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唐之李家庶子 >

第60章

隋唐之李家庶子-第60章

小说: 隋唐之李家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威摆了摆手,“李隐再怎么说也是大家族的子弟,不会乱来的,不要杞人忧天了。”

    “杨玄感不也是……”高君雅还要再说什么,却被潘长文止住了,李隐现在手握上万精兵,如能得他相助,也不失为争夺太守之位的一个重要棋子,所以潘长文才不管他是怎么上位的,只想着怎么才能拉拢到李隐。

    潘长文这时的想法,倒是与王威一致……

    数日后,井陉关。

    井陉关外这时是黑压压的一片人,张金称果如秦策所料率领大军来到了这里。

    “禀清河王,各军已准备完毕,随时可以进攻井陉关!”传令兵向张金称禀报道。

    张金称在去年十一月的时候,击杀了颇有名气的右候卫将军冯孝慈,使得他本人的名声威望传遍河北,于是在部下的建议下自封为了清河王。

    张金称将搂着的女子猛的推到一边,“传我将令,全军猛攻井陉关,半日之内如果还没攻下,提头来见!”

    随着张金称的一声令下,叛军人马立即气势汹汹的往井陉关杀去。

    秦策神色镇定的在关墙上指挥士兵防守,只是眉头间了了几分焦虑,他向一旁的亲卫道:“雁门郡的鹰扬郎将还没率人来吗?”

    亲卫道:“之前鹰扬郎将李隐已派快马来报,说他已率五千骑兵进入了井陉,最多两个时辰便可到来,请大人务必要在他到来前守住井陉关。”

    秦策咬牙道:“那我就守他两个时辰,希望这姓李的言而有信!”

    盂县。

    县衙中,李隐这时正与众手下在一边喝着热茶,一边随意的闲聊。

    黄君汉有些担忧的道:“我们再不去救援,井陉关不会丢掉吧?”

    李隐站起身来,“那现在就出发吧,不过也不必担心,那个秦策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一会后,将近三千骑疾奔出了盂县,直往井陉关而去。

    雁门关现在不怎么缺战马,一来有大马商田福通的低价售卖,二则是有塔布部落、乌拉特部落和瓦林部落的供应,所以他才能迅速组装起三千骑骑兵来。

    其实,如果单单是战马的话,再弄多几千匹李隐也能做到,但并不是所有的士兵都适合当骑兵,以他现在的士兵素质,三千骑已是极限,要想扩大骑兵队伍,买马的同时还得再招一些骑手才行。

第105 三千骑兵可破贼

    井陉关之战现在已打了差不多半日,叛军人数虽多,但只能攻打一面关墙,并不能将人数优势发挥出来,所以守军还能苟延残喘。

    “天杀的李隐,怎么还没来?”井陉关守将秦策大声喊道。

    这时,井陉关西侧忽然传来一阵马蹄之声,有人兴奋的向秦策道:“将军,好像是那个李隐带人来了!”

    秦策听后,终于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长嘘了一口气,张金称军攻势越来越猛,李隐要是再不来,他恐怕就要撑不下去了。

    李隐率领三千多骑兵从井陉关的西门进了井陉关,秦策痛哭流涕迎上前道:“郎将大人,可算是终于将你盼来了,你快让你的人上去支援守关吧,我们快顶不住了!”

    李隐摇了摇头,“我带来的三千人,都是一等一的精锐骑兵,用来守城就有些暴殄天物了。”

    秦策有些迟疑的道:“大人难道是想出关与敌厮杀?”

    “不错。”李隐说着拔出了大刀,“事不宜迟,秦郎将叫人去打开城门吧!”

    秦策有些惊慌的道:“张金称的兵马十分凶悍,郎将大人可不要轻举妄动,冒此大险啊!”

    李隐脸上露出了笑容,“张金称的兵马在我看来不过是土鸡瓦狗,张金称更是插标卖首之辈,有何惧之?我三千铁骑定能将其破之!”

    秦策听后,这才无奈的让人去打开城门。

    李隐并不是逞能的人,自然是有把握后才会做出这个决定的,事实上,他之所以拖了半日才带人来到这井陉关,便是为了等张金称军士气回落、出现疲惫的时机,,而现在,显然时机已到。

    厚重的井陉关东大门,在张金称军惊愕的目光中缓缓打开,李隐一马当先,冲出了城门,带着三千铁骑,直往张金称的所在之地杀去!

    时值中午,烈日高挂,井陉关久攻不下,使得暴躁的张金称想要杀人,这时忽见关内杀出一大队生龙活虎的骑兵,顿时大惊,连忙派人前去阻截,不过他所部没有成建制的骑兵队,只是让步兵前去抵挡。

    在这个冷兵器的时代,步兵阻截骑兵并不是没有成功的先例,但那些步兵必然是经过专门训练的,特有的武器装备、天衣无缝的配合等缺一不可。

    张金称临时派去的那些步兵显然没有这个能力,瞬间被三千骑兵撕裂开来,意李隐为首的这三千骑兵立即如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刃,指往一个巨汉的心脏刺去!

    一时之间,张金称军人仰马翻,混乱一片。

    “谁能将他们阻挡住,赏金千两,升官三等!”张金称双目通红的大声喊道。

    骑兵的厉害之处在于高速奔行下的冲击力,其生命也在于不停歇的速度,只要将他们阻挡下来,区区三千人,张金称的几万大军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将他们淹死。

    “末将愿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张金称那话喊完,立即便有几员大将跳出了请命,张金称都同意了他们的请命,那几人立即带着各自的部下向骑兵的方向杀去,但都没能起到一丁点的作用。

    如果对面的是朝廷正规的数万大军,李隐也是没那个自信带着骑兵直接杀出来的,因为朝廷正规军组织度高,即使没有专门对付骑兵的部队,在将领的死命堵截下,为数三千的骑兵也是有可能使之停下来的。

    马匹撞击、大刀挥砍,人数众多的张金称军,竟不能让李隐所率三千铁骑停滞丝毫,张金称眼见着便只离骑兵仅有一箭之地了。

    张金称这时再也不能淡定了,立即猛挥马鞭骑马向后撤去。中军这一动,三军顿时为之混乱。

    李隐趁势追击,紧咬张金称不放,张金称往哪跑,他就带人往哪个方向杀去,使得张金称的混乱越来越大,士兵相互践踏,死伤无数。

    张金称心中一阵悲呼,“这是哪里冒出来的一尊杀神?”

    他眼见再这样下去,数万大军只怕会互相损耗殆尽,唯有一边逃跑一边向身边的传讯兵下令:全军往东撤离井陉!

    于是这数万大军立即呼啦齐齐的往东奔逃,李隐追杀数里后,见好就收,率部返回了井陉关。

    “李郎将真是神勇啊!”井陉关的厅堂中,秦策感叹道。

    李隐脱去一身是血的盔甲,径自在原本属于秦策的主座坐下,“不知秦将军对以后有什么打算?”

    秦策是聪明之人,知道李隐这话的意思,他思绪急转,先是脸上有些不甘,但想到经此一战,他的嫡系部队已不到八百人后,唯有长叹一声,颓然道:“这井陉关我是再没能力守护了,哈哈,如果李郎将没意见的话,或许我会带着剩下的弟兄去漠北放羊吧!”

    李隐摇了摇头,“现在正是我大隋用人这时,像秦大人这样的人才,怎么能轻言离开?”

    “郎将大人的意思是……我还能继续待在井陉关?”秦策有些不太肯定的问道。

    李隐道:“不错,我希望秦大人能继续留在井陉关,同时,我还会派我手下的将领带两千多人来此协助你守护此地。”

    秦策这才明白,原来李隐是想要他在这里做傀儡,他心里虽不怎么愿意,但却别无选择……

    张金称在井陉县收拢部下,细点人首,仅得四万兵,整整少了一万多人,大部分应该是在奔逃过程中失散了。

    “大王,此战纯属敌人来得突然,我们现在再打井陉关,定不至于再重蹈覆辙!”有人战意满满的喊道。

    张金称脸上一阵阴晴不定,最终还是有些后怕的道:“井陉关本来就易守难攻,现在又有一头猛虎在那里,我们没必要去寻那晦气,还是南下赵郡等地吧!”

    众人听后,只好作罢,同时也都暗暗的大松了一口气。

    李隐既得井陉关,又探知张金称率部离开恒山郡南下,便返回了雁门郡,开始组织流民到恒山郡安家种地。

    正当一切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忽然有人向李隐禀报,说是太原郡的晋阳县令刘文静前来求见,李隐听后,立即亲自出门迎接。

第106章 刘文静之言

    刘文静的大名李隐自然是知道的,在原本的历史上,刘文静便是李渊起兵反隋时的最主要策划人、谋主之一,眼光才学皆是不凡,李隐对其早有结交之心,只是一直没有门路,没想到他现在却亲自登门来了。

    刘文静是个年过四旬的人,一身文士打扮,满是儒雅之气,不过似乎有些高傲,见了李隐并没有行礼,并以审视的目光向李隐上下打量。

    李隐对此倒没什么,张亮等人却怒气冲冲的道:“大胆!你这小小晋阳令也太无礼了!”

    李隐向众人摆了摆手,向刘文静道:“先生来到寒舍,不知有什么见教?”

    刘文静语气平缓的道:“太原郡丞王威、虎贲将军潘长文都叫我来拉拢你,你想投靠他们中的哪一个?”

    李隐听后笑了几声,“我李某行事,何须看他人脸色?王威、潘长文皆跳梁小丑,我投靠他们做甚,如果先生此来的目的便是这样的话,现在就可以回去了。”

    刘文静脸露欣然之色的点了点头,“如果只是这个目的的话,我也就不会亲自前来这里了。”说到这后,他看了一眼张亮,“不过,此地颇有粗鄙之人,我口中的良言怎能让这种人听去了?”

    “你……你真是欺人太甚!”张亮的脸顿时气成了猪肝色。

    李隐感到一阵头疼,这刘文静,似乎挺能得罪人的啊!

    在李隐的劝说下,张亮等人还是愤愤不平的走了出去,刘文静向李隐道:”你要想成就大事,身边万不可留下此等小辈。“

    李隐却不以为然,笑道:“像张亮这种人我尚且能委以重任,更何况是像先生这样的大才?”

    刘文静听后,立即开始对李隐有些刮目相看了,他先是沉吟了一会,然后才道:“李郎将先是囚禁雁门郡太守等官员,最近又控制了井陉关,可是有了造反之意?”

    刘文静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出口,便是能将人吓一跳的言论。

    李隐摇了摇头,“当隋失其鹿,天下共同逐之的时候,我或许也会参与其中,但现在没这个意思,目前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安身立命而已。”

    这确实是李隐此时的内心想法,刘文静听后,稍微感到有些诧异,随后大声训斥道:“如果要参与逐鹿,就当现在开始准备,如果只为安身立命,去巴蜀等安稳的地方不是更好?”

    李隐不置可否的笑了几下,“那依先生之见,现在该怎么准备?”

    刘文静口中缓缓吐出了十六个字,“囤积兵粮、扩充兵源、广招人才,以待天时!”

    李隐又继续追问道:“如何囤积兵粮,如何扩充兵源,又该如何广招人才?什么时候,才是所谓的‘天时’?”

    刘文静道:“囤积兵粮、扩充兵源两事,只要将郎将最近安置流民的事情,略加改变即可,让百姓重新耕种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