陉”,最著名的便是太行八陉,这八陉分别是: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

    八陉历来都为兵家必争,其中又以井陉为重中之重,因为“太行为控扼之要,井陉又当出入之冲。”太行山南北座落,井陉恰处于其中间位置。

    井陉自春秋之时,就修建有关隘,这关隘以前称土龙关,现在则为井陉关,

    井陉关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从河北平原进入河东腹地,还是从河东高地进入河北腹地,位于两地之间的井陉关,都为交通要冲,此关一旦失守,太行天险就会被割裂而开,失守的一方立即会失去地理上的优势。

    五月,井陉关。

    井陉关作为要冲之地,太平时候每日往来期间的旅客就很多,现在世道乱了,往来的人不减反增,其中大都是从河北逃去河东避难的。

    此时,李隐便在井陉关中一家最大的酒楼中,他坐在这酒楼的第二层的窗边,叫了几个小菜,点了一壶酒,自由自酌,眼神从窗口眺望远处。

第103章 意在河北

    井陉的西端出口通向的是河东的太原郡,东端却是河北的恒山郡,两郡间的井陉关因离恒山郡比较近,所以一直是归恒山郡管辖的。

    由于过往的人多,井陉关也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繁荣景象,关内的几家酒家生意也甚是火爆。

    傅鹰这时走快步走了上楼,来到了李隐身边坐下,“郎将大人,那个人来了。”

    李隐大老远的来到这井陉关,当然不是为了喝酒看风景的,他想要拿下这座极具战略地位的关隘。

    从娄烦郡要来秀容县,安置了部分流民,再往盂县塞下剩余的人后,李隐又利用这几个月开采来的铁矿打造了众多的农具,免费发放给了流民后,李隐总算是大松了一口气,以为流民之事终于算是办妥当了。

    然而没过多少天,雁门郡又来了大批流民,原来李隐为雁门郡流民所做之事,迅速的传开了,于是其他各地的流民也慕名赶往雁门郡。

    这可让李隐犯难了,不接受这些流民吧,又未免不仁,有些于心不忍,接受吧,又实在找不出地来安置他们了。

    与雁门郡接壤的三个郡分别是马邑郡、娄烦郡、太原郡,马邑郡土地十分贫瘠,基本除了草原就是荒漠戈壁,养活不了多少人,娄烦郡有较多剩余耕地的地方就是秀容县,已被安置得差不多了。

    至于太原郡,耕地面积倒是很多,在河东算是名列前茅的,而且大都比较肥沃,但除了盂县外的地方,李隐却不敢乱动。

    太原郡作为河东重地,统县十五,户十七万五千三,着实是一等一的大郡,兵力也有很多,且装备精良,不是好欺负的,要是娄烦郡有太原郡的一半实力,李隐也不能抓着太守葛观的把柄,就能迫其乖乖听命。

    既然附近的马邑郡、娄烦郡、太原郡三郡都没法再安置流民,李隐便唯有将目光投向太行山以东的河北了,这便是他此刻来到井陉关的原因。

    李隐要想从雁门郡到河北,除了走井陉之外,还可以走位于本郡灵丘县附近的飞狐陉,不过飞狐陉通往的是河北的上谷郡,那地耕地也不多,并非是理想的目标。

    而井陉通往的河北恒山郡就不一样,这是个耕地众多的好地方。

    恒山郡在隋以前的历代多称为常山郡,统八个县,在开皇年间有户十七万七千多户,人口比河东大郡太原还要多一些,不过现在经过几年的战乱,土地荒芜,人口十不存一,正适合李隐在此恢复秩序,安置流民!

    井陉关的守将名叫秦策,他做这个井陉关守将有些年头了,一直没有机会升迁,在大业七年以前,他手下有五千人,但大业七年以后,河北局势糜烂,几乎每隔三四个月,就会有叛军来攻打井陉关。

    井陉关十分险要,守将只要不犯浑,要想守住是比较容易的事,所以这座关隘现在仍在秦策的手里。

    不过由于粮食供应不上,伤亡后兵员补充难,导致现在井陉关的守军已大不如前了,只有个两千人左右。

    秦策带着一班将校找了个位置坐下,酒楼掌柜立即亲自上前热情招待,很快摆上了最上好的酒与拿手好菜。

    其他将官吃得热闹,秦策却如同嚼蜡,因为他接到探报,河北现在势力最大叛军张金称,现在率领大军到了恒山郡的九门县,似乎有意来打井陉关。

    张金称是清河郡县人,他早在大业七年就已经起兵了,是河北最早扯旗造反的那一批人。

    从大业七年到现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河北的各路叛军就像田地里的野草一样,割了一批又一批,而张金称依旧能称雄河北,绝对不是什么等闲之辈。

    张金称此人残忍嗜杀、心狠手辣,这点他无论对官兵还是“义军”都是一样,对官兵,他每次击败官兵,都会将俘虏的官兵全部杀光,使得现在的官兵只要一听到张金称的名字,就先恐惧了三分。

    张金称对其他的“义军”也是一点不手软,这三年的多的时间里,吞并了无数支队伍,就连窦建德的好友孙安祖,也是被他给杀了。

    张金称现在有部众五万,有将近一半是随他征战几年的兵,十分难对付。

    “这次井陉关怕是真的守不住了啊!”秦策心中如此想到,只要他才明白井陉关现在困顿,恒山郡自顾不暇,除了郡城外基本都被叛军攻陷过,关内将士也没什么士气,大都抱着能活一天算一天的心。

    在这种情况下,井陉关即使再险,只怕也抵挡不了张金称的五万大军。

    李隐这时忽然向傅鹰大声道:“你听说了吗?雁门郡的鹰扬郎将屡屡击败叛匪,兵强马壮,雁门郡现在都成第一安稳的所在了!”

    傅鹰道:“怎会没听说?我家二舅还在他军中做了个小官呢,我这便是去雁门郡投奔他的。”

    秦策听到这后心中不由的一动,井陉西出口便是在盂县附近,自从五台山的道路被李隐组织人手开通后,现在从井陉关到雁门关,快马加鞭只需两天不到的时间即可,不算太远。

    秦策心里想道:“这李隐的名头我也听说过,似乎挺能打仗的,要不要去请求他来帮忙对付张金称?”

    在心中琢磨一会后,秦策拿着一壶酒走到李隐那一桌坐下,向傅鹰笑道:“这位兄弟,你那二舅能跟雁门郡的鹰扬郎将李大人说上话吗?”

    傅鹰道:“当然能了,你要做什么?”

    秦策将一锭银子递到傅鹰面前,“我想与李大人说些事情,不知这为兄弟能帮上忙吗?”

    傅鹰将银两揣到怀里,然后站了起来,“这好说请秦大人到前面的雅间相候。”说着与李隐往前面的一个雅间走去了。

    秦策愣了一下,一时不明所以,但最后还是叫了几个人一起跟了过去。

    这家酒楼也是有雅间的,但秦策等人一向更喜欢在宽敞热闹的地方吃饭喝酒,所以少有到过雅间,他这时一走进雅间后,傅鹰便指了指李隐道:“秦将军,这位便是你想要见的郎将大人!”

第104章 太原论事

    当得知李隐的身份时,秦策惊得许久才回过神来,随后脸露怀疑之色的道:“你真的是李郎将?别不是骗我的吧!”

    李隐笑了一下,直接将鹰扬府挂印扔了过去,秦策看过挂印后,这才放下了心中的疑虑。

    秦策坐下后问道:“李郎将来我井陉关,不知有什么事?”他这时却是不提他之前想通过傅鹰来见李隐的事了。

    李隐道:“无他,唇亡齿寒而已,我也已得知张金称想要攻打井陉关的事情,所以想特来相助,不然这井陉关一旦被张金称拿下了,河东也得生灵涂炭了。”

    “难得我大隋还有像李大人如此深明大义的人,真是让人敬佩啊!”秦策听了李隐的话后,大为感慨。

    随后,秦策又道:“张金称应该不久就会来攻井陉关,不知李郎将几时带人来帮助我们?”

    李隐道:“不超过四日,我定率领五千铁骑前来这里,秦将军不必担心。”

    秦策大喜道:“如此我代表井陉关的军民,多谢李郎将的仁义了,我原本还打算向太原郡请援的,现在看来是不用多此一举了。”

    李隐却摇了摇头,“向太原郡请援我看还是需要的,不仅太原,河东诸郡也应该一并派人请援,这样我军来井陉关之事才不会显得太过突兀嘛。”

    秦策笑道:“还是郎将大人考虑得周到!”秦策也知道,救援信即使送出去再多,除了李隐外,是不会再有多少援军会来井陉关的,这也仅仅是给了李隐来井陉关的一个借口而已,对大隋官场的特点,他实在是太了解了。

    太原郡。

    郡丞王威看过来自井陉关救援信后,将信交给了虎贲将军潘长文。由于太原郡的太守不久前刚病死了,所以王威和潘长文现在便是太原郡的文武最高官员。

    潘长文将信件看完后,将信件随意的扔到一边,喝了口茶,“井陉关虽然离我们太原郡很近,但也不归我们管啊!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王威皱眉道:“如果让张金称得了井陉关,我们太原只怕也要遭受他的侵袭,这可相当的不妥啊!”

    潘长文看了一眼王威,心中想到:“我这时要是去了井陉关,再回来的时候,这太守之位只怕已是你的了,我才不会让你得逞!”

    太原郡的太守之位既然已被空出来了,自然是要有人补上的,王威想要得到这个位置,潘长文也不例外。

    潘长文作为武将,按理说是做不了太守的,但是现在这个世道,只要关系够硬,那些条条框框便不是什么问题。

    现在天下各处大都乱糟糟的,太原郡兵多粮广,是个安身立命的好地方,所以潘长文打算就在这里长久的待下去了,能当上太原郡的太守自然便是最好的了。

    所以在这争夺太守之位的关键时刻,潘长文是不愿意、不放下离开太原郡,去井陉关那鸟不拉屎的地方的。

    故而这时听了王威的话后,便道:“张金称手下都是河北人,他来河东做什么?他要敢来我河东,我到时定能率大军将其击退,王大人不必忧心。”

    王威听后,心中暗恨,但也只好不再多言。他随后又道:“对了,雁门郡的李隐杀了王僧辨,这么无法无天,朝廷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潘长文嗤笑一声,“王大人刚从长安回来,对这事不太清楚也正常,王僧辩虽然是他杀的,但有雁门太守邱行善等众多官员联名上书,是王僧辩叛乱在先的,朝廷能将他怎样?”

    位于潘长文后面的武牙郎将高君雅哼声道:“河东谁不知道邱行善的个老糊涂?现在雁门郡只怕是在李隐的实际控制之内了,他要是造反了,可是个大麻烦。”

    王威摆了摆手,“李隐再怎么说也是大家族的子弟,不会乱来的,不要杞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