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唐之李家庶子 >

第86章

隋唐之李家庶子-第86章

小说: 隋唐之李家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一日,李渊到蒲津,二十二日,李渊从临晋渡过渭水,到永丰仓慰劳军队,并开仓赈济饥民。二十四日,李渊进驻冯翊郡的郡治冯翊城,不断的向人宣传他的仁义与宽厚,以打消那些想要投靠却心怀顾虑之人的疑心。

    七月二十六日,李隐已进军到了位于长安西北方的泾阳县。泾阳离长安很近,自然也属于八百里秦川的腹地所在,境内有渭水的支流泾河穿过,良田众多。

    李隐自长春宫出发攻略渭北以来,所到之处,官吏、百姓及群盗归附如流,李隐收集其中的豪杰之士作为自己的僚属。他现在于泾阳驻军时,有能作战的兵力已逾五万。

    在归属李隐的众多豪杰众,名气最大的应该便是丘师利的弟弟丘行恭了,他在后世名气不小,因有单骑救李世民之功,被诏令镌刻行恭拔箭图于昭陵,以昭示后人,大名鼎鼎的浮雕,昭陵六骏之一飒露紫前的人物形象便是丘行恭。

第153章 房谋杜断

    丘行恭投靠时是带了数万人一起来投的,不过他带来的那些人,在不久前却不属是于丘行公的人马。

    平凉的奴贼几万人包围扶风郡郡治雍县,几个月攻城不下,贼军粮食吃完。

    丘师利与平凉的奴贼有交情,便派丘行恭率领五百人背着粮食、牵着牛、拿着酒到奴贼的军营,奴贼的首领深深施礼,丘行恭挥刀把奴帅杀死,对贼众道:“你们都是良人,为什么奉奴为主,让天子都说你们是奴贼?”

    众奴贼都跪拜在地道“我们愿意更随您!”于是丘行恭就率领这些人和丘师利在渭北一同谒见李隐,李隐任命丘行恭为光禄大夫,然后将数万奴贼去芜存菁,受纳了八千余人,剩余的则全部将之解甲归田。

    因为李渊军有了大粮仓永丰仓,粮食一点都不缺,故而各军对归降的叛军都是来者不拒的,但李隐却始终坚持的认为士兵在精不在多,所以招收士兵时都是要经过严格把关的。

    “泾阳可有贤人才士?”李隐这时向宋正本问道,自攻略渭北以来,每到一处,他必要向宋正本问一次这样的问题,宋正本虽不是关中人,但有以傅鹰为首的情报人员帮忙,有些留意之下自是能知道每个地方的人才情况。

    李隐每次一旦知道某地有闲人才士,必定亲自登门拜访,那些人能投靠他的,李隐自是欢迎,不愿为他效力的,李隐也不说什么必为他们向李渊推荐,礼贤下士灵武公的形象,现在已深入渭北地区的民心之中。

    不过李隐这些日子以来,接纳的人有许多,但大都是空有清谈而没什么真本事的人。

    宋正本这时回答道:“泾阳城西郊、泾水以北的地方,现在有一个姓房名乔字玄龄的人,曾在十八岁的时候举进士,能诗能文,颇有才干,是最近才迁到泾阳的,灵武公不妨前去拜访一二。”

    李隐听到“房乔房玄龄”几个字后,原本平静如常的心顿时起了波澜,久久不能平静。

    房玄龄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他与杜如梅齐名,“房谋杜断”功劳卓越,为盛世大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样就近在眼前的人才,李隐自是不会轻易放过。

    这日天朗气清,李隐李隐与苏定方、宋正本身着便装,骑马往房玄龄的住处而去,房玄龄居住于泾水之畔的山脚下,远远遥望山畔数人,锄禾耕作于田间,且高声唱着《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歌词:“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采薇》是一篇农事诗、反战诗,其中最后一阙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更为千古佳句。

    宋正本赞道:“故人云,乡有贤人,其民必慧,虽未见房先生其人,但只观此间风貌,便能知其非同一般!”

    李隐勒马向农夫问道:“玄龄先生住在哪里?”

    农夫道:“前面直走两里乃松竹林,先生便住在林住的竹屋之中。”

    李隐谢过农夫,向前策马而行,进入了松竹交接的一片林中的几间竹屋前,四周十分的清静,只闻鸟语,不听人声。

    李隐下马叩门,有一老仆出来询问,李隐道:大隋太尉唐国公之子、灵武公李隐来访。”

    这老仆听力似乎不太好,李隐连说了几次他才勉强听明白,答道:“我家先生出门采药去了,恐怕没那么快回来。”

    李隐听后愣了一下,心想难道要见这房玄龄,还非得来个三顾茅庐不成?

    苏定方道:“将军不如先行回去,留书一封召此人来泾阳城便可。”宋正本等人也赞同此法。

    李隐却不愿这样草草返回。

    历史上的房玄龄,是在李世民入关中后主动前往投靠的,李隐怕稍一疏忽,他便按历史的惯性,跑到李世民那里去了,那他到时可就要后悔莫及了。

    李隐环视一周,见不远处的溪水边有一座简陋的茅草亭,于是道:“此处甚为清幽,难得出来一趟,歇过脚再走不迟。”说着牵着黄骠马往茅草亭走去了。

    夕阳西下,倦鸟归林。

    竹屋背后的半山腰处,有两个人正坐在一个巨石上下着棋,棋盘是临时在巨石上刻出来的,一人以随手捡起的石子为白棋,一人以细木为黑子。棋盘、棋子均简陋不堪,但两人都下得聚精会神,对弈得相当激烈。

    以细木为棋的是个风度翩翩的文士,下棋的时候不时的摇着手中的纸扇,纸扇中的字画均是出自名家。

    以石子为棋的那人头戴纶巾,气度不凡,身边还放着个采药背篓。

    棋下到这时,已接近尾声,风度翩翩的文士举起棋子,眉头紧皱,久久未能落下,显然已是大落下风。

    最终,文士渭然长叹了一声,“还是玄龄兄棋高一着啊,如梅甘拜下风了。”

    与文士对弈的,便是李隐此行来拜访的房玄龄了,而文士本人自称如梅,自然便是房玄龄的好友杜如梅了。

    房玄龄原是齐郡章丘人,而杜如梅却是京兆郡杜陵人两人本不相识,但在大业十一年,在西河郡西河城为县尉的房玄龄忽然挂印而去,举家搬入关中,从而在杜陵结识了杜如梅。

    棋虽已下完,但房玄龄这时仍盯着棋盘怔怔出神。

    杜如梅笑道:“贵客来访,主人却在别处停留不归,这似乎不符合玄龄兄一向的作风啊!”

    房玄龄将采药的背篓背了起来,“值此乱世,君择臣,臣亦择君,他灵武公要想成大事,若是连这点耐心都没有,便不值得我倾力相助!”

    房玄龄说着便开始拄杖下山,杜如梅连忙道:“若是下山之后,灵武公李隐仍在等玄龄兄,难道玄龄兄就决定追随他了?”

    房玄龄神色复杂,没有立即回答。杜如梅接着道:“敦煌公李世民我已见过,雄才而有大略,称得上是明主,而且还是唐国公的嫡子,绝对比灵武公更值得投靠。”

    房玄龄摇头道:“如非嫡长子,嫡子和庶子的差别并不太大,你想必也见过陇西公李建成的了,其人如何?”

第154章 屈突通援长安

    杜如晦叹道:“陇西公李建成也算是个贤能之人,但与敦煌公、灵武公相比就差远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身边已聚集了关陇门阀的许多人物,你我此时前去投靠,恐怕只能屈居末席了。”

    房玄龄与杜如晦都是自负有大才的人,李建成虽为李渊嫡长子,但如果投靠他却得不到重视的话,那他们肯定都是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

    太阳沉了下去,天色已有些晚了。

    山不算高,房玄龄与杜如晦说话间已下了山,有些耳背的老仆立即迎了上来,向房玄龄禀告李隐来访之事,并告之李隐这时仍在不远处的茅草亭中相候。

    房玄龄将采药背篓放下,整理整理衣冠,便要往茅草亭走去,杜如梅却道:“玄龄兄,你这是做出决定了吗?”

    房玄龄点了点头,毅然道:“灵武公若能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土报之,至于敦煌公,他可能真的如你所说的是位明主,但钟子期若不遇伯牙,便无高山流水,我也只能是深表遗憾了。”

    杜如晦叹了一声,“你我朋友一场,岂不是要分侍二主了?说不定将来还有有所敌对。”

    房玄龄笑道:“有克明作为我的对手,也是人生快事一场啊!”

    大笑声中,房玄龄快步走向了茅草亭与李隐相见。

    李隐与房玄龄一见如故,房玄龄被李隐任命为记室参军,让他作为自己的谋士。房玄龄也自认为遇到了知已,从此对李隐尽心竭力,知无不为。

    八月十一日,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李隐、李世民已率兵平定了渭水南北,整个京兆郡现在仅剩长安一座孤城。

    京兆郡统县二十二,有户三十万八千四百余,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郡,如果一座城一座城的攻占的话,还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

    李隐和李世民之所以这么快就将渭水南北收入李氏囊中,是因为两人自长春宫出征以来,基本就没怎么与隋军交过战,只要军队到了城门之前,守城的将领官吏几乎都乖乖献城投降,所以李隐这些天几乎都在忙着招降纳叛,使得军中的好战分子都感到十分的郁闷。

    不过李隐自从得了房玄龄的效力后,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宋正本善谋略,但处理政务却不怎么在行,有了房玄龄相助后,李隐每得一城,便将政务交给房玄龄处理,房玄龄总能将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根本就不用李隐有过多的操心。

    相对李隐和李世民来说,屯军永丰仓的李建成就相对轻松得多了,李隐和李世民尚需处理新占之地的诸多事宜,而李建成自从在屯军永丰仓后,除了接见一些急于讨好李家的门阀代表外,便再没什么事做了。

    不过在这天,李建成忽然接到情报,说在河东郡的屈突通闻知李渊西行入关,就任命鹰扬郎将、汤阴人尧君素代为河东通守,派他守卫蒲坂,然后亲自率兵数万人赶赴长安而来了。

    李建成得知这个消息后,精神一震,摩拳擦掌,打算好好的大干一番,以立战功。

    李建成虽为中领军大都督,但自从太原起兵入关中以来,战功并不显著,不说比不过李隐、李世民和李秀宁,就连与左统军王长谐、李隐帐下统军都尉刘弘基等人相比,也是稍有不足。

    李建成作为李家的嫡长子,李渊没让他去攻城略地,也是为了他的安全考虑,也没人会对此说什么,但李建成心中仍是有些不甘,渴望获得与李隐等人相等的战功,但一直没有机会,此时屈突通欲入关救援关中,便给了李建成一个立战功的机会。

    李建成立即召集众将,打算主动出击迎战屈突通,但刘文静却立即反对道:“屈突通善战,我军在人数上虽占优势,但并没有必胜的把握,而且我等还身负看守永丰仓的重任,实在不宜主动出击,只要在此成功阻挡住其西进,便是大功一件!”

    王长谐、窦轨等将领也都赞同刘文静之言,李建成心情复杂的看了刘文静一眼,只好点头同意了。在刘文静等人离开后,李建成脸色发寒的将身边的一个瓷瓶猛的摔碎了……

    屈突通从武关入关中,若想救援长安,必先拔去屯兵永丰仓的李建成所部,但李建成数万大军结寨严守,屈突通率军苦战十余日,死伤多人,却奈何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